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1
作者 郭娟 肖南平 +2 位作者 蒋丽琳 何子彬 杨兴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53-0056,共4页
临床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疾病的诊断中,分析小探头超声内镜在检查中的使用价值。方法 研究纳入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二零二二年年十一月至二零二四年十月收治六十名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患者为对象,手术过后的病理诊断结果是“... 临床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疾病的诊断中,分析小探头超声内镜在检查中的使用价值。方法 研究纳入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二零二二年年十一月至二零二四年十月收治六十名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患者为对象,手术过后的病理诊断结果是“金标准”,以金标准为参考,比较小探头超声内镜在上述患者中的诊断结果。结果 小探头超声内镜共检出病变类型69例,有二十八例为平滑肌瘤,在检测结果中阳性与真阳性分别为28、27,检出的病学类型包括间质瘤、囊肿、脂肪瘤,分别为6、6、10例,真阳性9例,异位胰腺7例、息肉5例。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出现误诊2例,误诊率为2.90%(2/69);超声内镜检出二十七例平滑肌瘤,间质瘤、囊肿以及脂肪瘤、异位胰腺分别为13例、6例、9例、7例,息肉5例,检出总病变类型67例(92.49),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差异统计学意义不成立(P>0.05);60例患者术前接受小探头超声内镜诊断后,根据病变来源层次、病变性质以及大小等结果制定手术方案同实际手术方案符合率为100.00%(60/60)。结论 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诊断中可使用术前小探头超声内镜代替病理诊断,诊断的结果准确率高,避免了误诊以及漏诊等情况发生,能为临床术前诊断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 小探头超声内镜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
下载PDF
内镜下联动成像技术联合小探头超声在早期胃癌中的诊疗价值
2
作者 赵路 黄敏 +4 位作者 张群超 张爽 周磊 江泳 张乐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2期235-238,共4页
目的研究内镜下联动成像技术(Linked color imaging,LCI)联合小探头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对早期胃癌的诊疗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蚌埠医科大学附属蚌埠第三人民医院经白光内镜检查的早期胃癌人群筛查项... 目的研究内镜下联动成像技术(Linked color imaging,LCI)联合小探头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对早期胃癌的诊疗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蚌埠医科大学附属蚌埠第三人民医院经白光内镜检查的早期胃癌人群筛查项目中的高危人群,并行LCI和/或EUS检查,所有患者均行病理检查,比较三组检查对可疑病灶的诊断结果与最终病理诊断的一致性,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结果本文共选取128例早期胃癌高危患者,42例患者行LCI检查,41例患者行EUS检查,45例患者行LCI联合EUS检查,三组检查对病灶初步诊断结果与最终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率分别为83.3%、75.6%、93.3%,Kappa值分别为0.65、0.46、0.86。LCI联合EUS组对诊断可疑病灶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0%、95.0%、95.8%、90.5%。结论相比较于LCI、EUS,LCI联合EUS在早期胃癌诊疗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极高的一致率,漏诊率较低,可以广泛用于早期胃癌临床筛查,为提高我国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提供巨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动成像技术 小探头超声 白光内镜 早期胃癌 诊疗价值
下载PDF
胃镜联合小探头超声诊治胃底静脉曲张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王亚 李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37-0040,共4页
对胃镜结合小探头超声在胃底静脉曲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本研究选取我院于2019年5月到2022年5月这一期间的138名因肝硬变伴有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病人为这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两组病人分成对照组70名... 对胃镜结合小探头超声在胃底静脉曲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本研究选取我院于2019年5月到2022年5月这一期间的138名因肝硬变伴有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病人为这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两组病人分成对照组70名,观察组68名。对照组的这70名病人采用的治疗方法是用最常规的胃镜检查以及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的方法,观察组的这68名患者则采用的是胃镜联合小探头超声检查并注射内镜下组织胶来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胃底曲张检出率、人均治疗次数、人均用胶量、治疗后一年及最后一次治疗后一年胃底静脉曲张再次破裂出血的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胃底静脉曲张检出率明显要比对照组好很多(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第一个月进行复查,其两组患者的胃底静脉曲张检出率并没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有11.42%的病人在经过第一次治疗一年后再次出现破裂出血,这与观察组病人的再次破裂出血率1.46%相比要高很多,对照组在末次治疗一年后再出血的发生率为32.86%,与观察组相比,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6.17%,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的病人注射组织胶的次数一共是67次,平均(0.95±1.02)次,观察组的病人共注射组织胶治疗了102次,平均(1.51±0.96)次,两组患者注射组织胶的治疗次数上有所差别(P<0.001)。对照组共使用了244.5毫升的胶。而观察组患者一共使用了238.5毫升的胶,两组患者的用胶量差异并不是很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的胃镜检查相比,小探头和胃镜相结合的超声检查对胃底静脉曲张的检出率更高,使用小探头和胃镜相结合的超声检查,在治疗后出现再次破裂出血的发生率也要比常规胃镜的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联合小探头超声 胃底静脉曲张 肝硬化
