期刊文献+
共找到4,060篇文章
< 1 2 2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失代偿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对短期预后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王培全 李华 于永志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004-1008,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失代偿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HFr EF)患者嗜酸性粒细胞(EOS)对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1月于淄博市市立医院收治的急性失代偿HFr EF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接受常规治疗并随访6个月,记录患者短期预后... 目的 探讨急性失代偿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HFr EF)患者嗜酸性粒细胞(EOS)对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1月于淄博市市立医院收治的急性失代偿HFr EF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接受常规治疗并随访6个月,记录患者短期预后情况(包括6个月因心力衰竭再入院、全因死亡)。测定患者外周血EOS并根据其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Q_(1)~Q_(4)组,比较四组的一般资料、入院时心功能指标[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不同外周血EOS患者的短期预后。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急性失代偿HFr EF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EOS对急性失代偿HFr EF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不同EOS分组患者NT-proBNP、cTnI、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117例患者中因心力衰竭再入院率为29.91%(35/117);全因死亡率为11.97%(14/117);预后不良率为34.19%(40/117)。Q_(3)、Q_(4)组患者预后不良率高于Q_(1)、Q_(2)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结果显示,急性失代偿HFr EF患者外周血EOS与NT-proBNP、cTnI水平呈负相关(r<0,P<0.05),与LVEF呈正相关(r>0,P<0.05)。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Q_(1)组为参照,单因素分析显示,Q_(3)、Q_(4)组患者预后不良风险增加(P<0.05);校正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力衰竭类型、NYHA分级、NT-proBNP、cTnI、LVEF后,与Q_(1)组比较,Q_(2)、Q_(3)、Q_(4)组患者预后不良风险增加(P<0.05)。结论 EOS是影响急性失代偿HFr EF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 急性失代偿 嗜酸性粒细胞
下载PDF
射血分数保留和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中医四诊及证候特征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陈婵 张鹏 +4 位作者 王娟 张晶 郭淑贞 王伟 赵慧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7期972-975,共4页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和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HFrEF)的中医四诊和证候分布特征。方法依据心力衰竭病人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HFpEF组和HFrEF组,对两组病人基本信息、中医四诊和证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FpEF组女性、...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和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HFrEF)的中医四诊和证候分布特征。方法依据心力衰竭病人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HFpEF组和HFrEF组,对两组病人基本信息、中医四诊和证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FpEF组女性、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和脑血管意外者较多,常见心功能Ⅱ级和Ⅲ级,HFrEF组男性、扩张性心脏病病人显著增多,常见心功能Ⅲ级和Ⅳ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慢性心力衰竭临床常见39项四诊条目,HFpEF组易出现晕眩、口唇青紫、胸闷、胸痛、口淡和夜尿频多,HFrEF组易出现呼吸困难、畏寒、自汗、盗汗、喘息、腹胀、手足不温、浮肿、齿痕舌、沉迟脉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本研究出现10种证候、7种证型,气虚证、血瘀证、水停证、痰浊证、阴虚证和阳虚证为心力衰竭常见证候;二证型、三证型和四证型为主要证型,HFpEF组易出现单证型,HFrEF组则较易出现血瘀证、水停证、痰浊证、阳虚证和湿证及五证型、六证型、七证型,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HFpEF组病人处于心力衰竭初期、中期阶段,与心、气、瘀关系较为密切,常见心气不足、气虚血瘀等证;HFrEF组病人处于心力衰竭病程终末期(较为严重阶段),该病程与心、脾、肾、血、水、痰、阳关系更为密切,易出现因虚致瘀、气损及阳、水湿不利、痰湿内阻等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 中医四诊 中医证候 左室分数
下载PDF
心房颤动合并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患者心室率控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马改改(综述) 方理刚(审校) 方全(审校)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4-517,共4页
心房颤动(房颤)和心力衰竭(心衰)是当前心血管领域的两大堡垒性疾病,两者常相互共存,且互为因果、相互促进。房颤和心衰并存的患者,远期预后差。目前房颤消融是否作为心衰患者的一线治疗仍值得探讨,心室率控制仍为大部分房颤合并心衰患... 心房颤动(房颤)和心力衰竭(心衰)是当前心血管领域的两大堡垒性疾病,两者常相互共存,且互为因果、相互促进。房颤和心衰并存的患者,远期预后差。目前房颤消融是否作为心衰患者的一线治疗仍值得探讨,心室率控制仍为大部分房颤合并心衰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本文就房颤合并射血分数减低心衰(HFrEF)患者心室率控制目标、药物以及器械治疗策略的现状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分数减低心力衰竭 心室率控制 器械治疗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龄老年非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4
