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梁切除术中三种巩膜瓣处理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蔡海林 田慧峰 《基层医学论坛》 2013年第32期4221-4222,共2页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中三种巩膜瓣处理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4例(48眼)中、晚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按巩膜瓣处理方法随机分为A组普通切削式巩膜瓣、B组隧道式巩膜瓣、C组普通巩膜瓣+丝裂霉素C(MMC),术式均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中三种巩膜瓣处理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4例(48眼)中、晚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按巩膜瓣处理方法随机分为A组普通切削式巩膜瓣、B组隧道式巩膜瓣、C组普通巩膜瓣+丝裂霉素C(MMC),术式均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观察视力、眼压、滤泡、前房、并发症等。结果 A组手术成功9眼,B组手术成功14眼,C组手术成功15眼,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采用巩膜隧道刀制作巩膜瓣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降压效果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巩膜瓣处理方法 疗效对比研究
下载PDF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两种不同巩膜瓣应用的疗效观察思考研究
2
作者 刘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47-50,共4页
分析比较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小梁切除术中两种不同巩膜瓣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42例(APACG患者,选择的时间是是2019年6月~2022年6月,均实施小梁切除术治疗,而根据巩膜瓣应用方法的差异分成参照组(矩形两针缝合法)与实验组(L形... 分析比较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小梁切除术中两种不同巩膜瓣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42例(APACG患者,选择的时间是是2019年6月~2022年6月,均实施小梁切除术治疗,而根据巩膜瓣应用方法的差异分成参照组(矩形两针缝合法)与实验组(L形单针缝合法),比较两组的各项指标差异情况,指标包括眼压、前房深度情况、滤过泡形态等。结果 术后1天,两组的眼压水平比较P>0.05,术后第3天、1个月、6个月,实验组的眼压均低于参照组,比较P<0.05;术后前15天,参照组的前房情况相对要好于参照组,但两组数据比较P>0.05;实验组术后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均优于参照组,比较P<0.05。结论:针对APACG,实施L形巩膜瓣单针缝合法术进行治疗时虽然会产生短时间的浅前房,但是这种治疗方法对于控制眼压与滤过泡的形成等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小梁切除 巩膜 矩形两针缝合法 L形单针缝合法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巩膜瓣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王素雅 孙晓敏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18期82-84,91,共4页
目的:探讨巩膜瓣缝线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患者术后视力、眼压及浅前房并发症等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治疗的82例青光眼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巩膜瓣... 目的:探讨巩膜瓣缝线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患者术后视力、眼压及浅前房并发症等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治疗的82例青光眼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巩膜瓣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生活质量、睡眠质量、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BCVA、眼压、青光眼生活质量量表(GQL-15)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BCVA、眼压、GQL-15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BCVA、眼压、GQL-15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SQ-8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患者采用巩膜瓣缝线小梁切除术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小梁切除术,且在降低眼压,改善患者的视力、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方面效果更佳,能够降低浅前房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巩膜缝线小梁切除 常规小梁切除
下载PDF
巩膜瓣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及术后早期处理
4
