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温度下杉叶蕨藻对风信子鹿角珊瑚附生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
作者 傅建融 周洁 +3 位作者 张艳苹 翟欣 李浩 刘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8-1311,共14页
全球变暖引发珊瑚礁区向大型海藻场生态演替现象与日俱增,大型海藻对珊瑚的影响主要包括抑制生长、发育与繁殖,但不同的海藻对不同的珊瑚具有不同的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仍未有定论。为探究热压力所引起二者竞争关系的变化,以枝状风信子... 全球变暖引发珊瑚礁区向大型海藻场生态演替现象与日俱增,大型海藻对珊瑚的影响主要包括抑制生长、发育与繁殖,但不同的海藻对不同的珊瑚具有不同的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仍未有定论。为探究热压力所引起二者竞争关系的变化,以枝状风信子鹿角珊瑚(Acroproa hyacinthus)和大型底栖海藻杉叶蕨藻(Caulerpa taxifolia)为研究对象,设置了环境温度(27℃)与热压力温度(30℃),比较藻类间接接触和直接接触珊瑚对珊瑚附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并从培养水环境及海藻表面微生物中寻找影响珊瑚表面微生物的原因。结果表明,去除嵌合体后共获得3369713条优化序列,并且大部分细菌得到注释。环境温度下,间接接触与直接接触组微生物表达模式接近,海藻的处理使得珊瑚表面附生微生物种类、丰度、PcoA区分度最高。门水平上,微生物群落主要由变形菌门、拟杆菌门、蓝细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组成。目水平上,微生物群落主要由红细菌目、黄杆菌目、肠杆菌目、蓝细菌目、假单胞菌目、噬几丁质菌目组成。这些细菌表型主要包括革兰氏阴性、好氧细菌、移动元件含量和胁迫耐受四大类,生态功能主要包括化能异养和需氧化能异养。对12个处理组的36个样本进行核心ASV分析(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s),共获得139个核心ASVs。以假单胞菌目、黄杆菌目、噬几丁质菌目、红细菌目为主,还包括立克次氏体菌目、伯克霍尔德氏菌目、肠杆菌目、疣微菌目等。通过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可比较各组中相对丰度具有显著差异的细菌类群。环境温度下,群落中弧菌(Vibrio)、邻单胞菌(Plesiomonas)、奈瑟氏菌(Neisseria)以及螺旋体菌(Brevinema)相对丰度显著升高;温度升高后,珊瑚白化且胞内寄生病原微生物丰度显著升高,如米卡弧菌(Micavibrionales)与立克次氏体菌(Rickettsiales);热压力下,海藻的加入缓解了珊瑚白化、减少了胞内寄生性微生物丰度、显著提高了益生菌海命菌(Marivita)以及Halioxenophilus丰度。因此,在不同温度下杉叶蕨藻既作为压力源转移病原菌,又协助珊瑚抵抗胞内寄生菌,结果有助于理解大型海藻—珊瑚的竞争关系,解释海藻对珊瑚的潜在生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信子鹿角珊瑚 杉叶蕨 热压力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中国渤海与黄海沿岸珊瑚藻属2个近似种的形态分类及系统发育
2
作者 王雪聪 丁兰平 +5 位作者 黄冰心 闫璟 郭优璇 梁俊霞 秦佳男 楚越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9,共8页
为了从形态学和系统发育学上区分我国渤海与黄海沿岸珊瑚藻属的不同物种,从河北秦皇岛和山东青岛沿岸采集珊瑚藻样品,首先通过生物冷冻切片和显微拍照技术进行形态鉴定,在此基础上,利用3种分子序列,即rbcL、COI、UPA,对珊瑚进行系统发... 为了从形态学和系统发育学上区分我国渤海与黄海沿岸珊瑚藻属的不同物种,从河北秦皇岛和山东青岛沿岸采集珊瑚藻样品,首先通过生物冷冻切片和显微拍照技术进行形态鉴定,在此基础上,利用3种分子序列,即rbcL、COI、UPA,对珊瑚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分别采用NJ法、ML法和ME法构建珊瑚藻属部分物种的系统进化树,明确物种间的亲缘关系.结果如下:①根据形态鉴定出了我国渤海和黄海沿岸珊瑚藻属的2个近似种,即珊瑚藻(Corallina officinalis)和小珊瑚藻(Corallina pilulifera);②两者虽然在外形上相似,但在主枝节间髓细胞层数、节间中肋状突起的有无以及孢子囊生殖窝有无长角等特征上存在差异;③观察了秦皇岛海域珊瑚藻生长发育特征的季节变化,为其形态分类鉴定提供了补充数据;④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部分样品与珊瑚藻聚为一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 小珊瑚 生物冷冻切片 分子系统发育 生长发育特征
下载PDF