下载PDF
胃镜联合小探头超声诊治胃底静脉曲张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齐静 郝欣 +2 位作者 刘小双 刘伟 孙志欣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10期1075-1078,共4页
目的 探讨胃镜联合小探头超声在胃底静脉曲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因肝硬化伴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138例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68例)。对照组应... 目的 探讨胃镜联合小探头超声在胃底静脉曲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因肝硬化伴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138例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68例)。对照组应用单纯胃镜常规检查并做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观察组应用胃镜联合小探头超声检查并做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在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使用单纯胃镜和胃镜联合小探头超声复查,仍存在胃底静脉曲张者再次做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观察两组的胃底静脉曲张检出率、人均治疗次数、人均用胶量、治疗后1年及末次治疗后1年胃底静脉曲张再次破裂出血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1周、3个月、6个月复查,观察组胃底静脉曲张检出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复查,两组胃底静脉曲张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1年对照组再次破裂出血发生率为11.43%,高于观察组的1.47%,末次治疗后1年对照组再次破裂出血发生率为32.86%,高于观察组的16.18%,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共治疗67次,平均(0.96±1.01)次,观察组患者共治疗102次,平均(1.50±0.97)次,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对照组患者总用胶量244.5ml,人均用胶量(3.49±1.55)ml,观察组患者总用胶量238.5ml,人均用胶量(3.51±0.53)ml,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相较于单纯胃镜,胃镜联合小探头超声检查的胃底静脉曲张检出率高,治疗后胃底静脉曲张再次破裂出血发生率低,组织胶注射治疗次数多但用胶量并未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胃镜 小探头超声 胃底静脉曲张 组织胶
下载PDF
小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4
5
作者 杨晓钟 王琼 +1 位作者 高成城 吴尚龙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7-599,共3页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MPS)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优缺点。方法对经常规内镜检查提示的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行MPS检查,了解病变的性质及来源。结果 2008年4月~2009年9月共93例患者,其中食管32例...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MPS)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优缺点。方法对经常规内镜检查提示的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行MPS检查,了解病变的性质及来源。结果 2008年4月~2009年9月共93例患者,其中食管32例,胃51例,十二指肠10例。根据小探头超声结果 ,对其中82例隆起性病变行内镜下治疗,并送检病理,其中,3例早期癌的患者做了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ESD),结果证明确实为早期癌,未浸润至粘膜下层;1例食管肉瘤患者超声示考虑息肉,怀疑恶变,结果证实为食管肉瘤;其余病灶根据病变大小及深度分别行圈套器电凝电切除术、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或ESD。其中有1例十二指肠间质瘤、1例食管间质瘤由于病变起源于固有肌层,于外科行手术切除,5例较大胃间质瘤行胃镜、腹腔镜两镜联合切除。结论小探头超声内镜能清楚显示消化道壁的层次及结构,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起源具有准确的定位作用,并能够提示病变的性质,对进一步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探头超声内镜 隆起性病变 上消化道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上消化道隆起病变34例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樊锦河 钱俊波 李玉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46-747,共2页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MPS)对上消化道隆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发现的34例上消化道隆起病变患者行MPS检查。结果MPS检查的34例患者中,发现食管平滑肌瘤4例,食管癌1例,食管静脉瘤1例,胃底静脉曲张2例,胃息...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MPS)对上消化道隆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发现的34例上消化道隆起病变患者行MPS检查。结果MPS检查的34例患者中,发现食管平滑肌瘤4例,食管癌1例,食管静脉瘤1例,胃底静脉曲张2例,胃息肉5例,胃平滑肌瘤5例,胃癌2例,胃淋巴瘤1例,胃异位胰腺2例,胃外压迫性病变4例,十二指肠球部息肉1例,十二指肠降部囊肿1例,未见明显异常5例。结论MPS检查能够明确上消化道隆起病变的性质、起源层次及邻近组织结构的关系,对上消化道隆起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小探头超声 上消化道隆起病变 诊断 组织结构
