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阳性表达表皮钙粘蛋白增加G0/G1期人乳腺癌细胞比例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衡 沈敏雄 +4 位作者 梁玉龙 段玲玲 王丽影 徐贞 查锡良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35-441,共7页
表皮钙粘蛋白 (E cadherin)阴性的乳腺癌细胞株MDA MB 2 3 1和MDA MB 43 5转染野生型表皮钙粘蛋白基因 ,通过流式细胞仪测量细胞周期发现表皮钙粘蛋白阳性细胞生长变慢 ,更多细胞停滞在G0 /G1期 ,蛋白质印迹证实由G0 /G1期进入S期的重... 表皮钙粘蛋白 (E cadherin)阴性的乳腺癌细胞株MDA MB 2 3 1和MDA MB 43 5转染野生型表皮钙粘蛋白基因 ,通过流式细胞仪测量细胞周期发现表皮钙粘蛋白阳性细胞生长变慢 ,更多细胞停滞在G0 /G1期 ,蛋白质印迹证实由G0 /G1期进入S期的重要调控分子细胞周期蛋白 D1(cyclinD1)下降了 ,并发现表皮钙粘蛋白还能降低直接激活细胞周期蛋白 D1基因转录的 β 连环蛋白的蛋白质浓度 .蛋白激酶B (PKB)能通过抑制糖原合成激酶 3 β(GSK 3 β)的活性来抑制β 连环蛋白降解 ,并在乳腺癌高转移细胞株中普遍过表达 ,其表达同样受到了表皮钙粘蛋白的抑制 .并且在表皮钙粘蛋白阳性细胞中 ,作为PKB上游信号分子并能激活PKB的粘着斑激酶 (FAK)和整联蛋白相关激酶 (ILK)蛋白量也发生下降 ,能抑制PKB激活的PTEN蛋白量却增加了 .结果显示 ,表皮钙粘蛋白能通过降低乳腺癌细胞中的PKB蛋白浓度 ,并通过上游信号分子抑制PKB的激活 ,进而降低PKB对β 连环蛋白降解的抑制作用 ,导致 β 连环蛋白直接调控的靶基因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量下降 ,引起更多的细胞停止在G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钙粘蛋白 g0/g1 人乳腺癌细胞 分子机制 细胞周期蛋白D1 蛋白激酶B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G_1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机理及分子对接 被引量:1
2
作者 钟红 王佳曼 +1 位作者 马良 江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6-91,共6页
在模拟人体血液p H 7.4的条件下,用分子对接及其荧光光谱、3D荧光、圆二色谱等方法研究黄曲霉毒素G1(aflatoxin G_1,AFG_1)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根据双对数方程得出AFG1与HSA结合反应猝灭机制... 在模拟人体血液p H 7.4的条件下,用分子对接及其荧光光谱、3D荧光、圆二色谱等方法研究黄曲霉毒素G1(aflatoxin G_1,AFG_1)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根据双对数方程得出AFG1与HSA结合反应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4个温度条件下结合常数数量级均为104,结合位点数近似为1。通过分子对接和热力学参数计算,AFG1结合在HSA的ⅠB疏水腔中,二者结合力主要为疏水作用和氢键。通过研究体内金属离子对AFG1-HSA反应的影响,Fe^(3+)、Mg^(^(2+))能增大AFG1对HSA的亲和力,而Zn^(2+)、Cu^(2+)、Mn^(2+)离子则能大大降低AFG1与HSA的亲和力。基于F?rster’s能量转移,二者反应距离为3.26 nm。3D荧光结果显示,二者的结合反应使HSA生色团氨基酸残基疏水性增加,二级结构发生改变;圆二色谱结果表明,加入AFG1使得HSA的α-螺旋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g1 人血清白蛋白 光谱 分子对接 结合反应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Bβ-249C/T和BβBcl-1G/A基因多态性与其浓度和分子聚合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娜 许亚茹 +3 位作者 元小冬 李宏芬 王淑娟 沈志霞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原(Fg)Bβ-249C/T和BβBcl-1G/A基因多态性在多种生理和环境因素条件下对血浆Fg浓度和分子聚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整体抽样方法选取开滦集团职工1507人,样本均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糖等12项生化指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原(Fg)Bβ-249C/T和BβBcl-1G/A基因多态性在多种生理和环境因素条件下对血浆Fg浓度和分子聚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整体抽样方法选取开滦集团职工1507人,样本均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糖等12项生化指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法进行两位点基因多态性分析;采用血浆Fg功能自动监测系统测定血浆Fg浓度和Fg单体聚合反应速率(FMPV)、最大吸光度(Amax)、FMPV/Amax等反映Fg分子活性的参数并进行体检和问卷调查。结果在有脑梗死史组BβBcl-1G/A的A等位基因和AA+GA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于无脑梗死史人群(P<0.05),Bβ-249C/T的TT+CT组与CC组间Fg浓度、FMPV、Amax、FMPV/A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βBcl-1G/A的AA+GA组Fg浓度及FMPV均高于GG组(P<0.05)。结论 Bβ-249C/T和BβBcl-1G/A位点基因多态性对于Fg分子聚合功能均无影响,Bβcl-1G/A变异基因型人群为脑梗死易感人群,有可能通过影响血浆Fg浓度而使脑梗死发病危险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 Bβ-249C/T BβBcl-1g/A 分子聚合功能 基因多态性 脑梗死
下载PDF
小的G蛋白Rap1b介导cAMP和胰岛素刺激的持续的MAPK激活
4
