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小传统交融互动中的贵州屯堡文化历史现象探析
1
作者 黄书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1-78,共8页
贵州屯堡乃是明王朝实施“调北征南”“调北填南”等经国方略而遗留之历史产物。明代以降,来自江南、中原等地的贵州屯堡先民将汉地文化带入贵州屯堡地域空间并与本土区域文化交融涵化,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贵州屯堡文化,展现了中原文化... 贵州屯堡乃是明王朝实施“调北征南”“调北填南”等经国方略而遗留之历史产物。明代以降,来自江南、中原等地的贵州屯堡先民将汉地文化带入贵州屯堡地域空间并与本土区域文化交融涵化,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贵州屯堡文化,展现了中原文化“大传统”与区域文化“小传统”在西南边疆交融互动之鲜活图景,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之思想特征与内在机理。贵州屯堡话、女性服饰、民居建筑、屯堡地戏、汪公信仰等诸多实存性文化载体与历史现象,既是贵州屯堡文化之关键组成要素与历史见证,亦是“大传统”与“小传统”交融互动之有机触媒及镜像缩影,并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进程中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与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屯堡 屯堡文化 传统 小传统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回溯与探索:大传统与小传统之再定义(三篇) 被引量:19
2
作者 叶舒宪 阳玉平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17,共5页
文学人类学界探寻和重构“文化文本”的需要,催生出重估“大传统和小传统”(Greattraditionandlittletm—dition)的理论尝试,其学术伦理意义在于从后现代和后殖民立场出发,对原有的概念进行批判性改造。以符号媒介产生的年代为尺... 文学人类学界探寻和重构“文化文本”的需要,催生出重估“大传统和小传统”(Greattraditionandlittletm—dition)的理论尝试,其学术伦理意义在于从后现代和后殖民立场出发,对原有的概念进行批判性改造。以符号媒介产生的年代为尺度,把文字记录的书面传统视为小传统,把前文字时代以来视为大传统。重估大传统有助于学者走出文本中心主义束缚,充分利用人类学和考古学新知识,重建文化观。希望不再以“下里巴人”的文化沙文主义看待无文字社会和前文字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小传统 文化文本 人类学转向 学术伦理
下载PDF
文化史研究中的大、小传统关系论 被引量:22
3
作者 张荣华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3-82,共10页
大传统和小传统,是研究上下层文化关系的通行概念,但在理解这对概念之间的关系特征方面,大致存在着六种不同的解释观点。这些观点为研究中国文化史提供了强弱不等的解释效力和借鉴价值,但需要研究者根据具体探讨对象加以理解和运用,尤... 大传统和小传统,是研究上下层文化关系的通行概念,但在理解这对概念之间的关系特征方面,大致存在着六种不同的解释观点。这些观点为研究中国文化史提供了强弱不等的解释效力和借鉴价值,但需要研究者根据具体探讨对象加以理解和运用,尤其是要对亟待澄清的三个关键问题作出深入的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小传统 文化空间 民众 本真性
下载PDF
重新审视芮德菲尔德的“大传统”与“小传统”理论 被引量:11
4
作者 吾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34,共8页
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芮德菲尔德的代表作《农民社会与文化》因其中提出"大传统"与"小传统"理论而在人类学、历史学以及思想史诸领域极负盛名。芮德菲尔德"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概念看似简... 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芮德菲尔德的代表作《农民社会与文化》因其中提出"大传统"与"小传统"理论而在人类学、历史学以及思想史诸领域极负盛名。芮德菲尔德"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概念看似简单,内涵实则复杂,且并不完善,甚或会造成错误和混乱。其中就语词来说,以精英与大众来定义"大传统"与"小传统"并非科学。事实上,国家或政府层面的某种价值导向未必就一定是大传统,也并非所谓精英层面的思想就一定是大传统;民间或民俗层面的某种观念或价值取向也未必就一定是小传统;并且国家层面的文化传统与地方层面的文化传统未必就是对立的,它们完全可能是一致的或统一的,而且在许多情况下,精英与大众也并无二致。确定"大传统"与"小传统"只有一条标准,也是唯一的标准,这就是应从主流与非主流的角度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芮德菲尔德 传统 小传统 精英 大众 人类学 文明史
下载PDF
文化大传统与小传统新论——以两汉社会文化为例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健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4-127,共4页
文化传统的主观解构,存在多种可能性。应根据不同研究语境,运用相应的理论来观照历史传统。透过汉代文化可以看出,小传统的存在样态并非单纯表现为民俗事象,也表现为文献典籍的形式,小传统的考察视域应是相对开放的。大小传统之间存在... 文化传统的主观解构,存在多种可能性。应根据不同研究语境,运用相应的理论来观照历史传统。透过汉代文化可以看出,小传统的存在样态并非单纯表现为民俗事象,也表现为文献典籍的形式,小传统的考察视域应是相对开放的。大小传统之间存在复杂的互动交融关系,两者兼有进步和保守的双重功能和作用。文化传统的健康维系与合乎理性的发展,有赖于文化大传统与小传统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同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文化 传统 小传统 互动机制 社会功能
