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8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对小儿隐匿性腹股沟斜疝的诊断 被引量:2
1
作者 郭岩 徐纪荣 张鑫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1期2499-2500,共2页
小儿腹股沟斜疝为小儿外科的常见病,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过去一侧治疗后,过一段时间,常常发现有的患儿另一侧又出现腹股沟斜疝,还需二次手术治疗,给患儿增加了痛苦,家长增加了心理和经济负担。这是因为当时另一侧为隐匿性腹股沟斜疝。
关键词 隐匿性腹股沟 小儿外科 诊断 超声 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 经济负担 常见病
下载PDF
超声在小儿隐匿性腹股沟斜疝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杨艳辉 《中外医疗》 2019年第1期190-192,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在小儿隐匿性腹股沟斜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56例小儿隐匿性腹股沟斜疝疑诊患儿为该次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入院后医师均询问患儿临床症状并对患儿实施常规体格检查,结合患儿临床症... 目的探讨超声在小儿隐匿性腹股沟斜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56例小儿隐匿性腹股沟斜疝疑诊患儿为该次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入院后医师均询问患儿临床症状并对患儿实施常规体格检查,结合患儿临床症状以及体格检查结果初步诊断,而后均行超声检查,观察比较依据患儿临床症状、查体确诊与超声检查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 56例小儿隐匿性腹股沟斜疝疑诊患儿中后期均临床确诊,根据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共确诊15例26.79%(15/56),超声诊断确诊55例98.21%(55/56),患儿临床症状、查体漏诊率73.21%(41/56),超声诊断漏诊率1.79%(1/56),超声诊断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纯依靠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检出率,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清晰的反映患儿腹壁下动脉走行,有利于医师在术前根据超声检测结果制定手术计划,增多小儿隐匿性腹股沟斜疝临床检出率,从而降低二次手术对患儿机体造成的伤害。医师在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基础上实施超声检查可有效提高临床检出率,降低误诊率、漏诊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小儿隐匿性腹股沟斜疝 诊断
下载PDF
小儿隐匿性腹股沟斜疝的B超诊断 被引量:5
3
作者 项超美 林永志 王爱华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81-482,共2页
目的探讨B超在小儿隐匿性腹股沟斜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B超对132例腹股沟斜疝的对侧腹股沟进行检查 ,对门诊 33例可疑隐匿性腹股沟斜疝进行检查。结果经B超检查发现并在术中证实 132例腹股沟斜疝患儿有 15例 (11 4 % )对侧有隐... 目的探讨B超在小儿隐匿性腹股沟斜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B超对132例腹股沟斜疝的对侧腹股沟进行检查 ,对门诊 33例可疑隐匿性腹股沟斜疝进行检查。结果经B超检查发现并在术中证实 132例腹股沟斜疝患儿有 15例 (11 4 % )对侧有隐匿性腹股沟斜疝 ,余 117例斜疝术后 2个月至 1年内对侧无斜疝出现。门诊 33例可疑隐匿性斜疝有 17例 (5 1 5 % )通过B超得到诊断均在手术中被证实。检查阴性的 16例 ,1年内发生斜疝 1例。结论小儿隐匿性腹股沟斜疝可以通过B超得到及时诊断 ,B超检查具有无侵入性、简单易行、容易推广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隐匿性腹股沟 B超检查 诊断
原文传递
小儿单侧腹股沟斜疝术中探查对侧隐匿性鞘状突未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吴佳龙 苏泽礼 刘冬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588-590,共3页
目的探讨总结以单侧腹股沟斜疝就诊患儿对侧存在隐匿性鞘状突未闭的患病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以单侧腹股沟斜疝就诊并行经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18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86例患儿术中探查对侧隐匿性鞘状突未闭共65例,患病... 目的探讨总结以单侧腹股沟斜疝就诊患儿对侧存在隐匿性鞘状突未闭的患病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以单侧腹股沟斜疝就诊并行经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18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86例患儿术中探查对侧隐匿性鞘状突未闭共65例,患病率为34.9%(65/186);左侧腹股沟斜疝64例,右侧隐匿性鞘状突未闭29例,患病率为45.3%(29/64);右侧腹股沟斜疝122例,左侧隐匿性鞘状突未闭36例,患病率为29.5%(36/122),左右侧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相对于左侧相对危险度为1.54。结论患儿对侧隐匿性鞘状突未闭有较高患病率,腹腔镜术中探查可发现对侧隐匿性鞘状突未闭,并积极行前瞻性治疗,以减少单侧腹股沟斜疝患儿术后对侧再次发生腹股沟斜疝的发病率及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腹腔镜 隐匿性鞘状突未闭
下载PDF
小儿隐匿性腹股沟斜疝的超声诊断分析社区临床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连波 李磐志 《社区医学杂志》 2009年第23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隐匿性腹股沟 诊断分 小儿 隐匿性 超声 外科常见病 彩超诊断 漏诊率
原文传递
小儿同侧腹股沟斜疝合并隐匿性直疝1例 被引量:4
6
作者 保梅 英庆龙 +2 位作者 姜帅 陈鑫 邢茂青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6-368,共3页
腹股沟疝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约95%以上为斜疝[1],股疝、直疝等罕见疝在儿童中极为少见,患病率不到2%[2]。随着腹腔镜技术广泛应用于小儿外科,小儿腹股沟直疝的临床确诊率较以前明显增加,患病率为0.98%~4%[1,3,4]。小儿同侧腹... 腹股沟疝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约95%以上为斜疝[1],股疝、直疝等罕见疝在儿童中极为少见,患病率不到2%[2]。随着腹腔镜技术广泛应用于小儿外科,小儿腹股沟直疝的临床确诊率较以前明显增加,患病率为0.98%~4%[1,3,4]。小儿同侧腹股沟斜疝合并直疝更为少见,术前往往难以确诊,通常在腹腔手术中才被发现[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外科 腹腔镜技术 腹腔手术 腹股沟 患病率
下载PDF
隐匿性腹股沟斜疝60例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0
7
作者 尚培中 刘景章 +3 位作者 卢育奇 张振海 王佩玲 曹淑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5期275-276,共2页
目的 提高对隐匿性腹股沟斜疝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方法 对不明原因的腹股沟区疼痛患者 ,初期高度怀疑为隐匿性腹股沟斜疝时即行手术探查 ;近期采用疝囊造影术明确诊断后再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分别采用疝囊高位结扎术、张力性疝修补... 目的 提高对隐匿性腹股沟斜疝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方法 对不明原因的腹股沟区疼痛患者 ,初期高度怀疑为隐匿性腹股沟斜疝时即行手术探查 ;近期采用疝囊造影术明确诊断后再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分别采用疝囊高位结扎术、张力性疝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 结果 初期手术探查 44例 ,明确诊断并手术治疗 41例 ,误诊而致阴性探查 3例 ,术后 2例 5年内复发再手术 ;近五年对 30例施行了疝囊造影术 ,术前确诊 19例 ,均由手术证实 ,无 1例假阳性。术后患者症状消失 ,恢复良好 ,尚无复发者。 结论 疝囊造影术可提高对隐匿性腹股沟斜疝的术前诊断水平 ,避免手术探查盲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腹股沟 诊断 手术治疗 手术探查 囊造影术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对腹股沟隐匿性斜疝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胡锡祥 师天雄 何荣佳 《临床误诊误治》 2004年第11期798-798,共1页
