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博斯腾湖小湖区湿地变化及其保护对策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影 李新国 +1 位作者 李会志 任云霞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3-129,共7页
运用RS和GIS技术,采用密度分割法对博斯腾湖小湖区4个时期的遥感影像NDVI值进行了解译。结果表明,近30a来博斯腾湖小湖区湿地环境问题严重,突出表现在小湖区湿地面积萎缩、沼泽景观持续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咸化等方面。针对湿地... 运用RS和GIS技术,采用密度分割法对博斯腾湖小湖区4个时期的遥感影像NDVI值进行了解译。结果表明,近30a来博斯腾湖小湖区湿地环境问题严重,突出表现在小湖区湿地面积萎缩、沼泽景观持续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咸化等方面。针对湿地存在的环境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环境问题 变化 保护对策 博斯腾小湖区
下载PDF
博斯腾湖小湖区湿地生态需水量阈值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英 钟瑞森 +4 位作者 段永超 程勇 姜立新 李江宏 刘铁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25-1533,共9页
湿地生态需水量阈值是其生态系统发生质变的临界条件,一旦某阈值被超越,系统的某些物质平衡关系、功能、健康就会受到影响,而月尺度的湿地生态需水量阈值研究有助于水资源优化配置。针对博斯腾湖小湖区芦苇沼泽镶嵌交错明水塘道的景观结... 湿地生态需水量阈值是其生态系统发生质变的临界条件,一旦某阈值被超越,系统的某些物质平衡关系、功能、健康就会受到影响,而月尺度的湿地生态需水量阈值研究有助于水资源优化配置。针对博斯腾湖小湖区芦苇沼泽镶嵌交错明水塘道的景观结构,结合遥感数据同步获取大范围数据的优势,利用长时间序列的水面面积频率分析,确定月尺度最小、中等和理想状态的小湖区湿地明水区面积;采用蒸发皿观测值计算法,核算小湖区湿地的月尺度最小、中等和理想生态耗水量。结果表明:小湖区湿地全年月平均最小、中等和理想的生态水面面积为14.47 km^(2)、21.56 km^(2)、26.75 km^(2);小湖区湿地生长季3—9月最小生态需水量为0.22×10^(8)m^(3)、0.35×10^(8)m^(3)、0.44×10^(8)m^(3)、0.51×10^(8)m^(3)、0.39×10^(8)m^(3)、0.41×10^(8)m^(3)、0.28×10^(8)m^(3),其中6月最大,3月最小,小湖区湿地年最小生态需水量约为3.02×10^(8)m^(3);如若同时满足小湖区湿地生态目标芦苇生长所需动态水位,3—9月最小生态需水量为0.40×10^(8)m^(3)、0.52×10^(8)m^(3)、0.79×10^(8)m^(3)、0.86×10^(8)m^(3)、2.31×10^(8)m^(3)、0.41×10^(8)m^(3)、0.28×10^(8)m^(3),其中7月最大,9月最小,小湖区湿地年最小生态需水量约为5.99×10^(8)m^(3)。本研究计算结果可用于小湖区湿地年、月尺度来水分配及出水调控,有利于提高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确保小湖生态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量 阈值 频率分析 博斯腾小湖区湿地
下载PDF
近50年博斯腾湖小湖区芦苇资源量消长变化及主要驱动因素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海燕 刘彬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9期154-159,共6页
以新疆博斯腾湖小湖区为研究区,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实地补充调查,分析了小湖区1958—2010年芦苇(Pragmites australis)产量、面积及质量的变化特点及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近50年博斯腾湖小湖区芦苇产量呈现先下降... 以新疆博斯腾湖小湖区为研究区,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实地补充调查,分析了小湖区1958—2010年芦苇(Pragmites australis)产量、面积及质量的变化特点及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近50年博斯腾湖小湖区芦苇产量呈现先下降后缓慢增加的趋势,芦苇分布面积也经历了先变小后变大的过程;总体上芦苇资源呈现衰退趋势,一、二、三类芦苇面积减少,四类芦苇面积增加;水位(x)与芦苇产量(y)呈极显著相关关系,1958—1982年,芦苇产量与水位的回归方程为y=-4.9526x2+10379x-5E+06(R=0.88),1983—2010年,芦苇产量与水位的回归方程为y=-0.507x2+1062.8x-556910(R=0.78);地下水埋深与芦苇生长关系密切,地下水埋深为1.97 m时,芦苇生长最快。矿化度(x)和芦苇产量(y)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12.39x2+32.033x-5.6795(R=-0.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资源量 影响因子 博斯腾小湖区
下载PDF
博斯腾湖小湖区湿地景观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皓 李新国 +1 位作者 闫凯 刘彬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533-2540,共8页
