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下胃小凹形态观察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杨建荣 吴进峰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技术下胃小凹的形态分型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应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技术对113例患者进行检查,观察胃小凹形态,并于各不同形态处行活组织检查。结果 A、B型胃小凹主要见于慢性浅表性胃炎,C、D、E型胃小凹主...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技术下胃小凹的形态分型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应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技术对113例患者进行检查,观察胃小凹形态,并于各不同形态处行活组织检查。结果 A、B型胃小凹主要见于慢性浅表性胃炎,C、D、E型胃小凹主要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D、E型胃小凹与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密切相关。结论通过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对5种胃小凹的形态观察可以推测病理组织学诊断,使镜下准确诊断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成为可能,以指导正确的治疗方法及内镜下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 小凹形态 病理
下载PDF
胃小凹形态及CD44v6阳性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樊锦河 李玉明 +2 位作者 钱俊波 王亚民 刘宏斌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9-31,共3页
普通电子胃镜检查对绝大部分胃部疾病可作出正确诊断,但是对于一些微细的病变,仍易造成漏诊.放大内镜可以清晰显示胃黏膜腺管开口和微血管等微细结构的变化.本研究应用放大染色胃镜观察胃小凹形态,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病变部位CD44v... 普通电子胃镜检查对绝大部分胃部疾病可作出正确诊断,但是对于一些微细的病变,仍易造成漏诊.放大内镜可以清晰显示胃黏膜腺管开口和微血管等微细结构的变化.本研究应用放大染色胃镜观察胃小凹形态,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病变部位CD44v6表达情况,旨在探讨胃小凹形态以及CD44v6阳性表达率与病理组织学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V6 胃部疾病 阳性表达率 小凹形态 临床病理学 病变部位 免疫组化法 病理组织学
原文传递
放大色素内镜诊断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 被引量:23
3
作者 陈磊 房殿春 +3 位作者 李向红 彭贵勇 杨仕明 郭德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07-809,共3页
目的研究放大色素内镜下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和早期胃癌的小凹形态特点。方法利用OlympusGIFQ240Z型电子放大内镜结合亚甲蓝染色对594例胃病患者的胃黏膜小凹进行观察,以黏膜红白色相间明显,白色区增多,白色区内小凹结... 目的研究放大色素内镜下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和早期胃癌的小凹形态特点。方法利用OlympusGIFQ240Z型电子放大内镜结合亚甲蓝染色对594例胃病患者的胃黏膜小凹进行观察,以黏膜红白色相间明显,白色区增多,白色区内小凹结构紊乱、消失为标准对黏膜萎缩进行内镜诊断,并在放大观察区域取活检送病理检查,与放大内镜下小凹形态进行对照。结果放大色素内镜对萎缩性胃炎诊断的敏感度为74.6%,特异度为90.4%,准确率为84.1%;轻度萎缩的黏膜白色区中心小凹稀疏、减少,周边的小凹无明显异常,萎缩较严重的区域小凹大面积消失,形成瘢痕样改变,周边小凹延长、迂曲明显;肠上皮化生黏膜亚甲蓝染色为淡染,小凹形态主要表现为绒毛状、斑块状和粗条纹状,其中绒毛状为最具有特征性的表现;不典型增生与早期胃癌都为亚甲蓝深染,小凹大小不等,形状不一,排列紊乱。结论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和早期胃癌的小凹形态各有其特点,使用放大色素内镜有助于对病灶性质的判断和指导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色素内镜 小凹形态 黏膜萎缩 肠上皮化生 不典型增生 早期胃肿瘤
下载PDF
