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边虹膜切除术合并小梁网切除术后浅前房的临床观察
1
作者 贺光玉 孙熠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2283-2283,共1页
关键词 青光眼 周边虹膜切除 小梁网切除术 浅前房
下载PDF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和传统小梁网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徐秋龙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5期497-498,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和传统小梁网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行传统小梁网切除术,实验组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并对比分析其疗效。结果对照组完全成... 目的对比分析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和传统小梁网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行传统小梁网切除术,实验组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并对比分析其疗效。结果对照组完全成功23例,条件成功7例,失败1例,成功率75%;实验组完全成功27例,条件成功7例,失败10例,成功率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疗效优于传统小梁网切除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小梁切除 传统小梁网切除术 原发性青光眼
下载PDF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网切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可 《江西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480-482,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网切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9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实施超声乳化吸除术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和实验组(实施超声乳化吸除术并人...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网切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9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实施超声乳化吸除术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和实验组(实施超声乳化吸除术并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网切除术)。比较两组中央前房深度、眼压控制情况、视力变化情况、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结果术后,实验组中央前房深度为(2.75±0.21)mm深于对照组(2.21±0.18)mm(P<0.05),实验组眼压为(14.80±3.21)mmHg低于对照组(16.47±3.56)mmHg(P<0.05),实验组视力为(1.18±0.62)高于对照组(0.89±0.41)(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81.25%高于对照组的60.42%(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网切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与单独应用超声乳化吸除术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相比更有利于中央前房深度加深,降低眼压,改善患者的视力,手术成功率高且不增加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小梁网切除术 超声乳化吸除
下载PDF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作为初始疗法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涛 秦佳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3-167,共5页
背景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是治疗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其在中国多被用于抗青光眼药物控制眼压效果欠佳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目前中国尚无SLT作为POAG初始疗法的效果评价。目的比较SLT对未经过任何... 背景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是治疗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其在中国多被用于抗青光眼药物控制眼压效果欠佳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目前中国尚无SLT作为POAG初始疗法的效果评价。目的比较SLT对未经过任何治疗和经过局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而眼压未得到控制的早期POAG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临床试验,采用非随机病例对照的研究:疗法。按照患者行SLT前是否局部使用抗青光眼药物将纳入的早期POAG患者37例65眼分为未预治疗组16例30眼和预治疗组21例35眼,患者年龄为12—57岁,所有患眼均采用Selectaduet532nm倍频Q开关Nd:YAG激光器行SLT,激光脉冲时间为3ns,光斑直径为400Ixm,初始能量为0.6mJ,之后以0.1mJ为单位逐步递减,至刚好出现气泡时为治疗能量,治疗范围为下方180。小梁网。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主要疗效指标包括眼压的变化及术后6个月的治疗成功率,次要结局指标为视功能和视杯改变。SLT的安全性评价指标为术后术眼的刺激症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1d~6个月,所有患眼眼压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预治疗组SLT术前和术后1个月眼压分别为(24.03+3.76)mmHg(1mmHg=0.133kPa)和(19.18±3.86)mmHg,眼压平均下降了(4.854_4.31)mmHg,预治疗组患眼SLT术前和术后1个月眼压分别为(23.63±4.29)mmHg和(17.074_4.15)mmHg,眼压平均下降了(6.284-3.57)mmHg,两组间眼压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但两组间在术后1h、1d、1周、3个月和6个月眼压下降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未预治疗组和预治疗组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75.00%和7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2)。术后各时间点术眼视野损害及视神经检查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进展。2个组术眼术后各时间点均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SLT对早期POAG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术前是否局部应用抗青光眼药物对SLT的短期降眼压效果无明显影响,但SLT的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开角型 眼压 激光疗法 方法 小梁网切除术 方法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 前瞻性研究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
5
作者 李德斌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3期376-377,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68例(68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传统小梁网切除术,对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68例(68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传统小梁网切除术,对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4.12%和85.29%,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2=0.121,P>0.05),但观察组患者手术完全成功率(61.18%)明显高于对照组(38.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21.236,P<0.05),同时观察组滤过泡形成情况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31.412,P<0.05);观察组眼压完全控制率(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52.94%),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32.694,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原发性青光眼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可行性及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青光眼 复合式小梁切除 传统小梁网切除术 效果
下载PDF
康柏西普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研究
6
作者 孙蕾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8期126-128,共3页
目的:分析用康柏西普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眼压、血清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期间在威海市立医院就诊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共41... 目的:分析用康柏西普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眼压、血清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期间在威海市立医院就诊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共41只患眼)和观察组(41例,共41只患眼)。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小梁网切除术+视网膜光凝术。在术前,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在确认患者房角及虹膜的新生血管消退后对其进行小梁网切除术+视网膜光凝术),对对照组患者不进行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的眼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结果: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眼压、血清VEGF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疗法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降低其眼压及血清VEGF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小梁网切除术 视网膜光凝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眼压
下载PDF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前后静息态功能MRI的局部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江菲 李海军 +4 位作者 蔡凤琴 龚洪翰 周福庆 戴西件 曾献军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8-503,共6页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分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小梁网联合周边虹膜切除手术前后自发性脑活动的变化。方法 40例术前PACG患者及4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健康对照组(HC)均接受静息态fMRI检查,10例PACG患者于术后3个月复查...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分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小梁网联合周边虹膜切除手术前后自发性脑活动的变化。方法 40例术前PACG患者及4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健康对照组(HC)均接受静息态fMRI检查,10例PACG患者于术后3个月复查静息态fMRI。计算所有受试者全脑ReHo值,采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40例术前PACG患者与HC组ReHo值差异;同时,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10例PACG患者术前与术后ReHo值差异。结果与HC组对比,术前PACG组ReHo减低的脑区包括右侧梭状回,双侧枕中回,左侧枕下回,左侧颞中回,双侧中央前回,左侧顶上小叶,右侧中央后回,左侧中央旁小叶;ReHo升高的脑区包括双侧小脑后叶,双侧额上回(Alpha Sim校正,P<0.01,33个体素)。10例PACG患者术后与术前对比,右侧颞中回、左侧楔叶神经活动一致性增加,右侧额上回、右侧额下回神经活动一致性减低(Alpha Sim校正,P<0.01,33个体素)。结论 PACG患者术前存在视觉以及情感认知调节相关脑区局部一致性异常;此外,通过青光眼手术,PACG患者视觉区域出现脑功能活动重塑,为进一步研究PACG的神经病理机制以及监测PACG的治疗提供了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局部一致性 小梁网联合周边虹膜切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