关键词 腹股沟 诊断价值 隐匿性 腹腔镜手术 双侧 手术中 资料 发现
下载PDF
腹腔镜结合术前彩超对小儿隐匿性斜疝的诊断与治疗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刘伟 徐纪荣 《当代医学》 2014年第11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合术前彩超对小儿隐匿性斜疝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山西儿童医院收治的861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前均常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儿年龄6月~14岁,平均(4.18±...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合术前彩超对小儿隐匿性斜疝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山西儿童医院收治的861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前均常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儿年龄6月~14岁,平均(4.18±0.03)岁。结果腹腔镜手术过程均顺利,手术时间单侧为(12.26±0.04)min,双侧为(23.68±0.12)min。术中发现对侧隐性内环口未闭148例,占17.19%,均手术处理。彩超准确诊断824例,误诊15例,漏诊22例,诊断阳性率为95.70%,假阳性率为1.74%,假阴性率为2.56%。结论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高对隐匿性腹股沟斜疝的术前诊断水平,结合腹腔镜可明确诊断,避免手术探查的盲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彩色多普勒超声 隐匿性 腹股沟
下载PDF
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开放式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安全性与效果
10
作者 王晴 陈见松 +5 位作者 徐冬 陈翔 张磊 张亮 曾倩 施颖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8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开放式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安全性与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2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收治的120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开放式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安全性与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2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收治的120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放式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组实施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和术后12 h、24 h、36 h、48 h疼痛程度,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胃肠道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 h、24 h、36 h、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效果更理想,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复发率低,疗效确切,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股沟 经脐单孔腹腔镜 开放式囊高位结扎术 治疗 安全性
下载PDF
高频彩超在成人隐匿性腹股沟斜疝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倪晓兵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0年第32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隐匿性腹股沟斜疝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9例不明原因的腹股沟区疼痛患者进行高频超声检查,诊断隐匿性腹股沟斜疝38例,手术证实为隐匿性腹股沟斜疝39例,并对其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例不明原因腹股沟区疼痛患者...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隐匿性腹股沟斜疝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9例不明原因的腹股沟区疼痛患者进行高频超声检查,诊断隐匿性腹股沟斜疝38例,手术证实为隐匿性腹股沟斜疝39例,并对其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例不明原因腹股沟区疼痛患者中,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7%。超声显示腹股沟包块与腹壁之间在患者腹式呼吸时反向相对运动者38例。结论患者腹式呼吸时腹股沟包块与腹壁之间呈反向相对运动是隐匿性腹股沟斜疝的特征性声像图表现。高频彩超对成人隐匿性腹股沟斜疝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诊断隐匿性腹股沟斜疝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隐匿性腹股沟
下载PDF
咪达唑仑与芬太尼在小儿日间手术腹股沟斜疝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12
作者 严志萍 余慧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32期134-137,共4页
目的比较咪达唑仑与芬太尼在小儿日间手术腹股沟斜疝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4年3月于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的腹股沟斜疝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咪达唑仑组、芬太尼组,各30例。咪达唑仑组给予咪... 目的比较咪达唑仑与芬太尼在小儿日间手术腹股沟斜疝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4年3月于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的腹股沟斜疝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咪达唑仑组、芬太尼组,各30例。咪达唑仑组给予咪达唑仑麻醉,芬太尼组给予芬太尼麻醉。比较2组麻醉诱导前、术后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SpO_(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呼吸频率(RR)],麻醉持续时间、苏醒时间、麻醉诱导时间、躁动发生率、术中面罩吸氧耐受率、镇静效果良好率,术后1 h、6 h儿童手术后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分,术后3个月内不良反应。结果麻醉诱导前,2组SpO_(2)、SBP、DBP、HR及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SBP及DBP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均升高(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SpO_(2)、HR及RR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咪达唑仑组麻醉持续时间长于芬太尼组,苏醒时间及麻醉诱导时间均短于芬太尼组(P<0.05或P<0.01)。咪达唑仑组术中面罩吸氧耐受率及镇静效果良好率均高于芬太尼组,躁动发生率低于芬太尼组(P<0.05或P<0.01)。术后6 h,2组FLACC评分均高于术后1 h,咪达唑仑组术后1 h及6 h FLACC评分高于芬太尼组(P<0.01)。咪达唑仑组与芬太尼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7%vs.20.00%,χ^(2)=2.308,P=0.129)。结论与芬太尼相比,咪达唑仑可提高腹股沟斜疝患儿日间手术的麻醉效果、面罩吸氧耐受率及镇静效果,减少术中躁动,但镇痛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日间手术 小儿 芬太尼 咪达唑仑
