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甾体抗炎药相关小肠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佳祎 潘莹倩 +1 位作者 张新军 余轩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9期135-138,共4页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抗炎、镇痛类药物,可用于慢性疼痛、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但其会对患者的胃肠道、心血管、肾脏等造成损伤。近年来,随着小肠诊断技术...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抗炎、镇痛类药物,可用于慢性疼痛、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但其会对患者的胃肠道、心血管、肾脏等造成损伤。近年来,随着小肠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NSAID相关小肠损伤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对NSAID诱导小肠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其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药 小肠损伤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致小肠损伤及药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雨宸 潘子倩 +1 位作者 肖梦雪 张媛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0-158,共9页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在临床应用中常见胃肠道不良反应,其中NSAIDs引起的小肠损伤(NSAIDs-induced small intestinal injuries,NSIs)表现为出现空肠及回肠黏膜红斑、糜烂、溃疡、出血、肠壁穿...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在临床应用中常见胃肠道不良反应,其中NSAIDs引起的小肠损伤(NSAIDs-induced small intestinal injuries,NSIs)表现为出现空肠及回肠黏膜红斑、糜烂、溃疡、出血、肠壁穿孔、梗阻等。NSIs的病理机制复杂,且缺乏针对NSIs的有效预防或治疗手段。就近5年关于NSIs病理机制和米索前列醇、黏膜保护剂、抗生素及益生菌、中药及其活性成分、营养补充剂等药物防治NSI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NSIs的新药研发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类抗炎药 小肠损伤 药物防治
下载PDF
不同药物干预防治大鼠NSAID相关小肠损伤的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方莉 吕宾 +2 位作者 孟立娜 张烁 吴炜烽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1期3244-3248,共5页
目的:通过短期小剂量双氯酚酸口服制备大鼠NSAID相关小肠损伤模型,探讨不同药物干预对大鼠NSAID相关小肠损伤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实验对照组、药物干预组,其中药物干预组又分为替普瑞酮组、埃索美拉唑组、吉法酯... 目的:通过短期小剂量双氯酚酸口服制备大鼠NSAID相关小肠损伤模型,探讨不同药物干预对大鼠NSAID相关小肠损伤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实验对照组、药物干预组,其中药物干预组又分为替普瑞酮组、埃索美拉唑组、吉法酯组及甲硝唑组,每组8只.采用双氯芬酸0.78mg/(kg?d),共5d灌胃制备大鼠小肠损伤模型;替普瑞酮、埃索美拉唑、吉法酯、甲硝唑组分别以15.63、4.17、31.25、156.25mg/(kg?d),于造模前1d起灌胃,每天1次,共6d.实验期间大鼠正常饮食饮水.5d后处死所有大鼠,观察小肠黏膜的大体及组织学损伤情况.结果:实验对照组大鼠大体评分及组织学评分均较空白组明显升高(4.38±1.41,4.00±1.85vs0,均P<0.05);与实验对照组比较,替普瑞酮、埃索美拉唑、吉法酯、甲硝唑组大体评分均明显降低(2.38±1.69、2.00±2.27、1.13±1.36、2.00±1.60vs4.38±1.41,均P<0.05),组织学评分除替普瑞酮组外,其余各组均有显著下降(2.25±1.39、1.88±1.25、1.75±0.71、2.00±1.07vs4.00±1.85,均P<0.05);各药物干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短期小剂量双氯芬酸口服即可致小肠黏膜损伤,替普瑞酮、埃索美拉唑、吉法酯、甲硝唑对大鼠NSAID相关小肠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有效减轻大鼠小肠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药物 小肠损伤 非甾体抗炎药
下载PDF
胶囊内镜下非甾体抗炎药相关小肠损伤的特点 被引量:4
4