小珊瑚藻藻红蛋白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广发 林均民 林枫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3-27,共5页
以羟基磷灰石柱层析法从小珊瑚藻(Corallina pilulifera)中提取出藻红蛋白,其纯度可达A565/A280大于3,得率为0.173g/kg。该藻红蛋白在498nm和565nm处有两处荧光激发峰,为双峰型。荧光发射光谱检测表明藻红蛋白在pH5.0-10.0溶... 以羟基磷灰石柱层析法从小珊瑚藻(Corallina pilulifera)中提取出藻红蛋白,其纯度可达A565/A280大于3,得率为0.173g/kg。该藻红蛋白在498nm和565nm处有两处荧光激发峰,为双峰型。荧光发射光谱检测表明藻红蛋白在pH5.0-10.0溶液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其中以pH6.0和pH10.0的稳定性最高。该藻红蛋白对光照敏感,光照度800lx照射17h后荧光基本消失。对氧化剂(H2O2)敏感,在9℃以0.1%的H2O2处理24h,荧光基本消失。藻红蛋白不耐高温,80℃处理0.5h,导致蛋白液褪色,荧光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珊瑚(corallina pilulifera) 红蛋白 荧光发射光谱 稳定性
下载PDF
鼠尾藻和小珊瑚藻对赤潮异弯藻克生效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曲良 肖慧 +3 位作者 王仁君 董栋 冯朝 唐学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1-626,共6页
通过共培养的方法,比较了鼠尾藻(Surgassum thunbergii)和小珊瑚藻(Corallina pilulifera)新鲜组织、干粉末、水溶性抽提液、培养水的过滤液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am akashiwo)生长的克生效应。结果表明,鼠尾藻和小珊瑚藻的新鲜组织对... 通过共培养的方法,比较了鼠尾藻(Surgassum thunbergii)和小珊瑚藻(Corallina pilulifera)新鲜组织、干粉末、水溶性抽提液、培养水的过滤液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am akashiwo)生长的克生效应。结果表明,鼠尾藻和小珊瑚藻的新鲜组织对赤潮异弯藻的生长都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与鼠尾藻相比,小珊瑚藻的抑制作用更强。2种大型海藻的干粉末在2个高浓度(1.2,2.4 g.L-1)时对赤潮异弯藻的生长都产生了抑制作用,小珊瑚藻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2种大型海藻高浓度的水溶性抽提液(24 g.L-1)在实验的48 h内使赤潮异弯藻完全致死。在2种大型海藻培养水过滤液对赤潮异弯藻的作用实验中,在一次性添加方式下,小珊瑚藻的培养水过滤液对赤潮异弯藻的生长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在半连续添加方式下,却显著抑制了赤潮异弯藻的生长。与小珊瑚藻相比,无论在一次性还是在半连续添加方式下,鼠尾藻的培养水过滤液对赤潮异弯藻的生长都没有显示出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生效应 鼠尾 小珊瑚 赤潮异弯
下载PDF
小珊瑚藻对赤潮异弯藻的化感效应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仁君 唐学玺 孙俊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322-2326,共5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小珊瑚藻组织4种不同极性有机溶剂(甲醇、丙酮、乙醚、氯仿)提取物对赤潮异弯藻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小珊瑚藻组织甲醇提取物对赤潮异弯藻的生长抑制活性最强,并且在较高浓度下能使赤潮异弯藻完全死亡,其他3种有机...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小珊瑚藻组织4种不同极性有机溶剂(甲醇、丙酮、乙醚、氯仿)提取物对赤潮异弯藻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小珊瑚藻组织甲醇提取物对赤潮异弯藻的生长抑制活性最强,并且在较高浓度下能使赤潮异弯藻完全死亡,其他3种有机溶剂提取物对赤潮异弯藻的生长无明显影响.表明小珊瑚藻组织中含有的对赤潮异弯藻有抑制作用的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极性.对小珊瑚藻的甲醇提取物进行液液萃取,将其分离为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蒸馏水相,并对赤潮异弯藻进行生物活性检测.结果发现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具有较强的杀藻活性,表明脂肪酸可能是小珊瑚藻组织内抑制赤潮异弯藻生长的化感物质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海 小珊瑚 化感效应 赤潮异弯