作者 武云涛 田国祥 +4 位作者 陈艳梅 刘立新 毕磊 姚璐 朱润秀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314-1317,共4页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高龄老年非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non-HFrEF)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老年医学科就诊的non-HFrEF患者100例,根据是否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分为...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高龄老年非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non-HFrEF)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老年医学科就诊的non-HFrEF患者100例,根据是否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分为观察组57例,对照组43例。观察其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率、6 min步行距离(6MWD)、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心功能分级改善率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总6MWD高于治疗前[(299.6±42.9)vs.(118.1±36.1),P<0.05];NT-ProBNP低于治疗前[(2190.2±531.8)vs.(9718.1±380.1)pg/ml,P<0.05];LVEF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52.7±2.1)vs.(51.0±2.1),P<0.05]。与对照组比较心功能分级改善率明显提高,总6MWD高于对照组[(299.6±42.9)vs.(129.1±40.1),P<0.05],NT-proBNP低于对照组[(2190.2±531.8)vs.(4191.2.1±491.2)pg/ml,P<0.05],LVEF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52.7±2.1)vs.(50.9±1.9),P<0.05]。观察期间不良反应发生较少。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高龄老年non-HFrEF患者可显著增加6 min步行的总距离,减低NT-proBNP水平,改善心功能,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为高龄老年non-HFrEF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 老年 疗效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合并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5
作者 汤文君 李喆 +4 位作者 许书添 周玉超 王杨 娄丽璇 李世军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01-507,共7页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合并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1月至2022年2月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LN患者,根据HFrEF诊断标准分为HFrEF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合并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1月至2022年2月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LN患者,根据HFrEF诊断标准分为HFrEF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LN合并HFrEF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HFrEF患者共有46例,占同期入住ICU LN患者的8.60%,HFrEF组患者狼疮病程明显比对照组长[84.0(59.0, 138.8)月vs 32.0(4.0, 96.0)月,P<0.001],N末端B型利钠肽原、肌钙蛋白、狼疮受累器官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高于对照组(P<0.05),HFrEF组狼疮性心肌炎病史、肺动脉压增高、心脏瓣膜病变及慢性肾衰竭(CRF)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狼疮病程,CRF、狼疮性心肌炎病史、肺动脉压增高、合并糖尿病是LN患者出现HFrEF的独立危险因素。HFrEF组3月(87.0%vs 92.1%)和1年生存率(73.9%vs 86.3%)比对照组低,3月(67.4%vs 90.7%)和1年肾脏存活率(54.3%vs 84.2%)明显低于对照组。单因素COX模型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高、左心室射血分数<30%、心脏瓣膜病变是LN合并HFrEF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LN患者合并HFrEF并不少见,其人、肾生存率均明显低于不伴HFrEF者。狼疮病程长及合并狼疮性心肌炎病史、肺动脉压增高、CRF、糖尿病是LN发生HFrEF的高危因素,需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
下载PDF
中重度慢性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患者下沉社区的诊疗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子超 唐存亮 黄冠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664-2668,共5页
背景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自发性疾病,很难根治。对中重度慢性心衰患者进行医疗管理,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有效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目前国际公认的最有效的人群健康服务模式是社区医疗管理。目的探讨中重度慢... 背景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自发性疾病,很难根治。对中重度慢性心衰患者进行医疗管理,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有效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目前国际公认的最有效的人群健康服务模式是社区医疗管理。目的探讨中重度慢性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HF-REF)患者在社区医疗管理下的诊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和急诊科诊治的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为Ⅱ~Ⅳ级的中重度HF-REF患者115例,根据患者意愿分组,同意回到社区与社区医生签约患者52例(社区组),无法回到社区和不愿意接受社区医生签约患者63例(区外组)。社区组医护学习《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并在技术层面和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急诊科专科医生对本疾病的诊治达成一致,进行社区医疗管理模式。区外组患者如有医疗问题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诊治。两组患者出院后第6、12个月时本项目组成员对其进行电话随访,随访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症状加重、体征加重、药量增加、饮食减少、运动减少、社会活动减少、情感改变(烦躁/淡漠)、睡眠减少〕,“金三角”药物服药依从性及心衰不良事件(合并症增加、急性心衰再发、再次住院、手术、全因死亡)。“金三角”药物:是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合用,本研究主要观察这三个药物的服药依从性。结果随访第6个月,社区组症状加重率、饮食减少率低于区外组(P<0.05);随访第12个月,社区组症状加重率、社会活动减少率、睡眠减少率低于区外组(P<0.05)。随访第6、12个月,社区组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服药依从性高于区外组(P<0.05);随访第12个月,社区组急性心衰再发率低于区外组(P<0.05)。结论社区医疗管理模式可以减缓中重度HF-REF疾病的进展,提高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社区医学 分数 管疾病