作者 任牡丹 马文慧 +5 位作者 卢桂芳 李雅睿 麻婧 任莉 和水祥 卢新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5-718,共4页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CE)在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相关小肠黏膜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7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OGIB)的患者,根据胶囊...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CE)在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相关小肠黏膜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7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OGIB)的患者,根据胶囊内镜检查前2周内是否服用NSAIDs分为服药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胶囊内镜下小肠黏膜损伤的发生率、病变分布及病理特点。结果服药组及对照组胶囊内镜下小肠各类病变发现率分别为90.4%和88.8%(P=0.850)。其中,糜烂发生率服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61.9%vs.33.3%,P=0.036);溃疡发现率、出血率服药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4.2%vs.19.4%;14.3%vs.25.0%,P>0.05)。病变部位分布,服药组近端小肠发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7.1%vs.25.0%,P=0.015);小肠黏膜损伤的严重程度,服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61.9%vs.33.3%,P=0.036)。结论 NSAIDs相关的OGIB患者小肠黏膜损伤的发生率较高,胶囊内镜下主要表现为黏膜糜烂,病灶主要分布于小肠上段,且以重度为主。胶囊内镜检查有利于NSAIDs相关小肠损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药 小肠损伤 胶囊内镜
下载PDF
荆花胃康胶丸预防非甾体类消炎药相关性小肠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丁瑞峰 郭元虎 +3 位作者 韩文鹏 王爱鱼 谢立平 赵鹏程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2-525,共4页
目的研究荆花胃康胶丸是否对双氯芬酸灌胃给药建立非甾体类消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相关性小肠损伤模型有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荆花胃康胶丸组和埃索美拉唑组... 目的研究荆花胃康胶丸是否对双氯芬酸灌胃给药建立非甾体类消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相关性小肠损伤模型有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荆花胃康胶丸组和埃索美拉唑组。模型组和两个治疗组均给予双氯芬酸[15mg/(kg·d)],两个治疗组提前1天分别给予荆花胃康胶丸和埃索美拉唑。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3天后处死大鼠,取小肠组织行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小肠大体评分(4.63±0.52)及组织病理评分(4.00±0.90)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荆花胃康组大鼠小肠大体评分(1.88±0.99)及组织病理评分(2.11±1.11)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埃索美拉唑组大鼠小肠大体评分(2.75±1.28)及组织病理评分(2.30±0.94)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荆花胃康胶丸可以预防NSAIDs相关性小肠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损伤 非甾体类消炎药 荆花胃康胶丸
下载PDF
雷贝拉唑对非甾体抗炎药诱导小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袁宇红 于涛 +1 位作者 钟娃 陈其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s)药物雷贝拉唑对非甾体抗炎药(NISADs)吲哚美辛诱导小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检测PPIs雷贝拉唑对吲哚美辛诱导小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与HO-1的相关性。给予小鼠口服吲哚美辛10 mg/kg,24 h后处死...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s)药物雷贝拉唑对非甾体抗炎药(NISADs)吲哚美辛诱导小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检测PPIs雷贝拉唑对吲哚美辛诱导小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与HO-1的相关性。给予小鼠口服吲哚美辛10 mg/kg,24 h后处死。在给予吲哚美辛前30 min,口服雷贝拉唑30~100 mg/kg和奥美拉唑30~100 mg/kg;在给予吲哚美辛或雷贝拉唑前10 min,肌内注射HO-1抑制剂锡-原卟啉(Sn PP)30 mg/kg。结果吲哚美辛引起小肠出血性损伤,侵袭性肠道杆菌数量增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表达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增加。雷贝拉唑以剂量依赖性保护吲哚美辛引起的肠损伤,并且MPO活性上升受到抑制,而奥美拉唑无该作用。预处理Sn PP能够加重吲哚美辛引起的小肠损伤,并拮抗雷贝拉唑的保护作用。结论雷贝拉唑能够保护吲哚美辛诱导的小肠损伤,并与雷贝拉唑通过上调黏膜中HO-1/CO的表达而抑制i NOS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贝拉唑 非甾体类消炎药 小肠损伤
下载PDF
胶囊内镜下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小肠损伤特点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魏丽娜 刘子燕 +1 位作者 郝晋雍 黄晓俊 《西部中医药》 2014年第7期128-130,共3页