作者 楼丽广 《中国药理通讯》 2002年第4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g蛋白 rap1b介导 CAMP 胰岛素 MAPK激活
下载PDF
小麦属G组染色体编码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多态性 被引量:5
5
作者 李保云 尤明山 +2 位作者 梁荣奇 张义荣 刘广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37,共5页
用 SDS- PAGE和 PCR扩增方法对提莫菲维小麦和阿拉拉特小麦 G组染色体编码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HMW- GS)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无论从蛋白质水平还是从 DNA水平来看 ,G组染色体编码的HMW- GS都存在遗传多样性 ,1 5个供试材料表现出 8... 用 SDS- PAGE和 PCR扩增方法对提莫菲维小麦和阿拉拉特小麦 G组染色体编码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HMW- GS)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无论从蛋白质水平还是从 DNA水平来看 ,G组染色体编码的HMW- GS都存在遗传多样性 ,1 5个供试材料表现出 8种带型 ,并与普通小麦和硬粒小麦的 HMW- GS不同 ,为了研究 G组染色体编码的 HMW- GS与小麦品质的关系 ;利用普通小麦的 Glu- 1 Y位点中部重复结构区的保守序列设计的 2个特异性引物对 G组染色体进行 PCR扩增可以鉴别 Glu- 1 G位点的等位基因变异 ,且与S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莫菲维小麦 阿拉拉特小麦 g组染色体 分子 蛋白亚基 HMW-gS glu-1Y位点 glu-1g位点 多态性 小麦属
下载PDF
β_1整合素基因缺失对G_i蛋白分布的影响
6
作者 韩捷 Wilhel m Bloch +1 位作者 Michael Welthar Klaus Addicks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5期1345-1348,共4页
目的 了解跨膜蛋白 β1整合素对信号分子G蛋白细胞内构型的影响 ,为进一步研究 β1整合素在信号传导中的作用打下基础 .方法 采用荧光双标记及重叠合显微镜分析技术 ,观察野生型胚胎干细胞系 (D3细胞 ) ,β1整合素基因敲除胚胎干细胞 ... 目的 了解跨膜蛋白 β1整合素对信号分子G蛋白细胞内构型的影响 ,为进一步研究 β1整合素在信号传导中的作用打下基础 .方法 采用荧光双标记及重叠合显微镜分析技术 ,观察野生型胚胎干细胞系 (D3细胞 ) ,β1整合素基因敲除胚胎干细胞 (G2 0 1细胞 ) ,β1整合素基因敲除后再植入胚胎干细胞 (G2 0 1N)及小鼠胚胎心肌细胞中多种G蛋白 (Gαs,Gαi1-3 ,Gαo,Gαi/o/t/z)细胞内构型特点和差异 .结果 Gαs,Gαo,Gαi/o/t/z在上述几种细胞系中均呈弥漫性分布 ,未能发现明显差异 ,与此不同的是Gαi1-3 在D3细胞源性心肌细胞内呈网状分布 ,在非心肌细胞内呈线条状分布 ,而在G2 0 1细胞中Gi 上述特异性构型被打乱 ,呈近似于弥漫样分布 ,值得注意的是在β1整合素基因重新恢复的G2 0 1N细胞Gi构型又呈网样或线条样分布 ,与野生型胚胎干细胞中Gi 的构型相一致 .结论 β1整合素能够影响信号分子Gi蛋白的细胞内定位 ,推测β1整合素可通过改变Gi 的分布而影响G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整合素 g蛋白 信号分子 基因缺失 信号传导
下载PDF
Rap1在免疫细胞中的调节作用
7
作者 张韵格 张可悦 +2 位作者 陈吉 陈瑶 陈勇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31期120-123,共4页
小G蛋白Rap1是Ras超家族成员之一,包括Rap1a和Rap1b两种亚型。Rap1广泛存在于低等和高等动物细胞中,主要通过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活性、调节整合素功能,广泛参与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迁移、细胞凋亡、细胞黏附和细胞骨... 小G蛋白Rap1是Ras超家族成员之一,包括Rap1a和Rap1b两种亚型。Rap1广泛存在于低等和高等动物细胞中,主要通过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活性、调节整合素功能,广泛参与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迁移、细胞凋亡、细胞黏附和细胞骨架重排等生物学过程。研究表明,生物体内特定组织Rap1的表达失调会导致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就Rap1在免疫细胞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 rap1 免疫细胞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下载PDF
家蚕30kDa载脂蛋白19G1前体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克隆表达
8
作者 陈晓平 于威 张耀洲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5期747-753,763,共8页
从本实验室构建的家蚕蛹cDNA文库中发现了一条编码低分子量30 kDa载脂蛋白19G1前体(lowmolecular mass 30 kDa lipoprotein 19G1 precursor)的EST序列(GeneBank登录号:AY568957),在NCBI数据库中比对后得知该基因的ORF长为771 bp,与基因... 从本实验室构建的家蚕蛹cDNA文库中发现了一条编码低分子量30 kDa载脂蛋白19G1前体(lowmolecular mass 30 kDa lipoprotein 19G1 precursor)的EST序列(GeneBank登录号:AY568957),在NCBI数据库中比对后得知该基因的ORF长为771 bp,与基因组比对后发现该基因的ORF不含内含子,由单一外显子编码256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该蛋白属于家蚕30K蛋白家族,预测分子量约为29.5 kDa,等点电为7.29;信号肽分析显示该蛋白很可能存在信号肽。根据该基因ORF进行引物设计,以家蚕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获得该基因,将其克隆到pET-28a(+)载体中并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裂解菌作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前体成功表达,为研究其功能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分子量30 kDa载脂蛋白19g1前体 30K蛋白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1对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治疗作用及其初步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欢 姚浩 +1 位作者 雷武龙 周希瑗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22-1128,共7页