下载PDF
智能分光电子染色内镜联合小探头超声在食管浅表性病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贝 黄年根 +3 位作者 丁静丽 黄黎纯 童奇文 汪杨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33,共4页
目的研究智能分光电子染色(FICE)内镜联合小探头超声内镜(EUS)在诊断食管浅表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该院消化内镜中心行普通白光胃镜检查可疑食管黏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共292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 目的研究智能分光电子染色(FICE)内镜联合小探头超声内镜(EUS)在诊断食管浅表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该院消化内镜中心行普通白光胃镜检查可疑食管黏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共292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6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白光放大内镜进行检查,观察组在对照组检查基础上应用FICE放大内镜及小探头EUS,观察病变处食管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PCL)的改变及病变深度,并推测病理类型,将两组内镜诊断结果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FICE放大内镜可清晰观察食管IPCL形态并分型,FICE内镜对食管炎性病变诊断的符合率为82.69%,轻中度不典型增生符合率为82.22%,重度不典型增生符合率为86.96%,食管癌符合率为100.00%。观察组与对照组准确率分别为91.78%和76.02%;灵敏度分别为85.71%和44.44%,前者明显优于后者。FICE内镜发现5处白光内镜漏诊的平坦型病变。结论 FICE模式与普通白光内镜相比,可增强病变的可识别性,能清楚显示病变轮廓和形态,能有效提高活检的准确性,操作方便。FICE联合小探头EUS在食管浅表性病变诊断治疗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分光电子染色技术 小探头超声内镜 食管浅表性病变 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
下载PDF
小探头超声内镜用于早期胃癌分期判断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会丰 刘鑫 +1 位作者 张锦 袁东红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12期1449-1452,共4页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EUS)在早期胃癌分期中的评估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患者10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EUS检查,明确胃癌精确分期,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计算EU...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EUS)在早期胃癌分期中的评估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患者10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EUS检查,明确胃癌精确分期,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计算EUS评价的准确率。根据EUS检查结果,将其分成准确组和不准确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肿瘤直径、分化类型、肿瘤部位、浸润深度、大体分型、淋巴管浸润。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EUS评估早期胃癌分期的因素。结果:小探头超声评价早期胃癌T1a期、T1b期、T2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8.57%、82.61%、78.95%,总准确率为84.00%。准确组的肿瘤直径≥2 cm、肿瘤位于胃上段、隆起型占比分别为59.52%、17.86%、11.90%,低于不准确组的87.50%、50.00%、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肿瘤直径(≥2 cm)、肿瘤部位(胃上段)、大体分型(隆起型)是EUS评价早期胃癌分期准确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小探头超声内镜评价早期胃癌分期的准确率较高,但其准确性受肿瘤直径、肿瘤部位及大体分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小探头超声内镜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模型
下载PDF
小探头超声辅助内镜治疗胃肠道黏膜下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卫军 马晓莺 +2 位作者 钱建清 徐连生 胡端敏 《胃肠病学》 2015年第9期553-555,共3页
背景:常规胃肠镜检查无法判断黏膜下病变的来源、大小和性质,小探头超声检查(MPS)对胃肠道管壁的分层识别能力强,能准确判断病变来源和性质,是拟诊黏膜下肿瘤患者术前检查的有效手段。目的:评价MPS对胃肠道黏膜下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其辅... 背景:常规胃肠镜检查无法判断黏膜下病变的来源、大小和性质,小探头超声检查(MPS)对胃肠道管壁的分层识别能力强,能准确判断病变来源和性质,是拟诊黏膜下肿瘤患者术前检查的有效手段。目的:评价MPS对胃肠道黏膜下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其辅助内镜治疗的意义。方法:69例因拟诊胃肠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行MPS检查并接受内镜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入组患者根据MPS检查提示的病变来源、大小、性质等选择内镜治疗方式(包括囊肿切开、高频电圈套切除术、内镜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69例病变中,MPS检查提示来源于黏膜肌层15例,黏膜下层40例,固有肌层14例;考虑囊肿10例,间质瘤18例,平滑肌瘤8例,异位胰腺6例,神经内分泌肿瘤15例,脂肪瘤12例。MPS与病理诊断的总体符合率为91.3%(63/69)。结论:内镜治疗前的MPS检查判断胃肠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的来源和性质准确性高,对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黏膜下肿瘤 小探头超声检查 腔内超声检查 诊断 内镜治疗
