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陈宝田教授创小乌桂汤治疗顽固性痹证 被引量:5
1
作者 周楚莹 袁立霞 +3 位作者 谢凌鹏 杨满妹 韦玉婷 郑玉珊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267-269,共3页
小乌桂汤由陈宝田教授所创立,该方由《千金要方》的小续命汤、《金匮要略》的乌头汤和桂枝芍药知母汤三个经方的合方加减,主要用于治疗顽固性痹证,具有疏风通络,散寒除湿,益气养血的作用。陈宝田教授认为,顽固性痹证多因风寒湿邪阻滞经... 小乌桂汤由陈宝田教授所创立,该方由《千金要方》的小续命汤、《金匮要略》的乌头汤和桂枝芍药知母汤三个经方的合方加减,主要用于治疗顽固性痹证,具有疏风通络,散寒除湿,益气养血的作用。陈宝田教授认为,顽固性痹证多因风寒湿邪阻滞经络肢体关节,且邪实甚重,非一般之剂能除之。临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加全蝎以加强通络止痛之力;多发性动脉炎加黄连解毒汤,以增清热解毒之功;退行性骨关节病及年老病久、体质虚弱明显者,加独活寄生汤以补肝肾,强筋骨;寒盛者,加大辛温药量;化热者则减辛温药量,并加大黄芩、知母、白芍之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乌桂汤 顽固性痹证 疏风通络 散寒除湿 陈宝田
下载PDF
小乌桂汤治疗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2
作者 单文君 朱晓煜 +3 位作者 齐杰莹 胡芳 李长征 聂晓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82-1688,共7页
目的以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小鼠为模型,探讨小乌桂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学机制。方法构建DBA/1小鼠CIA模型,将关节炎指数(AI)评分相近的30只CIA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CIA)、甲氨蝶呤组、小乌桂汤低剂量组(0.975 g/mL)... 目的以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小鼠为模型,探讨小乌桂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学机制。方法构建DBA/1小鼠CIA模型,将关节炎指数(AI)评分相近的30只CIA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CIA)、甲氨蝶呤组、小乌桂汤低剂量组(0.975 g/mL)、小乌桂汤中剂量组(1.95 g/mL)、小乌桂汤高剂量组(3.9 g/mL),5只/组。其中,正常对照组和CIA组给予生理盐水,甲氨蝶呤组给予0.1 mg/mL甲氨蝶呤溶液,3个小乌桂汤处理组按照规定剂量分别给予小乌桂汤药液(0.2 mL/10 g体质量)连续灌胃28 d处理。使用AI评分和HE染色评价小乌桂汤对CIA模型小鼠关节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小乌桂汤对CIA小鼠脾脏Th1、Th17、MDSC、G-MDSC、M-MDSC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甲氨蝶呤和不同剂量组小乌桂汤治疗后小鼠AI评分降低,炎症程度比其他组明显缓解,踝关节损伤得到有效修复,且随着小乌桂汤剂量增高,其治疗效果呈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P<0.05)。与模型组相比,甲氨蝶呤组和不同剂量组小乌桂汤组脾脏中Th1、Th17和M-MDSC细胞比例降低(P<0.05),GMDSC细胞比例显著增加,且随着小乌桂汤剂量增高,细胞比例变化呈现逐渐明显的趋势(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h1、Th17细胞比例与M-MDSC细胞比例呈正相关,而与G-MDSC细胞比例呈负相关(P<0.01)。结论小乌桂汤可通过调节MDSC细胞亚群水平,升高G-MDSC细胞比例和降低M-MDSC、Th1、Th17细胞比例改善CIA小鼠关节损伤,高剂量小乌桂汤其作用与甲氨蝶呤等效,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乌桂汤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髓系抑制性细胞 TH1细胞 TH17细胞
下载PDF
小乌桂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房显辉 杨少峰 +2 位作者 聂晓莉 陈丽华 周鹏 《中医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603-605,共3页
目的:观察小乌桂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小乌桂汤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 目的:观察小乌桂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小乌桂汤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晨僵时间以及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周后,治疗组ACR20、ACR50、ACR70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乌桂汤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改善显著,疗效优于单用甲氨蝶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小乌桂汤 甲氨蝶呤
下载PDF
小乌桂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小鼠脾脏Th17/Treg平衡及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单文君 李长征 +3 位作者 齐杰莹 谢丽芬 张巧莹 聂晓莉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65-1072,共8页
