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药物联合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效果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丽 牟扬 徐向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23期3281-3282,3286,共3页
目的:探究贞芪扶正颗粒配合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化疗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以该院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入院的急性白血病患儿4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23例)和对照组(24例)。其中对照组在接受... 目的:探究贞芪扶正颗粒配合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化疗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以该院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入院的急性白血病患儿4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23例)和对照组(24例)。其中对照组在接受化疗治疗期间只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规范诱导缓解治疗;研究组则辅以贞芪扶正颗粒进行辅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完全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粒细胞最低值为(0.257±0.113)×109/L ,对照组粒细胞最低值为(0.101±0.094)×109/L ,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血小板缺乏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儿化疗期间感染情况比较重,研究组患儿感染发生率为78.3%,对照组为1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贞芪扶正颗粒的使用可以有效控制去甲氧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化疗方案产生的毒副反应,且不影响去甲氧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化疗方案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急性白血病 贞芪扶正颗粒 毒副反应
下载PDF
小儿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干预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刘斌 赵西西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4期38-41,共4页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干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化疗且化疗后继发肺部感染的6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以查阅病历及影像学资料方式统计患者临床特征、影像...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干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化疗且化疗后继发肺部感染的6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以查阅病历及影像学资料方式统计患者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干预情况。结果首发症状以发热、咳嗽为主(60.00%、58.33%),主要临床症状亦以咳嗽、发热占比更高(68.33%、78.33%);41.67%的肺部感染发生于化疗31-45d,33.33%发生于46-60d;66.67%患儿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36.00%患儿淋巴细胞绝对值<0.5×109/L,73.33%患儿白细胞绝对值<5×109/L;感染病因以细菌占比最高(41.67%),其次为真菌(36.67)。60例患儿中,磨玻璃影征象占比最高(48.33%),其次为磨玻璃影与实变影并存征象(45.00%),实变影征象占比最低(1.67%);且致病菌为细菌、病毒、混合感染患儿的CT征象均以磨玻璃影占比最高,而真菌、支原体为致病菌患儿CT征象则分别以磨玻璃影与实变影并存、网格或索条影占比最高(63.64%、100.00%),干预总有效率则为86.66%(52/60)。结论儿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均有一定特征性表达,或可为该类患者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急性白血病 化疗 肺部感染 临床特点 影像学
下载PDF
长春新碱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药物渗漏3例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邱丽萍 张婷婷 +3 位作者 黄敏英 莫英蕾 徐淑贞 古玉芬 《临床医学工程》 2010年第5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讨长春新碱(VCR)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发生药物渗漏的预防对策。方法对85例住院急性白血病患儿静脉推注VCR的过程和局部皮肤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1例发生VCR渗漏导致局部皮肤发红、疼痛、水泡、溃烂(外院带入),2例局部出现皮肤潮红... 目的探讨长春新碱(VCR)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发生药物渗漏的预防对策。方法对85例住院急性白血病患儿静脉推注VCR的过程和局部皮肤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1例发生VCR渗漏导致局部皮肤发红、疼痛、水泡、溃烂(外院带入),2例局部出现皮肤潮红,没有发生皮肤溃烂。结论做好相应的措施,可以预防VCR渗漏的发生,减轻患儿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新碱 小儿急性白血病 药物渗漏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小儿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负性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印慧 刘秀娟 王淑玲 《四川医学》 CAS 2009年第4期605-607,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小儿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对46例需要进行化疗的小儿白血病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治疗,对于负性情绪的程度评测:26例>12岁患儿采用90项自觉症状自评量...