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4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2例液基细胞病理学特征观察
1
作者 王玺皓 胡志敏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45-547,共3页
随着巴氏染色及液基制片技术的应用,宫颈细胞学已经成为宫颈癌筛查的有效技术手段。相较宫颈鳞状细胞癌以及腺癌,细胞学诊断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mall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SCNEC)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低。本文观察2例组织... 随着巴氏染色及液基制片技术的应用,宫颈细胞学已经成为宫颈癌筛查的有效技术手段。相较宫颈鳞状细胞癌以及腺癌,细胞学诊断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mall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SCNEC)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低。本文观察2例组织学确诊的宫颈SCNEC的液基细胞学特征,旨在提高对宫颈SCNEC细胞学特征共性与个性的认识。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经病理科诊断为宫颈SCNEC 2例,回顾其临床表现、专科检查、影像检查及治疗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液基细胞 宫颈 病理学
下载PDF
PPARγ激动剂Pioglitazone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小胶质细胞线粒体氧化应激的影响
2
作者 凌国栩 黄彤虹 +4 位作者 许庆龄 赵雪媚 朱秋霖 钟妤 谢玉波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33-240,共8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Pioglitazone)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痛行为学及对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线粒体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sham)+溶剂二甲基亚砜...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Pioglitazone)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痛行为学及对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线粒体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sham)+溶剂二甲基亚砜组(DMSO,S+D组)、sham+Pioglitazone组(S+P组)、坐骨神经结扎(CCI)+溶剂DMSO组(I+D组)和CCI+Pioglitazone组(I+P组)。采用CCI术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CCI术后第7~14天鞘内注射相应的药物。于术前(T_(0))及术后第3天(T_(1))、第7天(T_(2))、第14天(T_(3))检测各组大鼠机械缩足阈值(PWM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WTL),并取术后第14天大鼠脊髓腰膨大部标本,通过免疫荧光技术观察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小胶质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损伤;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线粒体生物发生关键调控因子NRF1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qPCR)检测线粒体DNA(mt DNA)含量;氧化物阴离子探针检测活性氧(ROS)水平;检测各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的表达。结果:与I+D组相比,I+P组给药后T_(2)~T_(3)时PWMT、PWTL均明显升高(P<0.05),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活化减少(P<0.05),透射电镜显示线粒体结构改善,活性氧ROS和MDA含量降低(P<0.05),SOD酶活性增加(P<0.05),线粒体NRF1和mt DNA的表达增加(P<0.05),同时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结论:鞘内注射Pioglitazone可缓解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异常活化,保护小胶质细胞线粒体功能,降低氧化应激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胶质细胞 线粒体 氧化应激 炎症
下载PDF
植物化学物质干预小胶质细胞极化调控神经病理性疼痛研究进展
3
作者 熊桃 李海伦 +1 位作者 张璇 邵翠杰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712-1716,共5页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巨噬细胞,被激活后极化为促炎(M1)表型和抗炎(M2)表型,M1表型小胶质细胞释放促炎细胞因子,而M2表型小胶质细胞则能分泌抗炎介质,吞噬细胞片段。因此促进小胶质细胞从M1表型转换为M2表型代表了神经病理性疼...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巨噬细胞,被激活后极化为促炎(M1)表型和抗炎(M2)表型,M1表型小胶质细胞释放促炎细胞因子,而M2表型小胶质细胞则能分泌抗炎介质,吞噬细胞片段。因此促进小胶质细胞从M1表型转换为M2表型代表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种新的治疗策略。植物化学物质的不同成分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在小胶质细胞表型的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而调控神经病理性疼痛;文章将对不同植物化学物质干预小胶质细胞的极化进而控制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极化 神经病理性疼痛 信号通路 神经炎性反应 植物化学物质
下载PDF
神经胶质细胞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和抑郁共病中的作用
4