下载PDF
早期应用艾司洛尔治疗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薛竺雨 王燕 +3 位作者 郭孝兹 张利方 张丽艳 张雪娟 《临床医学进展》 2021年第1期302-311,共10页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静脉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取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his病历系统选取2017年09月~2019年06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住院的...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静脉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取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his病历系统选取2017年09月~2019年06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住院的HFrEF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患者是否应用艾司洛尔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降糖及抗心衰标准治疗加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降糖及抗心衰标准治疗加持续静脉泵入艾司洛尔,连用3天后改为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观察180天,比较2组患者在静息心率、6分钟步行试验(6-Minute Walk Test, 6MWT)、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左心房内径(Left Atrium Diameter, 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LVEDD)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 观察组在静息心率达标率、静息心率达标时间、6分钟步行试验、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方面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 在第3天、第7天、第14天,观察组静息心率达标率(41.7%、91.7%、96.7%)明显高于对照组(5%、36.7%、83.3%),且达标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 出院后6个月内,观察组患者因心衰再住院率为7.02% (4/57),明显低于对照组18.97% (11/58),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4) 观察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药物相关的肝肾功异常、症状性低血压、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心动过缓等不良事件。结论:早期静脉应用艾司洛尔治疗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静息心率达标时间明显提前,心功能及活动耐量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洛尔 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 2型糖尿病 静息心率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用于老年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并肾功能不全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丽 景霞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2期3753-3755,共3页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发病率、再住院率及病死率居高不下。目前>65岁人群中心力衰竭发病率可达6%~10%,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HFrEF)发病率显著高于年轻人,且因大多合并同时累及心、肾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发病率、再住院率及病死率居高不下。目前>65岁人群中心力衰竭发病率可达6%~10%,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HFrEF)发病率显著高于年轻人,且因大多合并同时累及心、肾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以致心力肾竭共病现象非常普遍。研究发现,合并肾功能不全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更差,肾小球滤过率每下降1 mL·min-1·1.73 m-2,病死率上升1%[1]。沙库巴曲缬沙坦(ARNI)是脑啡肽酶抑制剂前体沙库巴曲与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缬沙坦按照1∶1比例研制的复合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 肾功能不全 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沙库巴曲缬沙坦 脑啡肽酶抑制剂 肾小球滤过率 心力衰竭 再住院率
下载PDF
八段锦对急性心肌梗死1年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病人心肺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周菁 曹慧 +3 位作者 赵斐然 尹露 王佳 万文婷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71-176,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1年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病人坚持6个月的八段锦训练能否延缓心脏重构,减慢心功能恶化,并提升病人的运动耐力。方法:选取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后1年,心脏彩超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50%,年龄35~75岁的心力衰...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1年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病人坚持6个月的八段锦训练能否延缓心脏重构,减慢心功能恶化,并提升病人的运动耐力。方法:选取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后1年,心脏彩超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50%,年龄35~75岁的心力衰竭病人。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锻炼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标准药物治疗,锻炼组采用八段锦联合标准药物治疗。