下载PDF
小探头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被引量:25
10
作者 李小安 赵奎 +1 位作者 李晓辉 赵微 《西部医学》 2012年第7期1255-1257,共3页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67例内镜诊断为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患者进行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选择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粘膜下剥离术(ESD)、内镜粘膜下挖除术(ESE)或外科手...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67例内镜诊断为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患者进行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选择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粘膜下剥离术(ESD)、内镜粘膜下挖除术(ESE)或外科手术切除病变。结果 67例患者中,平滑肌瘤34例,息肉18例,异位胰腺7例,脂肪瘤3例,间质瘤2例,孤立性静脉瘤2例,囊肿1例;病变在胃镜下切除46例,抽取囊液1例,外科手术切除2例。结论小探头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病变进行内镜下治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起性病变 小探头超声内镜 上消化道
下载PDF
小探头超声内镜对140例上消化道隆起性低回声病变的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刘海霞 杨诚 +3 位作者 马医安 王鸿轲 徐彩霞 李继昌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期126-128,共3页
目的 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MPS)对上消化道隆起性低回声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2年6月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经MPS检查发现的140例上消化道隆起性、低回声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病变的部位、大小、性质、来源... 目的 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MPS)对上消化道隆起性低回声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2年6月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经MPS检查发现的140例上消化道隆起性、低回声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病变的部位、大小、性质、来源及病理结果.结果 上消化道低回声隆起性病变的好发部位依次是胃(47.1%)、食管(45.7%)、十二指肠(7.2%);食管病变以下段好发,中段次之,上段最少;胃部病变好发部位依次为:胃底、胃窦、胃体及胃体窦交界处;十二指肠病变相对较少.病交大小:大部分≤1 cm,占62.9%,以1~3 cm次之,占35.7%;≥3 cm占1.4%,最少.超声诊断结果,食管病变大部分为平滑肌瘤,而胃、十二指肠均为间质瘤;食管病变中起源于黏膜肌层的42例,起源于固有肌层的22例;胃部病变起源于固有肌层的62例,起源于黏膜肌层的4例;十二指肠病变均起源于固有肌层.从病理资料显示,食管病变中支持超声内镜平滑肌瘤诊断的18例;胃、十二指肠共16例患者中,支持超声内镜间质瘤诊断的为12例.结论 上消化道隆起性低回声病变中食管病变多<1 cm,胃及十二指肠病变多<3 cm,食管病变多起源于黏膜肌层,而胃及十二指肠病变多起源于固有肌层.MPS对间质瘤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有助于指导进一步的治疗及判断预后.手术切除是此类病变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探头超声内镜 低回声隆起性病变 上消化道 诊断
下载PDF
小探头超声内镜联合CT检查对较大胃黏膜下肿瘤治疗方案选择的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军 樊丽琳 +5 位作者 沈小春 孙文静 李平 兰春慧 陈东风 胡辂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35-1137,共3页
目的评价小探头超声内镜联合CT检查对较大胃黏膜下肿瘤诊疗中的作用,以此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小探头超声内镜发现胃黏膜下肿瘤52例,超声剖面直径≥20mm,结合腹部64排螺旋CT检查,判断肿瘤的位置、来源、周围及远处器官转移等情... 目的评价小探头超声内镜联合CT检查对较大胃黏膜下肿瘤诊疗中的作用,以此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小探头超声内镜发现胃黏膜下肿瘤52例,超声剖面直径≥20mm,结合腹部64排螺旋CT检查,判断肿瘤的位置、来源、周围及远处器官转移等情况,对腔内生长未累及浆膜的肿瘤行ESD治疗,对侵及浆膜和向腔外生长的行腹腔镜或剖腹手术治疗,所有切除标本送常规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测,半年后对患者进行胃镜及CT随访。结合疗效来评价小探头超声内镜联合CT检查在较大胃黏膜下肿瘤治疗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良性间质瘤20例,恶性间质瘤16例,平滑肌瘤5例,异位胰腺6例,脂肪瘤5例,CT提示30例腔内生长,未侵犯浆膜,无周围器官转移,予内镜下ESD治疗,仅有2例穿孔,经钛夹夹闭和保守治疗好转。其余22例CT检查为腔内及腔外生长予外科手术或腹腔镜治疗。术后3个月复查,所有病变愈合好,无复发。结论小探头超声内镜联合CT对较大胃黏膜下肿瘤进行检查,可获得较准确的病变情况,对胃黏膜下较大的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探头超声内镜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黏膜下肿瘤
