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小脑海绵状血管瘤合并发育性静脉畸形的手术策略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培峰
曹勇
+2 位作者
蔡楚伟
许海雄
王硕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10期849-854,共6页
目的探讨小脑海绵状血管瘤合并发育性静脉畸形时安全、有效的手术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009年2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诊断为小脑海绵状血管瘤合并发育性静脉畸形的患者12例。收集患者的流行病学特...
目的探讨小脑海绵状血管瘤合并发育性静脉畸形时安全、有效的手术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009年2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诊断为小脑海绵状血管瘤合并发育性静脉畸形的患者12例。收集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及随访结果,并展开分析。 结果男性、女性患者各6例,年龄12~72岁,中位年龄31.92岁,均以症状性脑出血起病。其中11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1例患者拒绝手术自动出院。根据发育性静脉畸形的血管构筑形态将患者归纳为5种模式:①静脉畸形引流静脉在海绵状血管瘤上方和(或)前方汇入直窦或Galen’s静脉的末端(3例患者),后正中入路切除病灶。②静脉畸形引流静脉在海绵状血管瘤侧方汇入岩上窦(3例患者),乙状窦后入路切除病灶。③静脉畸形引流静脉在海绵状血管瘤外侧方汇入同侧的乙状窦(2例患者),后正中入路切除病灶。④静脉畸形引流静脉在海绵状血管瘤上方汇入横窦(2例患者),乙状窦后入路切除病灶。⑤静脉畸形引流静脉在海绵状血管瘤的腹侧进入四脑室汇入室管膜静脉(2例患者),后正中入路切除病灶。术后所有患者无急性脑出血或脑梗死,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脑水肿,其中1例术后急诊行枕下减压术。所有手术患者在平均随访34.3个月内预后良好且无海绵状血管瘤复发。 结论发育性静脉畸形的终末分支通常覆盖于小脑海绵状血管瘤的前上方,本研究中未发现发育性静脉畸形的主干向下方扩展,手术以后正中入路,乙状窦后入路为主。该策略并未引起脑出血或脑梗死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海绵状血管瘤
发育性静脉畸形
血管
构筑形态
手术策略
预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显微手术治疗小脑海绵状血管瘤
被引量:
6
2
作者
景治涛
李光宇
+7 位作者
欧绍武
王义宝
班允超
刘源
张东勇
李婷
王运杰
吴安华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总结小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均经手术切除和病理证实的小脑海绵状血管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急性起病,表现为小脑自发性出血。慢性起病1例,表现为渐进性共济失调、行走不稳。头颅MRI平扫与增...
目的总结小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均经手术切除和病理证实的小脑海绵状血管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急性起病,表现为小脑自发性出血。慢性起病1例,表现为渐进性共济失调、行走不稳。头颅MRI平扫与增强多表现为T1高信号,T2高或混杂信号,病灶周围有环形低信号带。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SWI)更有助于诊断。12例均采用显微手术治疗,所有病灶均完整切除,疗效满意。结论自发性出血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多有共济失调等小脑受损体征。MRI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手术是处理小脑海绵状血管瘤安全和有效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海绵状血管瘤
显微手术治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脑海绵状血管瘤(18例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陈衔城
谢嵘
+1 位作者
赵曜
高亮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3年第3期279-281,283,共4页
目的 :研究小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ICCA 18例。结果 :18例共 19个病灶 ,单发17例 ,多发 1例 2个病灶。 11例表现为小脑自发性出血 ,7例表现为颅高压及小脑症状。 15例行头颅CT检查 ,诊断小脑ICC...
目的 :研究小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ICCA 18例。结果 :18例共 19个病灶 ,单发17例 ,多发 1例 2个病灶。 11例表现为小脑自发性出血 ,7例表现为颅高压及小脑症状。 15例行头颅CT检查 ,诊断小脑ICCA 2例 ,2个病灶 ;头颅MRI检查 16例 ,诊断小脑ICCA 15例 ,16个病灶。 3个病灶为囊性变。 18例均行手术治疗 ,其中 2例急诊手术清除血肿并全切除病灶。手术无死亡 ,疗效满意。结论 :自发性出血是本病的主要症状。MRI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首选手术切除病灶。囊性小脑ICCA可能为实质性ICCA内部慢性出血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海绵状血管瘤
磁共振成像
外科手术
治疗
CT
诊断
原文传递
显微手术治疗小脑海绵状血管瘤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计跃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3期504-505,共2页
目的总结小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征和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淮南朝阳医院2007年7月—2014年5月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小脑海绵状血管瘤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显微手术方式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急性起病7例,亚急...