下载PDF
关羽崇拜中的大传统与小传统 被引量:9
6
作者 向柏松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3-137,共5页
主要采用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的社会二元结构分析方法,分析关羽崇拜中的大传统与小传统各自的形成、特点、价值取向,揭示两种传统各自的利弊,借此来辨识关羽崇拜中的精华和糟粕。
关键词 关羽崇拜 小传统 传统 利弊
下载PDF
中国诗学中的大传统与小传统——以中古诗歌运动中比兴的历史命运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张节末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28,共12页
中国哲学所赋予诗学的基本蕴涵是天人合一,它构成中国诗学的世界观背景①。在中国诗学中,如果把庄子所倡经由“齐物”向“浑沌”回归的主客一体的经验视为大传统,那么做诗和评诗的手段和目的即比兴和缘情,定位于物感或感兴,并非彻底的... 中国哲学所赋予诗学的基本蕴涵是天人合一,它构成中国诗学的世界观背景①。在中国诗学中,如果把庄子所倡经由“齐物”向“浑沌”回归的主客一体的经验视为大传统,那么做诗和评诗的手段和目的即比兴和缘情,定位于物感或感兴,并非彻底的天人合一,因而都只能算是小传统。我们观察到,在庄玄禅的哲学运动中,对象之存在由“浑沌”转为“无”或“独化”(玄学),以至为“空”(禅),庄子齐物式的主客一体质变为纯粹直观的主客一体。大传统既非一成不变,小传统亦不得不随之而变。结果是小传统的比兴直观经由物感的经验演进为大传统的新形式——纯粹直观。从客观转到主观的过程中,自然固然一直是“观”及“感”的对象,然而由于观法的变迁,比兴被边缘化了,而缘情也就不再是诗歌目的。这就是中古诗歌运动②中比兴的历史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小传统 比兴 直观 中古诗歌运动
下载PDF
大、小传统的沟通难题与人权基点的沟通 被引量:5
8
作者 谢晖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61,共5页
自从近代以来,我国大、小传统之间,因为政治价值和日常生活价值间的明显冲突,出现了一种"断裂结构"。这一"断裂结构"的一般特征是:大传统所倡导的,在小传统那里是抵触和反对的;反之,小传统所青睐的,在大传统那里是... 自从近代以来,我国大、小传统之间,因为政治价值和日常生活价值间的明显冲突,出现了一种"断裂结构"。这一"断裂结构"的一般特征是:大传统所倡导的,在小传统那里是抵触和反对的;反之,小传统所青睐的,在大传统那里是敌视并禁止的。这种"断裂结构"由来有自,其中中西之变及其价值选择和制度选择的冲突,央地关系及其所代表的大、小传统之间的沟通乏术,是两个最重要的原因。由此种"断裂结构",进而导致了我国大、小传统间明显的沟通难题。但两者的沟通却是必要和重要的。以人权保障为基点,寻求大、小传统之间的沟通,是一条可欲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小传统 断裂结构 中西之变 央地关系 人权
下载PDF
东晋婚礼议题所见大小传统的对话与较量 被引量:1
9
作者 邹远志 陈戍国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0-114,共5页
婚礼不贺与不用乐是先秦礼制。东晋朝廷出现的贺婚及婚礼用乐与否的礼学议题反映出了礼文化中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对话与较量。在这场持续了几十年之久的较量中,朝廷对于民间的贺婚与婚礼用乐的礼俗由最初的拒绝到最后不同程度地加以接受,... 婚礼不贺与不用乐是先秦礼制。东晋朝廷出现的贺婚及婚礼用乐与否的礼学议题反映出了礼文化中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对话与较量。在这场持续了几十年之久的较量中,朝廷对于民间的贺婚与婚礼用乐的礼俗由最初的拒绝到最后不同程度地加以接受,这显示出小传统具备强大的生命力。由此可见小传统民间礼俗是引导晋代礼制,尤其是婚礼制度变革的主要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晋 婚礼议题 传统 小传统 对话 较量
下载PDF
从《古今谭概》的成书看“大小传统”的互补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董上德 《文化遗产》 CSSCI 2014年第5期1-6,157,共6页
明代学者兼民间文艺家冯梦龙是一位"穿行"于大、小传统之间的人物。其《古今谭概》是一部具有"美刺"内容的著作,并未脱离"大传统"固有的"美刺"风尚,有与"大传统"相一致之处。同时,... 明代学者兼民间文艺家冯梦龙是一位"穿行"于大、小传统之间的人物。其《古今谭概》是一部具有"美刺"内容的著作,并未脱离"大传统"固有的"美刺"风尚,有与"大传统"相一致之处。同时,对于具有不良因素的"大传统"的一些衍生物,又有着自身的观察角度,其思想意识不背离民间立场,也不背离读书人的良知。此乃《古今谭概》最是耐人寻味之处。就书中文体类型来看,虽有摘录体、笑话体、实录体之别,但其共通之处是各有不同程度的"笑点",各有一定的故事性,各有渠道不一的资料来源,这些因素"复合"在一起,构成了颇合"街谈巷议"传统的话语体系,书里的文字因而颇具"小说意味"。冯梦龙作为一位十分熟悉小说文体的民间文艺家,运用其对通俗文学的丰富学养,将"古今"的故事"碎片"做了有"意味"的整合,成此别具一格的《古今谈概》,体现了大、小传统的互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 古今谭概 传统 小传统 互补关系
下载PDF
论“小传统”——民间生态文化的传承、改造与提升 被引量:11
11
作者 赖章盛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94-106,共13页