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小儿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对46例需要进行化疗的小儿白血病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治疗,对于负性情绪的程度评测:26例>12岁患儿采用90项自觉症状自评量表(SCL-90),20例<12岁患儿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试(MHT),并评价患儿的治疗依从性。结果化疗后干预组患儿其负性情绪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干预组患儿化疗依从性明显提高(P<0.05),干预组患儿化疗依从性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小儿白血病化疗后负性情绪进行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由于化疗的不良反应及疾病本身所形成的心理压力而出现的各种情绪上的不适症状,提高患儿化疗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急性白血病 化疗 负性情绪 心理干预
下载PDF
小儿急性白血病M2a伴异常高表达CD7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1
5
作者 蔡艳霞 李亚军 +3 位作者 刘振奎 胡婷婷 王雅莉 韩雪青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年第6期77-77,共1页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a在儿童白血病中发病率较高,其主要为原始粒细胞增高,占30%~89%,免疫分型主要表达髓系标志如CD13,CD33,CD117,CD64,HLA-DR,MPO及幼稚阶段免疫标志如CD34,CD38,我们把实验室诊断在以上基础上发现增加变异CD7的M2a称...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a在儿童白血病中发病率较高,其主要为原始粒细胞增高,占30%~89%,免疫分型主要表达髓系标志如CD13,CD33,CD117,CD64,HLA-DR,MPO及幼稚阶段免疫标志如CD34,CD38,我们把实验室诊断在以上基础上发现增加变异CD7的M2a称其为小儿急性白血病M2a伴异常高表达CD7。这种变异性白血病,临床恶性程度高,化疗时副作用大,而且易发生严重并发症,是造成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并发症进行全面的护理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急性白血病 CD7 M2A 儿童白血病 原始粒细胞 免疫分型 实验室诊断 髓系 毒隔离 长期化疗
下载PDF
小儿急性白血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和P-选择素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菊香 李原 +3 位作者 阮积晨 钱江潮 周海霞 章佳珠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12期1315-1315,共1页
关键词 小儿急性白血病 血浆血栓调节蛋白 P-选择素 临床意义 血管内皮功能 血小板活化状态 血小板活化功能 测定 凝血功能异常 白血病患儿
下载PDF
小儿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被引量:4
7
作者 徐翠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19期175-176,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患儿的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治疗有效率86.7%。结论护理过程中,预防感染、出血、做好化疗副作用的护理、加强营养、做好生活和心理护理十...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患儿的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治疗有效率86.7%。结论护理过程中,预防感染、出血、做好化疗副作用的护理、加强营养、做好生活和心理护理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急性白血病 观察 护理
下载PDF
68例小儿急性白血病化疗期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蔚 韩勤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11期403-404,共2页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期间的各种表现,并针对患者的表现对患者实行相对应的护理对策,加快患者的恢复进程。方法:对我院选取的68例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采取一定的临床护理措施,并观察其效果。结果:存活3年以上51例,3年存活率...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期间的各种表现,并针对患者的表现对患者实行相对应的护理对策,加快患者的恢复进程。方法:对我院选取的68例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采取一定的临床护理措施,并观察其效果。结果:存活3年以上51例,3年存活率75%;存活2年以上为65例,2年存活率达95.5%。结论:患者化疗期间对其实行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 化疗 小儿急性白血病
下载PDF
小儿急性白血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IL-8及受体mRNA表达的研究
9
作者 高红 何莉 王纯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8(IL-8)及其受体(IL-8R)基因mRNA在小儿急性白血病(CAL)的表达。方法:应用RT-PCR技术对CAL的外周血做IL-8及IL-8R mRNA检测。结果:CALIL-8及IL-8R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初发CAL IL-8 mRNA 78.13%;化疗后CAL... 目的: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8(IL-8)及其受体(IL-8R)基因mRNA在小儿急性白血病(CAL)的表达。方法:应用RT-PCR技术对CAL的外周血做IL-8及IL-8R mRNA检测。结果:CALIL-8及IL-8R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初发CAL IL-8 mRNA 78.13%;化疗后CAL mRNA 31.58%表达。初发CAL IL-8R mRNA 84.36%表达;化疗后mRNA36.84%表达。结论:IL-8及IL-8R基因mRNA在CAL的初发中有明显表达,在化疗后表达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个核细胞 白细胞介素-8 受体 小儿急性白血病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小儿急性白血病长期无病生存5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樊晓丽 《中国小儿血液》 2005年第6期259-262,共4页