两组入院第1周,完成心肺功能、心脏彩超、6min步行距离等指标检测。干预6个月后,再次检测病人心肺功能、心脏彩超、6min步行距离等指标。观察左心房容积指数、LVEF;心肺功能检测公斤峰值摄氧量(peakVO2/kgmax)、无氧阈下代谢当量(AT-METs)和最大代谢当量(METs)及6 min步行距离变化。结果:干预6个月后,对照组peakVO2/kgmax、AT-METs、最大METs较治疗前降低,锻炼组LVEF、peakVO2/kgmax、AT-METs、最大METs较治疗前增高,且锻炼组LVEF、peakVO2/kgmax、AT-METs、最大METs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6个月后,锻炼组6 min步行距离较干预前延长,且锻炼组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短期八段锦锻炼未显著改善病人左心房心脏重构,可提高心肺功能及运动耐量,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八段锦 心肺功能 左心房容积指数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究宣肺振心方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
10
作者 赵百浩 陈玲玉 +2 位作者 吴英兰 包迪妮 刘春玲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究宣肺振心方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数据库及已发表文献,检索宣肺振心方组成中药物黄芪、刺五加、红景天、丹参、川芎、防己、水红花子、延胡索的活性成分,利用S...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究宣肺振心方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数据库及已发表文献,检索宣肺振心方组成中药物黄芪、刺五加、红景天、丹参、川芎、防己、水红花子、延胡索的活性成分,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进行有效成分靶点预测。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及OMIM数据库检索HFpEF相关靶点,与中药有效成分相关靶点取交集,整合并运用Uniprot数据库进行基因校正。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中获取蛋白质互作网络PPI,并运用Cyoscape 3.7.0软件筛选核心靶点,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借助Metascape运用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筛选数据导入微生信网站进行可视化绘图。筛选核心靶点及对应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处理。结果:通过TCMSP数据库及现有文献检索宣肺振心方组方中药活性成分,预测并去重后获得相关靶点390个。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搜索HFpEF并去重后获得疾病靶点2053个,与中药活性成分靶点交集靶点167个。PPI网络分析并筛选出TNF、IL-6、IL-1β等7个核心靶点。“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分析显示槲皮素、山柰酚、草质素、β-谷甾醇等为核心活性成分。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主要与蛋白激酶活性、G蛋白偶联胺受体活性、氧化还原酶活性等功能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199条信号通路。结论:宣肺振心方中的槲皮素、山柰酚、草质素、β-谷甾醇等有效成分可能通过作用于TNF、IL-6、IL-1β等核心靶点,干预cGMP-PKG、钙、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信号通路,从而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起到干预心肌重构及改善心血管疾病预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肺振心方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分数保留型 心力衰竭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心脏MR评估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病人心肌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陈思玟 马运婷 +1 位作者 赵晓莹 赵新湘(审校)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5年第1期74-80,共7页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是一种异质性大且病因复杂的疾病,其中心肌纤维化是驱动HFpEF病人心功能障碍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心脏MR(CMR)的延迟钆增强(LGE)、T1 mapping、细胞外容积(ECV)及CMR特征追踪(CMR-FT)等多种技术已用于评估...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是一种异质性大且病因复杂的疾病,其中心肌纤维化是驱动HFpEF病人心功能障碍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心脏MR(CMR)的延迟钆增强(LGE)、T1 mapping、细胞外容积(ECV)及CMR特征追踪(CMR-FT)等多种技术已用于评估HFpEF病人心肌纤维化,可评价心肌纤维化的分布、程度,能够对HFpEF病人进行风险分层和预后评估。综述CMR技术在HFpEF病人心肌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同时展望人工智能在优化CMR检查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分数 舒张性心力衰竭 心肌纤维化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与肺动脉高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12
作者 迪丽达·木拉力 刘欢 +1 位作者 赵云飞 彭辉 《医学综述》 2025年第4期497-503,F0003,共8页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与肺动脉高压(PH)在分子层面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通过DisGeNET、GeneCards等数据库获取HFpEF及PH相关靶点,将两组靶点通过Venny 2.1分析得到关键靶点,并于STRING 12.0平台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与肺动脉高压(PH)在分子层面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通过DisGeNET、GeneCards等数据库获取HFpEF及PH相关靶点,将两组靶点通过Venny 2.1分析得到关键靶点,并于STRING 12.0平台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通过Cytoscape 3.10.1软件进一步筛选核心靶点,然后用R语言软件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通过检索得到HFpEF相关靶点113个,PH预测靶点7667个,交集出关键靶点109个。经STRING数据库及Cytohubba插件筛选出13个核心靶点,导入DAVID平台筛选出224项生物过程、21项细胞组分、33项分子功能及37条KEGG信号通路(P<0.05)。其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等在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缺氧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与心肌细胞的改变、心肌肥厚与纤维化以及心力衰竭和PH的进展密切相关。结论HFpEF与PH的分子机制密切联系,炎性、缺氧相关靶点及通路可影响两种疾病进展,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借助疾病数据库在分子层面进行探讨具有较高的置信度和参考价值,可更深层次探索复杂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开拓诊治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肺动脉高压 疾病交互 分子机制