研究中华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不仅要探讨作为大传统的儒、道、释中所阐述的生态文化,还应该挖掘作为小传统的民间文化中的生态文化资源。而且,根据大传统与小传统的辩证关系,当代作为大传统的社会主义生态文化,需要通过将其转化为各式各... 研究中华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不仅要探讨作为大传统的儒、道、释中所阐述的生态文化,还应该挖掘作为小传统的民间文化中的生态文化资源。而且,根据大传统与小传统的辩证关系,当代作为大传统的社会主义生态文化,需要通过将其转化为各式各样的民间小传统的形式,以利于让广大民众从心理上真正接受和认可,广泛形成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的价值认同,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作为大传统的主流生态文化的主导、引领作用,整合各种文化,为生态文明建设凝聚力量。笔者以客家文化为例,探讨民间文化中的生态意识及其表现形式和当代价值,其中列举了客家族群建立在经验认知基础上的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意识与行为;以信仰崇拜表现出来的尊重和崇敬自然的观念和行为;体现在风水文化之中的积极选择和改造自然环境、使人与自然环境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借此说明民间生态文化作为整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精神资源。要对民间传统生态文化正确分析和评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注重对民间生态文化进行针对性的改造,增强民间生态文化的时代适应性;还要努力提升民间生态文化的内涵,以时代要求和现代精神对民间传统文化加以打造,以促进民间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传统 民间文化 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
下载PDF
南诏史中的大传统与小传统:边疆妇女史的视角 被引量:2
12
作者 沈海梅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7-93,共7页
南诏是中国历史上与唐王朝并存200余年的西南边疆地方政权,南诏历史已通过正史的记录和学者的研究,成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然而,从边疆妇女/社会性别的视角再审视这部历史,会发现妇女的缺席使得这部传统意义上的南诏史表述并不完整。南... 南诏是中国历史上与唐王朝并存200余年的西南边疆地方政权,南诏历史已通过正史的记录和学者的研究,成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然而,从边疆妇女/社会性别的视角再审视这部历史,会发现妇女的缺席使得这部传统意义上的南诏史表述并不完整。南诏历史应由"大传统"的精英历史和"小传统"的民间社会史两部分组成。作为地方性知识,这一时期的妇女及其有关妇女的生活被排斥在传统南诏精英历史之外,而作为边疆妇女史的一部分,有关南诏妇女及其生活的知识却存活在"小传统"的南诏历史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诏史 边疆妇女史 地方性知识 传统 小传统
下载PDF
从“人文引领健康”到健康人文学——“大/小传统”视域下的健康人文学之建构 被引量:6
13
作者 何裕民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17,52,共5页
提出建构健康人文学是引领"健康中国2030"之关键;也是弥补当今医学人文幽灵化,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消弭尖锐的医患矛盾之抓手。借助"大/小传统"理论及"N级编码论"理论,对健康人文学的学科属性特点等进行论... 提出建构健康人文学是引领"健康中国2030"之关键;也是弥补当今医学人文幽灵化,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消弭尖锐的医患矛盾之抓手。借助"大/小传统"理论及"N级编码论"理论,对健康人文学的学科属性特点等进行论证,认为它是健康大系统工程中的支持"软件",而且健康人文学可以上承儒道生命及养生认知精华,下接当今流行的慢性病防控之常识,从生命(生死)观、疾病观、养生观等切入,加以展开和提升。此理论成熟后,应该成为公民的通识教育,如此,又能反哺医学人文及全民健康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人文学 大/小传统理论 养生 通识教育
下载PDF
近二十年国内外大、小传统学说研究述论 被引量:4
14
作者 翁频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19-124,共6页
20世纪上半叶雷德菲尔德提出大、小传统概念后,自80年代后期起,学界针对这一对概念进行了众多的理论探讨,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如过分强调小传统,而对历代大传统的内涵及其变化研究不足;对大、小传... 20世纪上半叶雷德菲尔德提出大、小传统概念后,自80年代后期起,学界针对这一对概念进行了众多的理论探讨,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如过分强调小传统,而对历代大传统的内涵及其变化研究不足;对大、小传统理论的理解的僵化与异化;理论研究及运用领域狭窄;重静态而不重动态,重宏观而不重微观,重物而不重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小传统 理论研究
下载PDF
海外华文文学:沟通于“大传统”的“小传统”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万华 《扬子江(评论)》 2007年第1期67-73,共7页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学科意义和价值到底是什么?这是我涉足这一领域14年后仍不免疑惑的问题。例如,我一直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学,久而久之,关于经典性的思考成为我考察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 小传统 传统 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传统 重要内容 中国现代文学史 华人文化 中华文化传统 海外华人社会
下载PDF