关键词 小儿急性白血病 长期无病生存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临床分析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恶性肿瘤 治疗中心 ANLL 生存率
下载PDF
PRAME基因在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11
作者 范小菊 梁昌达 +1 位作者 钟小红 谢淑佩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PRAME(preferentiallyexpressed antigen of melanoma)基因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95例AL患者PRAME mRNA的...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PRAME(preferentiallyexpressed antigen of melanoma)基因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95例AL患者PRAME mRNA的表达水平,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PRAME阳性表达率:ANLL为60.0%,ALL为56.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完全缓解组(complete remission,CR)及对照组PRAME均阴性;在ANLL中,以M3、M2、M4亚型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分别为75.0%、62.5%、60.0%;有效组PRAME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无效组(P<0.01);对8例初治时PRAME高表达患儿进行随访,化疗CR后均转阴,分别在CR后6个月~1年的不同时间内复发,其中5例PRAME再次升高早于临床复发,3例在临床复发时再次升高。结论 PRAME基因是小儿急性白血病的一个重要标记基因,动态检测PRAME的表达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疾病的状态和体内白血病细胞的总负荷量,对小儿AL患者的化学治疗、预后判断及监测微小残留病灶(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防治复发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AME基因 小儿急性白血病 预后
下载PDF
头颅照射配合全身疗法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22例疗效观察
12
作者 谷仁凯 周仁祥 +2 位作者 佟琳如 秦恩德 蔡化理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1984年第1期59-62,共4页
随着急性白血病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完全缓解率和长期存活者逐渐增加,但中枢神经系统(CNS)白血病的发生率也相应增高,因此影响了缓解率的进一步提高和生存期的延长。十余年来国外应用 CNS 放射治疗结合全身治疗的方法,取得了可喜的成... 随着急性白血病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完全缓解率和长期存活者逐渐增加,但中枢神经系统(CNS)白血病的发生率也相应增高,因此影响了缓解率的进一步提高和生存期的延长。十余年来国外应用 CNS 放射治疗结合全身治疗的方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国内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和北京儿童医院也取得成效。现将我科自1976年4月~1983年2月。对22例小儿急性白血病应用60钴头颅照射防治 CNS 白血病的疗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颅 放疗组 小儿急性白血病 MTX 生存期 急淋 疗效观察 疗法
下载PDF
rhG-CSF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强烈化疗所致粒细胞缺乏症疗效观察
13
作者 沈亦逵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4年第9期592-593,656,共3页
This paper reports 22 cases of agranulocytosiswere observed to be applied with recombinanthuman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CSF) after intense chemotherapy inchildren’s acute leukemia. rhG-CSF was admi-... This paper reports 22 cases of agranulocytosiswere observed to be applied with recombinanthuman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CSF) after intense chemotherapy inchildren’s acute leukemia. rhG-CSF was admi-nistrated by subcutaneous injection in a dose of5-10μg.kg-1/d for a period of 3-12 days whenWBC fell below 0.82 ×109/L or ANC<0.16 ×109/L after intense chemotherapy. The resultsindicats that the agranulocytosis induced byintense chemptherapy can be peated by rhG-CSP, Which can shorten the recovery periodof,agranulocytosis, enhancing the activity ofprevention of the inf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急性白血病 RHG-CSF 粒细胞缺乏症 ANLL 肛周感染 有核细胞增生 CHOP 应用剂量 临床应用结果 中性粒细胞
下载PDF
小儿急性白血病误诊为骨科疾病2例分析
14
作者 刘勇 陈琴 黄绍良 《中国小儿血液》 2005年第5期228-229,共2页
关键词 小儿急性白血病 骨科疾病 误诊为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首发症状 关节疼痛 关节痛 患儿
下载PDF
以肝功能损害为首发表现的小儿急性白血病1例
15
