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族药小叶棘豆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1
作者 夏梦棋 欧阳辉 +6 位作者 吴宗耀 格桑顿珠 钟国跃 格桑次仁 杨世林 顿珠 冯育林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7期1234-1239,共6页
目的:建立藏族药小叶棘豆药材的质量标准,为小叶棘豆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方法。方法:利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并对13批小叶棘豆药材的水分、浸出物、酸不溶性灰分进行检查,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药材中2′,4′-二羟基查耳... 目的:建立藏族药小叶棘豆药材的质量标准,为小叶棘豆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方法。方法:利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并对13批小叶棘豆药材的水分、浸出物、酸不溶性灰分进行检查,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药材中2′,4′-二羟基查耳酮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建立了小叶棘豆的TLC鉴别方法,确定了小叶棘豆的水分(不得超过7%)、浸出物(不得少于16%)、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26%)限定量。2′,4′-二羟基查耳酮的质量浓度在0.0093~0.1399μg·mL^(–1)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49%,RSD为2.99%。13批小叶棘豆样品中2′,4′-二羟基查耳酮质量分数为0.75%~1.72%,取均值的80%设限,规定其质量分数不得低于1.0%。结论:考虑到不同来源小叶棘豆药材中2′,4′-二羟基查耳酮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根据含量测定结果,建议2′,4′-二羟基查耳酮的最低质量分数限度为1.0%,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以应用于小叶棘豆质量标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棘豆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叶表皮蜡质纹饰特征的种内变异——以青藏高原地区的紫花针茅和小叶棘豆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王东超 吴杰 +2 位作者 杨永红 陈家辉 杨永平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8-354,共7页
叶表皮在扫描电镜下的微形态特征,特别是蜡质纹饰的微形态特征,被认为具有重要的分类学和系统学价值。既往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种或种以上分类等级,而对种内微形态特征变异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紫花针茅和小叶棘豆为研... 叶表皮在扫描电镜下的微形态特征,特别是蜡质纹饰的微形态特征,被认为具有重要的分类学和系统学价值。既往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种或种以上分类等级,而对种内微形态特征变异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紫花针茅和小叶棘豆为研究对象,各选取29份及15份来自青藏高原不同地区的实验材料,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叶表皮蜡质纹饰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两种植物的蜡质纹饰微形态特征在种内都存在较大的变异,推测该特征并不受单一因素的选择作用,生境的异质性导致蜡质纹饰的多态性。本研究建议在使用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开展分类学和系统学研究时,应加大取样量并涵盖尽可能多的生境类型,才有可能阐明一个物种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的变异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叶表皮 蜡质纹饰 种内变异 紫花针茅 小叶棘豆
原文传递
藏药小叶棘豆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彭程 杨中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07-1008,共2页
目的:研究小叶棘豆Oxytropis microphyll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小叶棘豆的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1),黄芩素... 目的:研究小叶棘豆Oxytropis microphyll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小叶棘豆的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1),黄芩素(2),5-羟基-7,8,4'-三甲氧基黄酮(3),豆甾醇(4),谷甾4-烯-3β-醇(5),β-谷甾醇(6),羽扇豆醇(7),去氢木香内酯(8)。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5,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棘豆 化学成分 藏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