下载PDF
珊瑚藻硫酸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其结构表征 被引量:6
6
作者 胡艳南 于广利 +3 位作者 吴建东 赵峡 王培培 嵇国利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0-94,共5页
珊瑚藻(Corallina officinalis)经乙醇脱脂后,再依次经冷水、热水和热碱水溶液提取,从中获得了3种多糖(COW,COH和COA)。运用气相色谱法(GC)、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核磁共振碳谱(13C-NMR)等方法对其单... 珊瑚藻(Corallina officinalis)经乙醇脱脂后,再依次经冷水、热水和热碱水溶液提取,从中获得了3种多糖(COW,COH和COA)。运用气相色谱法(GC)、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核磁共振碳谱(13C-NMR)等方法对其单糖组成、重均分子量以及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OW与COH均由半乳糖(Gal)和3,6-内醚-半乳糖(AnG)组成,COA则主要由葡萄糖(Glu)组成;3种多糖的相对分子量分别为24.6,28.4和15.8 kD;硫酸基含量分别为19.0%,15.5%和12.6%。经FTIR和13C-NMR分析表明,COW和COH均属于含有κ-卡拉胶和硫琼胶的杂聚糖,COA为6-硫酸-α-1,4-葡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 硫酸半乳聚糖 提取 结构研究
下载PDF
红藻小珊瑚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袁兆慧 韩丽君 +6 位作者 范晓 李帅 史大永 孙杰 马明 杨永春 石建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1787-1790,共4页
目的:对红藻小珊瑚藻Corallina pilulifera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HPLC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用MS,1H-NMR,13C-NMR,DEPT等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通过MTT法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细胞... 目的:对红藻小珊瑚藻Corallina pilulifera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HPLC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用MS,1H-NMR,13C-NMR,DEPT等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通过MTT法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从红藻小珊瑚藻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E)-phytol epoxide(1),phytenal(2),phytol(3),dehydrovom ifoliol(4),loliolide(5),3-βhydroxy-5,α6-αepoxy-7-m e-gastigm ene-9-one(6),4-hydroxybenzaldehyde(7)。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种海藻中分离得到。细胞毒活性试验结果显示所有化合物在质量浓度为10μg.mL-1均无明显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珊瑚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中国珊瑚藻科2个新纪录种——钝顶叉节藻和鳞形珊瑚藻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宏伟 徐冬燕 +1 位作者 李莹 徐娜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228-230,共3页
采自中国大连的钝顶叉节藻(Amphiroa echigoensis Yendo)和鳞形珊瑚藻(Corallina confuse Yendo)被确定为中国珊瑚藻科的2个新纪录.二者分别属于叉节藻属(Amphiroa Lamouroux)和珊瑚藻属(Corallina Lamouroux);对这2种海藻进行了形态观... 采自中国大连的钝顶叉节藻(Amphiroa echigoensis Yendo)和鳞形珊瑚藻(Corallina confuse Yendo)被确定为中国珊瑚藻科的2个新纪录.二者分别属于叉节藻属(Amphiroa Lamouroux)和珊瑚藻属(Corallina Lamouroux);对这2种海藻进行了形态观察和生态习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 叉节 钝顶叉节 珊瑚 鳞形珊瑚 新纪录