目的 探究血管生成素1(Ang1)对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30只6~8周龄挪威(BN)大鼠,雌雄不限,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Ang1治疗组,每组10只。正常组不做处理;其余两组采用多波长氪激光对BN大鼠双眼进行... 目的 探究血管生成素1(Ang1)对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30只6~8周龄挪威(BN)大鼠,雌雄不限,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Ang1治疗组,每组10只。正常组不做处理;其余两组采用多波长氪激光对BN大鼠双眼进行CNV造模,于造模后14 d进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造模成功后1 d,Ang1治疗组玻璃体腔注射200μg/L的Ang1 20μl,其余两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药后10 d进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使用FITC标记葡聚糖(FITC-dextran)心脏灌注法进行脉络膜铺片测量CNV面积,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视网膜-脉络膜结构变化;取大鼠视网膜-脉络膜-巩膜复合体,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Ang1、Rap1、小分子G蛋白Rap1(GAPRap1)、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取对数生长期大鼠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RCVECs),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刺激培养24 h后,分为阴性对照组(siRNA-NC组)、GAPRap1小干扰RNA组(GAPRap1-siRNA组)、GAPRap1-siRNA+Ang1组。GAPRap1-siRNA组及GAPRap1-siRNA+Ang1组转染GAPRap1-siRNA试剂,siRNA-NC组细胞转染siRNA-NC试剂,转染6 h后,在GAPRap1-siRNA+Ang1组中加入200μg/L Ang1,继续培养24 h后提取细胞蛋白,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GAPRap1、Rap1、V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转染后细胞中VE-cadherin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新生血管渗漏面积、脉络膜损伤程度明显升高,脉络膜中GAPRap1、V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Rap1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Ang1治疗组大鼠新生血管渗漏面积、脉络膜损伤程度明显降低,脉络膜与细胞中GAPRap1、V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均为P<0.01),Rap1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脉络膜组织中,Ang1蛋白在Ang1治疗组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1)。细胞实验中,GAPRap1-siRNA组GAPRap1与VE-cadherin的表达水平较GAPRap1-siRNA+Ang1组及siRNA NC组明显降低(P<0.01),而Rap1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结果显示,GAPRap1-siRNA组VE-cadherin表达水平较GAPRap1-siRNA+Ang1组及siRNA NC组明显降低(P<0.001)。结论 Ang1可减少大鼠CNV的渗漏,对CNV生长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GAPRap1-VEcadherin途径加强细胞黏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1 脉络膜新生血管 小分子g蛋白rap1 VE-钙黏蛋白
下载PDF
黄河中游地区粗山羊草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明 苏亚蕊 +1 位作者 张大乐 李锁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30,共3页
为了解黄河中游地区粗山羊草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遗传多样性,应用SDS-PAGE技术分析了56份粗山羊草Glu-Dt1位点的HMW-GS组成,检测到3种x-型亚基(5t,6.2t,null)和3种y-型亚基(10.5t,10.4t,10.3t)。其中6.2t类型是新的x-型亚基。... 为了解黄河中游地区粗山羊草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遗传多样性,应用SDS-PAGE技术分析了56份粗山羊草Glu-Dt1位点的HMW-GS组成,检测到3种x-型亚基(5t,6.2t,null)和3种y-型亚基(10.5t,10.4t,10.3t)。其中6.2t类型是新的x-型亚基。供试粗山羊草共发现3种HMW-GS组合类型5t+10.5t,6.2t+10.4t,null+10.3t,它们的比例分别是91.07%,7.14%,1.79%。表明该地区粗山羊草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有一定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山羊草 g1u—Dt1位点 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SDS—PAgE