目的总结小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征和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淮南朝阳医院2007年7月—2014年5月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小脑海绵状血管瘤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显微手术方式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急性起病7例,亚急性起病1例。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均以头痛、头晕、小脑受损体征为主,其中伴有眼颤2例、癫痫1例。所有患者均行CT和MR检查,病灶位于小脑半球,均为单发病灶。其中,2例怀疑合并静脉畸形,术前行全脑血管造影,发现合并有静脉畸形1例。根据Zabramski分类,Ⅰ型2例、Ⅱ型6例。8例患者均采用常规枕下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完整切除病灶,术后病理证实海绵状血管瘤;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8.5个月,无再发及出血,疗效满意。结论小脑海绵状血管瘤常急性起病,以头痛和小脑症状为主;MR血管成像对小脑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显微手术治疗小脑海绵状血管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海绵状血管瘤
颅脑MR
显微手术
原文传递
题名
小脑海绵状血管瘤合并发育性静脉畸形的手术策略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培峰
曹勇
蔡楚伟
许海雄
王硕
机构
汕头市中心医院外四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10期849-854,共6页
文摘
目的探讨小脑海绵状血管瘤合并发育性静脉畸形时安全、有效的手术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009年2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诊断为小脑海绵状血管瘤合并发育性静脉畸形的患者12例。收集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及随访结果,并展开分析。 结果男性、女性患者各6例,年龄12~72岁,中位年龄31.92岁,均以症状性脑出血起病。其中11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1例患者拒绝手术自动出院。根据发育性静脉畸形的血管构筑形态将患者归纳为5种模式:①静脉畸形引流静脉在海绵状血管瘤上方和(或)前方汇入直窦或Galen’s静脉的末端(3例患者),后正中入路切除病灶。②静脉畸形引流静脉在海绵状血管瘤侧方汇入岩上窦(3例患者),乙状窦后入路切除病灶。③静脉畸形引流静脉在海绵状血管瘤外侧方汇入同侧的乙状窦(2例患者),后正中入路切除病灶。④静脉畸形引流静脉在海绵状血管瘤上方汇入横窦(2例患者),乙状窦后入路切除病灶。⑤静脉畸形引流静脉在海绵状血管瘤的腹侧进入四脑室汇入室管膜静脉(2例患者),后正中入路切除病灶。术后所有患者无急性脑出血或脑梗死,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脑水肿,其中1例术后急诊行枕下减压术。所有手术患者在平均随访34.3个月内预后良好且无海绵状血管瘤复发。 结论发育性静脉畸形的终末分支通常覆盖于小脑海绵状血管瘤的前上方,本研究中未发现发育性静脉畸形的主干向下方扩展,手术以后正中入路,乙状窦后入路为主。该策略并未引起脑出血或脑梗死等并发症。
关键词
小脑海绵状血管瘤
发育性静脉畸形
血管
构筑形态
手术策略
预后
Keywords
Cerebellar cavernous malformations
Developmental venous anomalies
Angioarchitecture
Surgical strategy
Prognosis
分类号
R65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显微手术治疗小脑海绵状血管瘤
被引量:
6
2
作者
景治涛
李光宇
欧绍武
王义宝
班允超
刘源
张东勇
李婷
王运杰
吴安华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42-145,共4页
基金
辽宁省高等学校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87777)
文摘
目的总结小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均经手术切除和病理证实的小脑海绵状血管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急性起病,表现为小脑自发性出血。慢性起病1例,表现为渐进性共济失调、行走不稳。头颅MRI平扫与增强多表现为T1高信号,T2高或混杂信号,病灶周围有环形低信号带。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SWI)更有助于诊断。12例均采用显微手术治疗,所有病灶均完整切除,疗效满意。结论自发性出血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多有共济失调等小脑受损体征。MRI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手术是处理小脑海绵状血管瘤安全和有效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
小脑海绵状血管瘤
显微手术治疗
Keywords
Cerebellar cavemous angioma
Microsurgerical treatment
分类号
R743.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脑海绵状血管瘤(18例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陈衔城
谢嵘
赵曜
高亮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3年第3期279-281,283,共4页
文摘
目的 :研究小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ICCA 18例。结果 :18例共 19个病灶 ,单发17例 ,多发 1例 2个病灶。 11例表现为小脑自发性出血 ,7例表现为颅高压及小脑症状。 15例行头颅CT检查 ,诊断小脑ICCA 2例 ,2个病灶 ;头颅MRI检查 16例 ,诊断小脑ICCA 15例 ,16个病灶。 3个病灶为囊性变。 18例均行手术治疗 ,其中 2例急诊手术清除血肿并全切除病灶。手术无死亡 ,疗效满意。结论 :自发性出血是本病的主要症状。MRI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首选手术切除病灶。囊性小脑ICCA可能为实质性ICCA内部慢性出血的结果。
关键词
小脑海绵状血管瘤
磁共振成像
外科手术
治疗
CT
诊断
Keywords
cerebella cavernous angiomas MRI surgical therapy
分类号
R739.41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显微手术治疗小脑海绵状血管瘤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计跃
机构
安徽省淮南市朝阳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3期504-505,共2页
文摘
目的总结小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征和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淮南朝阳医院2007年7月—2014年5月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小脑海绵状血管瘤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显微手术方式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急性起病7例,亚急性起病1例。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均以头痛、头晕、小脑受损体征为主,其中伴有眼颤2例、癫痫1例。所有患者均行CT和MR检查,病灶位于小脑半球,均为单发病灶。其中,2例怀疑合并静脉畸形,术前行全脑血管造影,发现合并有静脉畸形1例。根据Zabramski分类,Ⅰ型2例、Ⅱ型6例。8例患者均采用常规枕下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完整切除病灶,术后病理证实海绵状血管瘤;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8.5个月,无再发及出血,疗效满意。结论小脑海绵状血管瘤常急性起病,以头痛和小脑症状为主;MR血管成像对小脑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显微手术治疗小脑海绵状血管瘤安全、有效。
关键词
小脑海绵状血管瘤
颅脑MR
显微手术
分类号
R739.41 [医药卫生—肿瘤]
R616.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小脑海绵状血管瘤合并发育性静脉畸形的手术策略研究
张培峰
曹勇
蔡楚伟
许海雄
王硕
《中国卒中杂志》
2015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显微手术治疗小脑海绵状血管瘤
景治涛
李光宇
欧绍武
王义宝
班允超
刘源
张东勇
李婷
王运杰
吴安华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0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小脑海绵状血管瘤(18例分析)
陈衔城
谢嵘
赵曜
高亮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3
4
原文传递
4
显微手术治疗小脑海绵状血管瘤8例临床分析
计跃
《中华全科医学》
2015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