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8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模态影像融合及神经导航技术在小儿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赵崇舜 王勇强 +1 位作者 陈民 王杭州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5期49-52,共4页
小儿神经系统结构复杂,手术操作困难,对于专科医师能力要求高,相应的教学难度也较大。介绍了多模态影像融合及神经导航技术助力小儿神经外科医师的教学培训,通过多模态影像融合及神经导航技术为培训医师提供直观的三维结构图像,并在术... 小儿神经系统结构复杂,手术操作困难,对于专科医师能力要求高,相应的教学难度也较大。介绍了多模态影像融合及神经导航技术助力小儿神经外科医师的教学培训,通过多模态影像融合及神经导航技术为培训医师提供直观的三维结构图像,并在术前、术中辅助精确定位,有助于降低小儿神经外科医师的培训难度并提高培训的标准化水平,从多个方面提高低年资医师的专业能力,对小儿神经外科医师培训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影像融合 神经导航 小儿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
下载PDF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小儿神经外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宣萱 杨贇滢 +1 位作者 翟瑄 梁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2期143-148,共6页
目的评价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儿神经外科临床实践教学的效果。方法2019年7月—2021年6月,将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五年制本科生分为试验组(21名)和对照组(23名),试验组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线下教学模式,对比两组理论... 目的评价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儿神经外科临床实践教学的效果。方法2019年7月—2021年6月,将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五年制本科生分为试验组(21名)和对照组(23名),试验组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线下教学模式,对比两组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对试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随访2组学生考研结果。结果试验组学生理论成绩为(81.84±6.26)分,对照组为(81.96±5.3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3);试验组学生技能成绩为(78.89±5.73)分,对照组为(81.21±5.0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2);试验组学生问卷调查认可度高,试验组考研录取率(81%)高于对照组(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2)。结论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小儿神经外科临床实践教学中可取得与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相同的教学效果,学生接受度高,可应用于儿科学本科生的临床实践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模式 小儿神经外科 临床实践 考研 实践教学 儿科学
下载PDF
分层次管理对小儿神经内科护士工作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翠英 马志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分层次管理对小儿神经内科护士工作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小儿神经内科在职在编的3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按实施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2021年1—12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为对照组;2... 目的探讨分层次管理对小儿神经内科护士工作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小儿神经内科在职在编的3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按实施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2021年1—12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为对照组;2022年1—12月实施分层次管理模式,为观察组。所有入组护士均为同一批工作人员,比较两组沟通能力评分、职业认同情况以及管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自我介绍能力、目光评估能力、关注对方反应能力、建议与意见征求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护士的职业认同感、目标感、态度、价值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管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神经内科护士进行分层次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与职业认同感,提高管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次管理 小儿神经内科 护士 工作能力
下载PDF
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小儿神经外科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4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293,共1页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主办,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小儿神经外科学术会议拟定于2024年8月23-25日在上海市举行。中国小儿神经外科论坛孕育了中华医学会小儿神经外科学组的成立,今年中华医学会...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主办,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小儿神经外科学术会议拟定于2024年8月23-25日在上海市举行。中国小儿神经外科论坛孕育了中华医学会小儿神经外科学组的成立,今年中华医学会小儿神经外科已经走过10年,这10年在神经外科院士、前辈指导下,在各届领导关心下,小儿神经外科在全国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医学会 小儿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学 学术会议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征文通知 学组 上海市
下载PDF
浅谈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中小儿神经内科医师的职责和培养方式
5
作者 陈俊 蔡浅云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4期183-186,共4页