下载PDF
RGS1和PD-L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关系及意义
11
作者 胡婕 李灿 +3 位作者 卢平 陈伟 程双华 陈仕高 《中国性科学》 2020年第12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1(RGS1)、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8年12月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95例CS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经外科手术切除的CSCC皮肤组织... 目的探讨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1(RGS1)、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8年12月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95例CS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经外科手术切除的CSCC皮肤组织标本纳入CSCC组(n=95),对应的癌旁组织纳入癌旁组(n=95),以实时荧光定量法(qRT-PCR)检测两组RGS1、PD-L1表达水平;分析CSCC组RGS1、PD-L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RGS1与PD-L1的关系;分析CSCC预后的影响因素,以及RGS1、PD-L1表达水平对CSCC的诊断价值。结果CSCC组RGS1、PD-L1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SCC患者RGS1 mRNA表达水平与CSCC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CSCC组RGS1表达水平与PD-L1呈正相关(P<0.05);癌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RGS1表达水平、PD-L1表达水平均为CSCC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皮肤组织RGS1、PD-L1表达水平诊断CSC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8、0.858,对应截断值分别为1.40、1.37,灵敏度分别为87.4%、77.9%,特异度分别为77.9%、83.2%;两者联合诊断CSCC的AUC为0.952,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5%、93.7%。结论RGS1、PD-L1在CSCC患者皮肤癌组织呈高表达,两者可能具有一定相关性,高水平RGS1、PD-L1均可能为CSCC预后的危险因素,两者联合诊断可提高对CSCC的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1 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 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免疫相关蛋白在烟雾病患者硬脑膜血管壁中的表达 被引量:8
12
作者 申伟 李劲松 +5 位作者 李伟 成惠林 于欢欢 凌海平 尤万春 杭春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相关蛋白与烟雾病的关系。方法术中留取25例烟雾病患者(烟雾病组)和5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对照组)的硬脑膜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硬脑膜血管壁IgG、IgM、补体C3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采用HE染... 目的探讨免疫相关蛋白与烟雾病的关系。方法术中留取25例烟雾病患者(烟雾病组)和5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对照组)的硬脑膜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硬脑膜血管壁IgG、IgM、补体C3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采用HE染色观察血管的病理学改变。结果①HE染色显示,两组的硬脑膜血管壁均主要由内皮细胞和外层的周细胞构成,无中膜结构。与对照组比较,烟雾病组有部分内皮细胞核深染,向管腔轻度突起。②烟雾病组硬脑膜血管壁的IgG、IgM、补体C3阳性表达发生率分别为92%(23/25)、84%(21/25)及84%(21/25),对照组分别为20%(1/5)、20%(1/5)及40%(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对照组硬脑膜血管即使有IgG、IgM、补体C3阳性表达,也均为弱阳性(+)表达。烟雾病组硬脑膜血管VCAM-1阳性表达发生率为14%(3/21),对照组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免疫相关蛋白可能参与烟雾病患者的血管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免疫球蛋白g 免疫球蛋白M 补体C3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下载PDF
汉坦病毒基因分型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占清 俞守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2-255,共4页
关键词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病毒基因分型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负链RNA病毒 肾综合征出血热 汉坦病毒属 RNA多聚酶 布尼亚病毒 病毒基因组 RNA依赖 g1g2 病毒糖蛋白 衣壳蛋白 人类感染
下载PDF
