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亚太小多边合作兴起的权力逻辑——关系性权力和多节点结构的结合
1
作者
金向东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103,共13页
亚太地区的大量小多边合作,由美国及其盟友、伙伴推动,与权力因素相关。小多边合作的兴起,背后是权力逻辑的转换和地区结构的变化。根据来源,权力可以分为个体性权力、结构性权力、关系性权力。三类权力运行逻辑存在差异,适用于不同的...
亚太地区的大量小多边合作,由美国及其盟友、伙伴推动,与权力因素相关。小多边合作的兴起,背后是权力逻辑的转换和地区结构的变化。根据来源,权力可以分为个体性权力、结构性权力、关系性权力。三类权力运行逻辑存在差异,适用于不同的现实条件。冷战期间的亚太地区处于两极结构,结构性权力发挥主导作用。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演变为多节点结构,使关系性权力重要性上升。在关系性权力的逻辑下,地区国家对大国采取“融合”路径,将大国利益和地区规范融合。美国及其核心盟伴,对中国进行权力制衡,谋求利用结构性优势重构关系格局,再借助关系性资源重塑地区结构。小多边合作因灵活性、自主性、低成本等特征契合其需求,有助于整合盟伴体系、推进机制联动、形成全面合力。因而,关系性权力制衡驱动了小多边合作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太地区
小多边合作
关系性权力
结构性权力
多节点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印度洋安全治理中的小多边合作:动向与前景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德杰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2-83,共12页
小多边合作是近年来印度洋地区安全治理的新兴现象。通过总结各个安全治理层次中广泛存在的小多边合作,本文认为不对称结构、俱乐部式合作、任务型导向以及功能性嵌入,构成了以大国依附为核心特征的印度洋地区小多边安全合作的基本框架...
小多边合作是近年来印度洋地区安全治理的新兴现象。通过总结各个安全治理层次中广泛存在的小多边合作,本文认为不对称结构、俱乐部式合作、任务型导向以及功能性嵌入,构成了以大国依附为核心特征的印度洋地区小多边安全合作的基本框架。这一框架在实现领导力供给、提升反映效能、补强多边框架的执行力的同时,也面临着成果分配不均、合作层次偏低、身份定位两难等问题。展望未来,中等强国联盟、大国开放性合作以及不同机制间整合,能够从不同的路径来推进印度洋地区安全善治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
安全治理
小多边合作
大国依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东盟小多边合作机制构建的地区公共产品偏好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勇辉
张正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CSSCI
2019年第6期81-97,152,共18页
加强与东盟国家小多边合作是推进中国与东盟"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区域和平稳定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方面建立了多种合作机制,包括各种大多边、双边的安全合作机制以及小多边合作...
加强与东盟国家小多边合作是推进中国与东盟"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区域和平稳定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方面建立了多种合作机制,包括各种大多边、双边的安全合作机制以及小多边合作机制。这些合作机制发展的一大动力源自中国对相关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受多种因素合力影响,东盟各国对这些地区公共产品具有一定的偏好,如品种偏好、质量偏好、供给源偏好等。通过分析域内国家对小多边地区公共产品的偏好类别,探究中国对小多边地区公共产品供给战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小多边合作
机制
地区公共产品
偏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美日+”小多边合作的同盟化趋向
4
作者
徐万胜
高宏宇
《日本学刊》
CSSCI
2024年第2期1-21,145,共22页
近年来,以美日澳印、美日韩、美日菲为代表的“美日+”小多边合作呈同盟化发展趋向。本文在对“小多边合作”“多边合作”“同盟”等概念内涵加以阐释的基础上,构建了由合作议题、机制建设、外部威胁、安全承诺等四个参照指标组成的分...