目的:分析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引起小肠损伤的胶囊内镜下特点。方法:将小肠损伤患者74例根据1周前是否服用NSAIDs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2组胶囊内镜下的病变部位和性质差异。结果:观察组无症状为71.4%,高于对照组25.6%,差异具有统计... 目的:分析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引起小肠损伤的胶囊内镜下特点。方法:将小肠损伤患者74例根据1周前是否服用NSAIDs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2组胶囊内镜下的病变部位和性质差异。结果:观察组无症状为71.4%,高于对照组2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消化道出血、腹痛、腹泻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胶囊内镜下检查出溃疡率为22.9%,高于对照组的15.4%,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胶囊内镜下出血率、孤立溃疡率较观察组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黏膜糜烂2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胶囊内镜下非甾体抗炎药的损伤主要为黏膜糜烂,其溃疡表现为直径<1 cm溃疡,多发,为表浅性溃疡,较未服用药者溃疡表现有较大差别,故胶囊内镜的使用有利于鉴别及相关治疗,且检查前服用胃肠汤剂可有效减少胶囊滞留的发生,并有益于病变的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损伤 溃疡 非甾体抗炎药 胶囊内镜
下载PDF
雷贝拉唑对NSAIDs相关小肠损伤大鼠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高欣 张振玉 +4 位作者 吴海露 胡可伟 姜宗丹 杨小兵 王劲松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771-774,共4页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对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相关性小肠损伤大鼠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阴性对照组、双氯酚酸损伤组和雷贝拉唑处理组。采用双氯酚酸7.5 mg/(kg.d)灌胃,连续4 d,制造...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对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相关性小肠损伤大鼠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阴性对照组、双氯酚酸损伤组和雷贝拉唑处理组。采用双氯酚酸7.5 mg/(kg.d)灌胃,连续4 d,制造大鼠NSAIDs相关性小肠损伤模型;而雷贝拉唑处理组在每次造模前0.5 h予以15 mg/(kg.d)雷贝拉唑灌胃处理,连续4 d。处死大鼠进行大体及病理观察小肠损伤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肠组织中Occludin和磷酸化ERK(p-ERK)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雷贝拉唑处理组大鼠大体和病理损伤均低于损伤组(P<0.05)。Occludin蛋白在损伤组中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而在雷贝拉唑处理组中的表达较损伤组上升(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ERK蛋白在损伤组中表达上升(P<0.05),在雷贝拉唑处理组中的表达较损伤组下降(P<0.05)。结论雷贝拉唑对大鼠NSAIDs相关性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MAPK中的ERK途径,增加小肠上皮组织中Occludin蛋白表达,从而增强肠黏膜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贝拉唑 NSAIDs相关性小肠损伤 OCCLUDIN蛋白 MAPK/ERK信号通路
下载PDF
肠内生态营养对小肠损伤模型大鼠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吴跃明 张宁 何许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目的观察肠内生态营养对小肠损伤模型大鼠肠道免疫功能、肠黏膜Hh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30只,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肠内生态营养组,每15只.采用创伤法复制小肠损伤模型.制模成功6h... 目的观察肠内生态营养对小肠损伤模型大鼠肠道免疫功能、肠黏膜Hh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30只,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肠内生态营养组,每15只.采用创伤法复制小肠损伤模型.制模成功6h后,两组大鼠开始以753.12kJ·kg^-1·d^-1的能量进行饲喂,每日3次.模型组大鼠给予常规饲料饲养;肠内生态营养组同时给予肠内生态营养制剂(肠内营养制剂+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1×10^7cfu/d灌胃.10d后处死大鼠,取小肠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两组小肠黏膜形态学变化(绒毛高度、腺隐窝深度、黏膜厚度);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小肠黏膜CD3^+、CD4^+、CD8^+阳性细胞表达情况;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olt)检测两组小肠黏膜Hh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制模后1d,两组大鼠体质量均较制模前降低〔模型组(g):118.0±4.2比121.7±5.2,肠内生态营养组(g):117.5±4.7比120.8±5.0〕,从制模后5d开始,肠内生态营养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高于模型组(g:127.1±5.0比123.2±4.2,P<0.05),并持续到10d(g:142.5±6.6比135.3±6.2,P<0.05).