喉癌患者原发病灶及分子切缘肿瘤标志物表达与肿瘤复发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长辉 张艳飞 +4 位作者 娄卫华 王亮 孙慧如 路武豪 胡守森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8-11,35,共5页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原发病灶及分子切缘肿瘤标志物表达与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将238例喉癌患者依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46例)与未复发组(192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两组原发灶、分子切缘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情况,比较两组原发灶、...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原发病灶及分子切缘肿瘤标志物表达与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将238例喉癌患者依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46例)与未复发组(192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两组原发灶、分子切缘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情况,比较两组原发灶、分子切缘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率,分析原发灶、分子切缘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与喉癌复发的相关性。结果(1)复发组原发灶人体抑癌基因53、G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0.01),原发灶人体抑癌基因27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未复发组(P<0.01);(2)复发组分子切缘真核起始因子4E、人体抑癌基因53、G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0.01),分子切缘人体抑癌基因27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未复发组(P<0.01);(3)原发灶人体抑癌基因53、G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阳性表达与喉癌复发呈显著正相关(P<0.01),原发灶人体抑癌基因27阳性表达与喉癌呈显著负相关(P<0.05);(4)分子切缘真核起始因子4E、人体抑癌基因53、G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阳性表达与喉癌复发呈显著正相关(P<0.01),分子切缘人体抑癌基因27阳性表达与喉癌复发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喉癌患者原发灶、分子切缘肿瘤标志物人体抑癌基因53、人体抑癌基因27、G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及分子切缘真核起始因子4E表达与喉癌复发密切相关,检测上述指标的变化对预测复发及制定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原发灶 分子切缘 真核起始因子4E 人体抑癌基因53 人体抑癌基因27 g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 肿瘤复发
下载PDF
人趋化因子受体1及其与某些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覃彦平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46-1449,共4页
人趋化因子受体1(CMKLR1/ChemR23)是趋化脂肪因子chemerin及ω-3脂肪酸衍生分子resolvin E1的共享性受体。CMKLR1与其特异性配体结合后能刺激细胞内Ca2+释放,激活ERK1和NF-κB等信号级联反应,与炎性反应、免疫性疾病、糖尿病、代谢性疾... 人趋化因子受体1(CMKLR1/ChemR23)是趋化脂肪因子chemerin及ω-3脂肪酸衍生分子resolvin E1的共享性受体。CMKLR1与其特异性配体结合后能刺激细胞内Ca2+释放,激活ERK1和NF-κB等信号级联反应,与炎性反应、免疫性疾病、糖尿病、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骨病、肿瘤、生殖系统疾病、精神疾病和肝脏等疾病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趋化因子受体1 趋化脂肪因子 ω-3脂肪酸衍生分子 g蛋白偶联受体
下载PDF
乳腺癌中ALDH1的表达与其分子亚型及ABCG2的关系 被引量:10
16
作者 毕小恺 吴诚义 +1 位作者 韩明利 蔡建英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25-1229,共5页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1(ALDH1)表达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各分子亚型、ATP结合膜转运蛋白超家族G成员2(ABCG2)的关系。方法根据免疫学标志物(ER,PR,HER2,CK5/6)把179例乳腺癌标本分为5类分子亚型:管腔A型,管腔B型,HER2过表达型,基底样型和...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1(ALDH1)表达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各分子亚型、ATP结合膜转运蛋白超家族G成员2(ABCG2)的关系。方法根据免疫学标志物(ER,PR,HER2,CK5/6)把179例乳腺癌标本分为5类分子亚型:管腔A型,管腔B型,HER2过表达型,基底样型和正常乳腺样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LDH1及ABCG2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两者与乳腺癌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179例乳腺癌中43例(24.0%)呈ALDH1阳性表达。ALDH1的表达率在乳腺癌各分子亚型有明显差异(P=0.003),在管腔A型,管腔B型,HER2过表达型,基底样型和正常乳腺样型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7%(17/102),21.4%(3/14),54.5%(13/22),33.3%(8/24)和17.6%(3/17)。ALDH1阳性表达与ABCG2的表达之间无明显关系(P=0.052)。ALDH1和ABCG2的表达均与术前化疗与否有关(P=0.027和P=0.033),ALDH1的表达与HER2表达有关(P=0.006)。结论小部分乳腺癌呈ALDH1阳性表达,且ALDH1表达率在乳腺癌各分子亚型中表达具有差异性。ALDH1阳性表达与ABCG2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乙醛脱氢酶1 分子亚型 肿瘤干细胞 ATP结合膜转运蛋白超家族g成员2