作者 兰长骏 廖萱 +2 位作者 张焰 杨彩霞 何旭红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巩膜瓣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在减少术后浅前房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对施行该术式的130例(184只眼)青光眼患者进行术后眼压测量、前房深度观察。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发生浅前房12只眼,浅前房的发生率仅为6.52%,明显少于传统小梁切... 目的探讨巩膜瓣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在减少术后浅前房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对施行该术式的130例(184只眼)青光眼患者进行术后眼压测量、前房深度观察。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发生浅前房12只眼,浅前房的发生率仅为6.52%,明显少于传统小梁切除术。结论 巩膜瓣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可以减少术后浅前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 早期 后并发症 浅前房 方法 青光眼
下载PDF
小梁切除术巩膜瓣前移缝合方法的改进
5
作者 罗乐平 邓小玲 蔡可可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0年第4期118-119,共2页
小梁切除术后的滤过道纤维组织增生,瘢痕愈合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许多学者采取经角膜小梁切除,松解缝线法,和术中、术后应用5-氟脲嘧啶、丝裂霉素C等多种方法以达到减少瘢痕形成的目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由于操作复杂,
关键词 小梁切除 巩膜 滤过泡 缝合方法 试验组 前移 纤维组织增生 失败 显著性 青光眼
下载PDF
不同巩膜瓣缝合法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恒 米雪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1360-1361,共2页
目的:比较改良巩膜瓣可拆除缝线法与传统缝合法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68眼接受小梁切除术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A组16例28眼术中采取改良巩膜瓣可拆除缝线法;B组26例40眼术中施行传统巩膜瓣缝合法。... 目的:比较改良巩膜瓣可拆除缝线法与传统缝合法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68眼接受小梁切除术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A组16例28眼术中采取改良巩膜瓣可拆除缝线法;B组26例40眼术中施行传统巩膜瓣缝合法。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12(平均6.7)mo。A组术后拆巩膜缝线时间3~17(平均8.33)d。A、B组术后早期浅前房分别有2眼(7%)和12眼(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wkA、B组眼压分别为10~19(平均13.31)mmHg和6~42(平均14.64)mmHg,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moA、B组眼压分别为10~17.30(平均11.96)mmHg和7~44(平均15.17)mmHg,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组最终形成功能滤过泡28眼(100%)和36眼(9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巩膜瓣可拆除缝线法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它较传统方法更能降低术后早期浅前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 缝合 青光眼 小梁切除
下载PDF
比较巩膜瓣不同缝合法对小梁切除术术后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周金子 王曙红 +1 位作者 韦金儒 李晓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277-279,共3页
目的:评价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巩膜瓣不同缝合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68眼本院确诊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33眼,术中巩膜瓣采用四针缝合法,B组30例35眼,术中巩膜瓣采用两针缝合法。术... 目的:评价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巩膜瓣不同缝合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68眼本院确诊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33眼,术中巩膜瓣采用四针缝合法,B组30例35眼,术中巩膜瓣采用两针缝合法。术后观察眼压、前房深度、滤过泡形态等,随访6mo。结果:(1)术后第2d两组眼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765,P<0.05);术后2wk眼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47,P>0.05);术后1mo眼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350,P>0.05);术后3mo眼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548,P>0.05);术后6mo眼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53,P>0.05)。(2)术后第2d,A组浅前房发生率为6%,B组为17%,A组浅前房主要以浅Ⅰ度为主,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13,P<0.05);术后第1wk,A组浅前房发生率为0,B组为3%,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41,P>0.05)。(3)两组患者术后1,6mo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术后1moA组为97%,B组为94%,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01,P>0.05);术后6moA组为88%,B组为86%,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172,P>0.05)。结论: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时,四针缝合的巩膜瓣在短期内可以较好的控制眼压,减少早期浅前房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 小梁切除 青光眼 滤过泡 浅前房
