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9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胸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沙博欣 晋美 高爽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731-734,753,共5页
目的探讨左胸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于保定市第一医院就诊的8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移植组(n=40,行左胸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支架组(... 目的探讨左胸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于保定市第一医院就诊的8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移植组(n=40,行左胸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支架组(n=40,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和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分析两组患者血运重建成功情况、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实施血运重建,术后1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移植组患者SAQ评分中躯体活动受限程度评分低于支架组患者,治疗满意程度、心绞痛稳定程度、心绞痛发作程度、疾病认识程度评分均高于支架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组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远于支架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胸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冠心病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短期生活质量及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胸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心病 支架植入术
下载PDF
复合桥血管在冠状动脉病变合并升主动脉严重钙化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及对中期通畅率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安康 梅举 +2 位作者 汤敏 刘浩 朱家全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910-1911,共2页
目的探讨Y型复合桥血管(左胸廓内动脉-桡动脉、左胸廓内动脉-大隐静脉)在左前外侧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中的应用以及术后中期通畅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38例冠状动脉病变合并升主动脉严重钙化患者应用Y型... 目的探讨Y型复合桥血管(左胸廓内动脉-桡动脉、左胸廓内动脉-大隐静脉)在左前外侧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中的应用以及术后中期通畅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38例冠状动脉病变合并升主动脉严重钙化患者应用Y型复合桥血管的MIDCAB临床资料。男29例、女9例,年龄56~83〔平均(67.8±8.2)〕岁,通过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评估术后1年桥血管通畅率。结果全例均顺利完成MIDCAB,无术中转正中开胸,平均手术时间为(3.6±1.1)h,24例采用左胸廓内动脉-桡动脉Y型复合桥血管,14例采用左胸廓内动脉-大隐静脉Y型复合桥血管,平均吻合移植血管(2.7±0.5)支。无围术期二次开胸止血、无术后脑卒中发生以及围术期心梗发生,围术期新发心房颤动3例,经对症治疗恢复窦性心律;肾衰竭1例,经血液透析治愈;ICU入住时间(52.8±19.2)h,全组无住院死亡。术后1年通过冠状动脉CTA随访显示,桥血管的总通畅率为97.1%,其中全部患者左胸廓内动脉-左前降支吻合口通畅率为100%,左胸廓内动脉-桡动脉组出现桡动脉桥血管线征1例,左胸廓内动脉-大隐静脉桥血管阻塞1例,累积桥血管通畅率:左胸廓内动脉-桡动脉桥血管与靶血管吻合通畅率为95.8%,左胸廓内动脉-大隐静脉与靶血管吻合通畅率为92.8%(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升主动脉严重钙化患者而言,MIDCAB术中采用Y型复合桥血管安全、有效,中期通畅率良好。全动脉桥血管(左胸廓内动脉-桡动脉)是最佳方案,但对于桡动脉无法使用或获取后可能发生手部缺血等并发症的患者,左胸廓内动脉-大隐静脉复合桥血管仍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Y型复合桥血管 升主动脉钙化
下载PDF
胸骨下端正中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岚 王云靖 娄霞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0年第1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微创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护理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合治疗冠心病 被引量:8
4
作者 李炯 谢定雄 +3 位作者 王延震 黄方炯 甘义荣 梁天香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51-54,共4页
目的临床观察微创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结合的'杂交手术'方法治疗冠心病。方法采用先行PCI后行MIDCAB的手术方法,或先行MIDCAB后行PCI的手术方法,对3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心肌血运重建。结果... 目的临床观察微创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结合的'杂交手术'方法治疗冠心病。方法采用先行PCI后行MIDCAB的手术方法,或先行MIDCAB后行PCI的手术方法,对3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心肌血运重建。结果共接受34根移植物,其中左乳内动脉29支,大隐静脉5支。共植入支架42个,平均每例心肌血管化2.3支。术后因低心排综合症使用主动脉内囊反搏3例,1例术后并发脑出血,2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经治疗均恢复,全组无死亡。术中26例行桥血管流量测定,左侧乳内动脉桥血流量(45±15)mL/min,大隐静脉桥(58±16)mL/min。胸腔引流量(276±192)mL,6例接受输血。ICU时间为(3.9±0.6)d,术后住院8~16 d。术后随访29例,2.6±0.8年,无远期死亡和心肌梗死。术后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25例,Ⅱ级5例,Ⅲ级2例。冠状动脉CT检查16例、造影12例,发现支架内再狭窄2例,大隐静脉桥血管闭塞1例。结论杂交手术治疗冠心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远期疗效满意的优点,适用于前降支严重狭窄多支血管病变的冠心患者及单独采用外科手术或导管介入均无法取得满意效果的冠心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杂交手术 微创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左胸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0例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郭海平 凌云鹏 +8 位作者 郭建英 赵成秀 郭梅丽 李延珍 李锐 杨健 李忠辉 李良 宋华勇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4期290-292,共3页
