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移植供者的肾小动脉病变和肾小球硬化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明喜 Kathy Nicholl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28-232,共5页
目的 :评估肾移植供者中肾小动脉玻璃样变 (arteriolehyalinosis ,AH)、肾小动脉硬化 (arteriolosclerosis,AS)及全球性肾小球硬化 (glomerulosclerosis,GS)的发生率 ,探讨三者间的关系及年龄对AH和AS的影响。  方法 :测量零时供肾肾... 目的 :评估肾移植供者中肾小动脉玻璃样变 (arteriolehyalinosis ,AH)、肾小动脉硬化 (arteriolosclerosis,AS)及全球性肾小球硬化 (glomerulosclerosis,GS)的发生率 ,探讨三者间的关系及年龄对AH和AS的影响。  方法 :测量零时供肾肾活检标本中肾小动脉的管壁和肾小动脉面积 ,两者比值为AS指数 (indexofarteriolosclerosis,IA)。按Banff标准分为AH0 、AH1及AH2 三级 ,分析IA与AH相关性。按GS %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四组 ,组Ⅰ、Ⅱ、Ⅲ、Ⅳ的GS %分别为 0、0~ 10 %、10 %~ 30 %及 30 %~ 5 0 % ,分析四组患者IA差异。  结果 :IA为 0 76± 0 0 4(n =89)。46 %的标本有AH ,44 %的标本有全球性GS ,GS的百分比为 (6± 10 ) %。IA与年龄正相关 (r=0 430 6 ,P <0 0 0 0 1)。AH0 、AH1、AH2 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 (30 6± 15 5 )岁、(4 0 5± 15 5 )岁及 (5 0 0± 13 2 )岁 ,其IA分别为 0 73± 0 0 3、0 78± 0 0 3及 0 80± 0 0 3。AH0 与AH1及AH0 与AH2 患者间的年龄及IA均显著不同。四组中IA分别为 0 75±0 0 4、0 76± 0 0 3、0 77± 0 0 4及 0 80± 0 0 1,组Ⅰ与组Ⅳ及组Ⅱ与组Ⅳ间IA显著不同。  结论 :肾移植供者中常有AH及GS ,AH与AS随年龄增加而加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供者 小动脉病变 肾小球硬化
下载PDF
肾复康Ⅱ号胶囊对IgA肾病大鼠血清醛固酮及肾内小动脉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睿琪 张晓东 田耘 《陕西中医》 CAS 2022年第4期421-426,共6页
目的:观察肾复康Ⅱ号胶囊对IgA肾病(IgAN)肾内小动脉病变大鼠醛固酮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人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探讨肾复康Ⅱ号胶囊对IgAN小动脉病变的防治机制。方法:将70只健康雄性S... 目的:观察肾复康Ⅱ号胶囊对IgA肾病(IgAN)肾内小动脉病变大鼠醛固酮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人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探讨肾复康Ⅱ号胶囊对IgAN小动脉病变的防治机制。方法:将7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肾复康组)、中药对照组(黄葵组)、西药对照组(螺内酯组),采用0.9%氯化钠水溶液灌胃+皮下注射CCl_(4)+静脉注射脂多糖建造IgAN大鼠模型。空白组、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水溶液灌胃,余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给药后4、8、12周时点检测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12周时点检测大鼠肾脏指标、血清醛固酮、AngⅡ,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 System二步法检测大鼠小动脉区域VEGF、MMP-9、PCNA,检测IgAN造模大鼠肾组织内膜/血管外径值、中膜/血管外径值、管壁/血管外径值。结果:与同时点模型组相比,三组24 h U-TP均下降,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降低,血清醛固酮肾复康组与两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内膜及管壁/血管外径值明显减小(P<0.05),管壁增厚与VEGF、PCNA、MMP-9的表达中度相关(0.5<r<0.8),血清醛固酮与VEGF、PCNA、MMP-9表达均呈中度正相关关系(0.5<r<0.8)。结论:肾复康Ⅱ号胶囊可通过抑制醛固酮,降低VEGF、MMP-9、PCNA表达,进一步抑制肾内小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减轻肾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肾内小动脉病变 醛固酮 人基质金属蛋白酶-9 增殖细胞核抗原 肾复康Ⅱ号胶囊
下载PDF
缺血性中风大小动脉病变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娜 陈志刚 +7 位作者 孟繁兴 李学军 蔡英丽 王乐 马丽珍 林参 高芳 刘强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52-856,共5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大小动脉病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7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根据缺血性脑血管病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TOAST)分型诊断标准结合影像学的方法,分为大动脉病变组87例、小动脉组病变120例,对2组患...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大小动脉病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7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根据缺血性脑血管病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TOAST)分型诊断标准结合影像学的方法,分为大动脉病变组87例、小动脉组病变120例,对2组患者中风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进行动态比较。结果①中风病发病后1、2、3、7、14、28d6个时点NIHSS量表得分的动态演变显示出与证候得分类似的规律性,大动脉病变的曲线形态多为发病后先上升,后下降;而小动脉病变曲线形态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在第2天多会出现一个波谷,曲线波峰多在3~7d之间。②在大小动脉病变的预后方面,大动脉病变组MRS评分、NIHSS评分明显高于小动脉病变组,提示大动脉病变组较小动脉病变组预后差。2组ADL差异不显著。结论缺血性中风大小动脉病变表现出不同的预后变化规律,大动脉病变组较小动脉病变组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小动脉病变 预后