下载PDF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松解缝线手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戴南平 吴玲玲 +3 位作者 王慧英 徐蔚 荣翱 牛耘丽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可拆除巩膜瓣松解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54例(61眼)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2眼行可松解缝线的小梁切除术,对照组29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后1、3、7、14、90d分别观察比较前房深度、眼压、视力及... 目的探讨可拆除巩膜瓣松解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54例(61眼)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2眼行可松解缝线的小梁切除术,对照组29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后1、3、7、14、90d分别观察比较前房深度、眼压、视力及滤过泡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d1例出现浅前房,对照组发生浅前房7例(24.1%),术后3~7d发生浅前房5例(17.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眼压平均为(2.08±0.32)kPa,眼压在2.74kPa以下者29只眼(90.6%)。对照组术后随访眼压平均为(2.28±0.51)kPa,眼压在2.74kPa以下者20只眼(69.0%)。观察组术后功能性滤过泡占92%,对照组占6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可拆除巩膜瓣松解缝线术不仅能通过调控缝线来控制滤过量,而且能明显减少并发症,提高抗青光眼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梁切除 巩膜松解缝线 并发症
下载PDF
隧道刀制作双层巩膜瓣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付敏 喻谦 庄永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1197-1200,共4页
目的:探讨隧道刀制作双层巩膜瓣并切除层间巩膜瓣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46例60眼青光眼患者分为治疗组24例32眼和对照组22例28眼。前者用隧道刀制作双层巩膜瓣,浅层巩膜瓣大小约为5mm×5.5mm,1/3... 目的:探讨隧道刀制作双层巩膜瓣并切除层间巩膜瓣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46例60眼青光眼患者分为治疗组24例32眼和对照组22例28眼。前者用隧道刀制作双层巩膜瓣,浅层巩膜瓣大小约为5mm×5.5mm,1/3巩膜厚度,瓣下再做一大小约3.5mm×4mm的巩膜瓣,1/3巩膜厚度,切除中间层的巩膜瓣,切除2mm×2mm小梁组织,常规行虹膜周边切除,可调节缝线缝合浅层巩膜瓣,缝合球筋膜、球结膜;后者行常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1a,治疗组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均明显低于术前眼压。术后1,3mo时,两组患者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12mo检查发现,治疗组患者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a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累积完全成功率分别为90.63%和75%,两组的累积条件成功率分别为96.88%和89.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隧道刀制作双层巩膜瓣并切除层间巩膜瓣的小梁切除术降眼压效果好,巩膜瓣厚薄均匀、表面光滑,滤过泡功能维持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少,适用于多种类型的青光眼,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刀 双层 巩膜 青光眼 小梁切除
下载PDF
丝裂霉素C与巩膜瓣可调缝线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鲍晖 王雪林 +1 位作者 万春泓 何丽琴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15期244-245,共2页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与巩膜瓣可调缝线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丝裂霉素C与巩膜瓣可调缝线在4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6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6例开角型青光眼,10例难治性青光眼(共89只眼)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进行3个月~1年...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与巩膜瓣可调缝线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丝裂霉素C与巩膜瓣可调缝线在4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6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6例开角型青光眼,10例难治性青光眼(共89只眼)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进行3个月~1年随访。结果术后出院眼压平均在11.90mmHg,1个月复诊眼压平均13.75mmHg,3个月复诊眼压14.60mmHg,6个月~1年后眼压平均在18~20mmHg。结论丝裂霉素C与巩膜瓣可调缝线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能有效地降低眼压,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 巩膜可调缝线 小梁切除