近年来,以美日澳印、美日韩、美日菲为代表的“美日+”小多边合作呈同盟化发展趋向。本文在对“小多边合作”“多边合作”“同盟”等概念内涵加以阐释的基础上,构建了由合作议题、机制建设、外部威胁、安全承诺等四个参照指标组成的分析框架,并依此探究“美日+”小多边合作同盟化趋向的表征所在,认为它正处于一个同盟化趋向加强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综合考虑到威胁感知差异、美国实力不足、国内政治变动、双边关系矛盾等因素,“美日+”小多边合作难以从“同盟化”上升为“同盟”关系。“美日+”小多边合作的同盟化虽有利于其内部成员谋取“一己私利”,但更多的是对外产生了多重消极影响:亚太地区合作与治理受到严重冲击,地区安全局势紧张且冲突风险加大,国际社会阵营对立并加剧大国竞争。今后,各种“美日+”小多边合作同盟化趋向的深浅度将不一致,且存在分化重组、相互交织的较大概率,带有强烈的“议题联盟”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多边合作
同盟化
美日澳印
美日韩美日菲
原文传递
东盟国家对AUKUS的认知与反应——“小多边”与区域多边的张力
被引量:
12
5
作者
薛亮
郑先武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7-78,159,160,共24页
作为拜登政府重构“印太”乃至全球联盟体系的一部分,澳英美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的建立进一步强化了美国主导的“小多边”安全合作对区域安全态势的影响。AUKUS代表的美式跨区域“安全小多边”与东盟代表的东南亚本区域多边存在明...
作为拜登政府重构“印太”乃至全球联盟体系的一部分,澳英美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的建立进一步强化了美国主导的“小多边”安全合作对区域安全态势的影响。AUKUS代表的美式跨区域“安全小多边”与东盟代表的东南亚本区域多边存在明显的规范竞争。这主要体现为美国主导的基于同族身份的封闭性“小多边”军事安全合作及其依托的竞争性区域架构与东盟主导的区域多边合作“东盟方式”和“和平、自由与中立区愿景”及其包容性区域架构之间的张力。作为“安全小多边”,AUKUS的功能性和灵活性指向是对东盟中心地位的解构,而并非其所宣称的有利于维护东盟中心地位。东盟及其成员国对AUKUS的认知与反应为上述论断提供了有力佐证。这种张力对AUKUS的区域合法性及区域安全造成多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多边合作
区域
多边合作
AUKUS
规范竞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亚太战略中的小多边问题研究
被引量:
10
6
作者
陈柏岑
《边界与海洋研究》
2021年第5期20-43,共24页
自2011年奥巴马政府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以来,美国的国际战略重心向亚太即中国周边地区转移已达十年。在此期间,亚太地区的小多边合作势头不断上升,这些小多边合作既有美国领导的,也有美国的亚太盟友主动推进的。小多边机制以其组织...
自2011年奥巴马政府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以来,美国的国际战略重心向亚太即中国周边地区转移已达十年。在此期间,亚太地区的小多边合作势头不断上升,这些小多边合作既有美国领导的,也有美国的亚太盟友主动推进的。小多边机制以其组织架构上的独特优势,打破了亚太轴辐同盟体系的行动困境和扩员难题,并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美国的同盟领导成本。与此同时,美国在亚太战略中推行的小多边合作开始从传统的地缘政治安全领域向经济安全、网络安全、科技安全等领域扩散。在小多边合作的助推下,美国未来的亚太战略将进一步割裂本地区的经济与安全秩序,中国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地区安全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太战略
小多边合作
中美关系
亚太同盟体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亚太同盟的横向联合:动因、路径与前景
7
作者
岳小颖
《东疆学刊》
CSSCI
2015年第4期72-77,共6页
亚太地区的战略秩序发生重要变化,其影响因素来自中国的崛起、美国的相对衰落以及周边地区国家对前两者的不同反应。由于担心美国是否能有效保障本国安全和中美竞争所带来的"选边困境",美国的亚太同盟开始突破既有的地区安全...