制模后10d,肠内生态营养组小肠绒毛高度、腺隐窝深度、黏膜厚度和CD3^+、CD4^+及CD8^+阳性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模型组〔绒毛高度(μm):221.7±25.0比159.5±20.8,腺隐窝深度(μm):79.39±12.65比67.87±7.79,黏膜厚度(μm):254.7±51.8比209.0±27.2,CD3^+:0.193±0.035比0.125±0.031,CD4^+:0.130±0.027比0.104±0.015,CD8^+:0.165±0.026比0.137±0.027,均P<0.05〕.肠内生态营养组大鼠小肠黏膜组织Hh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Hh/β-actin:0.16±0.04比0.04±0.02,P<0.05).结论肠内生态营养可通过增加小肠损伤大鼠肠黏膜Hh的蛋白表达水平,促进肠黏膜的修复及免疫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肠内生态营养 小肠损伤模型 修复损伤 免疫功能 Hh蛋白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小肠损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晨晨 樊叶 张振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32期5184-5189,共6页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 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抗炎、抗血小板疗效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NSAIDs有一定的消化系毒性,尤其会引起NSAIDs相关性小肠损伤.NSAIDs相关性小肠损伤发病率高、临床后果严重...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 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抗炎、抗血小板疗效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NSAIDs有一定的消化系毒性,尤其会引起NSAIDs相关性小肠损伤.NSAIDs相关性小肠损伤发病率高、临床后果严重,是一个多因素导致的过程.近来,研究显示环氧合酶、肠道菌群、炎症细胞、NSAIDs的肝肠循环、胆汁及线粒体损伤均参与了NSAIDs相关性小肠损伤的发病.本文就NSAIDs相关性小肠损伤的机制及防治等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类抗炎药 小肠损伤 环氧合酶 肠道菌群
下载PDF
质子泵抑制药加重非甾体抗炎药所致小肠损伤及其防治措施的文献综述 被引量:4
11
作者 金晶 谭诗云 方向明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477-482,共6页
质子泵抑制药(PPIs)可有效治疗胃和十二指肠的损伤出血,但对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所致小肠损伤效果不佳,甚至加重损伤的程度。PPIs通过改变肠道菌群和增加胆汁酸的细胞毒性等机制加重NSAIDs药物引起的小肠损伤,联合用药前应充分评估患... 质子泵抑制药(PPIs)可有效治疗胃和十二指肠的损伤出血,但对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所致小肠损伤效果不佳,甚至加重损伤的程度。PPIs通过改变肠道菌群和增加胆汁酸的细胞毒性等机制加重NSAIDs药物引起的小肠损伤,联合用药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获益及风险,治疗时需兼顾上下消化道,可选用具消化道黏膜保护功能的特殊组胺H2受体拮抗药如拉呋替丁;尽可能选用对消化道影响较小的NSAIDs药物如选择性COX-2抑制药;补充肠道益生菌,纠正肠道微生态;使用消化道黏膜保护药物;必要时使用肠道的局部抗菌药。考虑到COX-2抑制药和PPIs的心血管风险,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和存在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患者,应慎用此两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泵抑制药 非甾体抗炎药 小肠损伤 防治
下载PDF
57例小肠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啸 吴醒 +3 位作者 王立民 吴建军 韩俊毅 赵中辛 《创伤外科杂志》 2017年第9期650-653,共4页
目的探讨小肠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江苏省人民医院溧阳分院普外科2008—2017年收治的小肠损伤57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7例;年龄22~87岁,平均51岁。外伤性小肠损伤多见于中年男性,其中道路交通伤23例(44.23%),钝器伤10例(19.23... 目的探讨小肠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江苏省人民医院溧阳分院普外科2008—2017年收治的小肠损伤57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7例;年龄22~87岁,平均51岁。外伤性小肠损伤多见于中年男性,其中道路交通伤23例(44.23%),钝器伤10例(19.23%),坠落伤8例(15.38%),锐器伤6例(11.53%),重物砸伤5例(9.61%),其他不明原因5例(9.61%)。探查发现受伤部位位于空肠28例(49.12%),位于回肠29例(50.87%)。剖腹探查指征:腹腔穿刺抽出脓性液体或者不凝血,CT或X线发现腹腔游离气体,部分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进行性加重的腹痛持续无缓解,出现腹膜刺激征,考虑空腔脏器或者实质性脏器受损。根据受损部位及受损程度选择小肠修补术46例(80.70%)和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11例(19.30%)。结果 57例中共出现并发症10例。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以预后为因变量,其他因素为自变量,结果显示失血量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失血量越多,预后越差(OR值为8.625)。结论小肠损伤多见于交通事故、击打、坠落等暴力致伤因素。术后相关并发症可能与失血量有关,提示在处理小肠损伤时提高诊断成功率、缩短患者接受手术时间,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损伤 腹部损伤 并发症