全生命周期健康作为“健康中国”国策的基本战略思想,是提升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而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根本所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施行全生命周期健康应从“娃娃”抓起,科学、合理、高效地促进儿童在生命早期的健... 全生命周期健康作为“健康中国”国策的基本战略思想,是提升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而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根本所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施行全生命周期健康应从“娃娃”抓起,科学、合理、高效地促进儿童在生命早期的健康成长是每个儿科医生共同的奋斗目标。鉴于神经系统疾病对儿童大脑发育造成的不良影响,小儿神经内科医师在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中担当了重要角色。本文阐明了小儿神经内科医师在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中的具体职责,并探讨了小儿神经内科医师在这种全新管理模式下的培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全生命周期健康 小儿神经内科 医师培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在小儿神经外科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探讨
6
作者 朱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96-0199,共4页
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儿神经外科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小儿神经外科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参考组和研究组,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率、SAS评分、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家属满意率数据。结果... 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儿神经外科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小儿神经外科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参考组和研究组,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率、SAS评分、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家属满意率数据。结果 研究组的依从率为97.44%,SAS评分为(33.28±1.64)分,SDS评分为(30.98±1.27)分,并发症发生率为3.77%,患者家属满意率为96.23%。且经数据软件分析P<0.05,研究结果有意义。结论 在应用健康教育之后,小儿神经外科患者及家属对神经外科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了解,能够更加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缓解了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方式的满意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小儿神经外科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小儿神经外科幕上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调查 被引量:12
7
作者 徐明 史中华 +6 位作者 陈光强 赵经纬 石广志 王韬 王鑫 唐明忠 周建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4-458,共5页
目的调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小儿神经外科幕上手术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转归。方法选择2011年至2012年行小儿神经外科幕上手术患者487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病例资料、实验室结果报告及影像学等信息,得出术后颅... 目的调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小儿神经外科幕上手术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转归。方法选择2011年至2012年行小儿神经外科幕上手术患者487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病例资料、实验室结果报告及影像学等信息,得出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转归。结果本院小儿神经外科幕上手术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为8.0%。术后留置引流管和术后头部CT显示颅内出血为危险因素(OR<l,P<0.05)。感染组患者与非感染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在感染组明显多于非感染组(P<0.05)。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未见明显保护作用(P>0.05)。结论本院小儿神经外科幕上手术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为8.0%,感染患者的住院时间及花费明显增加,应当给予足够重视。对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降低颅内感染发生率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神经外科手术 幕上手术 颅内感染 预防性抗生素应用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舒芬太尼用于小儿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关雷 汪润 李群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44-646,共3页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应用于小儿神经外科麻醉诱导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 4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脑积水手术的患儿,随机均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麻醉诱导:两组分别给予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丙...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应用于小儿神经外科麻醉诱导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 4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脑积水手术的患儿,随机均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麻醉诱导:两组分别给予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维库溴铵;麻醉维持:瑞芬太尼持续微量泵静注复合七氟醚。术毕前10 min停七氟醚,同时两组分别给予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和芬太尼。观察两组麻醉诱导前即刻(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2 min(T2)、5min(T3)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术后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记录拔管时(T4)、拔管后5 min(T5)、10 min(T6)的躁动(RS)评分、Ramsay镇静(RSS)评分。结果 T2、T3时F组MAP明显高于、HR明显快于T0时和S组(P<0.05)。两组苏醒期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S评分S组低于F组,RSS评分S组高于F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在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并可以有效预防小儿神经外科手术苏醒期的躁动,在小儿神经外科麻醉中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神经外科 舒芬太尼 血流动力学 急性躁动