目的:探讨左胸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采用左胸小切口取左乳内动脉(LIMA)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0例。采用全麻、双腔气管插管,平卧位左胸抬高30°,左前外侧第4或... 目的:探讨左胸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采用左胸小切口取左乳内动脉(LIMA)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0例。采用全麻、双腔气管插管,平卧位左胸抬高30°,左前外侧第4或第5肋切口,用特制牵开器(德国Fehling公司)牵开肋骨,游离乳内动脉,使用心脏固定器下行冠状动脉吻合。结果:全组患者无围术期死亡。术中出血量40~150m L,平均(85±32)m L。术后24h引流量0~1 325(285±262)m L。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4~17h,平均(9.5±5.7)h。二次开胸2例。无切口感染。30例随访0.5~1年,心绞痛症状消失27例,明显减轻3例。结论:胸部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主要适用于心脏前壁冠状动脉尤其是前降支的再血管化,安全可靠,中期疗效好。使用特制牵开器行MIDCAB手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左胸小切口 左乳内动脉
下载PDF
胸骨下段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0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郭志鹏 陈铁男 +2 位作者 刘志刚 闫英群 李明阳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2期107-108,共2页
传统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多采用胸部正中切口、将胸骨完全劈开的径路,在体外循环或非体外循环的条件下完成桥血管的吻合。近年来,微创技术逐渐在心脏外科实践。在微创冠状动脉外科技术中,胸骨下段小切口是最为常用的微创直视... 传统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多采用胸部正中切口、将胸骨完全劈开的径路,在体外循环或非体外循环的条件下完成桥血管的吻合。近年来,微创技术逐渐在心脏外科实践。在微创冠状动脉外科技术中,胸骨下段小切口是最为常用的微创直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之一。2013年1-12月,至今,我院开展胸骨下段小切口CABG10例(含2例杂交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胸骨下段小切口 非体外循环 胸部正中切口 微创技术 外科实践 外科技术 杂交手术
下载PDF
左胸前外侧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学习曲线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威 凌云鹏 陈彧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90-994,共5页
目的探讨左胸前外侧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 bypass,MIDCAB)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3年9月由同一术者连续完成的80例左胸前外侧小切口MIDCAB资料,根据手术时间顺序分... 目的探讨左胸前外侧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 bypass,MIDCAB)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3年9月由同一术者连续完成的80例左胸前外侧小切口MIDCAB资料,根据手术时间顺序分为A、B、C、D四个组,每组20例。比较各组获取乳内动脉时间、吻合时间及总手术时间,术后当日引流量、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将手术例数取对数作为自变量,以获取乳内动脉时间、总手术时间分别为因变量进行拟合得出学习曲线。结果各组术前资料无统计学差异。80例均顺利完成MIDCAB手术,无中转正中开胸,无死亡,无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获取乳内动脉时间B、C、D组较A组显著缩短[(53.7±19.2)min、(50.2±17.7)min、(43.2±10.3)min vs.(77.0±30.0)min,P=0.001、0.000、0.000],B、C、D组无显著差异(P〉0.05)。总手术时间B、C、D组较A组显著缩短[(128.7±21.7)min、(129.0±33.3)min、(112.2±14.5)min vs.(165.2±41.8)min,P均=0.000],B、C、D组无显著差异(P〉0.05)。学习曲线相关模型为:获取乳内动脉时间(min)=113.77-16.869×ln(手术例数),总手术时间(min)=220.281-25.276×ln(手术例数)。结论经左前外侧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学习曲线约为2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微创 学习曲线
下载PDF
左胸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建国 陈绪发 +1 位作者 陶凉 王潇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3年第5期358-360,共3页
目的 总结53例经左胸小切口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行MIDCAB 53例,其中单纯MIDCAB 44例,MIDCAB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杂交9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无手术并发症.1例术中... 目的 总结53例经左胸小切口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行MIDCAB 53例,其中单纯MIDCAB 44例,MIDCAB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杂交9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无手术并发症.1例术中转正中开胸手术.呼吸机脱机时间(3.0±3.5)h,引流量(145±60) ml,全组患者均未输血,术后住院(7.0±1.5)d.53例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2~ 36个月,无死亡病例,心绞痛复发4例[7.7%(4/52)],术后冠状动脉造影示1例吻合口狭窄50%,余3例前降支与左乳内动脉吻合口通畅.结论 MIDCAB手术安全有效、损伤小,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左胸小切口
下载PDF
左胸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分站式杂交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乔庆勃 高爽 +4 位作者 赵静文 张小星 陈晓峰 王有余 晋美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第9期137-141,共5页
