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组培养模式在耳鼻咽喉科临床医学博士试点班教学中的效果评估
1
作者 王斌 郭晓会 +5 位作者 吕威 曹克利 高志强 杨华 冯国栋 王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9期72-75,共4页
目的 探讨小组培养模式在临床医学博士试点班(“4+4”医学博士项目)学生耳鼻咽喉科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6月北京协和医院2019级临床医学博士改革试点班学生(本科非医学专业)共30名做为试点班组,临床实习采用小组培养模式... 目的 探讨小组培养模式在临床医学博士试点班(“4+4”医学博士项目)学生耳鼻咽喉科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6月北京协和医院2019级临床医学博士改革试点班学生(本科非医学专业)共30名做为试点班组,临床实习采用小组培养模式,课前和课后发放调查问卷,收集问卷,统计分析数据。另2022年5月至6月北京协和医院2016级八年制学生89名,根据年龄、性别、基础医学成绩选取30名配对分组为八年制组,采用传统临床教学方法。教学后进行课后理论考试,按照满分100分的标准,统计分析两组学生理论成绩差异。结果试点班组30名学生课前问卷统计:前4年本科专业方向均来自于非医学专业,选择医学专业的原因是为了救死扶伤;51%的学生认为五官科在临床中占重要位置;课后问卷统计:90%的学生对床旁学习课程设计满意;40%的学生对耳鼻喉科新技术的应用比较感兴趣;28名针对教学中不足之处认为耳鼻喉科学知识深奥,29名认为应该增加多媒体教学方法。两组耳科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点班课时12学时较八年制20学时少。结论 改革试点班学生来自多个专业方向,为医学发展注入新的理念和思路;小组培养模式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教学相长,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反馈改进教师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咽喉科学 改革试点班 小组培养模式
下载PDF
小组阶梯式培养模式在伤口护理中心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黄秀玲 蒋琪霞 +2 位作者 彭青 周昕 李洋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第33期4165-4167,共3页
目的探讨小组阶梯式培养模式在伤口护理中心培养新护士的应用。方法制定培训目标和内容,通过小组阶梯式培养模式培养新护士,观察新护士的完成情况。结果通过小组阶梯式培训,新护士在基本理论、操作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经过反复的... 目的探讨小组阶梯式培养模式在伤口护理中心培养新护士的应用。方法制定培训目标和内容,通过小组阶梯式培养模式培养新护士,观察新护士的完成情况。结果通过小组阶梯式培训,新护士在基本理论、操作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经过反复的互动式授课演练,新护士在文献检索、归纳资料、演讲技巧和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新护士经过两年培训,读书报告评分由第1年平均77分提高到第二年的88分。个案报告培养了护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基本的科研能力。经过两年的培训,新护均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全院护理论文报告会新护士组取得第1名的成绩。结论小组阶梯式培训方式可以加强整体护理管理力度,增强团队凝聚力,促进科室的整体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护士培训 小组阶梯式培养模式 伤口护理
原文传递
关系视角下高校“小组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3
作者 张玉婷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第35期87-89,共3页
"小组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建立良性的组内成员关系、组间协作关系,实现对人的有效组织与激励,进而达成教育效果的育人模式。高校实施"小组型"人才培养,应基于协商互助精神连接组内合作... "小组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建立良性的组内成员关系、组间协作关系,实现对人的有效组织与激励,进而达成教育效果的育人模式。高校实施"小组型"人才培养,应基于协商互助精神连接组内合作关系,基于合作博弈精神构建组间竞争关系,基于高效创新精神缔结师生共生关系。通过对小组容量、评价激励机制和人才培养空间的设计,可以建立和谐的小组关系网络,保证小组的高效互动与积极反馈,提供管理效率高、育人实效性强的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 高校 小组型”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