作者 岳亮 熊源长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7-412,共6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病人常伴有抑郁等情感障碍,形成疼痛与抑郁共病的状态。已有研究表明,神经胶质细胞在中枢及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与维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证据显示神经胶质细胞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然而,关于神... 神经病理性疼痛病人常伴有抑郁等情感障碍,形成疼痛与抑郁共病的状态。已有研究表明,神经胶质细胞在中枢及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与维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证据显示神经胶质细胞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然而,关于神经胶质细胞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与抑郁共病中的具体作用机制,目前尚缺乏全面系统的综述。因此,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神经胶质细胞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与抑郁共病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综述分析发现,神经胶质细胞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与抑郁症共病中扮演了桥梁的角色。本文旨在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并为未来的机制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抑郁症 星形细胞 胶质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
下载PDF
菊形团形成性胶质神经元肿瘤的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
5
作者 张超 张钧蕾 王光彬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2089-2092,共4页
目的探讨菊形团形成性胶质神经元肿瘤的MRI影像表现及病理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菊形团形成性胶质神经元肿瘤的MRI影像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肿瘤发生在小脑蚓部及小脑半球... 目的探讨菊形团形成性胶质神经元肿瘤的MRI影像表现及病理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菊形团形成性胶质神经元肿瘤的MRI影像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肿瘤发生在小脑蚓部及小脑半球,T_(1)WI呈等低或低信号,T_(2)WI呈高信号,DWI显示病灶均未见扩散受限。其中1例呈囊实性改变,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环形强化,1例呈完全囊性改变,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显微镜下见分化良好的神经细胞及胶质成分共存,其中神经细胞形成菊形团或血管周围假菊形团样结构,胶质成分呈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样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存在Syn、GFAP、S-100等阳性。结论菊形团形成性胶质神经元肿瘤较罕见,MRI表现中DWI及强化方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最终确诊需要结合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形团形成性胶质神经元肿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作用于神经胶质细胞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潘昱睿 王瑜元 白玉龙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9-15,共7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A型肉毒毒素可缓解多种疼痛,其镇痛作用被认为与神经胶质细胞相关。本文概要介绍A型肉毒毒素作用于神经胶质细胞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探究A型肉毒毒素在...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A型肉毒毒素可缓解多种疼痛,其镇痛作用被认为与神经胶质细胞相关。本文概要介绍A型肉毒毒素作用于神经胶质细胞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探究A型肉毒毒素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上的临床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A 型肉毒毒素 神经胶质细胞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探讨橙皮素对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的改善作用
7
作者 高欣 刘俊君 +6 位作者 荆尚文 潘亚茹 苏世杰 李伟荣 赵威 黄水清 王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07-1715,共9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研究橙皮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的改善作用。方法筛选橙皮素治疗神经炎症的关键成分,构建PPI网络,筛选核心节点网络,并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LPS(100 ng/mL)+A...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研究橙皮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的改善作用。方法筛选橙皮素治疗神经炎症的关键成分,构建PPI网络,筛选核心节点网络,并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LPS(100 ng/mL)+ATP(5μmol/L)组、橙皮素组(20、40μmol/L),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Griess法检测NO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ROS以及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1表达,RT-qPCR法检测TNF-α、IL-1β、IL-6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RAGE蛋白表达。结果PPI网络分析得到88个核心靶点。KEGG富集分析显示,橙皮素主要通过对细菌起源分子的反应、脂多糖反应调节、炎症反应调节等改善经炎症。细胞实验显示,橙皮素能抑制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降低细胞上清液NO水平、细胞ROS水平、IBA1表达以及TNF-α、IL-1β、IL-6 mRNA表达、RAGE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橙皮素具有改善小胶质细胞极化、抗神经炎症作用,其机制与下调AGE/RAGE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皮素 脂多糖 胶质细胞 神经炎症 网络药理学 细胞实验