原文传递
转染人高迁移率族蛋白1反义基因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庆先 孙念峰 王国斌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0-183,共4页
目的 探讨反义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基因对人胰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应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反义HMGB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1/anti HMGB1,用脂质体法将其导入人胰腺癌细胞PANC 1中,经G4 18筛选获得可稳定表达反义HMGB1的人胰... 目的 探讨反义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基因对人胰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应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反义HMGB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1/anti HMGB1,用脂质体法将其导入人胰腺癌细胞PANC 1中,经G4 18筛选获得可稳定表达反义HMGB1的人胰腺癌细胞克隆,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印迹法和噻唑蓝比色法检测转染4 8h后胰腺癌细胞HMGB1基因表达和体外增殖活性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情况。结果 获得了pcDNA3 1/anti HMGB1真核表达质粒,pcDNA3 1/anti HMGB1转染可使PANC 1细胞HMGB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 .0 1)、肿瘤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 <0. 0 1) ,并出现细胞周期G1期阻滞、凋亡细胞百分数增加。结论 反义HMGB1基因的表达能有效抑制胰腺癌细胞的体外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1 癌细胞增殖 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反义基因 转染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胰腺癌细胞 PANC-1 流式细胞仪检测 HMgB1 分子克隆技术 噻唑蓝比色法 真核表达质粒 蛋白表达水平 细胞增殖能力 B1基因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免疫印迹法 g1期阻滞 抑制作用
原文传递
黄芩苷对胰岛细胞瘤细胞系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健辉 孙吉平 +1 位作者 贾延劼 杨于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胰岛细胞瘤细胞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MTT测定、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blotting等方法,研究0, 100, 200, 400μg/ml黄芩苷处理胰岛细胞瘤细胞24h,或200μg/ml黄芩苷处理胰岛细胞瘤细胞不同时间后,...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胰岛细胞瘤细胞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MTT测定、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blotting等方法,研究0, 100, 200, 400μg/ml黄芩苷处理胰岛细胞瘤细胞24h,或200μg/ml黄芩苷处理胰岛细胞瘤细胞不同时间后,黄芩苷对细胞增殖速度、细胞存活率、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随黄芩苷浓度增加,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细胞的生存率逐渐下降;随着黄芩苷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的生存率也逐渐下降;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随着黄芩苷处理浓度增加,S期细胞明显减少,从38. 2% ( 0μg/ml)下降至9. 4% ( 400μg/ml),G0 /G1期细胞所占百分率增加,从56. 4% (0μg/ml)上升至85. 9% (400μg/ml),细胞出现G1阻滞。同时,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显著下调。结论:黄芩苷能抑制胰岛细胞瘤细胞株增殖;黄芩苷诱导所致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下调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细胞系增殖 胰岛细胞瘤 blotting Western cyclin 细胞周期蛋白 流式细胞仪 细胞周期分布 瘤细胞株增殖 光学显微镜 MTT测定 细胞存活率 分子机制 不同时间 增殖速度 细胞增殖 作用时间 S期细胞 g1阻滞 表达下调
下载PDF
