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性壳聚糖微球固定化小牛白蛋白的研究
1
作者 徐翠香 高强 《广东化工》 CAS 2013年第9期62-63,共2页
考察了磁性壳聚糖微球对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中小牛白蛋白的吸附性能,采用TEM(透射电镜)、XRD(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微球的形貌、组成,深入探讨了磁性壳聚糖微球用量对蛋白质脱除率的影响、吸附温度和蛋白质溶液离子强度对微球吸... 考察了磁性壳聚糖微球对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中小牛白蛋白的吸附性能,采用TEM(透射电镜)、XRD(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微球的形貌、组成,深入探讨了磁性壳聚糖微球用量对蛋白质脱除率的影响、吸附温度和蛋白质溶液离子强度对微球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蛋白质脱除率随磁性壳聚糖微球用量增大而增大,最终趋于平稳;随着温度升高,微球吸附蛋白量先增加后减小;蛋白溶液离子强度增加,微球吸附蛋白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牛白蛋白 磁性微球 壳聚糖
下载PDF
本体觉传入纤维在小鼠脊髓内的发育变化(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黄静 冯枫 +2 位作者 刘翔宇 李云庆 武胜昔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观察本体觉传入纤维在小鼠脊髓内投射和终止的发育变化。方法采用小牛白蛋白(PV)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异标记本体觉传入纤维,用免疫荧光单标记和双标记方法观察本体觉传入纤维在脊髓内的生长模式以及与运动神经元的关系。染色后的切... 目的观察本体觉传入纤维在小鼠脊髓内投射和终止的发育变化。方法采用小牛白蛋白(PV)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异标记本体觉传入纤维,用免疫荧光单标记和双标记方法观察本体觉传入纤维在脊髓内的生长模式以及与运动神经元的关系。染色后的切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PV样免疫阳性(LI)本体觉纤维最早于胚胎(E)14 d出现在后索,E15时进入脊髓灰质。E16时,已有较多的PV_LI纤维到达中间带灰质和前角(VH)。此后,随着发育阶段的增长,脊髓VH内PV_LI本体觉纤维和终末的数量和密度逐渐增加,并在生后早期P0_P7达到最高水平。P14后,上述本体觉纤维和终末的数量逐渐减少。本体觉传入纤维的终末在E17时开始与脊髓VH运动神经元形成密切的接触。结论本体觉传入纤维在脊髓内的定位模式形成于小鼠胚胎后期和生后早期,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脊髓反射运动环路的发育特点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觉传入纤维 躯体感觉 脊髓 发育 小牛白蛋白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 小鼠
下载PDF
复合磁性壳聚糖微球对BSA的吸附机理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徐翠香 仓理 高强 《云南化工》 CAS 2008年第1期12-16,共5页
将脱乙酰度为85%的壳聚糖包裹在由二价和三价的铁离子共沉淀制得的Fe3O4磁子表面,用环氧氯丙烷作为交联剂进行交联制成磁性壳聚糖(简称MC),用于吸附蛋白质-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中的小牛白蛋白(BSA),利用TEM(透射电镜)、IR(红外光... 将脱乙酰度为85%的壳聚糖包裹在由二价和三价的铁离子共沉淀制得的Fe3O4磁子表面,用环氧氯丙烷作为交联剂进行交联制成磁性壳聚糖(简称MC),用于吸附蛋白质-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中的小牛白蛋白(BSA),利用TEM(透射电镜)、IR(红外光谱)、TG-DSC(失重-差热)、XRD(粉末衍射)分析微球的形貌、组成及热性能,考察了牛白蛋白的初始浓度、溶液pH及保温时间对蛋白质吸附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pH增大使蛋白质的吸附量减小;在一定范围内,增大蛋白质的初始浓度和延长保温时间均有利于增加蛋白质的吸附量,温度对微球吸附蛋白质的影响比较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牛白蛋白 磁性微球 壳聚糖 吸附
下载PDF
痛温觉和本体觉传入纤维在小鼠脊髓内的不同发育特点(英文)
4
作者 冯枫 黄静 +2 位作者 刘翔宇 李云庆 武胜昔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3-157,共5页
本研究通过采用钙基因相关肽(CGRP)和小牛白蛋白(PV)分别标记胚胎15d(E15)到生后3d(P3)小鼠脊髓的痛温觉和本体觉两种初级传入纤维,观察了这两种纤维在小鼠脊髓内投射和终止的发育变化。结果显示:CGRP样免疫阳性(LI)纤维最早于E16出现... 本研究通过采用钙基因相关肽(CGRP)和小牛白蛋白(PV)分别标记胚胎15d(E15)到生后3d(P3)小鼠脊髓的痛温觉和本体觉两种初级传入纤维,观察了这两种纤维在小鼠脊髓内投射和终止的发育变化。结果显示:CGRP样免疫阳性(LI)纤维最早于E16出现在脊髓背角浅层,并在E17和E18时逐渐向背角外侧和深层终止。在出生后,CGRPLI纤维在背角的分布特点无明显变化,但是在背角浅层的纤维数量进一步增加,分支状态更为复杂。另外,还在E16时开始出现向对侧脊髓背角发出侧支投射的CGRP-LI纤维,至生后早期,向对侧投射的纤维数量增多。PVLI纤维最早于E15进入脊髓灰质。E16时,已有较多的PVLI纤维到达中间带灰质和腹角。随着发育阶段的增长,脊髓腹角内PVLI本体觉纤维和终末的数量和密度逐渐增加,并于生后早期(P0P3)时达到最高水平。本体觉传入纤维的终末在E17时开始与脊髓腹角内的运动神经元形成密切的接触。本实验结果表明痛温觉和本体觉传入纤维在脊髓内的终止形成于小鼠胚胎晚期和生后早期,并具有时空特异性。这为深入理解感觉信息在脊髓传递和调节的形成过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温觉传入纤维 本体觉传入纤维 钙基因相关肽 小牛白蛋白 发育 脊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