下载PDF
两种巩膜瓣在小梁切除术中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金子 王曙红 李晓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2293-2295,共3页
目的:评价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不同形状巩膜瓣的临床疗效。方法:青光眼患者115例122眼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5例60眼,术中巩膜瓣采用L形单针缝合法,对照组60例62眼,术中巩膜瓣采用矩形两针缝合法。术后观察眼压、前房深度、滤过泡形态等,随... 目的:评价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不同形状巩膜瓣的临床疗效。方法:青光眼患者115例122眼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5例60眼,术中巩膜瓣采用L形单针缝合法,对照组60例62眼,术中巩膜瓣采用矩形两针缝合法。术后观察眼压、前房深度、滤过泡形态等,随访6~36mo。结果:术后眼压情况:直至术后1mo,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到术后3,6mo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前房情况:术后2wk之前,对照组的前房形成情况要好于治疗组,然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滤过泡情况:术后6mo滤过泡形成情况治疗组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L形巩膜瓣单针缝合法术后虽可出现短时的浅前房,但在控制眼压及滤过泡形成方面较传统两针缝合法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 小梁切除 青光眼 滤过泡 浅前房
下载PDF
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可拆除缝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仕冰 韦汉兴 陈明智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2期115-116,共2页
目的减少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和低眼压的发生。方法本文对22例30眼小梁切除术中联合巩膜瓣可拆除缝线的方法进行观察和术后3~14d拆除巩膜瓣可拆除缝线。结果所有病人术后24h迅速形成前房,经1~16mo的术后观察,眼压控制率为93%。结论... 目的减少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和低眼压的发生。方法本文对22例30眼小梁切除术中联合巩膜瓣可拆除缝线的方法进行观察和术后3~14d拆除巩膜瓣可拆除缝线。结果所有病人术后24h迅速形成前房,经1~16mo的术后观察,眼压控制率为93%。结论该方法可主动调节房水滤过量,促进功能性滤过泡形成,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梁切除 巩膜 可拆除缝线
下载PDF
巩膜瓣缝线跨度对小梁切除术后眼压及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贺玮 于建国 齐世欣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72-73,共2页
目的 观察巩膜瓣缝线跨度对小梁切除术后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284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患眼284只)随机分为A组161例(患眼161只)和B组123例(患眼123只),均行小梁切除术,术中A组缝线跨度3.5-5.0 mm,B组缝线跨度2.5-3.5 m... 目的 观察巩膜瓣缝线跨度对小梁切除术后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284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患眼284只)随机分为A组161例(患眼161只)和B组123例(患眼123只),均行小梁切除术,术中A组缝线跨度3.5-5.0 mm,B组缝线跨度2.5-3.5 mm。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及3个月后观察两组眼压变化。术后1周及3个月后评价两组滤过泡形成情况,计算两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观察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A组眼压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术后1周、3个月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分别为87.0%(127/146)、72.2%(39/54),B组分别为83.9%(94/112)、62.7%(42/67),术后1周两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5,P=0.193),术后3个月A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明显高于B组(t=3.025,P〈0.05)。两组均未出现术中并发症,术后1周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6%、23.2%,P〉0.05。结论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巩膜瓣大跨度缝线患者术后眼压降低明显,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高,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滤过泡 巩膜缝线跨度 小梁切除