下载PDF
高浓度CO2引起的海水酸化对小珊瑚藻光合作用和钙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徐智广 李美真 +3 位作者 霍传林 于道德 张振冬 邵雁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99-705,共7页
为了探讨CO2海底封存潜在的渗漏危险对于海洋生物的可能影响,以大型钙化藻类小珊瑚藻(Corallina pilulifera)为研究对象,在室内控光控温条件下,通过向培养海水充入CO2气体得到3种不同酸化程度的培养条件(pH 8.1、6.8和5.5),24h后比较藻... 为了探讨CO2海底封存潜在的渗漏危险对于海洋生物的可能影响,以大型钙化藻类小珊瑚藻(Corallina pilulifera)为研究对象,在室内控光控温条件下,通过向培养海水充入CO2气体得到3种不同酸化程度的培养条件(pH 8.1、6.8和5.5),24h后比较藻体光合作用和钙化作用情况。结果显示:相对于自然海水培养条件(pH 8.1),在pH 6.8条件下培养的小珊瑚藻光合固碳速率得到了增强,而在pH 5.5条件下光合固碳速率则降低;随着酸化程度的增强,藻体的钙化固碳速率越来越低,在pH 5.5条件下甚至表现为负值[(-2.53±0.57)mg C g-1干重h-1];藻体颗粒无机碳(PIC)和颗粒有机碳(POC)含量的比值随着酸化程度的加强而降低,这反映了酸化对光合和钙化作用的综合效应。快速光反应曲线的测定结果显示:随着酸化程度的增强,强光引起的光抑制程度越来越强;在酸化条件下,藻体的光饱和点显著降低,但pH 6.8和5.5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低光下的电子传递速率在pH 8.1和6.8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H 5.5培养条件下显著降低;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在pH 6.8时最大,在pH 5.5时最低。以上结果说明,高浓度CO2引起的海水酸化显著地影响着小珊瑚藻的光合和钙化过程,不同的酸化程度下,藻体的光合、钙化反应不同,在较强的酸化程度下(pH 5.5),藻体的光合和钙化过程都将受到强烈的抑制,这些结果为认识CO2海底封存渗漏危险对海洋钙化藻类的可能影响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海水酸化 小珊瑚 光合作用 钙化作用 快速光反应曲线
下载PDF
珊瑚藻藻红蛋白分离纯化技术及光谱学特性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盛 吴祖建 +1 位作者 林奇英 谢联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5-499,共5页
藻红蛋白(PE)具有特征性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是一种新颖的荧光分子探针.经反复探索研究建立了盐析、离子交换层析、羟基磷灰石吸附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的分离纯化方案,从珊瑚藻中分离纯化出R-藻红蛋白(R-PE),其纯度[D(565nm)/D(280nm)]高... 藻红蛋白(PE)具有特征性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是一种新颖的荧光分子探针.经反复探索研究建立了盐析、离子交换层析、羟基磷灰石吸附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的分离纯化方案,从珊瑚藻中分离纯化出R-藻红蛋白(R-PE),其纯度[D(565nm)/D(280nm)]高达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纯化 珊瑚 红蛋白 柱色谱层析 荧光光谱 荧光免疫分析 传染病 诊断
下载PDF
中国珊瑚藻的多样性及分布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1
作者 雷新明 黄晖 +1 位作者 练健生 MCCOOK Laurence J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40,共11页