下载PDF
神经胶质细胞系衍生神经营养因子和雄激素受体在手术诱导隐睾小鼠睾丸管周细胞中的表达
8
作者 吴飞 潮敏 +2 位作者 张殷 张晔 蒋加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2,共8页
【目的】探讨神经胶质细胞系衍生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雄激素受体(AR)在隐睾症小鼠睾丸管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对隐睾症导致生精功能障碍的理论意义。【方法】30只5周龄雄性ICR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至6组中,随机抽取3组15只小... 【目的】探讨神经胶质细胞系衍生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雄激素受体(AR)在隐睾症小鼠睾丸管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对隐睾症导致生精功能障碍的理论意义。【方法】30只5周龄雄性ICR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至6组中,随机抽取3组15只小鼠进行手术诱导隐睾,其余3组为作为对照组进行假手术处理。分别于4 d、7 d、14 d后取各组睾丸组织,然后测量睾丸体积、观察睾丸组织病理,提取各组睾丸管周细胞后利用免疫荧光、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记法检测AR和GDNF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4 d、7 d、14 d小鼠的睾丸体积分别为(125.58±19.22)mm^(3)、(123.45±20.12)mm^(3)、(140.09±13.62)mm^(3);睾丸各级生精细胞排列整齐、层次清楚,可见较多精子细胞,生精小管周围管周细胞形态规则,呈梭形围绕小管周围,细胞厚度均一;AR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1.00±0.05、1.06±0.07、1.19±0.13GDNF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1.00±0.04、1.09±0.05、1.10±0.07;AR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1.01±0.01、0.79±0.02、1.01±0.04;GDNF蛋白的浓度分别为(18.68±0.43)pg/mL、(14.39±0.36)pg/mL、(16.88±0.37)pg/mL。隐睾组4 d、7 d、14 d小鼠的睾丸体积分别为(115.64±3.91)mm^(3)、(69.51±14.97)mm^(3)、(44.86±5.56)mm^(3);睾丸各级生精细胞排列紊乱、层次不清、结构破坏,曲细精管周围管周细胞萎缩、弯曲断裂;AR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76±0.06、0.53±0.04、0.29±0.02;GDNF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72±0.05、0.42±0.02、0.30±0.03;AR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0.54±0.02、0.98±0.04、0.31±0.01;GDNF蛋白的浓度分别为(8.50±0.34)pg/mL、(17.44±0.32)pg/mL、(6.83±0.34)pg/mL。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除了4 d的睾丸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中3个时间点的睾丸体积、AR和GDNF的mRNA、蛋白表达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隐睾组3个时间点的睾丸体积、AR和GDNF的mRNA、蛋白表达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诱导隐睾小鼠中,睾丸管周细胞的AR和GDNF的表达水平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呈现显著下降。AR和GDNF在隐睾症介导睾丸管周细胞功能的损伤中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为阐明隐睾症导致生精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睾症 管周细胞 胶质细胞系衍生神经营养因子 雄激素受体
下载PDF
电针干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海马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的增殖分化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龙洋 张松江 +2 位作者 赵献敏 周春光 高剑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9-1035,共7页
背景: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海马少突胶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尚不清楚,而与少突胶质细胞有关的脱髓鞘反应却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常见病理反应。目的:探讨电针刺激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百会”“风府”和双侧“肾俞”对内源性神经干... 背景: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海马少突胶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尚不清楚,而与少突胶质细胞有关的脱髓鞘反应却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常见病理反应。目的:探讨电针刺激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百会”“风府”和双侧“肾俞”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6周龄清洁级APP/PS1转基因雄性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40只随机分为电针穴位组(n=20)和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组(n=20),另以同鼠龄的健康C57BL/6J雄性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20)。电针穴位组小鼠电针“百会”“风府”和双侧“肾俞”穴位16周后(每天20 min,每周6 d),水迷宫检测其学习记忆功能;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海马齿状回β-淀粉样蛋白老年斑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检测海马齿状回Brd U/Neu N和Brd U/GALC的表达;免疫印迹检测海马神经元特异性蛋白Nestin和少突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GALC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检测海马Notch1和Hes1的m RNA及蛋白水平。