下载PDF
小儿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优化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洋 米洁 +3 位作者 熊凤梅 郭焕利 成华 武冬梅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43-1048,共6页
目的探讨利用临床用药路径对小儿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进行合理性干预,为小儿神经外科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建立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临床用药路径,调取小儿神经外科2016年1月—2019... 目的探讨利用临床用药路径对小儿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进行合理性干预,为小儿神经外科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建立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临床用药路径,调取小儿神经外科2016年1月—2019年12月Ⅰ类切口手术患儿出院病历1484份,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选择、给药时间、用法用量和疗程按照年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神经外科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干预前(2016年)为23.85%,干预后(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别为20.28%,17.86%,17.28%,均低于30%;药物品种合理率干预前60.26%,干预后(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别为97.26%,98.57%,100.00%;用药时机合理率干预前93.59%,干预后(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别为97.26%,100.00%,100.00%;用药疗程合理率干预前为26.92%,干预后(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别为76.71%,82.86%,84.29%。结论临床用药路径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小儿神经外科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临床用药路径 小儿神经外科
下载PDF
脑室灌洗治疗小儿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宫剑 甲戈 +4 位作者 张玉琪 刘文庆 李春德 田永吉 马振宇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2年第4期212-214,共3页
目的探讨脑室内灌洗抗生素治疗小儿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小儿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54例患者均经受了经脑室手术切除病变和置管脑室外引流。这54例颅内感染的小儿患者中,20例采用脑室内... 目的探讨脑室内灌洗抗生素治疗小儿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小儿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54例患者均经受了经脑室手术切除病变和置管脑室外引流。这54例颅内感染的小儿患者中,20例采用脑室内灌洗抗生素治疗,34例采用静脉输注抗生素治疗。结果颅内感染的持续时间脑室内灌洗组为(5.55±2.25)d,静脉内给药组为(11.25±3.48)d,两者相较,相差显著(P<0.05)。结论小儿神经外科涉及脑室系统的手术,可留置脑室外引流管,一旦发生颅内感染,抗菌素脑室内灌洗可以有效控制颅内感染程度和持续时间,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内灌洗 小儿神经外科 颅内感染
下载PDF
范忠泽教授诊治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经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国娟 余文燕 +3 位作者 李琦 张瑞娟 秦爱军 范忠泽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第3期290-292,共3页
范忠泽教授认为小儿神经母细胞瘤是先天或后天因素致气滞血瘀痰凝互结于局部所致,病位主要在肺、脾、肾三脏,本虚标实是其主要病机,调理肺脾肾以辅助正气是治疗该病的关键,解毒抗瘤是治疗的核心,扶正抗瘤是治疗的基本理念。临床以虚症为... 范忠泽教授认为小儿神经母细胞瘤是先天或后天因素致气滞血瘀痰凝互结于局部所致,病位主要在肺、脾、肾三脏,本虚标实是其主要病机,调理肺脾肾以辅助正气是治疗该病的关键,解毒抗瘤是治疗的核心,扶正抗瘤是治疗的基本理念。临床以虚症为主,其中气血亏虚、脾肾阳虚症型多见,这与患者的体质相关;治疗辨病辨证相结合,注重调理肺脾肾,扶正与抗瘤并举,兼顾阴阳,用药轻巧、谨慎、灵活,多用益气、温阳之品,常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神经母细胞瘤 经验 扶正抗瘤
下载PDF
不同组织类型的小儿神经母细胞瘤自噬活性与免疫细胞水平的一致性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雅丽 李笃妙 +1 位作者 吴强 林俊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511-2515,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组织类型的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的自噬活性与免疫细胞水平的一致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86例小儿神经母细胞瘤Ⅳ期患者,根据组织分型分成组织结构良好型(FH组,n=44)和组织结构不良型... 目的:观察不同组织类型的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的自噬活性与免疫细胞水平的一致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86例小儿神经母细胞瘤Ⅳ期患者,根据组织分型分成组织结构良好型(FH组,n=44)和组织结构不良型(UH组,n=42),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D3+、CD3+CD8+、CD3+CD4+、NK细胞及B淋巴细胞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神经母细胞瘤内自噬分子LC3、Beclin-1和p62蛋白表达水平;Kappa分析观察血清免疫细胞水平与神经母细胞瘤内自噬分子LC3、Beclin-1和p62蛋白水平的一致性。结果:患儿的身体状态评价结果显示:FH组KPS<70分6例,KPS=70分11例,KPS>70分27例;UH组KPS<70分8例,KPS=70分14例,KPS>70分20例;两组患儿身体状态评分情况未见显著差异(χ^2=1.643,P=0.440)。两组样本中CD3+、CD3+CD8+、CD3+CD4+、NK细胞及B淋巴细胞水平显示UH组显著低于FH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UH组LC3、Beclin-1和p6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F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FH组中自噬分子表达水平与免疫细胞水平具有显著一致性(Kappa=0.431,P=0.002);UH中自噬分子表达水平与免疫细胞水平不具有显著一致性(Kappa=-0.081,P=0.598)。结论:与UH组相比,FH组自噬活性与免疫细胞水平具有一致性,其免疫水平与肿瘤细胞自噬水平更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类型 小儿神经母细胞瘤 自噬 免疫细胞 相关性
