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象为笔墨服务 从小我到大我——樊枫“城市山水”系列解析
1
作者 顾丞峰 《书画艺术》 2019年第3期28-35,共8页
评价樊枫的“城市山水”系列作品,应该有两个坐标,横的坐标是樊枫个人趣味、观念发展的历史;纵的坐标是山水、笔墨与传统绘画的关系发展历史。
关键词 城市山水 笔墨问题 小我与大我
下载PDF
走向神性“大我”——史铁生回答“我是谁”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山林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37-40,共4页
“我是谁”是人类文化的千古之谜,自古以来一直吸引人们去思考。史铁生以敏感而睿智的心灵参与了这一思考,并获得了颇具深度的独特见解。主要内容包括:“我”是一种结构,不但在生命的整体里,而且在世界所有的消息里;“我”可以分为“内... “我是谁”是人类文化的千古之谜,自古以来一直吸引人们去思考。史铁生以敏感而睿智的心灵参与了这一思考,并获得了颇具深度的独特见解。主要内容包括:“我”是一种结构,不但在生命的整体里,而且在世界所有的消息里;“我”可以分为“内我”与“外我”,“主我”与“客我”,“小我”与“大我”;“大我”表现为精神或灵魂,与无限之在相连,与绝对价值相通,表现为博大的爱愿,简而言之即神性的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是谁 内我与外我 主我与客我 小我与大我
下载PDF
试论艺术传播的本质特征 被引量:5
3
作者 杜骏飞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6期152-157,共6页
本文从过程性出发,研究艺术行为与作品的本质特点。其个,第一书从主体需求角度阐发了传播的自我意识,并由此规定了艺术过程的总体解说;二至四节则分别给出了同情的慰藉效果、小我与大我、艺术的表现性等重要命题在传播学中的论证与... 本文从过程性出发,研究艺术行为与作品的本质特点。其个,第一书从主体需求角度阐发了传播的自我意识,并由此规定了艺术过程的总体解说;二至四节则分别给出了同情的慰藉效果、小我与大我、艺术的表现性等重要命题在传播学中的论证与意义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传播 艺术家 小我与大我 受众 传播者 舞蹈 自我理论 人的需要 独创性 自我意识
下载PDF
新文艺理论体系论(八)
4
作者 王锺陵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191,共7页
从发生学的角度看,诗性与散文性的交织,乃是诗的最本质的属性。中国古代诗论在其开端期,即已鲜明地表现了一种不同于西方诗歌传统的内在矛盾,社会功能的要求与其文体特征的矛盾:诗承担的社会功能过于广泛,然而,其个体性的言志抒情的特... 从发生学的角度看,诗性与散文性的交织,乃是诗的最本质的属性。中国古代诗论在其开端期,即已鲜明地表现了一种不同于西方诗歌传统的内在矛盾,社会功能的要求与其文体特征的矛盾:诗承担的社会功能过于广泛,然而,其个体性的言志抒情的特征又使它往往缺乏与此种广泛的社会功能相符应的政治的、社会的、历史的广阔内涵。中国诗的特征构成了不仅是古代诗歌史,而且是新诗史运动的内在根据。诗的抒情性与群体性的结合,涉及一个小我与大我的问题。一个世纪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不要过于功利地看待与人民的相通问题,我们应该深入到文化—心理结构这一层次上,从其同构性与相异性上,既沟通小我与大我,又区别小我与大我,这才能找到走出怪圈的途径。从总体上说,无论旧诗、新诗都要将赋比兴结合起来。赋以吸收现实内容,比兴以增强诗味。只要能够充分发挥以"长波段"语言营造意象的优势,新诗将能获得自己不同于古代诗词的诗味。将活泼自如、既能容纳现代口语而又具有明显的音乐性的格律化追求,与避免了其弊病的现代派技巧,以及古典诗词曲的韵味这三者结合起来,是中国新诗史上还未曾出现过的、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新诗的一条大有希望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的本质属性 中国诗歌的内在矛盾 小我与大我 建立新诗格律的构想 发展新诗的新道路
下载PDF
华美的诗章,深刻的哲理——纪伯伦《先知园》赏析 被引量:3
5
作者 丁克家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5年第1期13-14,共2页
纪伯伦,这位阿拉伯世界“20世纪的布莱克”(罗丹语),集作家、诗人、画家于一身,毕生致力于文学、艺术创作事业,成就斐然。他著作甚丰,前期以小说为主,后期以散文诗为主,《先知》(1920年)与《先知园》(1933年)是作者散文诗的代表作。
关键词 纪伯伦 散文诗 艺术创作 人与自然的关系 文学艺术 阿拉伯世界 “爱” 20世纪 小我与大我 民族精神
下载PDF