结果与结论:(1)相对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海马齿状回β-淀粉样蛋白老年斑明显增多(P<0.01);海马GALC和Nestin表达明显减少(P<0.01,P<0.05);(2)相对于模型组,电针穴位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增加;海马齿状回β-淀粉样蛋白老年斑明显减少(P<0.01);海马Brd U/Neu N双标阳性细胞和Nestin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1,P<0.05);海马区GALC表达明显增多(P<0.01);海马区Notch1的m RNA及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0.01);海马区Hes1的m RNA及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3)结果表明,电针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百会”“风府”和双侧“肾俞”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方向增殖分化,此作用可能由Notch1/Hes1通路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电针 小鼠 学习记忆 神经 少突胶质细胞 NOTCH通路
下载PDF
ATP1B3在神经胶质瘤中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10
作者 严其康 扈清云 +2 位作者 孙权 王彩霞 朱金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5-441,共7页
目的:探讨ATP1B3在神经胶质瘤细胞(U87MG)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利用在线数据库CGGA及TCGA分析ATP1B3在不同级别神经胶质瘤细胞中差异表达,及其与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利用siRNA干扰技术瞬时敲减神经胶质瘤细胞系U... 目的:探讨ATP1B3在神经胶质瘤细胞(U87MG)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利用在线数据库CGGA及TCGA分析ATP1B3在不同级别神经胶质瘤细胞中差异表达,及其与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利用siRNA干扰技术瞬时敲减神经胶质瘤细胞系U87MG中ATP1B3的表达水平,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敲减效率;用CCK-8、transwell实验检测敲减ATP1B3后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变化;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敲减ATP1B3后P-MTOR、MTOR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数据库分析表明ATP1B3的表达量与恶神经胶质瘤恶性程度成正相关,且与患者的预后生存成负相关。敲减ATP1B3后其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后明显降低,敲减组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敲减ATP1B3影响P-MTOR的表达水平,P-MTOR/MTOR比值降低。结论:ATP1B3高表达与胶质瘤恶性程度相关且不利于患者的生存预后。在神经胶质瘤细胞内ATP1B3可调控MTOR细胞增殖生长信号通路,敲减ATP1B3基因能有效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因此ATP1B3基因可能是一个潜在神经肿瘤标志物和治疗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ATP1B3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神经元双向作用相关调节分子
11
作者 高娟 苏刚 +3 位作者 张振昶 吴琼慧 陈玮 王满侠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42-1547,共6页
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常驻免疫细胞,在大脑免疫监视和组织修复中发挥关键作用。其可被各种病理因素激活,形成M1或M2表型,从而介导神经炎症或神经保护效应;同时,当神经元所处的微环境稳态被打破时,也会释放“信号”分子,通... 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常驻免疫细胞,在大脑免疫监视和组织修复中发挥关键作用。其可被各种病理因素激活,形成M1或M2表型,从而介导神经炎症或神经保护效应;同时,当神经元所处的微环境稳态被打破时,也会释放“信号”分子,通过配体-受体结合方式,诱导小胶质细胞活化。因此,调节小胶质细胞-神经元联系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之间双向作用相关信号分子的有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阐明小胶质细胞-神经元的免疫机制,为靶向治疗小胶质细胞激活的相关CNS疾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 神经 双向作用 调节分子
下载PDF
电针预处理抑制脑缺血后神经胶质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12
作者 邢学良 曲阳 +1 位作者 辛贵乐 周海纯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后神经胶质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6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A组)、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组(B组)、电针预处理+MCAO组(C组)及缝隙连接抑制剂甘珀酸(CBX)+MCAO组(D... 目的:探讨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后神经胶质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6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A组)、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组(B组)、电针预处理+MCAO组(C组)及缝隙连接抑制剂甘珀酸(CBX)+MCAO组(D组),每组各24只。A组大鼠不接受MCAO模型构建;B组大鼠仅接受MCAO模型构建;C组大鼠于电针治疗3周后,接受MCAO模型构建;D组大鼠于术前2 h预先侧脑室注射10μL CBX(5μg/μL),接受MCAO模型构建。分别于再灌注12 h、再灌注3 d进行取材,每次每组取12只大鼠。