下载PDF
腹腔镜下疝气针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对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效果
13
作者 王正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5期15-17,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疝气针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对小儿腹股沟斜疝(IIH)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研究主要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日照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所收治的100例IIH患儿,并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疝气针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对小儿腹股沟斜疝(IIH)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研究主要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日照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所收治的100例IIH患儿,并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HLHS的治疗,观察组的患儿主要接受腹腔镜下疝气针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LEHN-HLHS)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排气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皆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腹腔镜下疝气针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中表现出显著的卓越性。其微创性手术和操作的精准性为患儿提供了更为舒适和快速的康复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腹腔镜 小儿 气针 腹膜外囊高位结扎术
下载PDF
经脐单孔与两孔法腹腔镜筋膜闭合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
14
作者 刘红波 叶立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884-1887,共4页
目的:比较经脐单孔与两孔法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小儿外科收治的289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122例,予以两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与研究组(... 目的:比较经脐单孔与两孔法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小儿外科收治的289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122例,予以两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与研究组(167例,予以单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儿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长、住院总费用、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复发1例,术后并发症2例,含线结反应1例、精索血肿1例;研究组复发1例,术后并发症3例,含皮下气肿1例、阴囊肿胀1例、精索血肿1例。两组患儿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并发症均经积极保守治疗,治愈且恢复良好。结论:经脐单孔与两孔法腹腔镜筋膜闭合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均安全可靠,但经脐单孔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更加微创,无明显瘢痕,美容效果更好,对伤口愈合有较高要求的家属可作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腹股沟 单孔法 双孔法 腹腔镜微创手术
下载PDF
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与开放式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比较
15
作者 贺洋 钟玲 曾伟萍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6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与开放式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萍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6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与开放式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萍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6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术后不同阶段的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36h,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较开放式小切口手术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加快康复进程,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股沟 腹腔镜小儿囊高位结扎术 开放式小切口手术 复发率
下载PDF
探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麻醉的临床价值
16
作者 张秀华 尚盼强 +1 位作者 张美芳 李林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0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80例实施腹腔镜疝气修补手术的腹股沟斜疝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手术中应用氯胺酮麻醉,研究组手术中应用氯胺酮、... 目的探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80例实施腹腔镜疝气修补手术的腹股沟斜疝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手术中应用氯胺酮麻醉,研究组手术中应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术中生命体征指标、术后麻醉苏醒时间、全身麻醉(全麻)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认知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麻醉优良率100.00%比对照组的87.50%高(P<0.05)。麻醉诱导前,对照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分别为(96.42±2.43)mm Hg(1 mm Hg=0.133 kPa)、(101.24±3.58)次/min,研究组分别为(96.31±2.36)mm Hg、(101.15±3.50)次/min;插管后1 min,对照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分别为(102.98±3.09)mm Hg、(109.45±3.39)次/min,研究组分别为(96.75±2.27)mm Hg、(101.68±3.12)次/min。