目的 探讨左胸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left thoracic small incision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MIDCAB)及分站式杂交手术(hybrid surgery, HCR)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20年1~6月收治的40例... 目的 探讨左胸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left thoracic small incision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MIDCAB)及分站式杂交手术(hybrid surgery, HCR)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20年1~6月收治的40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将其分为MIDCAB组和HCR组,其中MIDCAB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左前降支病变,给予MIDCAB治疗(n=21);HCR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包括左前降支的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给予MIDCAB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相结合的HCR治疗(n=19)。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病死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围术期心肌梗死、脑卒中、肾衰竭)、各项手术指标(外科手术时间、监护室时间、处理冠状动脉支数、术后24h引流量、红细胞使用量、机械通气时间)、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丙二醛(serum malondialdehyde, MDA)、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CK-MB)、心肌肌钙蛋白T(myocardial troponinT,cTnT)]水平变化、血流动力学[心排出量(cardiac output, CO)、左心室舒张早期血流传播速度(flow transmissison, FPV)、每搏输出量(stroke output, SV)]水平变化;术后进行随访,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因心血管死亡的联合终点事件、再发心肌缺血、需要再次接受CABG/PCI者)。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术期无死亡且无心肌梗死、脑卒中、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HCR组患者外科手术时间明显短于MIDC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住监护室时间、处理冠状动脉支数、术后24h引流量、红细胞使用量、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天两组患者血清MDA、CK-MB、cTnT水平均升高,但HCR组明显低于MIDC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天两组患者血清CO、FPV、SV水平均升高,且HCR组明显高于MIDC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DCAB和PCI联合治疗的分站式HCR技术创伤小,安全性高,且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病变 左胸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分站式杂交手术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胸骨下段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七例
10
作者 何学志 刘继红 +3 位作者 庄熙晶 张庆华 王多友 段文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6-116,共1页
2005-05至2006-08,我们在连续硬膜外麻醉,胸骨下段小切口,行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患者7例。现总结治疗经验报道如下。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胸骨下段小切口 连续硬膜外麻醉 冠状动脉前降支 治疗经验 心脏不停跳 非体外循环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6例临床分析
11
作者 李振水 《武警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微创小切口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MIDCAB 非体外循环 临床 疗效 应用
下载PDF
一例左胸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急性肺损伤的气道护理
12
作者 郭健 范丹丹 《智慧健康》 2020年第4期82-83,88,共3页
我科室收治一例单肺通气下行左胸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男性患者在术后12小时内出现急性肺损伤的患者,总结其气道护理方法。患者持续有创通气,氧合指数<300mmHg,双肺弥漫性浸润,超声心动示心功能良好,诊断急性肺损伤,通过给予... 我科室收治一例单肺通气下行左胸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男性患者在术后12小时内出现急性肺损伤的患者,总结其气道护理方法。患者持续有创通气,氧合指数<300mmHg,双肺弥漫性浸润,超声心动示心功能良好,诊断急性肺损伤,通过给予充分的镇静镇痛治疗并根据2006版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和2006版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给予相应的保护性通气,肺复张,气道温湿化等相应的气道治疗护理后,患者于术后第5天成功拔出气管插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急性肺损伤 气道护理
下载PDF
两种气管导管行单肺通气在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铁峰 柴金花 +1 位作者 李颖 蒋海斌 《心脏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50-352,共3页
目的比较单腔导管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单肺通气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左胸部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患者60例,年龄65~75岁,ASA分级Ⅱ~Ⅲ级,Mallampati分级Ⅰ~Ⅱ级,心功能(NYHA)Ⅱ~Ⅲ级,随机分为2组,单... 目的比较单腔导管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单肺通气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左胸部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患者60例,年龄65~75岁,ASA分级Ⅱ~Ⅲ级,Mallampati分级Ⅰ~Ⅱ级,心功能(NYHA)Ⅱ~Ⅲ级,随机分为2组,单腔导管组和双腔支气管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后单腔导管组采用单腔气管导管,一次性插入右侧总支气管。双腔导管组选择Robershaw右双腔支气管导管。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插管定位成功后、手术结束后记录患者SBP、DBP和HR。并且于诱导前(T_0)、插管定位成功后(T_1)、开胸后30 min(T_2)、术毕拔出气管导管30 min(T_3)时从桡动脉抽血0.5 ml进行血气分析:PO_2、PCO_2并记录peak值。结果与单腔导管组比较双腔导管组在插管后SBP、DBP、HR明显升高(P<0.05),PO_2、PCO_2无明显变化,peak值在T_1、T_2与双腔导管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普通单腔气管导管于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老年患者单肺通气时优于双腔气管导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法 气管内 单肺通气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下载PDF
心脏康复计划对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快速康复作用的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
14