下载PDF
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小儿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9
13
作者 董燕 魏琛 +4 位作者 杜开先 张艳丽 赵世超 贾天明 徐发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35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教学在小儿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于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60名在本院儿科实习的本科生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传统带教及临床路径带教,最后通过考核及问卷评分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差异...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教学在小儿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于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60名在本院儿科实习的本科生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传统带教及临床路径带教,最后通过考核及问卷评分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实验组实践成绩较对照组高,且通过对学生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发现学生对于临床路径教学法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授课态度、学习积极性及参与度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传统教学相比,临床路径教学法有效提高小儿神经内科临床教学的实践成绩,增加学生实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对增强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临床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教学法 小儿神经内科 临床教学 实习 实践 应用 教育
下载PDF
加减八珍汤辅助治疗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梁小辉 孟战备 郑红玲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489-492,共4页
目的:观察加减八珍汤辅助治疗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小儿神经母细胞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加减八珍汤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予以安慰剂,均连续治疗4周,同时观察治疗期... 目的:观察加减八珍汤辅助治疗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小儿神经母细胞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加减八珍汤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予以安慰剂,均连续治疗4周,同时观察治疗期间中医证候变化、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肿瘤进展、不良反应等情况。4周后,以生活质量评分表、中医症状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统计药物干预前后各组患者评分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各症状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服加减八珍汤治疗后,实验组疗效评价较治疗前均改善(P <0. 05),且实验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加减八珍汤辅助治疗小儿神经母细胞瘤有显著效果,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疗效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神经母细胞瘤 加减八珍汤 肿瘤 传统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小儿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郭振华 王佚 洪思琦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3期199-202,共4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从学校走向临床的过渡阶段,是提高临床医生思维判断能力的重要阶段。小儿神经内科专业性极强,涉及多学科,相关理论知识复杂抽象,临床诊治进展更新快,规培医生极易出现“神经恐惧”,导致出现畏难情绪,学习兴...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从学校走向临床的过渡阶段,是提高临床医生思维判断能力的重要阶段。小儿神经内科专业性极强,涉及多学科,相关理论知识复杂抽象,临床诊治进展更新快,规培医生极易出现“神经恐惧”,导致出现畏难情绪,学习兴趣下降,培训质量难以保证。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作为全国唯一的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多年来一直承担各层次小儿神经内科医师培训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本文对我院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经验和体会进行总结,并详细介绍了相关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为提高小儿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神经内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教学 挑战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诊断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国兰兰 史鹏丽 马灵芝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5期597-600,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小儿神经母细胞瘤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36例患儿的神经母细胞瘤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图像表现。结果:36例患儿中超声主要表现为腹膜后分叶状不均质实质性肿物,轮廓清或不清,内部呈... 目的:对比分析小儿神经母细胞瘤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36例患儿的神经母细胞瘤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图像表现。结果:36例患儿中超声主要表现为腹膜后分叶状不均质实质性肿物,轮廓清或不清,内部呈混杂回声,一般呈低回声为主,伴点状或斑片状强回声钙化灶及散在液性区,腹膜后大血管多被包绕。CT主要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内可见散在分布斑片样钙化灶,增强扫描肿块呈非均匀强化。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在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诊断中各有优势,恰当应用对提高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神经母细胞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 CT