珊瑚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一类重要的钙化红藻,且具有海洋初级生产力和生态服务功能,已经成为当前热点研究生物之一。目前,世界各国有关珊瑚藻的种类、分布等正在逐渐明晰,而我国海域珊瑚藻的分布研究尚属空白,许多种类的多样性信息也需... 珊瑚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一类重要的钙化红藻,且具有海洋初级生产力和生态服务功能,已经成为当前热点研究生物之一。目前,世界各国有关珊瑚藻的种类、分布等正在逐渐明晰,而我国海域珊瑚藻的分布研究尚属空白,许多种类的多样性信息也需要更新。中国珊瑚藻本底信息的匮乏也阻碍了我国在各个层面上开展珊瑚藻研究与保护工作。为此,文章对中国海域珊瑚藻种类和分布现状进行了汇总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现有珊瑚藻种类记录162种,合并同物异名种后共计112种,隶属于10科26属,约占全球珊瑚藻种类数的15%;其中大陆有79种,台湾岛66种,香港10种。我国珊瑚藻的分布从渤海到南海均有分布,呈现出明显的热带与亚热带分布特征;其中辽宁、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和香港海域记载较少(<20种),而台湾岛、海南岛和三沙海域则较多(>30种)。研究能为明确我国珊瑚藻的种类、数量及分布特征等方面提供良好的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 多样性 分布 现状 中国
下载PDF
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珊瑚藻的生态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雷新明 黄晖 黄良民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5-590,共6页
珊瑚藻是海洋红藻中的大型钙化藻类,全球分布623种,中国现有记录共77种。随着生态科学研究的广泛展开,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珊瑚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尤其在维持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科研人员对有... 珊瑚藻是海洋红藻中的大型钙化藻类,全球分布623种,中国现有记录共77种。随着生态科学研究的广泛展开,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珊瑚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尤其在维持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科研人员对有关珊瑚藻的初级生产力、钙化作用以及在诱导底栖无脊椎动物幼虫的附着与变态等方面已有多方面的研究和探索。然而,有关珊瑚藻生态功能的深层次机理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文章着重围绕目前珊瑚藻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从近年来珊瑚藻在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功能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以期加深人们对珊瑚藻的认识,并促进对珊瑚藻生态功能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 珊瑚礁生态系统 生态功能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南沙群岛珊瑚礁区仙掌藻的现代沉积特征 被引量:6
13
作者 余克服 赵焕庭 朱袁智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0-24,共5页
仙掌藻为温暖水体中钙化的绿藻,是南沙群岛珊瑚礁区重要的钙质沉积物源。对南沙群岛8座环礁现代沉积物样品的分析表明,仙掌藻碎屑在环礁各地貌沉积带沉积物中的含量,以泻湖盆底最高,平均为32.66%,最高可达75%,泻湖坡次... 仙掌藻为温暖水体中钙化的绿藻,是南沙群岛珊瑚礁区重要的钙质沉积物源。对南沙群岛8座环礁现代沉积物样品的分析表明,仙掌藻碎屑在环礁各地貌沉积带沉积物中的含量,以泻湖盆底最高,平均为32.66%,最高可达75%,泻湖坡次之,平均9.22%,礁坪含量低,平均6.06%。南沙群岛仙掌藻以砂质基底上生长的直立类型为主,能生长于各个地貌沉积带,最适生态环境为封闭性好、泻湖面积大、水深较大(10~25m)、水动力弱的砂质泻湖盆底。仙掌藻的现代沉积特征反映了其生态特征,可作为中新世以来珊瑚礁沉积相划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群岛 珊瑚 仙掌 沉积相 沉积特征
下载PDF
珊瑚藻提取物对食用菌病菌及杂菌的抗菌活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欧阳桐娇 林勇 +2 位作者 刘艳如 郑怡 张迪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3-587,共5页
对珊瑚藻乙醇提取物的抗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测定了其对圆弧青霉、绿色木霉、黑曲霉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浓度为0.001 g/mL的珊瑚藻乙酸乙酯相Rf 0.00条带48 h的抑制率最低,为11.4%;浓度为0.01 g/mL的珊瑚藻Rf 0.92条带部分对... 对珊瑚藻乙醇提取物的抗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测定了其对圆弧青霉、绿色木霉、黑曲霉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浓度为0.001 g/mL的珊瑚藻乙酸乙酯相Rf 0.00条带48 h的抑制率最低,为11.4%;浓度为0.01 g/mL的珊瑚藻Rf 0.92条带部分对圆弧青霉96 h抑制率最高,达到了86.0%。GC-MS分析表明,珊瑚藻乙醇提取物成分以酯类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 抗菌活性 食用菌 病菌及杂菌