下载PDF
小梁切除术巩膜瓣可调整缝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范松涛 张丰菊 孙洪臣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5期367-367,共1页
关键词 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 巩膜可调整缝线 临床观察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患者 继发性青光眼 前视力
下载PDF
巩膜瓣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廖萱 兰长骏 《华西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99-100,共2页
目的 :探讨巩膜瓣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在减少术后浅前房和控制眼压中的作用。方法 :130例 (184眼 )青光眼患者施行该术式 ,观察前房深度和眼压。术后随访 12~ 35月 ,平均 2 0 5月。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早期发生浅前房 12只眼 ,浅前房... 目的 :探讨巩膜瓣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在减少术后浅前房和控制眼压中的作用。方法 :130例 (184眼 )青光眼患者施行该术式 ,观察前房深度和眼压。术后随访 12~ 35月 ,平均 2 0 5月。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早期发生浅前房 12只眼 ,浅前房的发生率仅为 6 5 % ,明显少于传统小梁切除术。随访后期眼压完全控制 80 6 % ,相对控制 7 8% ,总有效率 88 4 %。结论 :巩膜瓣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可以调节房水滤过量 ,减少浅前房的发生 ,提高手术成功率 ,术后 1年以上眼压控制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梁切除 巩膜可拆除缝线
下载PDF
巩膜瓣下纵形巩膜条形切除联合黏弹剂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丽莲 谢昱宇 +3 位作者 朱俊东 李植源 陈书扬 刘茹 《眼科学》 2020年第1期65-71,共7页
目的:探讨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中应用巩膜瓣下纵形巩膜条形切除、黏弹剂、可调整缝线及丝裂霉素C的临床疗效,寻求提高青光眼手术疗效的途径。方法:将105例120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实验组(改良式小梁切除术组) 61眼行... 目的:探讨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中应用巩膜瓣下纵形巩膜条形切除、黏弹剂、可调整缝线及丝裂霉素C的临床疗效,寻求提高青光眼手术疗效的途径。方法:将105例120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实验组(改良式小梁切除术组) 61眼行小梁切除术,术中应用巩膜瓣下纵形巩膜条形切除、黏弹剂、可调整缝线及丝裂霉素C;对照组59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后进行6个月~24月的随访,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视野、眼压、前房深度和术后滤过泡形态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有2例患者失访,最终实验组60眼,对照组58眼纳入结果分析。实验组所有病例术前术后视力不变或增减1行,视野基本不变。实验组术后3天随访眼压平均为(18.5 &#177;3.3) mmHg,术后6个月随访眼压平均为(12.7 &#177;3.2) mmHg,眼压正常占95.00%;对照组术后3天随访眼压平均为(13.5 &#177;3.1) mmHg,术后6个月随访眼压平均为(15.9 &#177;3.4) mmHg,眼压正常占81.03%。实验组功能性滤过泡占95.00%;对照组功能性滤过泡占82.76%。实验组的眼压控制率、功能性滤过泡比例均较对照组高(P 【0.05)。浅前房的发生率(13.33%)比对照组(31.0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脉络膜脱离及前房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1.67%, 1.67%)比对照组(13.79%, 15.5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中应用巩膜瓣下纵形巩膜条形切除、黏弹剂、可调整缝线及丝裂霉素C,可有效地降低眼压,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梁切除 巩膜下纵形巩膜条形切除 黏弹剂 可调整缝线 丝裂霉素C
下载PDF
巩膜瓣改良缝合及术后不按摩的小梁切除术远期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杜庆生 胡超雄 +3 位作者 叶星 何晓蕾 何夏怡 何庆国 《临床眼科杂志》 2005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中改良缝合 ,滤过泡自然形成 ,术后不按摩眼球的远期效果。方法 对 15例(17只眼 )不同类型的青光眼行小梁切除 ,术中巩膜瓣改良缝合 ,缝线位于小梁切口后缘 0 .5 mm~ 1m m的巩膜瓣两侧 ,并形成前房 ,试压滤过检...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中改良缝合 ,滤过泡自然形成 ,术后不按摩眼球的远期效果。方法 对 15例(17只眼 )不同类型的青光眼行小梁切除 ,术中巩膜瓣改良缝合 ,缝线位于小梁切口后缘 0 .5 mm~ 1m m的巩膜瓣两侧 ,并形成前房 ,试压滤过检查 ,术后不按摩眼球 ,随访 1~ 5年。结果  17只眼术后 7天内眼压 :5~ 8mm Hg者 9只眼 ,9~ 14 mm Hg者 6只眼 ;半年后 :5~ 8m m Hg者 2只眼 ,9~ 14 mm Hg者 9只眼 ,15~ 18mm Hg者 6只眼。滤过泡 :7天内 型 17只眼 ,7天后~半年 型 13只眼 , 型 4只眼 ;半年后 : 型 11只眼 , 型 6只眼。结论 小梁切除术中巩膜瓣改良缝合 ,滤过泡自然形成 ,术后长期不用按摩眼球 ,远期效果好 ,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改良缝合 后不按摩 小梁切除 远期观察 青光眼