作者 李帆 郭元婷 +1 位作者 周小宇 梁振兴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1-427,共7页
目的研究心脏康复计划在全身麻醉下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早期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2020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全身麻醉下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按是否接受康复计划分为康复计划组和对照... 目的研究心脏康复计划在全身麻醉下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早期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2020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全身麻醉下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按是否接受康复计划分为康复计划组和对照组。按照最近邻匹配法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匹配后两组患者在康复计划开始6个月、12个月后的临床数据。主要观察指标为心肺功能测试的摄氧峰值(peak oxygen intake,VO_(2) peak)和随访期(20个月)三级医院心血管专科就诊患者数。结果共纳入600例患者,其中康复计划组200例,男137例、女63例,年龄61.00(56.00,65.00)岁;对照组400例,男285例、女115例,年龄60.00(56.00,65.00)岁。匹配后,两组各纳入患者176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康复计划6个月及12个月后,康复计划组与对照组相比,VO_(2) peak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个月:1.96(1.59,2.38)L/min vs.1.72(1.38,2.12)L/min,P<0.001;12个月:2.40(2.21,2.63)L/min vs.2.12(1.83,2.45)L/min,P<0.001]。随访期内两组患者三级医院心血管专科就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心脏康复计划对全身麻醉下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早期康复有积极作用,可改善患者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康复 小切口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加速康复
原文传递
经内窥镜大隐静脉获取术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的学习曲线
15
作者 张伟华 张俭 +5 位作者 孙晓柯 罗鸿 马宁 刘东海 张新 乔晨晖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9-323,共5页
【目的】探讨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并探讨学习曲线,重点关注初学者易发生的问题及对早期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接受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目的】探讨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并探讨学习曲线,重点关注初学者易发生的问题及对早期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接受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并使用内窥镜技术获取大隐静脉的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A组(初学组20例)、B组(熟悉组20例)、C组(进步组20例)、D组(成熟组23例),分析各组之间患者围术期及随访结果差异,明确学习曲线周期。【结果】该组患者年龄为(60.22±8.06)岁,体质量为(69.77±11.66)kg,其中合并高血压24例、糖尿病26例、亚急性脑梗14例。A组相对于后三组获取大隐静脉长度与时间比值明显较小(P<0.001),静脉主干损伤数量明显较多(P=0.006),并且随访1年时静脉桥通畅率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之前技术操作培训是必要的,能有效规避初学者造成的血管损伤,实际获取的过程中大概需要亲自操作20例,并认真总结技术技巧就可以较为熟练地进行相关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内窥镜 微创 大隐静脉 学习曲线
下载PDF
桡动脉桥使用策略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桥血流及早期通畅性的影响
16
作者 韩增强 范桄溥 +2 位作者 赵舟 史艺 陈彧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2,共6页
目的:分析桡动脉桥的不同使用策略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桥血流及早期通畅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使用桡动脉桥行CABG的99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2例(92.9%),平均年龄(57.2±8.7)岁。按桡动... 目的:分析桡动脉桥的不同使用策略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桥血流及早期通畅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使用桡动脉桥行CABG的99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2例(92.9%),平均年龄(57.2±8.7)岁。按桡动脉桥近端吻合部位不同分为升主动脉组(n=79,吻合在升主动脉)和复合桥组(n=20,吻合在其他桥血管上)。应用瞬时流量测定技术测量桥血流各项参数,围术期及术后1年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评价桥血管通畅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全部患者无围术期死亡。与升主动脉组比,复合桥组行微创CABG比例更高,桡动脉桥平均血流量更高(P均<0.05)。围术期冠状动脉CTA显示桡动脉桥失败24例(24.2%);与升主动脉组比,复合桥组桡动脉桥失败率更低,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8%vs.10.0%,P=0.096)。术后1年桡动脉桥失败改善至16例(16.1%)。与桡动脉桥通畅患者比,围术期桡动脉桥失败患者术中桡动脉桥搏动指数较高,桡动脉桥平均血流量较低(P均<0.05);术后1年桡动脉桥失败患者术中桡动脉桥搏动指数较高,桡动脉桥远端吻合在右冠状动脉患者占比较高(P均<0.05)。结论:桡动脉桥近端吻合在升主动脉或其他桥血管上并不影响其围术期通畅性。围术期失败的桡动脉桥术后1年有再通现象。术后1年失败患者术中桡动脉桥搏动指数较高,桡动脉桥远端吻合在右冠状动脉患者占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动脉 瞬时血流测定
下载PDF
知信行健康教育护理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王苏娟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期159-161,165,共4页