肠化生黏膜微细结构与肠化亚型及CDX2、MUC2、MUC5AC异常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赵晓志 胡继春 庆琳琳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胃黏膜肠化生组织的表面小凹结构与肠化生亚型及尾部同源异型盒基因2(CDX2)、黏蛋白2(MUC2)、黏蛋白5AC(MUC5AC)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拟行胃镜检查的84例门诊患者进行美蓝色素放大内镜检查,观察美蓝染色阳性区域的肠化生黏... 目的探讨胃黏膜肠化生组织的表面小凹结构与肠化生亚型及尾部同源异型盒基因2(CDX2)、黏蛋白2(MUC2)、黏蛋白5AC(MUC5AC)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拟行胃镜检查的84例门诊患者进行美蓝色素放大内镜检查,观察美蓝染色阳性区域的肠化生黏膜的小凹结构特点。于相关部位取检,共取得标本91份,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奥辛蓝/过碘酸-雪夫染色(AB/PAS)、高铁二胺/奥辛蓝(HID/AB)染色,同时进行CDX2、MUC2、MUC5AC免疫组化染色。分析黏膜小凹结构与肠化生亚型及肠化生细胞中CDX2、MUC2、MUC5AC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美蓝放大胃镜下肠化生黏膜表面小凹结构可分为四类:不规则斑点型(16例)、网格型(30例)、短棒型(23例)和绒毛型(22例),其中不规则斑点型与绒毛型两组中均表现为MUC5AC高表达,但不规则斑点型多提示为不完全性肠化生,而绒毛型表型多提示为完全性肠化生;网格型及短棒型是MUC5AC阴性肠化生黏膜的主要表型,MUC5AC在肠化生细胞内的表达与AB/PAS染色相关,而与HID/AB染色无关;CDX2、MUC2在所有肠化生标本中均为阳性表达(100%,91/91)。结论肠化生黏膜小凹结构的表型对初步判断肠化生亚型及其内黏蛋白的异常表达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化生 黏蛋白 小凹形态 尾部同源异型盒基因2 黏蛋白5AC
下载PDF
内镜下靛胭脂染色用于早期胃癌诊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韩文 冯义朝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20期3064-3067,共4页
目的研究内镜下靛胭脂染色在早期胃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行普通电子胃镜检查的患者中抽取180例患者进行内镜下靛胭脂染色,并在可疑病变区取活检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早期胃癌或高级别内瘤变者,由... 目的研究内镜下靛胭脂染色在早期胃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行普通电子胃镜检查的患者中抽取180例患者进行内镜下靛胭脂染色,并在可疑病变区取活检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早期胃癌或高级别内瘤变者,由普外科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标本由同一病理医师再次行常规病理学检查,比较二者的符合率。结果 180例患者中发现早期胃癌20例,其中男14例,女6例;有消化道症状者染色阳性率为80.21%,高于无症状者染色阳性率3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症状者早期胃癌检出率为18.75%,而无症状者早期胃癌检出率仅2.38%,总体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为11.11%。染色后早期胃癌病理检查与手术切除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85.00%,高级别内瘤变的符合率为68.7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下靛胭脂染色能使胃黏膜微小病灶轮廓更加清晰、突出,指导靶向活检,提高活检的阳性率,大大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高级别内瘤变 染色内镜 小凹形态 靛胭脂
下载PDF
色素放大内镜诊断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196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庄丽维 王立国 付宜利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141-2145,共5页
目的:确定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异型增生及早期胃癌的放大内镜下形态学特征,探讨色素放大内镜对上述病变诊断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应用日本FUJINON EG-590ZW型放大内镜对196例患者进行检查及0.3%靛胭... 目的:确定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异型增生及早期胃癌的放大内镜下形态学特征,探讨色素放大内镜对上述病变诊断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应用日本FUJINON EG-590ZW型放大内镜对196例患者进行检查及0.3%靛胭脂染色,观察胃小凹及微血管的改变,总结放大内镜对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的诊断分型,与相应部位活检所获得的196个病变组织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96例患者,经病理证实,浅表性胃炎46例,胃黏膜萎缩76例,萎缩伴IM37例,萎缩伴异型增生36例,早期胃癌1例;放大内镜与病理检查对胃黏膜萎缩、萎缩伴IM、萎缩伴异型增生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4.2%,81.1%,72.2%.对癌前病变的总检出率放大内镜为80.5%.结论:放大内镜对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放大内镜 小凹形态 微血管 癌前病变 早期胃癌
下载PDF
