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眼虫的核骨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文建凡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51-557,共7页
小眼虫细胞经轻度超声处理、选择性抽提后,利用DGD包埋-去包埋剂电镜技术及Westernblot分析技术对其核骨架、核纤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细胞核内存在一个不被DNase所降解和热三氯醋酸所去除的纤维蛋白性网架结... 小眼虫细胞经轻度超声处理、选择性抽提后,利用DGD包埋-去包埋剂电镜技术及Westernblot分析技术对其核骨架、核纤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细胞核内存在一个不被DNase所降解和热三氯醋酸所去除的纤维蛋白性网架结构;核的周围有一层明显的核纤层结构;Westernblot分析表明其核纤层有两种阳性蛋白成分,一为相当于高等真核细胞核纤层蛋白 lamin B的强阳性成分,另一为相当于 laminA的弱阳性成分,但无相当于lamin C的成分。本文认为小眼虫这种低等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已具有了核骨架、核纤层结构,其核纤层的蛋白组成应该代表了核纤层进化历程中早期的一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眼虫 核骨架 核纤层 进化
下载PDF
小眼虫的着丝粒蛋白检查
2
作者 吴传芬 代嘉陵 +1 位作者 李靖炎 王永潮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6年第4期501-507,共7页
为了从起源与进化的角度考察着丝粒蛋白,我们从比酵母更低等的原生生物着手,检查它们的着丝粒蛋白。另文我们已报道了对四膜虫研究的结果,本文报道的是对小眼虫(Englenagracilis)的检查。我们的结果表明:眼虫细胞... 为了从起源与进化的角度考察着丝粒蛋白,我们从比酵母更低等的原生生物着手,检查它们的着丝粒蛋白。另文我们已报道了对四膜虫研究的结果,本文报道的是对小眼虫(Englenagracilis)的检查。我们的结果表明:眼虫细胞核里存在的ACA抗原的分子量,包括了用ACA血清在高等生物中检出来的CENP-A、CENP-B、CENP-C和CENP-D这几类基本的着丝粒蛋白组分。作免疫荧光染色后,细胞核呈很强的阳性反应,但分辨不出前着丝粒小点。核仁不被荧光染色,除了核仁外似乎整个核都被染色。这可能反映了抗原的分布在核内不是集中成点状的。经过制备核骨架的程序处理后,细胞核仍为阳性(尽管荧光较弱)。如此看来,眼虫至少已有相当大一部分的ACA抗原是与核骨架结合着的。对分离的细胞核作相应的抽提处理后再作免疫印迹检查,得到的阳性反应带也证明了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眼虫 着丝粒蛋白
下载PDF
二氯化镉对小眼虫细胞的毒性作用
3
作者 关光玉 王建平 Jack Ng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1120-1121,F0002,共3页
目的分析小眼虫细胞Z株和SMZ株对二氯化镉的毒性反应特点。方法采用Koren-Hutner细胞培养液培养小眼虫细胞,制成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培养板,二氯化镉染毒,浓度为6.25-800.0μM。于染毒培养后的24h和48h,用FLUOstarOPTIMA多功能微板读取... 目的分析小眼虫细胞Z株和SMZ株对二氯化镉的毒性反应特点。方法采用Koren-Hutner细胞培养液培养小眼虫细胞,制成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培养板,二氯化镉染毒,浓度为6.25-800.0μM。于染毒培养后的24h和48h,用FLUOstarOPTIMA多功能微板读取仪分别于波长610nm和490nm处读取小眼虫细胞吸光度(ABS)和细胞增殖活性(MTS),光镜下观察形态学变化。结果二氯化镉浓度为6.25μM和12.5μM时即可对小眼虫细胞的SMZ和Z株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毒性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Z株细胞24、48h后的ABS及24h低于200μM组的MTS检测未见明显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染毒后48h光镜下观察小眼虫细胞Z株和SMZ株均可见V形、星形及多形细胞。结论小眼虫细胞对受试物浓度变化的反应是SMZ株较Z株敏感,Z株细胞对二氯化镉显示一定程度的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化镉 小眼虫 毒性作用
下载PDF
小眼虫(Euglena gracilis)中微管组织中心与微管体系的构建
4
作者 冯磊 高崇明 李荫蓁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60-769,共10页
利用电镜观察小眼虫 (Euglenagracilis)微管组织中心和口咽部位的精细结构。发现小眼虫微管体系是以鞭毛根为微管组织中心 ,从微管组织中心 (Microtubuleorganizingcenter,MTOC)的外围区域呈排状向上发出 ,逐步添加微管至 4 0对止 ,并... 利用电镜观察小眼虫 (Euglenagracilis)微管组织中心和口咽部位的精细结构。发现小眼虫微管体系是以鞭毛根为微管组织中心 ,从微管组织中心 (Microtubuleorganizingcenter,MTOC)的外围区域呈排状向上发出 ,逐步添加微管至 4 0对止 ,并通过储蓄泡逐步形成环绕沟道 (Canal)的微管支撑层。支撑层两根一组的微管单位向外延伸形成细胞表面的沟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眼虫 微管组织中心 微管体系 鞭毛虫 鞭毛根 微管支撑层 沟嵴结构
下载PDF
小眼虫藻Δ~8-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黎明 欧秀元 +5 位作者 杨向东 郭东全 钱雪艳 邢来君 魏东盛 李明春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93-1499,共7页
Δ8途径是合成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替代途径,Δ8-脂肪酸脱氢酶是该途径的关键酶之一。根据已报道的Δ8-脂肪酸脱氢酶基因设计引物,分别从小眼虫藻基因组DNA和cDNA中扩增得到该基因片段,序列分析表明:结构基因长1266bp,编码421个氨基酸;该... Δ8途径是合成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替代途径,Δ8-脂肪酸脱氢酶是该途径的关键酶之一。根据已报道的Δ8-脂肪酸脱氢酶基因设计引物,分别从小眼虫藻基因组DNA和cDNA中扩增得到该基因片段,序列分析表明:结构基因长1266bp,编码421个氨基酸;该基因没有内含子,比已经报道的Δ8-脂肪酸脱氢酶基因长6bp,并且N末端序列也有所不同。利用酿酒酵母的载体pYES2.0构建Δ8-脂肪酸脱氢酶表达载体pYEFD,并转化到营养缺陷型酿酒酵母菌株INVSc1中,在选择培养基中筛选得到酿酒酵母转化菌株YD8。YD8在合适的培养条件下,添加外源底物二十碳二烯酸和二十碳三烯酸并诱导基因表达。脂肪酸甲酯气相色谱分析表明小眼虫藻Δ8-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酿酒酵母中获得了高效表达,将二十碳二烯酸和二十碳三烯酸分别转化成二高-γ-亚麻酸和二十碳四烯酸,其底物转化率分别达到了31.2%和4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8-脂肪酸脱氢酶 小眼虫 多不饱和脂肪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