亚太地区的战略秩序发生重要变化,其影响因素来自中国的崛起、美国的相对衰落以及周边地区国家对前两者的不同反应。由于担心美国是否能有效保障本国安全和中美竞争所带来的"选边困境",美国的亚太同盟开始突破既有的地区安全战略并寻求通过政治协商、外交协调、情报交换、军事演习、协同能力的建设等路径实现彼此间的横向联合。中国应与美国的盟国及合作伙伴协调共建地区秩序,坚持自我克制和融入东亚地区合作的政策,采取多种途径促进与美国亚太盟国合作与协调,维护地区稳定,缓解周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战略疑虑和制衡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太同盟
横向联合
小多边合作
选边困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亚太小多边合作兴起的权力逻辑——关系性权力和多节点结构的结合
1
作者
金向东
机构
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103,共13页
基金
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科研项目“韩国对湄公河次区域开发的中长期合作方案及其对我国的启示”(CW20161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逆全球化背景下倒逼中日韩合作的动因研究”(2072021086)。
文摘
亚太地区的大量小多边合作,由美国及其盟友、伙伴推动,与权力因素相关。小多边合作的兴起,背后是权力逻辑的转换和地区结构的变化。根据来源,权力可以分为个体性权力、结构性权力、关系性权力。三类权力运行逻辑存在差异,适用于不同的现实条件。冷战期间的亚太地区处于两极结构,结构性权力发挥主导作用。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演变为多节点结构,使关系性权力重要性上升。在关系性权力的逻辑下,地区国家对大国采取“融合”路径,将大国利益和地区规范融合。美国及其核心盟伴,对中国进行权力制衡,谋求利用结构性优势重构关系格局,再借助关系性资源重塑地区结构。小多边合作因灵活性、自主性、低成本等特征契合其需求,有助于整合盟伴体系、推进机制联动、形成全面合力。因而,关系性权力制衡驱动了小多边合作兴起。
关键词
亚太地区
小多边合作
关系性权力
结构性权力
多节点结构
Keywords
Asia-Pacific
minilateral cooperation
relational power
structural power
multinodal structure
分类号
D814.1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印度洋安全治理中的小多边合作:动向与前景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德杰
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出处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2-83,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建南事件’后越南南海政策新变化、趋势及应对研究”(20CGJ047)的研究成果。
文摘
小多边合作是近年来印度洋地区安全治理的新兴现象。通过总结各个安全治理层次中广泛存在的小多边合作,本文认为不对称结构、俱乐部式合作、任务型导向以及功能性嵌入,构成了以大国依附为核心特征的印度洋地区小多边安全合作的基本框架。这一框架在实现领导力供给、提升反映效能、补强多边框架的执行力的同时,也面临着成果分配不均、合作层次偏低、身份定位两难等问题。展望未来,中等强国联盟、大国开放性合作以及不同机制间整合,能够从不同的路径来推进印度洋地区安全善治的目标。
关键词
印度洋
安全治理
小多边合作
大国依附
Keywords
Indian Ocean
security governance
minilateral cooperation
power⁃dependence
分类号
D815.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东盟小多边合作机制构建的地区公共产品偏好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勇辉
张正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部区域与国别基地中印尼人文交流研究中心
出处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CSSCI
2019年第6期81-97,152,共18页
基金
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东南亚国家对‘一带一路’的认知态度、影响与我国的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CCNU19A06028)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加强与东盟国家小多边合作是推进中国与东盟"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区域和平稳定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方面建立了多种合作机制,包括各种大多边、双边的安全合作机制以及小多边合作机制。这些合作机制发展的一大动力源自中国对相关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受多种因素合力影响,东盟各国对这些地区公共产品具有一定的偏好,如品种偏好、质量偏好、供给源偏好等。通过分析域内国家对小多边地区公共产品的偏好类别,探究中国对小多边地区公共产品供给战略的有效性。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小多边合作
机制
地区公共产品
偏好
Keywords
China-ASEAN
Mini-multilateral Security Mechanisms
Regional Public Goods
Preferences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美日+”小多边合作的同盟化趋向
4
作者
徐万胜
高宏宇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出处
《日本学刊》
CSSCI
2024年第2期1-21,145,共22页
文摘