下载PDF
斑点追踪技术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中的临床价值
13
作者 冯华平 何真 +2 位作者 李志勇 邓文 彭满发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5年第1期88-91,共4页
目的:探究斑点追踪技术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心力衰竭(HF)患者,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HFpEF患者纳入HFpEF组(n=49),射血分数减低型HF患者纳... 目的:探究斑点追踪技术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心力衰竭(HF)患者,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HFpEF患者纳入HFpEF组(n=49),射血分数减低型HF患者纳入HFrEF组(n=31);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40例左室舒张功能减低(LVDD)患者纳入LVDD组;比较三组的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舒张早期二尖瓣E峰速度/舒张晚期二尖瓣A峰速度(E/A)、舒张早期二尖瓣E峰速度/舒张早期二尖瓣瓣环峰值速度(E/e')]、斑点追踪技术参数[纵向收缩峰值应变(GLS)、峰值应变离散度(PSD)]及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分析斑点追踪技术参数与HFpEF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BN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三组LVEF、LAD、LVEDD、LVEDV、E/A、E/e'、GLS、PSD及血清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FpEF组、LVDD组LVEF水平均高于HFrEF组,LAD、LVEDD、LVEDV、E/A、E/e'、GLS、PSD及血清BNP水平均低于HFrE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FpEF组E/e'、GLS、PSD及血清BNP水平均高于LVD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FpEF患者GLS、PSD水平与血清BNP、E/A、E/e'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斑点追踪技术参数GLS、PSD可用于评估HFpEF患者左心室功能受损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超声心动图 斑点追踪技术 脑钠肽
下载PDF
心衰保元汤治疗PCI术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疗效及对患者血清Gal-3、sST2的影响
14
作者 张悦 艾克荣 《陕西中医》 CAS 2025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心衰保元汤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的影响。方法:将PCI后发生HFpEF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3)接受常规西... 目的:探讨心衰保元汤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的影响。方法:将PCI后发生HFpEF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3)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n=43)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衰保元汤治疗,疗程为12周。记录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相关心功能指标、超声心动图指标、血清Gal-3、sST2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随访6个月时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Lee氏心衰积评分、心功能NYHA分级、血清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质量指数(LVMI)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晚期二尖瓣血流峰值(E/A)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增加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Gal-3、sST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时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衰保元汤可有效提高PCI后HFpEF的临床疗效,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脏功能,下调血清Gal-3、sST2表达水平,从而有利于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心衰保元汤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半乳糖凝集素3 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 心功能
下载PDF
达格列净治疗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的药学效果评价
15
作者 赵玉玲 张大领 李永凡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5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探究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达格列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究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达格列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运动耐力、生活质量、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脂质过氧化物(LPO)、丙二醛(MDA)]。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DD(43.13±4.13)mm、LVESD(36.47±4.06)mm较对照组的(51.69±2.66)、(41.05±2.31)mm更短,LVEF(49.21±3.69)%较对照组的(44.86±2.45)%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6 min步行试验(259.95±16.67)m、握力(27.51±3.48)kg、运动贮量(5.57±1.72)METs较对照组的(225.21±14.84)m、(23.55±2.52)kg、(4.13±0.46)METs优(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74.53±4.66)分较对照组的(65.61±2.87)分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SOD(125.23±32.10)U/ml、CAT(269.87±30.18)U/g Hb、GSH-Px(148.78±16.37)U/ml较对照组的(81.87±29.44)U/ml、(216.84±28.53)U/g Hb、(99.65±14.42)U/ml更高,LPO(5.11±1.03)µmol/L、MDA(3.75±1.15)µmol/L较对照组的(6.95±1.63)、(6.63±2.28)µmol/L更低(P<0.05)。结论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达格列净治疗的效果明显,能促进患者生活质量、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等指标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降低 心力衰竭 达格列净 药学效果