以博斯腾湖小湖区为研究区,采用5个不同时期的Landsat影像为主要数据源,运用景观转换系数和重心迁移模型对1996-2015年研究区湿地景观变化进行分析,以揭示博斯腾湖小湖区的景观变化类型与景观的重心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近20年有... 以博斯腾湖小湖区为研究区,采用5个不同时期的Landsat影像为主要数据源,运用景观转换系数和重心迁移模型对1996-2015年研究区湿地景观变化进行分析,以揭示博斯腾湖小湖区的景观变化类型与景观的重心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近20年有地表水的湿地与旱地的重心变化强烈,1996-2001年有地表水的湿地重心变化达到最大值,向西南迁移10.57km,旱地重心变化也达到最大值,向东南迁移8.78km。(2)近20年明水与旱地的重心迁移呈顺时针向心偏移。(3)稳定型景观是研究区的主要构成类型,占总类型的89.72%,非稳定型景观保持在总类型的11.28%,研究区湿地景观变化逐渐呈稳定趋势。研究表明,气候因素、湖泊水位和区域湿地保护措施是影响研究区湿地景观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变化 景观转换系数 重心迁移模型 Landsat影像 博斯腾小湖区
下载PDF
1976-2011年博斯腾湖小湖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祖皮艳木.买买提 赛迪古丽.哈西木 +1 位作者 玉米提.哈力克 肉孜.阿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8-332,337,共6页
以1976年、1990年、2002年和2011年4期的遥感影像资料为基础,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及其他相关资料,研究了1976—2011年博斯腾湖小湖区湿地面积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近40年间小湖区湿地面积变化呈波动性趋势。其... 以1976年、1990年、2002年和2011年4期的遥感影像资料为基础,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及其他相关资料,研究了1976—2011年博斯腾湖小湖区湿地面积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近40年间小湖区湿地面积变化呈波动性趋势。其中1976年湿地面积最大为3 813.12hm^2;2002年和2011年湿地面积分别减少为3 138.12,2 285.53hm^2。(2)在整个研究时段博斯腾湖小湖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整体上呈减少趋势:其中在1976—1990年,年平均减少2.67%;而在1990—2002年,年平均增长2.63%;2002年以后不断减少,减少速度比前15年明显加快。从研究区各生态功能服务价值对总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贡献来看,废弃物处理、水涵养和气候调节功能服务价值的贡献率较大,且在整个研究时段呈增加的趋势。在研究期间,博斯腾湖小湖区湿地面积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与流域自然和人为因素密切相关,应重视近年来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对绿洲经济活动进行合理规划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面积 生态服务价值变化 小湖区湿地 博斯腾流域
下载PDF
浅谈博斯腾湖小湖区水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
6
作者 米文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1年第10期138-140,共3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孔雀河出流的水量已不能满足孔雀河流域工农业发展的需求,沿湖水量调度水工程及生态治理工程及相继完工后,受进出小湖区水量的调控及大湖水位的影响,小湖区湿地生态环境会呈现不同的变化,而湿地保护涉及多部门,多层次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孔雀河出流的水量已不能满足孔雀河流域工农业发展的需求,沿湖水量调度水工程及生态治理工程及相继完工后,受进出小湖区水量的调控及大湖水位的影响,小湖区湿地生态环境会呈现不同的变化,而湿地保护涉及多部门,多层次的管理,保障小湖区水道畅通,优化水量调度及合理规划水系、对改善小湖区生态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湖区 湿地 水位 水质 水体交换
下载PDF
博斯腾湖小湖区景观动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皓 李新国 +1 位作者 闫凯 刘彬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30,共8页
以博斯腾湖小湖区为研究区,采用5个不同时期Landsat影像为基本数据源,利用景观转换系数,结合景观转化幅度,分析近22a博斯腾湖小湖区景观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近22a博斯腾湖小湖区湿生景观面积占50%~54%和旱地景观面积占46%~50%,... 以博斯腾湖小湖区为研究区,采用5个不同时期Landsat影像为基本数据源,利用景观转换系数,结合景观转化幅度,分析近22a博斯腾湖小湖区景观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近22a博斯腾湖小湖区湿生景观面积占50%~54%和旱地景观面积占46%~50%,旱地景观面积与湿生景观面积之间最大比例相差8%;1994~2001年景观转换幅度为172.8km2,占总面积的21.3%,向湿生景观转换阶段,总体上斑块向湿生景观转化;2001~2015年景观转换幅度为-168.7km2,占总面积的20.4%,向旱地景观转换阶段,总体上斑块向旱地景观转化;1994~2006年博斯腾湖小湖区以转换系数为±3的大面积景观转换为主,干湿动态变化强烈,变化强烈区主要分布在小湖区的北侧外缘区、内部变化较为缓和;2006~2015年湿地以转换系数为±1、±2的小面积景观转换为主,干湿动态变化相对缓和、稳定,小湖区内部景观类型变化弱,景观变化的主要发生区域在小湖区的外缘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动态变化 景观转化幅度 景观转换系数 Landsat影像 博斯腾小湖区