目的探讨小乌桂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DBA/1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及造模组52只。造模组采用尾根部及背部分3点皮内注射鸡Ⅱ型胶原蛋白乳化液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小鼠模型。造模成功的40只小鼠随机分成... 目的探讨小乌桂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DBA/1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及造模组52只。造模组采用尾根部及背部分3点皮内注射鸡Ⅱ型胶原蛋白乳化液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小鼠模型。造模成功的40只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甲氨蝶呤组、小乌桂汤低剂量组、小乌桂汤中剂量组、小乌桂汤高剂量组,每组8只。甲氨蝶呤组予0.1mg/ml甲氨蝶呤药液2mg/kg灌胃,每周1次;小乌桂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含生药19.5、39、75g/(kg·d)小乌桂汤灌胃,每日1次;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0.2ml/10g灌胃,每日1次。4周后评定关节炎指数评分,测量发病足厚度,观察踝关节组织病理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检测脾脏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甲氨蝶呤组及小乌桂汤中、高剂量组关节炎指数评分,发病足厚度,脾脏Th17细胞水平,血浆TNF-α、IL-6、IL-17、IL-1β水平,关节病理总评分,血管翳及骨破坏评分均显著降低,Treg细胞水平均显著升高,甲氨蝶呤组及小乌桂汤高剂量组Th17/Treg值、滑膜炎评分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甲氨蝶呤组比较,小乌桂汤低剂量组脾脏Th17细胞水平、Th17/Treg值、关节病理总评分、血管翳及骨破坏评分显著升高,小乌桂汤低、中剂量组Treg细胞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小乌桂汤低剂量组比较,小乌桂汤中、高剂量组Th17细胞水平,Th17/Treg值显著降低,Treg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小乌桂汤高剂量组病理总评分、血管翳评分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小乌桂汤中剂量组比较,小乌桂汤高剂量组Treg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小乌桂汤对CIA小鼠具有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以高剂量效果最佳,其作用机制与调节Th17/Treg的平衡,抑制TNF-α、IL-6、IL-17、IL-1β炎症因子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小乌桂汤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经方合方理论在痹病治疗中的运用
5
作者 陈世贤 刘佳妮 李娟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3年第5期33-37,共5页
通过总结经方合方理论及其应用优势和组方思维,检索文献报道的临床疗效显著的治痹经方合方,纳入小乌桂汤、芍药甘草汤合四妙散、当归四逆汤合四物汤合通脉四逆汤、甘草附子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等合方,从方剂组合、药物配伍、适用范围、... 通过总结经方合方理论及其应用优势和组方思维,检索文献报道的临床疗效显著的治痹经方合方,纳入小乌桂汤、芍药甘草汤合四妙散、当归四逆汤合四物汤合通脉四逆汤、甘草附子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等合方,从方剂组合、药物配伍、适用范围、现代研究等方面探讨经方合方治疗风湿痹病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病 经方 合方 小乌桂汤 芍药甘草汤合四妙散
下载PDF
中西医综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体会 被引量:16
6
作者 凌志兰 李娟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1年第2期214-215,共2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结果: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满意。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有效提高疗效。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寒湿阻络证 小乌桂汤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基于“气血水”学说探讨陈宝田教授运用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合方思路 被引量:7
7
作者 曾凤珊 许珊华 +1 位作者 彭柏钊 黄仕营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612-615,共4页
"气血水"学说由日本古方派医家吉益南涯提出,认为疾病为气毒、血毒、水毒之变。痹证气、血、水三毒夹杂,毒乘于气,则关节疼痛、发热、肌肉萎缩;毒乘于血,则疼痛固定,肌肤紫暗、结节;毒乘于水,关节肿胀变形,酸楚重着,病情缠绵... "气血水"学说由日本古方派医家吉益南涯提出,认为疾病为气毒、血毒、水毒之变。痹证气、血、水三毒夹杂,毒乘于气,则关节疼痛、发热、肌肉萎缩;毒乘于血,则疼痛固定,肌肤紫暗、结节;毒乘于水,关节肿胀变形,酸楚重着,病情缠绵。桂枝芍药知母汤以祛气、水二毒为主,祛血毒力度薄弱。陈宝田教授将此方与乌头汤、小续命汤合用,简称小乌桂汤。乌头汤加强祛气、水二毒之功,小续命汤善祛血毒,三方合用契合痹证病机。并附医案两则,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血水 桂枝芍药知母汤 痹证 合方 小乌桂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