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边”的仁学内涵——“唐虞之道”与“孔孟之道”
1
作者 陈仲庚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10期8-11,共4页
儒家的仁学有着“双边”的内涵,“唐虞之道”的仁学内涵所强调的是“爱亲尊贤”而重点在“尊贤”,即选贤让能,“禅而不传”,它所适应的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的需求;“孔孟之道”所强调的则是“亲亲尊尊”而重点在“尊尊”,即树... 儒家的仁学有着“双边”的内涵,“唐虞之道”的仁学内涵所强调的是“爱亲尊贤”而重点在“尊贤”,即选贤让能,“禅而不传”,它所适应的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的需求;“孔孟之道”所强调的则是“亲亲尊尊”而重点在“尊尊”,即树立家长乃至天子的绝对权威,建立从“家”到“国”的伦理秩序,以维持社会的稳定,它所适应的是“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的需求。两种内涵代表了理想与现实的“双边”需要,形成了“双边”合力,共同拉动了中国历史的车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学内涵 唐虞之道 孔孟之道
下载PDF
《唐虞之道》的民本思想 被引量:2
2
作者 邓建鹏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9年第5期45-48,共4页
学界对《唐虞之道》的思想主旨及思想归属存在不同见解。笔者从楚简文本出发,认为《唐虞之道》阐述了儒家民本思想,集中体现了利天下而弗利及仁义兼施;结合传世有关文献判定《唐虞之道》作者当为子思。孟子在子思“民贵”、“君轻”... 学界对《唐虞之道》的思想主旨及思想归属存在不同见解。笔者从楚简文本出发,认为《唐虞之道》阐述了儒家民本思想,集中体现了利天下而弗利及仁义兼施;结合传世有关文献判定《唐虞之道》作者当为子思。孟子在子思“民贵”、“君轻”思想趋势基础上,将民本思想发挥到极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虞之道 民本思想 子思
下载PDF
“三达德”之变体及其历史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若晖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59,80,共9页
先秦儒学以仁、智、勇为"三达德"。武士之勇以行动为目的,武士自身成为工具;谋士之智以获胜为目的,以他人为工具。孔子在二者之上镇之以"仁",揭示人不是工具而是目的。兼具仁、智、勇"三达德"的君子必将... 先秦儒学以仁、智、勇为"三达德"。武士之勇以行动为目的,武士自身成为工具;谋士之智以获胜为目的,以他人为工具。孔子在二者之上镇之以"仁",揭示人不是工具而是目的。兼具仁、智、勇"三达德"的君子必将从道不从君。商鞅、韩非试图以法家理念重新拆分三者:"仁",被简化为"亲亲"而不能推及仁民爱物;"智",被束缚在国家机器中成为处理行政事务的"贤"而不再具有是非之心;"勇",在军功爵之名利诱导下以行动为工具追求"尊",其哲学根基是人的行为必基于欲求。由此,法家以欲求构建制度,国家结构被二分为"尊亲"与"忠贤",尊爵被皇亲国戚垄断,其内以亲亲之爱维系;小圈子之外则明尊卑等级,以忠贤之德为晋身之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仁智勇 法家 尊贤亲
原文传递
早期儒家仁义说的研究
4
作者 王博 《哲学门》 2005年第1期71-97,共27页
仁义说是早期儒家的核心理论,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庞朴有关研究的基础之上,从仁义关系的角度,利用近年新出土的资料以及现存文献,系统梳理早期儒家对此问题的理解。文章从情与理、柔与刚、亲亲与尊贤、内与外、人与我以及... 仁义说是早期儒家的核心理论,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庞朴有关研究的基础之上,从仁义关系的角度,利用近年新出土的资料以及现存文献,系统梳理早期儒家对此问题的理解。文章从情与理、柔与刚、亲亲与尊贤、内与外、人与我以及仁义之和等六个部分,讨论仁义之间相反又相成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义 情与理 刚柔 仁内义外 人与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