作者 李雄 王水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7年第02Z期96-96,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儿,男,1岁5个月,因皮肤黄染10余天,面色苍白3天,于2006年6月2日入院。入院前10余天皮肤黄染,以颜面及巩膜为主。逐渐波及躯干皮肤,尿黄色,考虑“肝炎”,在传染病医院住院,予护肝、退黄、降酶等治疗,黄疸未消退,... 1临床资料 患儿,男,1岁5个月,因皮肤黄染10余天,面色苍白3天,于2006年6月2日入院。入院前10余天皮肤黄染,以颜面及巩膜为主。逐渐波及躯干皮肤,尿黄色,考虑“肝炎”,在传染病医院住院,予护肝、退黄、降酶等治疗,黄疸未消退,近3天面色苍白,经我科会诊考虑血液病转入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急性白血病 肝功能损害 首发表现 皮肤黄染 面色苍白 临床资料 医院住院 传染病
下载PDF
58例小儿急性白血病化疗反应临床分析
16
作者 何书 汪奇伟 《医药论坛杂志》 1995年第2期25-26,共2页
58例小儿急性白血病化疗反应临床分析何书,汪奇伟(开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淮河医院475000)随着医学的发展及新的化疗方案实施,小儿急性白血病(AL)的缓解率大大提高,特别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5年无病... 58例小儿急性白血病化疗反应临床分析何书,汪奇伟(开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淮河医院475000)随着医学的发展及新的化疗方案实施,小儿急性白血病(AL)的缓解率大大提高,特别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5年无病生存率已达70%以上,小儿AL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急性白血病 临床分析 化疗反应 急性早幼粒白血病 强化治疗 化疗方案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骨髓抑制 不良反应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166例小儿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凤清 李翠萍 +1 位作者 宋丽英 周兰英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6年第5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小儿急性白血病 临床分析 细胞化学染色 FAB分型 抗体检查 诊治体会 临床资料 骨髓象 单克隆
下载PDF
小儿急性白血病治疗方案
18
作者 刘杰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5年第15期5-5,共1页
关键词 小儿急性白血病 治疗方案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化疗方案 缓解后治疗 恶性肿瘤 化疗原则 治愈
下载PDF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的效果
19
作者 张利莉 黄新兰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3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接受化疗后发生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的急性白血病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近年来在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化疗后发生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的6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作为... 目的:探讨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接受化疗后发生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的急性白血病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近年来在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化疗后发生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的6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研究组患儿进行治疗,然后比较其疗效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患儿相比,研究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其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及治疗后体温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更短,治疗后其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均更低,P<0.05。用药后,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对接受化疗后发生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的急性白血病患儿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其进行治疗能显著减轻其机体的炎症反应,使其体温和中性粒细胞计数较快恢复正常,且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化疗 中性粒细胞缺乏 感染 小儿急性白血病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国产盐酸米托蒽醌联合阿糖胞苷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志鑫 卜凡丹 +2 位作者 王刚 郑丽 范暖东 《海峡药学》 2019年第4期172-174,共3页
目的国产盐酸米托蒽醌联合阿糖胞苷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儿60例,使用去甲氧柔红霉素以及阿糖胞苷联合治疗其中30例患儿并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剩余30例患儿接受国... 目的国产盐酸米托蒽醌联合阿糖胞苷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儿60例,使用去甲氧柔红霉素以及阿糖胞苷联合治疗其中30例患儿并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剩余30例患儿接受国产盐酸米托蒽醌以及阿糖胞苷联合治疗,将其划分为观察组。结果①观察组患儿病症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患儿化疗后粒细胞最低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③化疗过程中观察组中出现感染症状的患儿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国产盐酸米托蒽醌联合阿糖胞苷用于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各项病症,减轻化疗对患儿身体的伤害,控制感染情况的出现,作用效果显著,值得全面落实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盐酸米托蒽醌 阿糖胞苷 小儿急性白血病 临床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