下载PDF
腹部闭合性外伤致小肠损伤的CT早期表现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群 赵富金 沈豪 《浙江创伤外科》 2015年第6期1240-1241,共2页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外伤致小肠损伤的CT早期表现。方法对16例经手术证实的腹部闭合伤致小肠损伤、破裂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中腹腔少量游离气体5例(膈下、肠管及肠系膜间、腹壁下),腹腔少量积液16例(肠管及其系膜间隙、肝...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外伤致小肠损伤的CT早期表现。方法对16例经手术证实的腹部闭合伤致小肠损伤、破裂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中腹腔少量游离气体5例(膈下、肠管及肠系膜间、腹壁下),腹腔少量积液16例(肠管及其系膜间隙、肝脾周、盆腔),肠管改变13例(肠壁增厚/血肿、肠管排列紊乱、肠管"尖角征"),合并腹部脏器损伤5例。结论肠管及肠系膜间隙游离气体是肠破裂可靠征象;肠管改变合并腹腔积液可提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损伤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闭合性小肠损伤48例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光洪 石红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4年第1期23-24,共2页
目的提高闭合性小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993~2003年间诊治的闭合性小肠损伤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及腹膜刺激征,腹穿阳性率58.3%,X线检查膈下游离气体出现率54.8%,B超检查腹腔积液出现率75%。治愈46例,死... 目的提高闭合性小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993~2003年间诊治的闭合性小肠损伤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及腹膜刺激征,腹穿阳性率58.3%,X线检查膈下游离气体出现率54.8%,B超检查腹腔积液出现率75%。治愈46例,死亡2例。结论(1)早期诊断闭合性小肠损伤必须对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进行分析,腹穿阴性及膈下未见游离气体并不能排除小肠穿孔。(2)早期手术治疗是提高外伤性肠破裂治愈率的关键。(3)强调手术探查必须细致、全面,按顺序进行,避免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性小肠损伤 诊断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单纯修补术
下载PDF
外伤性小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7
15
作者 吕海龙 欧阳军 马志刚 《农垦医学》 2003年第5期352-354,共3页
小肠占据着中下腹大部分空间,分布广,容积大,相对表浅,受伤的机率较其他脏器多,约占腹部脏器伤35~37%.同时易造成小肠多处损伤,合并腹腔其他脏器的损伤也较为常见.我科自2000~2002年共收治外伤性小肠损伤病人110例,现就小肠损伤机制... 小肠占据着中下腹大部分空间,分布广,容积大,相对表浅,受伤的机率较其他脏器多,约占腹部脏器伤35~37%.同时易造成小肠多处损伤,合并腹腔其他脏器的损伤也较为常见.我科自2000~2002年共收治外伤性小肠损伤病人110例,现就小肠损伤机制和临床特点作以下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小肠损伤 诊断 治疗 受伤原因 损伤部位
下载PDF
瑞巴派特对大鼠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小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16
作者 刘晨晨 段兆涛 +5 位作者 袁芳岑 姜宗丹 汪志兵 杨小兵 王劲松 张振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24期3838-3845,共8页
目的:探讨瑞巴派特对大鼠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相关性小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双氯芬酸损伤组、瑞巴派特保护组,每组10只.通过应用双氯芬酸... 目的:探讨瑞巴派特对大鼠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相关性小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双氯芬酸损伤组、瑞巴派特保护组,每组10只.通过应用双氯芬酸7.5 mg/(kg·d)灌胃,1次/d、连续4 d的方法制作大鼠NSAIDs相关性小肠损伤模型.瑞巴派特保护组在每次造模前1 h用100 mg/(kg·d)瑞巴派特对大鼠进行灌胃预处理,连续4 d.