原文传递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与大小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娜 陈志刚 +2 位作者 蔡英丽 高芳 刘强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73-676,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与大动脉病变(LVD)、小动脉病变(SVD)的相关性。方法将207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分为LVD组87例、SVD组1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病史、并发症、血常规、颅内外血管超声学检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与大动脉病变(LVD)、小动脉病变(SVD)的相关性。方法将207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分为LVD组87例、SVD组1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病史、并发症、血常规、颅内外血管超声学检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并采用logistic回归对相关因素进一步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痰证单项条目评分、阴虚阳亢证发生率、房颤、冠心病、心脏病史、心律失常并发症、淋巴细胞百分比(LYM%)、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TCD血管高流速、NIHSS、MRS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采用logistic回归对上述因素进一步分析得出,冠心病史、LDL、TCD血管高流速、MRS量表评分与LVD相关(P<0.05),LDL与SVD相关(P<0.05)。结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大小动脉病变表现出不同的证候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急性期 动脉病变 小动脉病变 证候
原文传递
脑梗死急性期大、小动脉病变证候要素比较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扎娃 高芳 +5 位作者 张娜 唐璐 李学军 杜辉君 王玉来 陈志刚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10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大动脉病变、小动脉病变证候要素的特点。方法将6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根据缺血性脑血管病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TOAST)分型诊断标准结合影像学的方法,分为大动脉病变组27例、小动脉组病变组33例,对...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大动脉病变、小动脉病变证候要素的特点。方法将6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根据缺血性脑血管病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TOAST)分型诊断标准结合影像学的方法,分为大动脉病变组27例、小动脉组病变组33例,对2组患者中风病的证候要素特点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急性期大动脉病变组痰证、气虚证、血瘀证出现率明显高于小动脉病变组(P<0.05)。2组风证、火热证、阴虚证出现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动脉病变组证候要素以2证相兼、3证相兼、多证相兼为主,小动脉病变组以2证相兼、单证为主。2组证候要素相兼分布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大动脉病变、小动脉病变证候要素存在不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急性期 动脉病变 小动脉病变 证候要素
原文传递
大、小动脉病变对急性缺血性中风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姚婷 高芳 +5 位作者 金香兰 郭蓉娟 陈志刚 孟繁兴 张昕洋 张允岭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324-3326,共3页
目的:探讨大、小动脉病变对急性缺血性中风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60例,根据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分型诊断标准结合影像学的方法,分为大动脉病变组17例,小动脉病变组43例,于发病后90d使用蒙特利... 目的:探讨大、小动脉病变对急性缺血性中风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60例,根据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分型诊断标准结合影像学的方法,分为大动脉病变组17例,小动脉病变组43例,于发病后90d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大动脉病变组病灶在皮层的分布多于小动脉病变组(P<0.05),在桥脑的分布少于小动脉病变组(P<0.05);在额叶的分布多于小动脉病变组(P<0.05)。大动脉病变组的MoCA总分和命名、注意、语言、抽象4个分项的得分均低于小动脉病变组(P<0.05,P<0.01)。结论:大动脉病变对急性缺血性中风后认知功能的损伤程度较小动脉病变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中风 动脉病变 小动脉病变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IgA肾病患者肾内小动脉病变的临床及病理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天怡 谌贻璞 +2 位作者 董鸿瑞 王国勤 程虹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1-394,共4页
