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口服难吸收中药活性成分灯盏乙素进行结构改造,为寻找和设计合理前药及其剂型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先成盐后酯化的方法合成灯盏乙素乙酯、苄酯并改进文献方法合成羟乙酰胺酯,用质谱和氢谱确证结构。研究3种前药在不同pH水溶液中的...目的对口服难吸收中药活性成分灯盏乙素进行结构改造,为寻找和设计合理前药及其剂型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先成盐后酯化的方法合成灯盏乙素乙酯、苄酯并改进文献方法合成羟乙酰胺酯,用质谱和氢谱确证结构。研究3种前药在不同pH水溶液中的稳定性、溶解度、分配系数和在人血浆中的降解。制备灯盏乙素羟乙酰胺酯环糊精包合物和乳剂,比较包合物和乳剂在肠液中对该前药的保护作用,考察该前药在不同肠段黏膜匀浆中的降解情况。结果合成的3种前药经确证为目标物;灯盏乙素羟乙酰胺酯在缓冲液(pH 4.2)和水中的溶解度比灯盏乙素分别提高近10倍和35倍,分配系数也由原来的-2.56提高到1.48;该酯水溶液的稳定性较好(t1/2≈16 d,pH4.2),在人血浆的半衰期最短(t1/2≈7 m in),但在肠黏膜匀浆中的降解可能影响酯的吸收,不同肠段黏膜匀浆降解羟乙酰胺酯的次序为:十二指肠>回肠≥空肠>结肠。乳剂在肠黏膜匀浆中对前药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包合物次之。结论与灯盏乙素乙酯和苄酯比较,羟乙酰胺酯的理化性质较好,但其在肠道中的稳定性有待提高,可以选择乳剂或结肠定位给药减少前药的降解。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对口服难吸收中药活性成分灯盏乙素进行结构改造,为寻找和设计合理前药及其剂型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先成盐后酯化的方法合成灯盏乙素乙酯、苄酯并改进文献方法合成羟乙酰胺酯,用质谱和氢谱确证结构。研究3种前药在不同pH水溶液中的稳定性、溶解度、分配系数和在人血浆中的降解。制备灯盏乙素羟乙酰胺酯环糊精包合物和乳剂,比较包合物和乳剂在肠液中对该前药的保护作用,考察该前药在不同肠段黏膜匀浆中的降解情况。结果合成的3种前药经确证为目标物;灯盏乙素羟乙酰胺酯在缓冲液(pH 4.2)和水中的溶解度比灯盏乙素分别提高近10倍和35倍,分配系数也由原来的-2.56提高到1.48;该酯水溶液的稳定性较好(t1/2≈16 d,pH4.2),在人血浆的半衰期最短(t1/2≈7 m in),但在肠黏膜匀浆中的降解可能影响酯的吸收,不同肠段黏膜匀浆降解羟乙酰胺酯的次序为:十二指肠>回肠≥空肠>结肠。乳剂在肠黏膜匀浆中对前药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包合物次之。结论与灯盏乙素乙酯和苄酯比较,羟乙酰胺酯的理化性质较好,但其在肠道中的稳定性有待提高,可以选择乳剂或结肠定位给药减少前药的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