G_1期细胞周期调控因子与脑胶质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于 涛 程美仙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2002年第3期218-222,共5页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在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过程中G1期细胞周期调控因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近年与胶质瘤相关的研究显示,Cyclin D1和Cyclin E等起正调节作用的因子在胶质瘤中存在过表达现象,而起负调节作用的P15、...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在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过程中G1期细胞周期调控因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近年与胶质瘤相关的研究显示,Cyclin D1和Cyclin E等起正调节作用的因子在胶质瘤中存在过表达现象,而起负调节作用的P15、P16基因在胶质瘤中多表现为以纯合性缺失为主的变异,P21、P27基因虽无明显变异,却以量的方式在胶质瘤的发生中发挥作用。这些G期调控因子均被证明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和细胞增殖活性相关,既是鉴别良恶性和判断预后的指标,又是基因治疗的候选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1 细胞期调控因子 脑胶质瘤 研究进展 分子生物学 细胞周期蛋白 CDKS
原文传递
Sphingosine 1-phosphate acts as an activator for the porcine Gpr3 of constitutively active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被引量:2
20
作者 Bao-le ZHANG Ye LI +5 位作者 Jian-hua DING Fu-lu DONG Yan-jun HOU Bao-chun JIANG Fang-xiong SHI Yin-xue XU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7期555-566,共12页
We cloned the complete coding sequences of porcine Gpr3,Gpr6,and Gpr12 genes.Further,on the basis of their high levels of sequence similarity,these genes are identified as a subfamily of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Th... We cloned the complete coding sequences of porcine Gpr3,Gpr6,and Gpr12 genes.Further,on the basis of their high levels of sequence similarity,these genes are identified as a subfamily of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These putative protein sequences also showed high sequence identity with other mammalian orthologs,including several highly conserved motifs.A wide expression of the Gpr3 gene in pigs was observed through tissue distribution analysis by 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and real-time PCR,specially in the brain,pituitary,fat,liver and oocyte,where its strong expression was observed.The Gpr3 gene was found to be located on chromosome 6 and a single exon coded for the entire open-reading frame.Expression of porcine Gpr3 in HEK293 cells resulted in constitutive activation of adenylate cyclase(AC)similar in amplitude to that produced by fully stimulated Gs-coupled receptors.Moreover,sphingosine 1-phosphate(S1P)could increase AC activation via the constitutively active Gpr3 receptor.When a Gpr3-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construct was expressed in HEK293 cells,GFP-labeled Gpr3 protein was shown to be localized in the plasmalemma and subcellular membranes.After S1P treatment,agonist-mediated internalization could be visualized by confocal microscopy.In short,our findings suggest the porcine Gpr3,Gpr6,and Gpr12 genes as a subfamily of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and porcine Gpr3 was a constitutively active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Constitutive activation of AC and agonist-mediated internalization of Gpr3 receptor could be modulated by the S1P,suggesting that S1P might act as an activator for porcine Gpr3 recep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 联合蛋白质的受体 组成的活动 鞘氨醇 1 磷酸盐 受体成为主观 猪的 gpr3 分子的克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