原文传递
博斯腾湖
8
作者 阿文 《中国农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0期31-31,共1页
又名巴格拉什湖,位于焉耆盆地东南部,连同周围的小湖区和沼泽,面积达1440平方公里,为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以其物产丰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而著称。美丽的孔雀河以它为起源。
关键词 博斯腾 小湖区 孔雀河 气候宜人 淡水 焉耆盆地 拉什 沼泽 起源 内陆
下载PDF
瀚海汪洋博斯腾湖
9
作者 秦汉 巩亮亮 《新疆人文地理》 2010年第6期54-61,共8页
从地质学上讲,博斯腾湖是天山西褶皱带坳陷区产生的构造湖,湖面东西长约55公里,南北宽约25公里,略呈三角形,湖区水域总面积达1646平方公里。博斯腾湖有大小两个湖区,其中大湖面积约980平方公里;大湖西南部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数十个小湖区... 从地质学上讲,博斯腾湖是天山西褶皱带坳陷区产生的构造湖,湖面东西长约55公里,南北宽约25公里,略呈三角形,湖区水域总面积达1646平方公里。博斯腾湖有大小两个湖区,其中大湖面积约980平方公里;大湖西南部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数十个小湖区,小湖区有较大的湖泊16个,总面积约240平方公里。博斯腾湖最深处约16米,平均深度约10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斯腾 小湖区 芦苇 新疆南部 池沼公鱼 瀚海 罗布泊 水域 蒙古族
下载PDF
博斯腾小湖最低生态水位与水量盈缺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凌瑜楠 刘英 +7 位作者 彭佳宾 钟瑞森 黄粤 刘铁 程勇 张勇 姜立新 于梅艳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6-32,60,共8页
近年来,博斯腾湖小湖水位大幅波动引发了湖区生态环境问题,基于最低生态水位的湖泊水量盈缺分析对小湖水量调度和生态保护有积极意义。基于1991-2019年达吾提闸实测小湖水位数据,结合湖盆DEM数据和遥感NDVI数据,分别采用年保证率设定法... 近年来,博斯腾湖小湖水位大幅波动引发了湖区生态环境问题,基于最低生态水位的湖泊水量盈缺分析对小湖水量调度和生态保护有积极意义。基于1991-2019年达吾提闸实测小湖水位数据,结合湖盆DEM数据和遥感NDVI数据,分别采用年保证率设定法、湖泊地形分析法和曲线相关法计算小湖区最低生态水位;并利用其他水文、气象和农业活动和湖区水量调控数据,使用主成分分析法解析小湖缺水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博斯腾湖小湖最低生态水位为1047.18 m,多年平均满足率为31.03%。1991-1998年、2005-2015年和2017年间博斯腾小湖区发生了生态缺水,平均缺水量为0.69×10^8 m^3。上游来水量是小湖生态需水保证情势的主要驱动因素,农业活动和宝浪苏木水量调节活动次之,气候变化影响相对较小。2000年之前,生态缺水主要由湖区水位调控产生;2000年之后,灌区农业取水成为生态缺水主要诱因。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博斯腾湖小湖水量调控和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生态水位 生态缺水 博斯腾 小湖区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惊诧——古巴见闻录
11
作者 佚名 《学习博览》 2008年第12期48-49,共2页
随全国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代表团在古巴逗留5天,其间的见闻感受,颇耐人寻味。古巴的"国宾馆"我们住在名叫"小湖区"的国宾馆,相当于北京的钓鱼台国宾馆。那里植物茂密,繁花似锦。湖中很多水鸟,在盛开的睡莲中游弋... 随全国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代表团在古巴逗留5天,其间的见闻感受,颇耐人寻味。古巴的"国宾馆"我们住在名叫"小湖区"的国宾馆,相当于北京的钓鱼台国宾馆。那里植物茂密,繁花似锦。湖中很多水鸟,在盛开的睡莲中游弋;相貌奇特的火烈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巴人 国宾馆 全国人大常委会 教科文 见闻 小湖区 火烈鸟 医院 政府大楼 政府办公
原文传递
Nitrate-Nitrogen Dynamics and Nitrogen Budgets in Rice-Wheat Rotations in Taihu Lake Region, China 被引量:3
12
作者 ZHANG Jun-Hua LIU Jian-Li +2 位作者 ZHANG Jia-Bao CHENG Ya-Nan WANG Wei-Pe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期59-69,共11页