下载PDF
双通道胃镜在上消化道病变小探头超声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邓全军 谢立群 +2 位作者 李华 任万英 赵红艳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444-446,共3页
目的评价双通道胃镜在上消化道病变小探头超声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行上消化道小探头超声检查的522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采用双通道胃镜操作(双通道组266例),一组患者采用单通道胃镜操... 目的评价双通道胃镜在上消化道病变小探头超声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行上消化道小探头超声检查的522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采用双通道胃镜操作(双通道组266例),一组患者采用单通道胃镜操作(单通道组256例),两组均使用丙泊酚行无痛技术实施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操作时间、丙泊酚药物用量、不良反应。结果双通道组、单通道组检查食管、胃部、十二指肠病变分别为114例和110例、116例和116例、36例和30例。两组的平均操作时间、食管、十二指肠病变的平均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丙泊酚平均用量、检查食管、十二指肠病变平均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查食管病变不良反应分别为2例和10例,发生率分别为1.75%、9.09%(P<0.05);两组在胃部、十二指肠病变检查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使用双通道胃镜对食管、十二指肠病变行小探头超声检查可缩短操作时间、减少丙泊酚药物用量、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通道胃镜 经内镜小探头超声检查 上消化道病变
下载PDF
小探头超声内镜诊断贲门失驰缓症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明东 仝巧云 +2 位作者 袁晋华 杨院平 莫莉花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13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在诊断贲门失驰缓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间收治的12例经常规食管吞钡或者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提示为贲门失驰缓症的患者(A组),及30例无吞咽困难等贲门疾患的患者(B组)均行小探头超声...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在诊断贲门失驰缓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间收治的12例经常规食管吞钡或者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提示为贲门失驰缓症的患者(A组),及30例无吞咽困难等贲门疾患的患者(B组)均行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了解其胃镜图像、贲门处管壁厚度、固有肌层厚度及有无异常回声。结果 A组胃镜图像显示食管不同程度扩张,内容物滞留,贲门口强力收缩狭窄呈玫瑰花样,小探头超声内镜示贲门处层次结构清楚,无异常回声,管壁厚度平均4.9cm,固有肌层厚度3.4mm。A组管壁厚度与固有肌层厚度分别为(4.9±0.5)mm和(3.4±0.2)mm,B组分别为(3.3±0.3)mm和(2.1±0.2)mm,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小探头超声内镜能清楚显示消化道壁的层次及结构,与胃镜图像结合可作为贲门失驰缓症确诊的最佳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探头超声内镜 贲门失驰缓症 诊断
下载PDF
小探头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诊断及个体化治疗的价值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炘 詹志刚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18期2615-2618,共4页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mEUS)对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诊断及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的价值。方法将经mEUS检查的80例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患者纳入研究,依据检查结果所提示的病灶起源层次、性质及大小选择个体化的内镜治疗方案,术后标本...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mEUS)对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诊断及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的价值。方法将经mEUS检查的80例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患者纳入研究,依据检查结果所提示的病灶起源层次、性质及大小选择个体化的内镜治疗方案,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 80例患者中,病变起源于黏膜肌层30例,黏膜下层28例,固有肌层22例;考虑为平滑肌瘤27例,间质瘤25例,囊肿6例,类癌3例,异位胰腺12例,脂肪瘤5例,颗粒细胞瘤2例。其中起源于黏膜肌层的病变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起源于黏膜下层的病变采用ESD,起源于固有肌层的病变采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或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对于考虑囊肿的病变采用内镜下穿刺或Dual刀切开囊壁治疗。mEUS扫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3.75%。结论 mEUS可准确判断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大小、起源和性质,指导个体化内镜治疗方式的选择,避免内镜治疗术中、术后大出血、穿孔等风险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探头超声内镜 黏膜下病变 内镜治疗
下载PDF