“家”与“地”的记忆诗学--兼谈中国当代散文的边界问题
6
作者 伍华星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4-59,共6页
自白话文运动以来,散文的发展支脉纵横,其中尤以抒情志感一派蔚为大宗。一方面,“抒情”作为一种文学成分的指向,与其说简单理解为一种修辞或叙事手法,不如说更倾向于广泛的“有情”或“缘情”的书写。当代散文所蕴含的“情”的承继,混... 自白话文运动以来,散文的发展支脉纵横,其中尤以抒情志感一派蔚为大宗。一方面,“抒情”作为一种文学成分的指向,与其说简单理解为一种修辞或叙事手法,不如说更倾向于广泛的“有情”或“缘情”的书写。当代散文所蕴含的“情”的承继,混杂了物与我、天与人、自然与内心、心灵与万象、小我与大我的界限,往往垂青于那些与生命本源真切相关的事物,以情感递变的逻辑描刻散文内在的“真心”和“常心”。另一方面,“散文”的概念,古往今来不乏各类阐释,形成各方学派论述,其中达成的共识可能是:当代散文,在文体的伦理价值面前,以“非虚构”的面目呈现,并从其他形式与文类中更广博地汲取和发扬所长,具备伸缩自如的自由度,并一再自证其扩张的文体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散文 白话文运动 非虚构 缘情 边界问题 伸缩自如 伦理价值 小我与大我
下载PDF
热肠冷眼说新诗——读朱奇的诗兼谈当前诗歌创作
7
作者 李元洛 《创作与评论》 CSSCI 1998年第1期40-43,共4页
热肠冷眼说新诗———读朱奇的诗兼谈当前诗歌创作李元洛将近四十年前,我和青青子衿的学生时代一挥手,告别朝弦夕诵了四载的北京,怀着建设边疆的豪情壮志,远去君不见之青海头。犹记当时从报刊上初识诗人朱奇,便写了一篇评论文章送... 热肠冷眼说新诗———读朱奇的诗兼谈当前诗歌创作李元洛将近四十年前,我和青青子衿的学生时代一挥手,告别朝弦夕诵了四载的北京,怀着建设边疆的豪情壮志,远去君不见之青海头。犹记当时从报刊上初识诗人朱奇,便写了一篇评论文章送去《青海湖》编辑部。其时朱奇从部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主体 中国诗歌传统 诗歌创作 小我与大我 新诗 可传达性 审美主体 再创造 理论与创作 小我
下载PDF
打开奥运的别样视角
8
作者 黄喆 《华北电业》 2022年第3期68-69,共2页
小我与大我1月28日,技培中心“心能量”会议室——“决定了!需要咱们尽快去现场。”“几天?”“一直到冬残奥会结束。你们看看有什么困难……”没有心理准备。有的女老师眼泪瞬间夺框而出,有的泪花在眼底默默打转。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这... 小我与大我1月28日,技培中心“心能量”会议室——“决定了!需要咱们尽快去现场。”“几天?”“一直到冬残奥会结束。你们看看有什么困难……”没有心理准备。有的女老师眼泪瞬间夺框而出,有的泪花在眼底默默打转。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这一别就是几十天,不是站位不高,也不是冲劲不够,更不是意愿不强。年关将至的节点,上蹿下跳地忙碌,人到中年上有老需照顾、下有小需呵护的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老师 人到中年 残奥会 小我与大我 心理准备 会议室
下载PDF
谈新时代大学生的“自我观”培育
9
作者 王佳敏 杨策 《才智》 2019年第34期45-45,共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美好生活成为新时代的主题词。在此背景下新时代大学生的"自我观"建设在新时代越来越突显出其重要性,一方面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最具活力的年轻主体,个体自我的主体性进一步觉醒,渴求在校园以及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美好生活成为新时代的主题词。在此背景下新时代大学生的"自我观"建设在新时代越来越突显出其重要性,一方面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最具活力的年轻主体,个体自我的主体性进一步觉醒,渴求在校园以及社会中的自我独立。另一方面是新时代大学生"自我观"构建遇到的现实困境:个人中心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从化等现象的出现忽视新时代大学生自我构建的社会维度;同时出现享乐主义、异化消费、网络世界的虚拟自我以及自身发展被弱化等现实社会问题。新时代大学生自我观的培育任重而道远,小我与大我、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始终贯穿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大学生 自我观 小我与大我 个人与社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