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二仙草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夏雨弘 刘颖 +6 位作者 周茗 朱震鑫 卢月 刘洪存 孟娟 龚志强 杨立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44-250,共7页
为优化小二仙草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并探讨其抗氧化活性。本文采用单因素实验,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温度、提取时间对小二仙草总黄酮得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法优化提取工艺。检测小二仙草总黄酮对D... 为优化小二仙草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并探讨其抗氧化活性。本文采用单因素实验,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温度、提取时间对小二仙草总黄酮得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法优化提取工艺。检测小二仙草总黄酮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结果表明:小二仙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6.15%、料液比1:39.66 g/mL、超声时间41.14 min,此时小二仙草总黄酮的得率为28.61±0.05 mg/g。小二仙草总黄酮均能有效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且在一定范围内,清除能力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其中小二仙草总黄酮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最强,在浓度为3 mg/mL时,清除率达到98.28%,与3 mg/mL维生素C(清除率为99.81%)相当,且小二仙草总黄酮具有较高还原力,抗氧化活性较好。该工艺简便、可行,且提取的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二仙草 总黄酮 提取工艺优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生药地耳草伪品小二仙草的鉴别
2
作者 简永兴 彭菲 +1 位作者 周日宝 彭映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4-45,共2页
对生药地耳草伪品小二仙草的性状及显微特征进行了研究,尽管正品与伪品相似,但它们的区别亦明显,小二仙草具有圆锥花序,不等式气孔,叶片无腺点;地耳草具有二歧聚伞花序、不定式气孔,叶片散布多数半透明腺点。前者茎的皮层中散布... 对生药地耳草伪品小二仙草的性状及显微特征进行了研究,尽管正品与伪品相似,但它们的区别亦明显,小二仙草具有圆锥花序,不等式气孔,叶片无腺点;地耳草具有二歧聚伞花序、不定式气孔,叶片散布多数半透明腺点。前者茎的皮层中散布有草酸钙簇晶,而后者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耳 小二仙草 鉴别 生药
下载PDF
陕西省1个新记录属和4种新记录植物
3
作者 胡宁宁 陈明 +3 位作者 侯大富 李俊峰 贺轶洁 康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69-1174,共6页
【目的】通过野外调查,探明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为陕西省植物区系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对陕西省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和馆藏标本比对明确陕西省1个新记录属和4种新记录植物。【结果】确... 【目的】通过野外调查,探明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为陕西省植物区系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对陕西省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和馆藏标本比对明确陕西省1个新记录属和4种新记录植物。【结果】确定陕西省维管植物小二仙草科1个新记录属——小二仙草属(Gonocarpus Thunberg)及其新记录种小二仙草(Gonocarpus micranthus Thunberg);此外还发现3种新记录植物,分别是荚蒾科(Viburnaceae)的蓝黑果荚蒾(Viburnum atrocyaneum C.B.Clarke)、菊科(Asteraceae)的小花金挖耳(Carpesium minus Hemsley)、卫矛科(Celastraceae)的垂丝卫矛(Euonymus oxyphyllus Miquel)。【结论】此次报道对完善陕西维管植物记录具有重要意义,凭证标本存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标本馆(WU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新记录 小二仙草 蓝黑果荚蒾 小花金挖耳 垂丝卫矛
下载PDF
婴儿无皮症慎用外用药
4
作者 王新中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09年第2期82-83,139,共3页
关键词 婴儿 先天性皮肤发育不全 茶籽油 凡士林 小二仙草 水冲洗 野菊花 双氧水 治疗方法 磺胺
下载PDF
神秘的牯牛降
5
作者 金太和 《中华文化画报》 2007年第5期92-97,共6页
牯牛降呈东西向横卧在安徽省祁门县与石台县交界处,是安徽南部三大高山(黄山、清凉峰、牯牛降)之一,海拔1728米,是驰名中外的游览胜地——黄山向西延伸的支脉。长达数十里的牯牛大降(祁门方言"降"即山脊)东与历山相连,西与斗... 牯牛降呈东西向横卧在安徽省祁门县与石台县交界处,是安徽南部三大高山(黄山、清凉峰、牯牛降)之一,海拔1728米,是驰名中外的游览胜地——黄山向西延伸的支脉。长达数十里的牯牛大降(祁门方言"降"即山脊)东与历山相连,西与斗笠尖相接,组成一道天然屏障,能北拒寒流,南接季风;也是阊江和秋蒲河的分水岭。在那峰峦起伏的群山中,有一座高踞于群峰之首的主峰,峰顶有一黑色巨石,似静卧的大牯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览胜地 峰峦起伏 天然屏障 安徽南部 石台县 天目木姜子 蒲河 登山采药 古村落 小二仙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