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星形胶质细胞上Cx43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半暗区神经胶质细胞缝隙连接通讯相关蛋白(Cx43、p-Cx43-S368、p-Cx43-S262、GFAP、PKC、Neun、eNOS、AT1R)表达情况。结果:Cx43主要表达于星形胶质细胞膜表面及突起部位。再灌注12 h,B组、C组、D组Cx43、GFAP荧光强度均高于A组(P<0.05)。再灌注3 d,B组、C组、D组Cx43、GFAP荧光强度均高于A组(P<0.05);C组、D组Cx43、GFAP荧光强度均低于B组(P<0.05)。再灌注12 h,B组、C组、D组Cx43、p-Cx43-S368、p-Cx43-S262、GFAP、PKC、AT1R均高于A组(P<0.05),NeuN、eNOS均低于A组(P<0.05)。再灌注3 d,B组、C组、D组Cx43、p-Cx43-S368、p-Cx43-S262、GFAP、PKC、AT1R均高于A组(P<0.05),NeuN、eNOS均低于A组(P<0.05);C组、D组Cx43、p-Cx43-S368、p-Cx43-S262、GFAP、PKC、AT1R均低于B组(P<0.05),NeuN、eNOS均高于B组(P<0.05)。结论:电针预处理可能通过调节神经胶质细胞缝隙连接通讯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脑缺血后神经血管重构,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缺血 神经胶质细胞 缝隙连接 CX43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极化介导的神经炎症在血管性痴呆中的作用机制
13
作者 马璐瑶 李彦杰 秦合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07-913,共7页
血管性痴呆是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其发病机制源于脑血管损害引起低脑血流灌注等一系列病理过程。小胶质细胞是人体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在不同的微环境信号刺激下分化为具有促炎作用的M1型和具有抗炎作用的M2型,... 血管性痴呆是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其发病机制源于脑血管损害引起低脑血流灌注等一系列病理过程。小胶质细胞是人体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在不同的微环境信号刺激下分化为具有促炎作用的M1型和具有抗炎作用的M2型,产生多种具有神经毒性或神经保护作用的细胞因子。近年来,调控小胶质细胞极化、减少过度炎症反应成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策略。本文通过介绍与小胶质细胞极化有关的主要信号通路及血管性痴呆中小胶质细胞极化介导的神经炎症的作用,明确小胶质细胞的极化平衡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 极化 神经炎症 血管性痴呆 信号通路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活化介导的神经元损伤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何璎 邹蔓姝 +1 位作者 韩远山 王宇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5,共4页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障碍,其发病率高,复发性高,致残性高,但发病机制未明。近年来,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保护与攻击作用已成为神经疾病研究的前沿方向。小胶质细胞(microglia, MG)异常活化导致神经元损伤在抑郁症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障碍,其发病率高,复发性高,致残性高,但发病机制未明。近年来,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保护与攻击作用已成为神经疾病研究的前沿方向。小胶质细胞(microglia, MG)异常活化导致神经元损伤在抑郁症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该文通过GeenMedical、CNKI等进行文献检索,对MG活化相关通路及关键靶标在抑郁症中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性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 神经元损伤 抑郁症 炎症 作用机制 免疫反应
下载PDF
神经元-胶质细胞缝隙连接与神经环路的相互作用
15
作者 王宏彬 姚娇 +6 位作者 王惠芹 田志锋 艾启迪 林美妤 杨岩涛 阳松威 陈乃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10-1214,共5页
间隙连接(gap junction,GJ)也称为缝隙连接,广泛存在于神经元及胶质细胞之间,能够连接相邻细胞并介导相邻细胞间电信号的传递。而这种存在于神经元间,能够介导胞间电信号传递的GJ通道,亦可称为电突触。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s,Cxs)是构... 间隙连接(gap junction,GJ)也称为缝隙连接,广泛存在于神经元及胶质细胞之间,能够连接相邻细胞并介导相邻细胞间电信号的传递。而这种存在于神经元间,能够介导胞间电信号传递的GJ通道,亦可称为电突触。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s,Cxs)是构成GJ的分子基础,在不同的神经元及胶质细胞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表达。GJ的存在能够介导神经元以及神经胶质细胞间的不同功能建立,进一步去影响各类成熟神经环路的建立,其对于研究神经精神类疾病发病机制有一定意义。该篇综述联系有关于GJ以及不同Cxs对神经元和不同神经胶质细胞作用的影响,去讨论GJ与神经环路之间的关系,为治疗神经精神疾患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胶质细胞 缝隙连接 电突触 神经环路 连接蛋白36 连接蛋白43
下载PDF
模拟空间相关环境下神经胶质细胞外泌体的可视化快速检测
16
作者 尔天漪 蓝钰 +4 位作者 刘倍沁 王舒钥 赵亚丽 杨成佳 马宏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模拟空间环境下神经胶质细胞外泌体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通过2 Gy、5 Gy辐照,12h、24 h微重力的处理方式,建立模拟空间环境下神经胶质细胞的损伤模型,将条件培养基和试剂盒提取的外泌体转移至神经元,明确神经胶质细胞对... 目的探讨模拟空间环境下神经胶质细胞外泌体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通过2 Gy、5 Gy辐照,12h、24 h微重力的处理方式,建立模拟空间环境下神经胶质细胞的损伤模型,将条件培养基和试剂盒提取的外泌体转移至神经元,明确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产生的影响。通过膜嵌入型荧光染料分子对外泌体进行活细胞荧光标记,以荧光强度为指标对条件培养基中的外泌体释放规律进行可视化监测。探究不同保存条件、保存时间对外泌体的数量和粒径的影响。结果首先,本实验证实模拟空间环境下受损胶质细胞释放的胞外囊泡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神经元,而外泌体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并确定神经系统外泌体可视化检测方案与传统外泌体验证方案的结论一致;其次,本实验建立了可用于半定量分析的外泌体数量和粒径经验曲线,为细胞培养基中外泌体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思路。最后,本实验明确了培养基样本的最佳保存条件,为航天飞行后培养基样本的地基/天基在线分析奠定了基础。结论通过荧光标记可实现外泌体的快速检测和分析,并用于模拟空间环境下神经胶质细胞损伤的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环境 神经胶质细胞 外泌体 荧光探针 可视化检测