下载PDF
翻转课堂联合CBL、角色扮演模式在小儿神经内科线上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毛姗姗 王珍珍 +4 位作者 姚妹 徐璐 姜丽华 高峰 毛建华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1年第6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联合CBL、角色扮演模式在小儿神经内科线上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对照组20人接受传统教学法,实验组20人接受翻转课堂联合CBL、角色扮演模式线上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成绩及实验组教学反馈...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联合CBL、角色扮演模式在小儿神经内科线上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对照组20人接受传统教学法,实验组20人接受翻转课堂联合CBL、角色扮演模式线上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成绩及实验组教学反馈。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操作成绩未见差异;实验组教学效果反馈良好。结论:翻转课堂联合CBL、角色扮演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成绩,取得良好教学成效,可联合线下实践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CBL 角色扮演 小儿神经内科 临床教学
下载PDF
醋酸林格氏液与生理盐水在小儿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伟伟 吴嘉伟 康立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33期34-36,共3页
目的:评价小儿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应用醋酸林格氏液与生理盐水对血清晶体渗透压、血电解质、血乳酸及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颅内占位病变切除的患儿60例,年龄3-6岁,ASAⅠ级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A组患儿在诱导前... 目的:评价小儿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应用醋酸林格氏液与生理盐水对血清晶体渗透压、血电解质、血乳酸及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颅内占位病变切除的患儿60例,年龄3-6岁,ASAⅠ级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A组患儿在诱导前,按照体重kg×5 m L以较快的速度输注醋酸林格氏液,B组患儿在诱导前,按照体重kg×5 m L以较快的速度输注生理盐水,以补充因术前禁食而存在的轻度或中度低血容量。维持量按4:2:1法则计算,并以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VV)指导6%羟乙基淀粉(130/0.4)的输注量。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剪开硬膜即刻(T2)、手术结束时(T3)监测动脉血气、电解质、乳酸、血糖、尿素氮、肌酐水平,计算血清晶体渗透压。记录各个监测时间点的手术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总输液量、出血量、尿量。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输液量、尿量、血清晶体渗透压、血糖及乳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刻点,A组血p H值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刻点,A组血氯离子水平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醋酸林格氏液较生理盐水无明显渗透压降低,不额外升高血糖,不含钙,可以减少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的产生,是相对安全的液体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神经外科手术 液体治疗 醋酸林格氏液 生理盐水
下载PDF
自制简易水枕在小儿神经内科重症患儿防压疮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左月仙 田红欣 +1 位作者 刘姗 李星辰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12期80-81,共2页
目的:探讨自制简易水枕在小儿神经内科重症患儿防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12月的56例危重症患儿作为对照组,2016年1~12月的68例危重症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实施防压疮常规措施即定时翻身按摩,观察组在定时翻身按摩的基础... 目的:探讨自制简易水枕在小儿神经内科重症患儿防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12月的56例危重症患儿作为对照组,2016年1~12月的68例危重症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实施防压疮常规措施即定时翻身按摩,观察组在定时翻身按摩的基础上,应用静脉高营养输液袋改良加工制成简易水枕,将自制水枕应用于患儿的受压部位,尤其后枕部、足跟部为重点。结果:对照组发生压疮6例,观察组无压疮发生。结论:在小儿神经内科危重症患儿的基础护理中,应用自制水枕,配合定时翻身按摩,能有效防止难免压疮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简易水枕 小儿神经内科 压疮
下载PDF
CT应用于诊断小儿神经母细胞瘤价值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渝华 石浩 赵维彬 《当代医学》 2019年第23期151-153,共3页
目的分析CT在小儿神经母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到本院进行治疗的28例小儿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对所有患儿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CT检查,观察肿瘤部位及肿瘤超声、CT图像表现,对比超声与CT诊断情况。结... 目的分析CT在小儿神经母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到本院进行治疗的28例小儿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对所有患儿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CT检查,观察肿瘤部位及肿瘤超声、CT图像表现,对比超声与CT诊断情况。结果本组28例小儿神经母细胞瘤患儿,超声检查表现为分叶状不均质实质性肿物,内部混杂回声,且以低回声为主。CT检查表现为密度不均、形状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可见斑片样钙化灶,增强扫描呈非均匀强化。超声与CT在诊断肿瘤病灶大小、钙化灶、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腹部脏器转移、血管包绕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相比,CT诊断小儿神经母细胞瘤同样具有良好效果,且具有独特优势,是小儿神经母细胞瘤诊断的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神经母细胞瘤 CT 超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