下载PDF
术中调整巩膜瓣缝线预防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探讨 被引量:7
18
作者 胡燕飞 刘欣 《临床眼科杂志》 2004年第2期119-120,共2页
目的 探讨术中调整巩膜瓣缝线预防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效果。方法 将 135例 (178只眼 )原发性青光眼随机分成 A、B组 ,每组均为 89只眼。A组术中调整巩膜瓣缝线 ;B组术中不调整巩膜瓣缝线。观察术后视力、滤过泡、角膜、前房、晶状... 目的 探讨术中调整巩膜瓣缝线预防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效果。方法 将 135例 (178只眼 )原发性青光眼随机分成 A、B组 ,每组均为 89只眼。A组术中调整巩膜瓣缝线 ;B组术中不调整巩膜瓣缝线。观察术后视力、滤过泡、角膜、前房、晶状体、眼底、眼压等。结果  A组浅前房发生率为 7.88% ;随访 6~ 18个月 ,眼压控制率为91.0 1%。 B组浅前房发生率为 32 .5 7% ;眼压控制率为 73.0 3%。两组间浅前房发生率、眼压控制率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在小梁切除术中调整巩膜瓣缝线能有效地降低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调整巩膜缝线 小梁切除 浅前房
下载PDF
巩膜瓣可调整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19
作者 林瑞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94-195,共2页
目的:观察巩膜瓣可调整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在巩膜瓣两侧切口边缘(约中央处)作一对张力较大的外露可调整缝线,外露端在角膜缘前透明角膜处约lmm。结果:78例(84眼)术后3d3眼出现Ⅰ级浅前房,术后6d5眼拆线后出现Ⅰ级浅前... 目的:观察巩膜瓣可调整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在巩膜瓣两侧切口边缘(约中央处)作一对张力较大的外露可调整缝线,外露端在角膜缘前透明角膜处约lmm。结果:78例(84眼)术后3d3眼出现Ⅰ级浅前房,术后6d5眼拆线后出现Ⅰ级浅前房,经处理后恢复正常,无1眼发生持续性浅前房。术后5~21d通过调整可拆除缝线及按摩眼球,眼压均控制在5.3~12.6mmHg(lmmHg=0.133kPa)之间(非接触眼压计NDEKNT-2000);术后随访视力较术前提高者25例占32%、不变者47例占60%、下降者6例占8%。结论:巩膜瓣可调整缝线的应用可有效地调节眼压,大大减少术后浅前房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梁切除 巩膜 可调整缝线
下载PDF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两种不同巩膜瓣应用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鲁红宇 许威 张详元 《临床眼科杂志》 2010年第3期259-261,共3页
目的评价两种巩膜瓣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方法 ,将159例(167只眼)本院确诊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大薄瓣组,79例(83只眼),B组为小厚瓣组,80例(84只眼),两组患... 目的评价两种巩膜瓣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方法 ,将159例(167只眼)本院确诊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大薄瓣组,79例(83只眼),B组为小厚瓣组,80例(84只眼),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眼别、术前眼压、术前所用降眼压药物种类等临床参数均衡,均为初次手术。A组患者小梁切除术中采用大小约5mm×6mm、深约1/2~1/3巩膜瓣,B组患者采用大小约3mm×3mm、深约1/2~2/3巩膜瓣。术后观察眼压、前房深度、滤过泡形态等,随访1年。结果 (1)将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术后1个月及术后1年的3次复诊眼压均值进行比较;术后第3天两组眼压对比(t=6.8632,P<0.05),差异有显著性;术后1个月眼压对比(t=1.5943,P>0.05),差异无显著性;术后1年眼压对比(t=3.8751,P<0.05),差异有显著性。(2)将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及术后1周的两次检查浅前房发生率进行对比,术后第3天,A组浅前房发生率为30.12%,B组为11.90%,A组浅前房主要以浅Ⅰ度为主,两组对比(χ2=8.3622,P<0.05),差异有显著性;术后第1周,A组浅前房发生率为6.02%,B组为2.38%,两组对比(χ2=0.62171,P>0.05),差异无显著性。(3)将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两次检查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进行比较,术后1个月A组为98.79%,B组为95.24%,两组对比(χ2=0.80021,P>0.05),差异无显著性;术后1年A组为87.95%,B组为69.05%,两组对比(χ2=9.2412,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时,小而厚的巩膜瓣在短期内可以较好的控制眼压,减少浅前房的发生率,但大而薄的巩膜瓣则在远期疗效上更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梁切除 巩膜 浅前房 滤过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