Nitrate-nitrogen (NO3-N) dynamics and nitrogen (N) budgets in rice (0ryza sativa L.)-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rotations in the Taihu Lake region of China were studied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N fertilizer... Nitrate-nitrogen (NO3-N) dynamics and nitrogen (N) budgets in rice (0ryza sativa L.)-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rotations in the Taihu Lake region of China were studied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N fertilizer management over a two-year period. The experiment included four N rates for rice and wheat, respectively: N1 (125 and 94 kg N ha-1), N2 (225 and 169 kg N ha-1), N3 (325 and 244 kg N ha-1), and NO (0 kg N ha-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n overlying water layer during the rice growing seasons contributed to moderate concentrations of NO3-N in sampled waters and the concentrations of NO3-N only showed a rising trend during the field drying stage. The NO3-N concentrations in leachates during the wheat seasons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during the rice seasons, particularly in the wheat seedling stage. In the wheat seedling stage, the NO3-N concentrations of leachat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N treatments than in NO treatment and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N rates. As the NO3-N content (below 2 mg N L-1) at a depth of 80 cm during the rice-wheat rotations did not respond to the applied N rates, the high levels of NO3-N in the groundwater of paddy fields might not be directly related to NO3-N leaching. Crop growth trend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variations of NO3-N in leachates. A reduction in N application rate, especially in the earlier stages of crop growth, and synchronization of the peak of N uptake by the crop with 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are key measures to reduce N loss. Above-ground biomass for rice and whea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ing N rate,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N2 and N3. Increasing N rates to the levels greater than N2 not only decreased N use efficiency, but Mso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N loss. After two cycles of rice-wheat rotations, the apparent N losses of N1, N2 and N3 amounted to 234, 366 and 579 kg N ha-1, respectively. With an increase of N rate from NO to N3, the percentage of N uptake in total N inputs decreased from 63.9% to 46.9%. The apparent N losses during the rice season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during the wheat seasons and were related to precipitation; therefore, the application of fertilizer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climate conditions and avoid application before heavy rainfa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ve-ground biomass crop uptake nitrate-nitrogen leaching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nitrogen transpor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