目的:观察知信行健康教育护理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92例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知信行健康教育护理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92例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知信行健康教育护理,两组均护理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护理依从率,护理前后应对方式[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分、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依从率为95.65%(44/46),高于对照组的78.26%(3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等ES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83%(45/46),高于对照组的82.61%(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35%(2/46),低于对照组的19.57%(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知信行健康教育护理可提高CABG患者护理依从率、自护能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改善应对方式评分,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知信行健康教育 护理 依从率 应对方式 自护能力 不良事件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手术室强化干预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18
作者 吴丹 张海伟 +1 位作者 林昕 刘鸿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4期695-698,共4页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联合手术室强化干预冠心病病人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与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病人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进行体外循环分为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联合手术室强化干预冠心病病人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与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病人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进行体外循环分为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组(60例)与OPCAB组(60例)。CCABG组进行CCABG治疗,OPCAB组进行OPCAB治疗,两组在围术期均行手术室强化干预,术后均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24 h的肝肾功能,术前、术后3个月的心功能、生活质量,术后3个月内的安全性。结果:OPCAB组呼吸机使用时间、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住院天数短于CCABG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24 h,两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升高,但OPCAB组低于CCABG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缩短、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升高,且OPCAB组高于CCABG组(P<0.05)。术后3个月内,OPCA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CABG组(11.67%与63.33%,P<0.05)。结论:与CCABG比较,OPCAB联合手术室强化干预能缩短冠心病病人呼吸机使用时间、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住院天数,改善病人术后肝肾功能及生活质量,且其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手术室 强化干预 肝功能 肾功能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19
作者 胡霄竹 韩晴 +2 位作者 屈丽楠 董然 李雪梅 《中国医药》 2024年第5期679-683,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冠心病外科中心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1067例行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重症监护病房(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冠心病外科中心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1067例行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重症监护病房(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评估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将患者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谵妄风险的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谵妄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1067例患者中谵妄组133例,谵妄发生率为12.5%,年龄(62±10)岁,男性97例;非谵妄组934例,年龄(62±9)岁,男性704例。使用SPSS 22.0软件随机抽取747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剩余320例患者作为内部验证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中以下学历、术前睡眠障碍、糖尿病史、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5%、轻度贫血、低蛋白血症、体外循环以及呼吸机使用≥48 h是试验组患者CABG术后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经ROC验证显示试验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6(95%置信区间:0.682~0.739),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拟合度,P=0.748。经内部验证该评分预警系统AUC为0.754(95%置信区间:0.690~0.819),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同样显示该模型预测准确性较好,P=0.808。结论谵妄是CABG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低学历、术前睡眠障碍、体外循环及长时间使用呼吸机等都是CABG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谵妄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经腔镜采集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术后护理
20
作者 齐雯 谢晓莉 +2 位作者 苏云艳 伍梦雅 徐灿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9-51,共3页
总结21例经腔镜采集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术后护理要点包括预防桥血管痉挛,控制心率和血压,做好容量管理、血气指标监测、抗栓治疗护理、手术切口护理及患肢康复护理。21例患者采集桡动脉的伤口均Ⅰ期愈合。... 总结21例经腔镜采集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术后护理要点包括预防桥血管痉挛,控制心率和血压,做好容量管理、血气指标监测、抗栓治疗护理、手术切口护理及患肢康复护理。21例患者采集桡动脉的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11~26个月,无1例患者出现桥血管堵塞现象,均未发生心绞痛复发及心肌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腔镜 动脉 桥血管 外科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