不同亚型胃黏膜肠化生组织在美蓝放大内镜下的黏膜微细结构特点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邦茂 赵晓志 《中国消化内镜》 2008年第5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美蓝色素内镜联合放大内镜对胃黏膜肠化生的诊断价值和不同亚型肠化生的黏膜微细结构特点。方法随机序贯选择拟行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的66例门诊患者和18例肠化生复查患者,常规内镜检查后在胃角、胃窦区域行内镜下0.5%美蓝溶液染... 目的探讨美蓝色素内镜联合放大内镜对胃黏膜肠化生的诊断价值和不同亚型肠化生的黏膜微细结构特点。方法随机序贯选择拟行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的66例门诊患者和18例肠化生复查患者,常规内镜检查后在胃角、胃窦区域行内镜下0.5%美蓝溶液染色,对染色区域进行放大内镜观察并取检,所取标本进行HE、AB/PAS和HID/AB染色。结果美蓝染色内镜对诊断肠化生具有较高的灵敏性(86.7%)和特异性(79.5%);放大内镜下美蓝染色阳性的肠化生黏膜形态可分为四类:A型,不规则斑点型;B型,网格型;C型,椭圆型;D型,圆点型。结肠型化生的黏膜表面微细结构以不规则斑点型(32.6%)和网格型(39.5%)为主,而小肠型化生则以椭圆型(25.0%)和圆点型(43.8%)为主。结论联合应用美蓝色素内镜和放大内镜可显著提高肠化生的检出率,并可根据化生黏膜上皮的形态学改变对肠化生的亚型进行镜下分类,对不同亚型肠化生组织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化生 放大色素内镜 小凹形态
下载PDF
五味清胆方联合西药序贯疗法对Hp VG脾胃湿热证患者胃小凹分类及组织学的影响
8
作者 梁雪 宾金秀 +7 位作者 黄祖美 周德丽 卢杰夫 陈国忠 彭卓嵛 何慧 刘熙荣 王伟 《湖南中医杂志》 2016年第10期5-9,共5页
目的:观察五味清胆方联合西药序贯疗法对Hp VG脾胃湿热证患者胃小凹分类及组织学的影响。方法:将135例Hp VG脾胃湿热证患者分为3组:联合组采用中药联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中药组单用中药治疗,西药组单用西药三联疗法治疗。3组疗程均为90... 目的:观察五味清胆方联合西药序贯疗法对Hp VG脾胃湿热证患者胃小凹分类及组织学的影响。方法:将135例Hp VG脾胃湿热证患者分为3组:联合组采用中药联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中药组单用中药治疗,西药组单用西药三联疗法治疗。3组疗程均为90d。治疗前后进行内镜下临床证候评估、病变胃黏膜胃小凹形态学观察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1)治疗前后内镜下各临床证候积分比较,除西药组对胆汁反流改善不明显外(P>0.05),3组对其他证候改善效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3组之间比较,联合组均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P<0.01);其中对黏膜潮红、充血水肿、胆汁反流改善中药组亦优于西药组(P<0.01);对隆起糜烂改善中药组与西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3组胃小凹形态学及病理组织学比较,联合组均优于中药组、西药组(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味清胆方与西药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其通过联合西药三联进行Hp清除治疗后序贯联用PPI制剂治疗,具有促进病变胃黏膜腺体修复、变异细胞逆转,对Hp VG脾胃湿热证患者病变胃小凹及组织学有影响,从而对此类患者早期癌变有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 VG 脾胃湿热证 五味清胆方 小凹形态 病理组织学
原文传递
内镜下醋酸染色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马永华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5年第3期171-172,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醋酸染色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I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内镜下将醋酸喷洒后胃黏膜小凹形态表现为Ⅲ型(脑回-绒毛形)的85例患者进行靶向活检,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85例患者中68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胃黏膜IM,醋酸喷... [目的]探讨内镜下醋酸染色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I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内镜下将醋酸喷洒后胃黏膜小凹形态表现为Ⅲ型(脑回-绒毛形)的85例患者进行靶向活检,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85例患者中68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胃黏膜IM,醋酸喷洒后的内镜表现与病理符合率为80%。[结论]内镜下醋酸染色对胃黏膜IM有辅助诊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上皮化生 醋酸染色 胃黏膜小凹形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