下载PDF
三亚鹿回头海域珊瑚、团扇藻和砂反射率光谱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永强 陈标 +2 位作者 雷新明 谢强 黄晖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483-3488,共6页
以海南三亚湾鹿回头附近海域常见的8种优势造礁石珊瑚的反射率光谱代表该海域珊瑚的反射率光谱,用光纤光谱仪测量它们和此海域常见底质团扇藻、砂的反射率光谱。利用反射率、导数光谱法分析研究了该海域造礁石珊瑚、团扇藻和砂反射率光... 以海南三亚湾鹿回头附近海域常见的8种优势造礁石珊瑚的反射率光谱代表该海域珊瑚的反射率光谱,用光纤光谱仪测量它们和此海域常见底质团扇藻、砂的反射率光谱。利用反射率、导数光谱法分析研究了该海域造礁石珊瑚、团扇藻和砂反射率光谱的差异。分析表明500~700nm和珊瑚反射率差异相对较大;珊瑚反射率光谱明显低于砂反射率光谱,反射率谱线整体差异显著。导数分析结果显示造礁石珊瑚、团扇藻和砂的可区分波段为:石珊瑚与团扇藻的一阶导数,主要为415.1~425.6,482~487,514.5~529,577~587.6和631.9~644nm等波段。二阶导数主要为,413~418.7,427.4~432.5,462.3~470.6,494.4~503.6,551.6~561.4,590~594和639~643nm波段。四阶导数主要为,412.2~418.4,420.5~425.3,470.9~480.2,481.3~486.9,540.8~545.7,560~568.3和635.6~639.6nm等波段。石珊瑚与砂的一阶导数,主要为400~413.7,514.5~529.6,576.9~587.6和602.7~667nm波段。二阶导数主要为,420.5~430.7,446.9~458.8,467.3~472.3,537~544.3,556.8~561.4,582.8~587.2和637.6~649.4nm。四阶导数主要为,414.4~418.7,419.5~430.3,486.9~495.8,534.2~540.1,579~583.1,622.7~627.5,640~645和665.4~672.8nm等波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亚湾鹿回头 珊瑚 团扇 反射率光谱
下载PDF
珊瑚藻藻红蛋白β亚基脱辅基蛋白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盛 钟伏弟 +2 位作者 吴祖建 林奇英 谢联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4-338,共5页
首次报道珊瑚藻R-藻红蛋白β亚基基因的全序列.测定的基因序列长为983个碱基,包括β亚基起始密码子上游的10个碱基、β亚基编码区的534个碱基(编码177个氨基酸)、101个碱基的间隔区以及α亚基编码区近5′端的338个碱基(编码112个氨基酸)... 首次报道珊瑚藻R-藻红蛋白β亚基基因的全序列.测定的基因序列长为983个碱基,包括β亚基起始密码子上游的10个碱基、β亚基编码区的534个碱基(编码177个氨基酸)、101个碱基的间隔区以及α亚基编码区近5′端的338个碱基(编码112个氨基酸).对其序列在核酸和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与已知基因序列的9种红藻作了比较分析,认为β亚基氨基酸序列在红藻分类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 红蛋白 Β亚基 脱辅基蛋白基因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珊瑚藻R-藻红蛋白rpeA和rpeB基因全长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英文)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盛 钟伏弟 +2 位作者 吴祖建 林奇英 谢联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8-433,共6页
依据珊瑚藻 (CorallinaofficinalisL .)藻红蛋白rpeA和rpeB的DNA序列 (AF5 1 0 986 )设计引物 ,通过PCR RACE方法扩增得到rpeA和rpeB的cDNA序列 .序列分析表明 ,该序列采用多顺反子转录策略 ,全长 2 2 5 7bp(AF5 42 5 5 4) ,排布顺序为 ... 依据珊瑚藻 (CorallinaofficinalisL .)藻红蛋白rpeA和rpeB的DNA序列 (AF5 1 0 986 )设计引物 ,通过PCR RACE方法扩增得到rpeA和rpeB的cDNA序列 .序列分析表明 ,该序列采用多顺反子转录策略 ,全长 2 2 5 7bp(AF5 42 5 5 4) ,排布顺序为 5′UTR rpeB 间隔区 rpeA 3′UTR .5′非编码区 4 93bp ,rpeB基因 5 34bp ,基因间隔区 1 0 1bp ,rpeA基因 4 95bp ,3′非编码区 6 34bp .在rpeA和rpeB的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均存在类似原核核糖体结合的Shine Dalgarno (SD)序列 .在rpeA基因终止密码子下游 1 1 0bp处还存在着一个可能的开放阅读框架 .经检索GenBank发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 红蛋白 快速分离cDNA末端(RACE)