目的建立IgA肾病小动脉病变评估标准;了解伴或不伴高血压的IgA肾病患者肾内小动脉病变状态及其意义。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肾内科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确诊为IgA肾病的患者305例,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测量肾内小动... 目的建立IgA肾病小动脉病变评估标准;了解伴或不伴高血压的IgA肾病患者肾内小动脉病变状态及其意义。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肾内科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确诊为IgA肾病的患者305例,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测量肾内小动脉内、外直径,评估管壁增厚程度,分析它们与临床及病理表现的联系。结果小动脉病变评估标准:肾内小动脉内外径比〉0.48正常,0.45~O.48轻度增厚,〈0.45重度增厚。IgA肾病患者管壁增厚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sCr)及缺血硬化肾小球(IGS)百分比较正常组均显著升高(P〈0.05),尿渗透压(UOP)显著降低(P〈0.05)。在血压正常的IgA肾病患者中,管壁增厚组的sCr及IGS百分比较正常组均显著升高(P〈0.05),UOP均降低,但仅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及高血压的IgA肾病患者均常出现肾内小动脉病变,管壁增厚,其常合并较重的肾小球及肾小管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肾内小动脉病变 高血压 肾功能损害 计算机图像分析
原文传递
IgA肾病的动脉病变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增艳 王彩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7期69-71,共3页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也叫Berger氏病,自从1969年Berger和Hinglais首次报道以来,人们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目前IgA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约占全部肾活检病例的10%-40%(我国约为30%),原发性肾小...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也叫Berger氏病,自从1969年Berger和Hinglais首次报道以来,人们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目前IgA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约占全部肾活检病例的10%-40%(我国约为30%),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0%-50%(我国约为45%)。近年来随着对缺血性肾脏病研究,许多学者对IgA肾病动脉病变日趋重视。Meyrier等报道许多IgA肾病患者在无高血压或在高血压出现之前己有肾内动脉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小动脉肾脏间质小管病变 高血压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程度的评估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斌 曹学文 张建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215-217,共3页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高压 评估 并发症 小动脉病变
下载PDF
IgA肾病患者肾内小动脉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鲍江波 《中国民康医学》 2018年第11期73-73,82,共2页
目的:分析IgA肾病患者肾内小动脉硬化(RAS)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55例经肾活检确诊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RAS严重程度分为A组(无RAS病变)120例、B组(RAS数为1%~25%者)96例和C组(RAS数≥25%者)39例。比较三组男性... 目的:分析IgA肾病患者肾内小动脉硬化(RAS)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55例经肾活检确诊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RAS严重程度分为A组(无RAS病变)120例、B组(RAS数为1%~25%者)96例和C组(RAS数≥25%者)39例。比较三组男性比例、高血压比例、恶性高血压比例、发病年龄、BMI、病程、血尿酸及尿蛋白定量结果;比较三组系膜增生、全球硬化、炎细胞浸润和肾小管间质损害的病理积分;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软件分析患者RA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B组高血压发生率、发病年龄、BMI、病程、血尿酸、尿蛋白定量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高血压发生率、恶性高血压发生率、发病年龄、病程、血尿酸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系膜增生、全球硬化、炎细胞浸润、肾小管间质损害的病理积分均明显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全球硬化、炎细胞浸润、肾小管间质损害病理积分均明显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恶性高血压、肾小管间质损害是IgA肾病患者RAS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IgA肾病患者肾内小动脉病变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上应积极给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肾内小动脉病变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雷帕霉素联合环孢素对肾移植患者长期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政 尚明花 +3 位作者 张渊 范昱 龚华 刘皋林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Rapa)联合环孢素(CsA)对移植肾患者长期存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①40例肾移植患者,其中20例术后采用CsA和泼尼松(CsA组),20例采用Rapa联合CsA和泼尼松(Rapa组);随访5 a,分析临床和移植肾活检资料。②不同浓度Rapa干预Cs...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Rapa)联合环孢素(CsA)对移植肾患者长期存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①40例肾移植患者,其中20例术后采用CsA和泼尼松(CsA组),20例采用Rapa联合CsA和泼尼松(Rapa组);随访5 a,分析临床和移植肾活检资料。②不同浓度Rapa干预CsA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用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和3H-亮氨酸掺入法测定细胞DNA和蛋白质合成,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信号蛋白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2)表达的变化。结果①Rapa组a 3和a 5 Ccr水平均低于CsA组(P<0.05);a 5移植肾活检组织学比较,Rapa组慢性指数(CI)比CsA组明显降低,分别为(4±0.6)vs(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移植肾血管病变降低最明显。②Rapa各浓度组与CsA组比较,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DNA和蛋白质的合成,cpm值呈剂量依赖性下降。③R10组和R100组与C1000组比较p70S6K表达明显下降(P<0.05),而ERK2的表达在Rapa不同浓度组中均无明显变化。结论Rapa联合CsA的免疫抑制方案有利于移植肾长期存活,可能与降低CsA的肾毒性,尤其是抑制移植肾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阻断PI3K-p70S6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 环孢素 小动脉病变