插管后1 min,研究组平均动脉压、心率与麻醉诱导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平均动脉压、心率较麻醉诱导前显著增高(P<0.05)。研究组插管后1 min平均动脉压、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7.89±2.82)min、睁眼时间(9.04±2.45)min、指令恢复时间(16.85±3.10)min短于对照组的(12.65±3.49)、(13.91±3.57)、(21.42±3.37)min(P<0.05)。研究组全麻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对照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分别为(26.65±2.74)、(26.98±2.65)分,研究组分别为(26.41±2.86)、(26.75±2.70)分;手术后,对照组MMSE、MoCA评分分别为(20.38±1.79)、(21.02±1.53)分,研究组分别为(23.15±2.03)、(23.59±1.94)分。手术后,两组MMSE、MoCA评分均较手术前降低,但研究组MMSE、MoCA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应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不仅可增强患儿的手术麻醉效果,维持术中生命体征稳定,还可加快患儿术后苏醒,减轻其认知功能损害,减少全麻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发生,兼具麻醉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腹腔镜气修补手术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氯胺酮 异丙酚 利多卡因 小儿
下载PDF
循证理论下的责任制护理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7
作者 刘阳 王利 熊若男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18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究循证理论下的责任制护理对接受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治疗患儿术后疼痛、情绪变化及病情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8月就诊的81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腹腔镜下高位结扎术治疗,依据护... 目的探究循证理论下的责任制护理对接受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治疗患儿术后疼痛、情绪变化及病情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8月就诊的81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腹腔镜下高位结扎术治疗,依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将接受常规护理的40例作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循证理论下责任制护理的41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家长满意度、疼痛评分量表(PLACC)评分及斯宾儿童焦虑表(SCAS)评分。结果术后1 d、出院时观察组PLAC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观察组SC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4%,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结论循证理论下的责任制护理应用于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的围手术期中,可缓解患儿疼痛程度,改善其焦虑感,减少并发症,加速康复进程,有助于提高家长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股沟 循证理论 责任制护理 腹腔镜 高位结扎术
下载PDF
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18
作者 孟长伟 李鹏 张华磊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3年3月在本院进行腹股沟斜疝手术的患儿62例,将进行气管插管全麻的患儿31例纳入对照组,将进行喉罩通气全身麻醉的患儿31例纳入观察组...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3年3月在本院进行腹股沟斜疝手术的患儿62例,将进行气管插管全麻的患儿31例纳入对照组,将进行喉罩通气全身麻醉的患儿31例纳入观察组,统计两组患儿麻醉效果(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血流动力学(DBP、SBP、HR)、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10.609、9.005,P<0.001);T1、T2,观察组患儿DBP、SBP、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无差异(χ^(2)=1.653,P=0.199)。结论喉罩通气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更有利于维持小儿血流动力学水平处于稳定状态,有效缩短患儿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通气全身麻醉 腹腔镜 小儿腹股沟 麻醉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自制疝针经皮完全腹膜外内环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分析
19
作者 陈正森 李豪 +1 位作者 曾旭 陈朝东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0期46-48,共3页
目的:分析单孔腹腔镜自制疝针经皮完全腹膜外内环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5月遵义市凤冈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两组患儿均行单孔腹腔... 目的:分析单孔腹腔镜自制疝针经皮完全腹膜外内环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5月遵义市凤冈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两组患儿均行单孔腹腔镜经皮完全腹膜外内环结扎术,对照组使用常规硬膜外针,观察组使用自制疝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单孔腹腔镜自制疝针经皮完全腹膜外内环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显著,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儿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 小儿腹股沟 经皮完全腹膜外内环结扎术 自制
下载PDF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观察
20
作者 李瑞华 王珑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22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62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62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疼痛评分、炎症介质水平、免疫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24 h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48、72 h疼痛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免疫功能指标均降低,炎症介质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术后免疫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炎症介质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开放性手术,该术式切口小、用时短、失血量少,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小,引起的炎症反应轻,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股沟 腹腔镜囊高位结扎术 开放式囊高位结扎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