阴性对照组应用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第4天,处死所有大鼠,对其小肠损伤情况进行大体及病理观察并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肠黏膜中Occludin蛋白的表达和分布,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肠组织中Occludin蛋白、ERK、p38和磷酸化ERK(p-ERK)、磷酸化p38(p-p3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损伤组大鼠小肠大体和病理损伤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瑞巴派特组大鼠小肠大体和病理损伤评分均低于损伤组(P<0.05);Occludin蛋白在损伤组中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在瑞巴派特处理组中的表达水平较损伤组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损伤组中p-ERK蛋白和p-p38表达水平增高(P<0.05),而瑞巴派特处理中的表达水平较损伤组降低(P<0.05).结论:瑞巴派特对大鼠NSAIDs相关性小肠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信号通路中ERK和p38蛋白的磷酸化,上调小肠黏膜中紧密连接Occludin蛋白表达,从而改善小肠黏膜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巴派特 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小肠损伤 OCCLUDIN MAPKS信号通路
下载PDF
骨盆骨折合并小肠损伤5例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延杰 郭林新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4年第4期280-282,共3页
我院于1988年1月~1994年9月收治骨盆骨折124例,确诊合并小肠伤者5例。3例在伤后24小时内作出诊断并给予剖腹探查,2例延误至伤后10天以上才明确诊断。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并发症 小肠损伤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外伤性小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军 刘莉 +1 位作者 地里夏提 阿曼 《内蒙古中医药》 2010年第18期110-111,共2页
目的:探讨小肠损伤的诊断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2005年~2007年外伤致小肠损伤的临床资料、致伤因素、伤后就诊时间、损伤部位及检查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伤后就诊时间时间多数为20分钟~12小时,以回肠损伤多见,合并多发伤常见,腹痛... 目的:探讨小肠损伤的诊断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2005年~2007年外伤致小肠损伤的临床资料、致伤因素、伤后就诊时间、损伤部位及检查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伤后就诊时间时间多数为20分钟~12小时,以回肠损伤多见,合并多发伤常见,腹痛、腹胀为小肠损伤主要特征,腹穿阳性率94%,死亡2例。结论:临床表现、体征为诊断小肠损伤的重要依据;多次腹穿、反复查体,降低漏诊率;适当处长手术时机,可避免阴性腹腔探查;合并多发损伤,强调合理有效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 小肠损伤 诊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Akt/mTOR通路上调自噬改善辐射诱导小肠损伤
19
作者 李博 张恒 +4 位作者 周曼倩 朱思伟 王华庆 张诗武 王辉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5-148,153,共5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是否能够通过调节Akt/mTOR通路改善辐射诱导小肠损伤并研究其机制。方法将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照射组和照射给药组(每组8只)。照射组和照射给药组小鼠接受9.0 Gy剂量的6MV-X射线全身照射,照射给药组小鼠在...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是否能够通过调节Akt/mTOR通路改善辐射诱导小肠损伤并研究其机制。方法将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照射组和照射给药组(每组8只)。照射组和照射给药组小鼠接受9.0 Gy剂量的6MV-X射线全身照射,照射给药组小鼠在照射前3 d至照射后3 d每日腹腔注射白藜芦醇(50 mg·kg^(-1)·d^(-1)),对照组、单纯照射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照射后3.5 d获取小肠组织并制作石蜡块后切片,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行组织学分析;行Western blot试验检测p-Akt/Akt、p-S6RP/S6RP、LC3-Ⅱ、Beclin-1表达。采用ANOVA方差分析进行3组间比较。结果照射给药组小鼠小肠绒毛长度、小肠横断面隐窝数、单个小肠隐窝细胞总数、隐窝细胞Ki67阳性率均高于照射组(均P<0.05);照射给药组较照射组小肠组织p-Akt/Akt、p-S6RP/S6RP蛋白表达下降(均P<0.001),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升高(均P<0.001)。结论白藜芦醇可能通过抑制Akt/mTOR通路促进受辐射小鼠小肠隐窝细胞自噬从而改善辐射诱导小肠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小肠损伤 白藜芦醇 自噬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下载PDF
单纯性小肠损伤51例诊治分析
20
作者 刘拥军 柴养海 +1 位作者 刘信堂 金存章 《浙江创伤外科》 2006年第4期343-344,共2页
关键词 小肠损伤 诊治分析 单纯性 其它脏器损伤 腹部损伤 十二指肠 临床诊断 检查手段 高特异性 临床症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