下载PDF
不同动脉病变导致的皮质下小的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
12
作者 李兰玉 李焰生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1年第2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导致的皮质下小的梗死(SSI)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连续住院的SSI患者118例,据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分型SSS-TOAST诊断标准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组(大动脉组)和小动脉病变组(小动脉组)。应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导致的皮质下小的梗死(SSI)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连续住院的SSI患者118例,据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分型SSS-TOAST诊断标准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组(大动脉组)和小动脉病变组(小动脉组)。应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对所有患者的神经系统缺损程度评价。按照临床表现,分为纯运动性卒中、纯感觉性卒中、感觉运动性卒中、构音障碍、共济失调轻偏瘫、面舌综合征、构音障碍-面轻瘫综合征,无症状性及混合型等。结果 118例患者中,大动脉组26例、小动脉组75例。大动脉组患者NIHSS评分为(5.15±3.62)分,小动脉病变组为(3.97±2.87)分,两组间评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175)。SSI的临床表现以各种不典型综合征为表现的混合型最多见,其次为构音障碍-面轻瘫综合征。不同病因组间在临床表现上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283)。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性和小动脉病变性SSI的临床特点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小的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小动脉病变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不同病因所致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疏松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瑞云 王玉洁 +3 位作者 曲同庆 王玉琦 刘相玉 黄照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5期342-346,共5页
目的评价并分析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和小动脉病变所致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疏松影像学改变。方法按新TOAST分型,把收集的1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小动脉病变性、心源性、其他原因所致和不明原因脑梗死。同期收集... 目的评价并分析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和小动脉病变所致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疏松影像学改变。方法按新TOAST分型,把收集的1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小动脉病变性、心源性、其他原因所致和不明原因脑梗死。同期收集对照组病例50例。采用Fazekas量表,分别对MRI所显示的侧脑室体旁和皮质下白质病变进行评分;根据部位,脑白质疏松分为皮质下型、脑室周围型和混合型三型。比较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和小动脉病变性脑梗死所伴发的脑白质疏松的影像学特征。结果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组59例,其中皮质下型脑白质疏松17例,脑室周围型脑白质疏松1例,混合型脑白质疏松39例。小动脉病变性脑梗死组99例,其中皮质下型脑白质疏松1例,脑室周围型脑白质疏松28例,混合型脑白质疏松66例。两组比较,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组皮质下型脑白质疏松比例(17/59)高于小动脉病变性脑梗死组(1/99)(P=0.000);小动脉病变性脑梗死组脑室周围型脑白质疏松比例(28/99)高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组(1/59)(P=0.000);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组混合型脑白质疏松比例(39/59)与小动脉病变性脑梗死(66/99)比较无差异(P=0.942)。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组脑白质疏松评分两侧比较有差别(P=0.019);小动脉病变性脑梗死组脑白质疏松两侧比较无差别(P=0.305);对照组脑白质疏松两侧比较亦无差别(P=1.000)。其他三种病因所致脑梗死病例数少,未予以上归类统计。结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和小动脉病变性脑梗死的脑白质疏松以混合型所占比例最高;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的脑白质疏松以皮层下型为主,并表现为两侧不对称,小动脉病变性脑梗死的脑白质疏松以脑室周围型为主,并表现为两侧对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疏松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小动脉病变 脑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