下载PDF
海水酸化对珊瑚藻生长和钙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聂磊 谢子强 彭丹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7-73,共7页
【目的】比较分析壳状和枝状珊瑚藻在海水酸化作用下的生长与生理能力变化。【方法】通过颗粒有机碳含量分析等技术,测定壳状珊瑚藻拟中叶藻(Mesophyllum simulans)和枝状叉节藻(Amphiroa ephedraea)的钙化固碳速率(Cn)和光合固碳速率(P... 【目的】比较分析壳状和枝状珊瑚藻在海水酸化作用下的生长与生理能力变化。【方法】通过颗粒有机碳含量分析等技术,测定壳状珊瑚藻拟中叶藻(Mesophyllum simulans)和枝状叉节藻(Amphiroa ephedraea)的钙化固碳速率(Cn)和光合固碳速率(Pn),进而分析珊瑚藻钙化和光合能力变化。【结果】海水酸化提升了珊瑚藻的光合固碳速率,叉节藻的光合固碳速率在pH 7.4海水处理下较对照升高了26.52%,拟中叶藻较对照升高了31.11%。酸化海水降低珊瑚藻的碳酸酐酶(CA)活力,导致光合色素叶绿素(Chl a)和藻红蛋白(PE)含量下降,类胡萝卜素(Car)含量有所上升。海水CO2浓度升高处理明显降低珊瑚藻钙化固碳速率,经90 d的海水pH值7.4酸性环境处理,叉节藻钙化表现为负值[(-0.52±0.07)mg·g^(-1)·h^(-1)],钙化量与有机物之比PIC/POC也随之下降,进而影响生长。【结论】海水酸化对于壳状及枝状珊瑚藻的生长、光合色素积累、碳酸酐酶活性以及钙化固碳能力的影响存在差异。壳状珊瑚藻在海水酸化下的钙化生理指标和生长数值变化幅度不明显,但相对差异更为显著。鉴于壳状珊瑚藻在生物礁营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海水酸化因影响壳状珊瑚藻钙化生理,从而对生物礁系统产生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酸化 壳状珊瑚 生理特性 钙化作用
下载PDF
铁钉菜和珊瑚藻提取物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雄平 彭彪 +2 位作者 陈慧斌 蔡彬新 吴发旺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4期352-354,358,共4页
采用圆纸片法对铁钉菜、珊瑚藻粗提取物及萃取得到的不同极性组分进行抗菌实验.结果表明:铁钉菜和珊瑚藻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其中铁钉菜和珊瑚藻提取物的抗细菌活性较强,而对真菌几乎没有抑菌作用.
关键词 铁钉菜 珊瑚 圆形纸片法 抗菌活性
下载PDF
珊瑚藻对黄癣蜂巢珊瑚浮浪幼虫生长和附着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聂磊 谢子强 +1 位作者 卢芷程 谭翠婷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21-26,共6页
以枝状的叉节藻(Amphiroa ephedraea)、珊瑚藻(Corallina officinalis)和壳状的孔石藻(Porolithon onkodes)、拟中叶藻(Mesophyllum simulans)等4种南海海域典型珊瑚藻为研究对象,探讨珊瑚藻对黄癣蜂巢珊瑚浮浪幼虫的生长和基底附着的影... 以枝状的叉节藻(Amphiroa ephedraea)、珊瑚藻(Corallina officinalis)和壳状的孔石藻(Porolithon onkodes)、拟中叶藻(Mesophyllum simulans)等4种南海海域典型珊瑚藻为研究对象,探讨珊瑚藻对黄癣蜂巢珊瑚浮浪幼虫的生长和基底附着的影响.试验发现,高压灭菌后的壳状珊瑚藻在浮浪幼虫附着率方面出现显著下降,表明藻体表面的生物被膜及微生物菌落可能在诱导幼虫附着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而壳状珊瑚藻形成的钙质硬化结构在为珊瑚虫提供硬质基底的功能方面可能与海底岩石结构并无明显差别.黄癣蜂巢珊瑚受精48 h后开始进入浮浪幼虫期,幼虫浮游期平均时间为(173. 25±14. 88) h,其中:以拟中叶藻处理的幼虫浮游期最短(126. 71±12. 20) h,石莼最长(217. 33±19. 45) h,显示拟中叶藻基底最适宜吸引浮浪幼虫进行附着变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癣蜂巢珊瑚 壳状珊瑚 浮浪幼虫 附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