下载PDF
达格列净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状态患者的临床疗效
16
作者 崔留义 赵子明 +1 位作者 陈愿 陈俭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合并低血压状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入住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的130例合并低血压状态的HFrE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合并低血压状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入住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的130例合并低血压状态的HFrE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除常规药物外均加用达格列净,对所有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主要终点为患者再发心力衰竭住院、心血管死亡等,次要终点包括血压、心率、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记录12个月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肾功能异常、血钾水平异常、血容量不足、低血糖等)。结果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再发心力衰竭住院、心血管死亡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心率、LVEDD、NT-proBNP均低于对照组,收缩压、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LVEF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达格列净是心力衰竭再入院(HR=0.551,95%CI:0.319~0.952,P=0.033)和心血管死亡(HR=0.317,95%CI:0.153~0.656,P=0.002)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达格列净能够提升HFrEF合并低血压状态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心力衰竭再入院率及心血管死亡率,且不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分数降低 达格列净
下载PDF
血小板反应蛋白2及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17
作者 张双霞 朱秋洁 《临床研究》 2025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究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血小板反应蛋白2(TSP-2)及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的意义。方法选取永煤集团总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期间收入的40例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健康受检... 目的探究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血小板反应蛋白2(TSP-2)及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的意义。方法选取永煤集团总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期间收入的40例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健康受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以上两组样本均开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TSP-2水平)、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NT-proBNP水平),分析其在检测结果方面的差异,同时记录研究组随访12个月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依据是否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将其分为不良事件组、正常组,分析两组TSP-2及NT-proBNP研究指标水平差异,并评估其是否为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TSP-2、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时,研究组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共计23例(57.50%),未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共计17例(42.50%),随访12个月时心衰恶化例数高于随访6个月时例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他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事件组TSP-2、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SP-2、NT-proBNP高水平是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检测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TSP-2及NT-proBNP水平,能够为患者预后情况提供指导建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P-2 NT-PROBNP 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下载PDF
托拉塞米联合不同剂量螺内酯对慢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18
作者 荆珍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1期139-143,共5页
