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汉特色小吃名的英译探析——以鸭脖,烧梅,面窝等六种小吃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曹盼盼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00-101,共2页
武汉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口味独特,做法讲究,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本文以精武鸭脖,重油烧梅,面窝,糊米酒,糊汤粉和牛肉豆丝这六种武汉最为常见典型的特色小吃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历史、命名模式、主辅料、烹饪方法、口味、形状等特点,... 武汉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口味独特,做法讲究,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本文以精武鸭脖,重油烧梅,面窝,糊米酒,糊汤粉和牛肉豆丝这六种武汉最为常见典型的特色小吃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历史、命名模式、主辅料、烹饪方法、口味、形状等特点,参考借鉴中国菜名的常见翻译方法和2008年奥运会菜单上有关中国名小吃的翻译实例,尝试对武汉这些地方小吃提出较为规范的英译名,从而将武汉小吃以及小吃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特色小吃 小吃名英译
下载PDF
武汉四大名小吃的英译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曹盼盼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5年第1期41-43,共3页
蔡林记的热干面,老通城的豆皮,四季美的汤包和小桃园的煨汤被誉为是武汉的四大名小吃,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和肯定。随着武汉的快速发展,来到武汉的外国友人与日俱增。品尝武汉当地美食小吃,了解相关文化已逐渐成为许多外国友人中国之行... 蔡林记的热干面,老通城的豆皮,四季美的汤包和小桃园的煨汤被誉为是武汉的四大名小吃,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和肯定。随着武汉的快速发展,来到武汉的外国友人与日俱增。品尝武汉当地美食小吃,了解相关文化已逐渐成为许多外国友人中国之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有关武汉这四大名小吃的英译,鲜有研究。本文根据各小吃的历史、命名模式、主辅料、烹饪方法、口味、形状等特点,尝试对其提出较为规范的英译名,从而让外国友人更好地了解这四大小吃及其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四大小吃 小吃名英译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的文本移植与生态补偿——赏析武汉特色小吃的英译 被引量:6
3
作者 叶朝成 柳琴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59-63,共5页
享有"东方芝加哥"美誉的武汉不仅经济繁荣而且遍地美食。武汉小吃品种繁多,用料讲究,刀工细腻,风味独特,深受广大市民喜爱。文章借鉴最新颁布的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统一规则,整理收集了奥运会菜单和世博会菜单上武汉名小吃英译实... 享有"东方芝加哥"美誉的武汉不仅经济繁荣而且遍地美食。武汉小吃品种繁多,用料讲究,刀工细腻,风味独特,深受广大市民喜爱。文章借鉴最新颁布的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统一规则,整理收集了奥运会菜单和世博会菜单上武汉名小吃英译实例,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用文本移植和生态补偿理论对比分析并评价了不同的英文译本。研究结果发现,通过文本移植和生态补偿,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整合适应选择度和多维转换程度,打造原语和译语生态平衡,进而构建生态范式的武汉特色小吃英译规范,促进武汉美食文化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小吃名英译 文本移植 生态补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