高清内镜结合小探头超声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志宏 阮水良 +1 位作者 王波 陆其明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12期1108-1109,共2页
小探头超声(miniprobe sonography,MPS)的探头可以直接通过内镜活检钳道,贴近消化道隆起性病灶处,通过其高频超声环扫装置来显示隆起性病变的内部和边界的回声,对了解病变的起源、性质,鉴别良恶性,正确区分消化道腔内、外的病... 小探头超声(miniprobe sonography,MPS)的探头可以直接通过内镜活检钳道,贴近消化道隆起性病灶处,通过其高频超声环扫装置来显示隆起性病变的内部和边界的回声,对了解病变的起源、性质,鉴别良恶性,正确区分消化道腔内、外的病变有重要临床价值。自2012-02本院购入小探头超声后,我们对217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进行了高清内镜结合小探头超声检查,并与单纯高清内镜检查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 小探头超声 内镜活检钳 诊断价值 隆起性病灶 高频超声 临床价值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小探头超声联合内镜下黏膜切除治疗大肠平坦型病变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明春 鞠爱红 +3 位作者 周福润 曲桂梅 林淑娟 黄留业 《中国医药》 2007年第2期115-116,共2页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EMR)治疗大肠平坦型病变的效果。方法 将染色内镜检出直-乙状结肠平坦型病变72个经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测、气量诱导试验、黏膜下注射非提起征后实施EMR治疗。EMR术前依据病灶大小在其边缘黏膜下注射正肾素盐水...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EMR)治疗大肠平坦型病变的效果。方法 将染色内镜检出直-乙状结肠平坦型病变72个经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测、气量诱导试验、黏膜下注射非提起征后实施EMR治疗。EMR术前依据病灶大小在其边缘黏膜下注射正肾素盐水,采用圈套整块切除。大于2cm的病灶在边缘3~5mm处针状刀环周电灼标记,然后用针刀连同电灼标记在内的正常黏膜整块剥离切除,将所有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 72个病变实施EMR全部成功,二次切除3个病灶,无并发症。术后病理示腺瘤47个,其中有异型增生的腺瘤32个:炎症增生20个;黏膜内癌5个。黏膜内癌及有异型增生的病例术后随诊9~30个月,未见肠腔狭窄及复发。结论 EMR治疗大肠平坦型腺瘤及黏膜内癌彻底、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黏膜切除 小探头超声 大肠 平坦型 病变 治疗
下载PDF
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
18
作者 曾丽芬 沈建伟 +2 位作者 朱美萍 陈丽珍 陈光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5-85,共1页
关键词 小探头超声内镜 超声内镜检查 护理配合 食管隆起性病变 食管黏膜 定性诊断 配合方法 MPS
下载PDF
小探头超声内镜在食管平滑肌瘤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陆飞 赵程进 +3 位作者 钱俊波 樊锦河 钱益 吴卫国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第1期76-76,78,共2页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MPS)在食管平滑肌瘤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对132例食管黏膜下隆起者先行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76例超声诊断为食管平滑肌瘤,对其中56例局限于黏膜肌层的食管平滑肌瘤行高频电圈套切除术(EMR),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MPS)在食管平滑肌瘤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对132例食管黏膜下隆起者先行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76例超声诊断为食管平滑肌瘤,对其中56例局限于黏膜肌层的食管平滑肌瘤行高频电圈套切除术(EMR),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56例患者均成功圈套切除病变,病理均提示为起源于黏膜肌层的平滑肌瘤,与超声诊断结果一致。结论:小探头超声内镜可清晰显示食管平滑肌瘤的病变层次结构,在其引导下圈套切除食管平滑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平滑肌瘤 小探头超声内镜 高频电圈套切除术
下载PDF
小探头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林英 彭德银 邸雅南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5年第6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普通内镜检查提示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102例患者行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 102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根据病变部位分为食管19例(18.6%),胃67例(65.8...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普通内镜检查提示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102例患者行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 102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根据病变部位分为食管19例(18.6%),胃67例(65.8%),十二指肠16例(15.6%);根据病变类型分为间质瘤34例,平滑肌瘤16例,囊肿16例,脂肪瘤8例,异位胰腺5例,外压病变5例,息肉4例,疣状胃炎4例,十二指肠布氏腺增生1例等。结论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能够显示上消化道壁的解剖层次,准确定位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起源,并能够提示隆起性病变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起性病变 小探头超声内镜 上消化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