下载PDF
中脑星形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在利福平诱导的小鼠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中的作用
17
作者 曹世国 黄梦雪 +4 位作者 屈柳芳 李杨 洪江龙 陈刚 张卫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46-1551,共6页
目的探究中脑星形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mesencephalic astrocyt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MANF)在利福平(rifampicin,RFP)诱导的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借助肝细胞MANF特异性敲除(hepatocyte-specific MANF knockout,HKO... 目的探究中脑星形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mesencephalic astrocyt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MANF)在利福平(rifampicin,RFP)诱导的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借助肝细胞MANF特异性敲除(hepatocyte-specific MANF knockout,HKO)小鼠模型,观察MANF基因缺失对RFP诱导的小鼠胆汁酸转运体表达的影响。体外观察MANF敲减后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核因子红细胞系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的影响。结果与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相比,RFP处理的WT小鼠的胆盐输出泵(bile salt export pump,BSEP)以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4(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4,MRP4)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增加。然而,与RFP处理的WT小鼠相比,HKO小鼠中BSEP、多药耐药蛋白1(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1,MDR1)、MRP2/3/4和有机溶质转运蛋白α(organic solute transporterα,OSTα)的蛋白和(或)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体外细胞MANF敲减会削弱RFP诱导的Nrf2的表达以及核内移。结论MANF可能通过调节Nrf2的表达调控BAT的适应性表达,在RFP诱导的肝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平 药物性肝损伤 适应性反应 中脑星形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 基因敲除 胆汁酸转运蛋白
下载PDF
头痛宁胶囊对偏头痛大鼠模型和脂多糖诱导神经小胶质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18
作者 支文冰 刘洋 +5 位作者 宗时宇 王春柳 孙婷婷 李晔 刘峰 张红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32-1637,共6页
目的:探讨头痛宁胶囊(TTN)对偏头痛大鼠模型和脂多糖(LPS)诱导神经小胶质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21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斯泼累格·多雷(SD)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头痛宁给药组(TTN给药组... 目的:探讨头痛宁胶囊(TTN)对偏头痛大鼠模型和脂多糖(LPS)诱导神经小胶质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21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斯泼累格·多雷(SD)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头痛宁给药组(TTN给药组)。TTN给药组大鼠给予TTN 640 mg/kg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预给药7 d。末次给药后30 min, TTN给药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注射液10 mg/kg造模,空白组给予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大鼠血清5-HT的水平、脑组织中DA。脂多糖(LPS)诱导神经小胶质细胞(BV2)模拟中枢敏化,将细胞分为空白组、脂多糖组和头痛宁高、低剂量给药组,噻唑蓝实验检测TTN和LPS对BV2细胞活力的影响;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细胞上清中一氧化氮(NO);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细胞上清中脑源性生长因子(BDNF)、5-HT、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V2细胞中Toll样受体4(TLR4)和磷酸化p65(p-p65 NF-κB)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5-HT、脑组织中DA水平低(P<0.05),TTN给药组血清5-HT、脑组织中DA水平高(P<0.05)。TTN(1.25~20μg/mL)及LPS(1、2、4和8μg/mL)对BV2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与空白组比较,LPS组细胞上清液中BDNF、5-HT水平低(P<0.05),NO、IL-6、TNF-α水平高(P<0.05),细胞中TLR4、p-p65 NF-κB蛋白表达高(P<0.05);与LPS组比较,TTN给药组细胞上清液中BDNF、5-HT水平高(P<0.05),NO、IL-6、TNF-α水平高低(P<0.05),细胞中TLR4、p-p65 NF-κB蛋白表达低(P<0.05)。结论:头痛宁胶囊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减轻了LPS诱导的BV2细胞炎症反应,缓解大鼠偏头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头痛宁胶囊 大鼠 神经胶质细胞 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中枢敏化 炎症反应 脂多糖