目的分析托拉塞米联合不同剂量螺内酯对慢性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7月接收的150例HFrE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托拉塞米治疗,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小剂量组(50例)... 目的分析托拉塞米联合不同剂量螺内酯对慢性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7月接收的150例HFrE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托拉塞米治疗,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小剂量组(50例)患者使用10 mg螺内酯治疗,中剂量组(50例)使用20 mg螺内酯治疗,大剂量组(50例)使用40 mg螺内酯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心功能指标、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炎症因子水平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3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水平及6分钟步行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LVEF、LVEDD、LVESD水平及6分钟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LVEF水平及6分钟步行距离均高于治疗前,中剂量组高于小剂量组、大剂量组,治疗后LVEDD、LVESD水平低于治疗前,中剂量组低于小剂量组、大剂量组。治疗前3组NT-pro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NT-proBNP、TNF-α、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低于治疗前,中剂量组低于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小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低于大剂量组(20.00%)(P<0.05),但小剂量组与中剂量组(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总有效率(94.00%)高于小剂量组(78.00%)、大剂量组(76.00%)(P<0.05)。结论与10、40 mg剂量的螺内酯相比,20 mg螺内酯联合托拉塞米改善HFrEF患者心功能的效果最好,减轻炎症反应,10 mg螺内酯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最低,但20 mg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在可控范围内,使用20 mg螺内酯治疗总体疗效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分数降低 螺内酯剂量 N末端B型钠尿肽
下载PDF
老年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病人血清CCL17、CXCL8与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
19
作者 赵志杰 刘青 +4 位作者 李鹏飞 苑文娟 张媛媛 孙美玲 刘晓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84-189,共6页
目的:分析血清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7(CCL17)、C-X-C序列趋化因子配体8(CXCL8)与老年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病人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168例HFpEF病人(HFpEF组)和81名心功能正常体检者(... 目的:分析血清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7(CCL17)、C-X-C序列趋化因子配体8(CXCL8)与老年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病人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168例HFpEF病人(HFpEF组)和81名心功能正常体检者(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CL17、CXCL8水平;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与舒张晚期血流峰值(A)比值。HFpEF病人出院后接受随访,统计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Pearson相关性分析CCL17、CXCL8与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HFpEF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CL17、CXCL8预测老年HFpEF病人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HFpEF组血清CCL17、CXCL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HFpEF组LVESD、LVEDD高于对照组,LVEF、E/A比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HFpEF病人血清CCL17、CXCL8水平与LVESD、LVEDD呈正相关(P<0.001),与LVEF、E/A比值呈负相关(P<0.01)。预后不良组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Ⅳ级,血清CCL17、CXCL8、NT-proBNP水平,LVESD、LVEDD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LVEF、E/A比值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NYHA心功能Ⅳ级、高CCL17、高CXCL8、高NT-proBNP是HFpEF病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CCL17、CXCL8预测老年HFpEF病人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6,0.800,联合CCL17、CXCL8后预测老年HFpEF病人预后不良的AUC为0.879,大于单独CCL17、CXCL8(Z值分别为2.333,2.193,P<0.05)。结论:老年HFpEF病人血清CCL17、CXCL8水平增高,其与心功能降低及预后不良有关,联合检测血清CCL17、CXCL8水平可预测不良预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老年人 心功能 预后 趋化因子 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7 C-X-C序列趋化因子配体8
下载PDF
维利西呱治疗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的临床进展
20
作者 赵颖 景策 蔡晓庆 《心脏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708-711,718,共5页
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综合征,给全球经济社会带来巨大负担。尽管近年来指南推荐的“金三角”“新四联”等药物的规范临床应用和包括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等新器械的应用使相关心衰的临床诊疗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心衰相关不... 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综合征,给全球经济社会带来巨大负担。尽管近年来指南推荐的“金三角”“新四联”等药物的规范临床应用和包括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等新器械的应用使相关心衰的临床诊疗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心衰相关不良事件仍有很高残余风险。特别是心衰恶化期往往代表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患者短期和长期预后极差。近来一种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激活剂维利西呱,作为新药已被证实可减少心衰相关的住院,有望提升射血分数减低心衰的治疗效果。在此,结合最新研究进展,我们对维利西呱的药理作用机制、最新临床证据和临床注意事项作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苷酸环化酶激动剂 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