大、小传统互动视域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解构——兼论制度的完善路径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岩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23-30,共8页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农地制度创新最为重要的成果,已有研究多从产权、绩效、制度变迁等视角对其确立进行解析,但缺乏从文化传统及"官""民"互动等维度的探讨。该文从大、小传统这对概念出发,试图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农地制度创新最为重要的成果,已有研究多从产权、绩效、制度变迁等视角对其确立进行解析,但缺乏从文化传统及"官""民"互动等维度的探讨。该文从大、小传统这对概念出发,试图对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加以解构,认为"小传统"对"大传统"的排斥建构了其确立的微观基础;"大传统"对"小传统"的渐进式接纳确立了其合法性;"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双向互动则是内嵌于该制度形成过程的文化机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该制度在彰显其显著绩效的同时,土地细碎化、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化等缺陷逐渐凸显,为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亟需完善,其完善路径应与"三权分置"的格局契合,而这亦可从大、小传统的双向互动得到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传统 小传统 互动 解构
下载PDF
中西小传统诉讼观念之比较——以民间法谚为视角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吉涛 《北方法学》 2008年第4期83-89,共7页
诉讼观念是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的重要领域,以往学者均从大传统诉讼观念对比,忽略了小传统诉讼观念的比较。民间法律谚语是最能体现小传统法律文化的载体之一,对中西在历史中积淀下来的法谚进行比较分析,可以探究中西方在小传统层面上诉讼... 诉讼观念是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的重要领域,以往学者均从大传统诉讼观念对比,忽略了小传统诉讼观念的比较。民间法律谚语是最能体现小传统法律文化的载体之一,对中西在历史中积淀下来的法谚进行比较分析,可以探究中西方在小传统层面上诉讼观念的差异和"暗合"之处。这样可以更加立体地甄别中西法律文化的异同,同时也可为我们建设法治国家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观念 民间法谚 小传统 传统
下载PDF
多民族·小传统·形而下——对中国美学研究视野拓展的再思考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祥林 《百色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6,共6页
当代人类学主张文化平等,重视文化多样性,关注非主流文化,厚待地方性知识,凡此种种,对中国美学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念。文章围绕会议主题"表述‘中国文化':多元族群和多元视角",结合学界现状,分别从"多民族视野:... 当代人类学主张文化平等,重视文化多样性,关注非主流文化,厚待地方性知识,凡此种种,对中国美学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念。文章围绕会议主题"表述‘中国文化':多元族群和多元视角",结合学界现状,分别从"多民族视野:从中心到周边"、"小传统视野:从精英到民间"、"形而下视野:从文字到器物"三方面切入,对中国美学研究的视野拓展问题再作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美学 多民族 小传统 形而下
下载PDF
大传统与小传统互动格局下的农村法治建设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鑫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5-136,共2页
关键词 农村法治建设 小传统 传统 农村社会 改革开放 人类学家 基本面 罗伯特
下载PDF
遗失的线索:小传统与历史话语权力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硕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79-83,共5页
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始终存在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对立与交融。其中大传统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是历史学家的关注所在。而小传统则相对处在话语弱势与忽略之中。然而小传统下的世俗社会的发展始终延续着 ,是没有被历史记录的另一条历史线索。... 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始终存在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对立与交融。其中大传统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是历史学家的关注所在。而小传统则相对处在话语弱势与忽略之中。然而小传统下的世俗社会的发展始终延续着 ,是没有被历史记录的另一条历史线索。将小传统纳入历史话语权力中 ,从而呈现历史与社会的全貌 ,是史学发展的新方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小传统 话语权力 历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