近年来,以美日澳印、美日韩、美日菲为代表的“美日+”小多边合作呈同盟化发展趋向。本文在对“小多边合作”“多边合作”“同盟”等概念内涵加以阐释的基础上,构建了由合作议题、机制建设、外部威胁、安全承诺等四个参照指标组成的分析框架,并依此探究“美日+”小多边合作同盟化趋向的表征所在,认为它正处于一个同盟化趋向加强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综合考虑到威胁感知差异、美国实力不足、国内政治变动、双边关系矛盾等因素,“美日+”小多边合作难以从“同盟化”上升为“同盟”关系。“美日+”小多边合作的同盟化虽有利于其内部成员谋取“一己私利”,但更多的是对外产生了多重消极影响:亚太地区合作与治理受到严重冲击,地区安全局势紧张且冲突风险加大,国际社会阵营对立并加剧大国竞争。今后,各种“美日+”小多边合作同盟化趋向的深浅度将不一致,且存在分化重组、相互交织的较大概率,带有强烈的“议题联盟”色彩。
关键词
小多边合作
同盟化
美日澳印
美日韩美日菲
分类号
D87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东盟国家对AUKUS的认知与反应——“小多边”与区域多边的张力
被引量:
12
5
作者
薛亮
郑先武
机构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出处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7-78,159,160,共2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东南亚次区域合作与区域格局演变研究”(22ASS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作为拜登政府重构“印太”乃至全球联盟体系的一部分,澳英美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的建立进一步强化了美国主导的“小多边”安全合作对区域安全态势的影响。AUKUS代表的美式跨区域“安全小多边”与东盟代表的东南亚本区域多边存在明显的规范竞争。这主要体现为美国主导的基于同族身份的封闭性“小多边”军事安全合作及其依托的竞争性区域架构与东盟主导的区域多边合作“东盟方式”和“和平、自由与中立区愿景”及其包容性区域架构之间的张力。作为“安全小多边”,AUKUS的功能性和灵活性指向是对东盟中心地位的解构,而并非其所宣称的有利于维护东盟中心地位。东盟及其成员国对AUKUS的认知与反应为上述论断提供了有力佐证。这种张力对AUKUS的区域合法性及区域安全造成多重影响。
关键词
小多边合作
区域
多边合作
AUKUS
规范竞争
Keywords
Minilateralism
regional multilateralism
AUKUS
norm competition
ASEAN centrality
分类号
D815.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亚太战略中的小多边问题研究
被引量:
10
6
作者
陈柏岑
机构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出处
《边界与海洋研究》
2021年第5期20-43,共24页
文摘
自2011年奥巴马政府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以来,美国的国际战略重心向亚太即中国周边地区转移已达十年。在此期间,亚太地区的小多边合作势头不断上升,这些小多边合作既有美国领导的,也有美国的亚太盟友主动推进的。小多边机制以其组织架构上的独特优势,打破了亚太轴辐同盟体系的行动困境和扩员难题,并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美国的同盟领导成本。与此同时,美国在亚太战略中推行的小多边合作开始从传统的地缘政治安全领域向经济安全、网络安全、科技安全等领域扩散。在小多边合作的助推下,美国未来的亚太战略将进一步割裂本地区的经济与安全秩序,中国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地区安全形势。
关键词
亚太战略
小多边合作
中美关系
亚太同盟体系
Keywords
Asia-Pacific strategy
minilateral cooperation
China-US relations
Asia-Pacific alliance system
分类号
D822.37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亚太同盟的横向联合:动因、路径与前景
7
作者
岳小颖
机构
上海政法学院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东疆学刊》
CSSCI
2015年第4期72-77,共6页
基金
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美国亚太同盟体系的强化与中国的对策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14YJCGJW012
文摘
亚太地区的战略秩序发生重要变化,其影响因素来自中国的崛起、美国的相对衰落以及周边地区国家对前两者的不同反应。由于担心美国是否能有效保障本国安全和中美竞争所带来的"选边困境",美国的亚太同盟开始突破既有的地区安全战略并寻求通过政治协商、外交协调、情报交换、军事演习、协同能力的建设等路径实现彼此间的横向联合。中国应与美国的盟国及合作伙伴协调共建地区秩序,坚持自我克制和融入东亚地区合作的政策,采取多种途径促进与美国亚太盟国合作与协调,维护地区稳定,缓解周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战略疑虑和制衡措施。
关键词
亚太同盟
横向联合
小多边合作
选边困境
分类号
D81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亚太小多边合作兴起的权力逻辑——关系性权力和多节点结构的结合
金向东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印度洋安全治理中的小多边合作:动向与前景
李德杰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东盟小多边合作机制构建的地区公共产品偏好
王勇辉
张正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CSSCI
201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美日+”小多边合作的同盟化趋向
徐万胜
高宏宇
《日本学刊》
CSSCI
2024
0
原文传递
5
东盟国家对AUKUS的认知与反应——“小多边”与区域多边的张力
薛亮
郑先武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美国亚太战略中的小多边问题研究
陈柏岑
《边界与海洋研究》
2021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美国亚太同盟的横向联合:动因、路径与前景
岳小颖
《东疆学刊》
CSSCI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