下载PDF
基于T_(1)WI增强不同机器学习模型鉴别胶质母细胞瘤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19
作者 林钱森 余红 +2 位作者 潘美娟 陈杰云 孟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基于T_(1)WI增强图像采用六种不同机器学习分类算法构建预测胶质母细胞瘤(GBM)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模型,比较不同机器学习模型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经病理证实的GBM 57例和PCNSL 49例患者... 目的:基于T_(1)WI增强图像采用六种不同机器学习分类算法构建预测胶质母细胞瘤(GBM)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模型,比较不同机器学习模型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经病理证实的GBM 57例和PCNSL 49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应用ITK-SNAP软件在术前T1WI增强图像手动逐层勾画瘤体感兴趣区(ROI)。基于慧医汇影放射组学Radcloud平台进行ROI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并采用方差阈值法(阈值>0.9)、单变量特征选择法(P<0.01)和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ASSO)进行特征降维,筛选出的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极致梯度提升、逻辑回归(LR)、线性判别分析(LDA)、随机森林、K近邻等6种分类器构建影像组学预测模型。使用5折交叉验证方法进行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6种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模型之间AUC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共提取1 688个影像组学特征,经过特征降维及筛选后保留显著特征(5折交叉验证、每组分别25、10、31、17、14个特征)构建预测模型,6种模型中LDA、LR模型诊断效能最佳,在5折交叉验证集中LDA、LR模型平均AUC分别为0.965、0.958,准确度为87.8%、89.6%,敏感度为86.0%、86.0%,特异度为89.4%、93.0%。6种模型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T_(1)WI增强图像影像组学特征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可用于预测GBM与PCNSL且准确率较高,其中LDA、LR模型诊断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大鼠延髓背角A1型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参与三叉神经痛慢性化
20
作者 罗骁 万通 +4 位作者 丁卓峰 侯新冉 王健 郭曲练 宋宗斌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8,共8页
目的: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是慢性疼痛中的重要环节,本研究旨在观察三叉神经痛大鼠模型中延髓背角A1型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情况,并探究其引起中枢敏化的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和眶下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chronic ... 目的: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是慢性疼痛中的重要环节,本研究旨在观察三叉神经痛大鼠模型中延髓背角A1型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情况,并探究其引起中枢敏化的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和眶下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infraorbital nerve,ION-CCI)组。分别于造模前1 d及造模后第1、3、7、10、14天进行大鼠面部机械痛阈、热敏潜伏期测定。疼痛行为学检测完成后,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延髓背角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表达,对GFAP、补体3(complement 3,C3)/S100A10、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进行免疫荧光共定位分析。取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并将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二氢红藻氨酸(dihydrokainic acid,DHK)组。DHK组加入1 mmol/L的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抑制剂DHK,使用钙离子荧光探针Fura-2/AM对2组细胞进行钙荧光染色,连续观察高钾刺激下2组细胞的钙波活动差异。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3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ION-CCI组大鼠机械痛阈和热敏潜伏期均明显低于sham组(均P<0.05)。ION-CCI组延髓背角存在大量GFAP表达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GFAP荧光强度明显强于sham组(P<0.05)。GFAP和C3/S100A10共定位于延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与sham组比较,ION-CCI组C3的荧光强度和蛋白质表达均明显增加(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DHK组C3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在第60秒给予高钾刺激后,空白对照组和DHK组的钙荧光强度均明显增加,且空白对照组的钙荧光峰值和钙荧光升高幅度均高于DH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叉神经痛模型大鼠延髓背角A1型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明显增多,其可能通过影响钙波活动参与三叉神经痛的中枢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A1型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 延髓背角 钙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