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联合MRI在小脑膜瘤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1
作者 邹志娟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分析CT联合MRI在小脑膜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60例疑似小脑膜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MRI检查,观察其影像学表现,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手段对脑膜瘤的诊断效能。结果... 目的分析CT联合MRI在小脑膜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60例疑似小脑膜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MRI检查,观察其影像学表现,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手段对脑膜瘤的诊断效能。结果病理结果显示60例脑膜瘤患者中,恶性18例、良性27例、胶质瘤8例、垂体瘤4例、室管膜瘤3例。CT检查脑膜瘤患者阳性38例、阴性10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8.37%、58.82%、80.00%;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44%、66.66%。MRI检出脑膜瘤患者阳性40例,阴性11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0.90%、68.25%、85.00%;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88%、73.33%。经CT联合MRI检出脑膜瘤患者阳性42例、阴性13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5.45%、81.25%、91.66%;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33%、86.66%。结论CT联合MRI检测小脑脑膜瘤,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膜瘤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MRI引导定向开颅显微切除突面小脑膜瘤
2
作者 吴习威 凌至培 《中华综合医学》 2002年第7期595-596,共2页
目的:介绍立体定向技术和MRI的结合对颅内病灶精确定位,使在切除病灶的同时又防止脑功能损伤。方法:安装Leksell-G定向仪后,行MRI三维扫描,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入路的角度,利用环钻开颅,在显微直视下切除肿瘤。结果:本组24... 目的:介绍立体定向技术和MRI的结合对颅内病灶精确定位,使在切除病灶的同时又防止脑功能损伤。方法:安装Leksell-G定向仪后,行MRI三维扫描,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入路的角度,利用环钻开颅,在显微直视下切除肿瘤。结果:本组24例,肿瘤在中央区8例,额叶6例,颞叶5例,顶叶3例,枕叶2例。术后1例偏瘫加重,其余病人神经功能均保留良好。结论:颅内小病灶利用立体定向技术开颅手术,能达到微侵袭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膜瘤 立体定向 手术切除
下载PDF
小脑膜瘤的CT和MRI诊断对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江时忠 方涛 王士维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5年第3期275-277,F0002,共4页
目的比较CT和MRI在小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小脑膜瘤患者的CT和MRI资料,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敏感性。结果 CT、MRI平扫、MRI增强诊断小脑膜瘤的灵敏度分别为77.08%、83.33%、97.92%,MRI增强的灵敏度高于CT和MR... 目的比较CT和MRI在小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小脑膜瘤患者的CT和MRI资料,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敏感性。结果 CT、MRI平扫、MRI增强诊断小脑膜瘤的灵敏度分别为77.08%、83.33%、97.92%,MRI增强的灵敏度高于CT和MRI平扫(χ2分别=9.52、4.37,P均<0.05),而MRI平扫的灵敏度与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P>0.05)。结论 CT和MRI均能较好地诊断小脑膜瘤,而MRI增强扫描对小脑膜瘤的诊断敏感性更高,有利于早期明确小脑膜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膜瘤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小脑膜瘤的CT、MRI平扫及MRI增强扫描图像表现及意义
4
作者 康国庆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9期53-54,共2页
目的分析小脑膜瘤CT、MRI平扫及MRI增强扫描图像表现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对既往收治的9例CT、MRI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小脑膜瘤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级8例,其中上皮型3例、纤维型2例、过渡型2例、砂粒体型1例,Ⅱ级透明... 目的分析小脑膜瘤CT、MRI平扫及MRI增强扫描图像表现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对既往收治的9例CT、MRI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小脑膜瘤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级8例,其中上皮型3例、纤维型2例、过渡型2例、砂粒体型1例,Ⅱ级透明细胞型1例;T1等信号7例,稍低信号2例,T2等信号4例,混杂信号2例,低信号2例,稍高信号1例,4例水肿、3例挤压征,增强扫描不同程度增强,脑膜尾征2例(纤维型),平扫未发现肿瘤4例;砂粒体型、纤维型、透明细胞型表现特点呈现明显差异。结论 CT、MRI诊断小脑膜瘤并不困难,但CT、MRI平扫易出现漏诊,MRI增强扫描有助于发现小病灶、多发病灶,CT扫描无异常也不应掉以轻心,及时换MRI诊断,必要时行增强扫描,联合扫描重点在于关注有无水肿、占位效应、脑膜尾征,寻找特殊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膜瘤 CT MRI 图像表现
下载PDF
显微镜下锁孔术治疗颅内小脑膜瘤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吴凯歌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期266-267,共2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锁孔术对颅内小脑膜瘤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治疗的82例颅内小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开颅手术,41例)和观察组(显微镜下锁孔术...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锁孔术对颅内小脑膜瘤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治疗的82例颅内小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开颅手术,41例)和观察组(显微镜下锁孔术,41例),比较两组临床指标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4%,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小脑膜瘤患者经显微镜下锁孔术治疗可有效控制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小脑膜瘤 显微镜下锁孔术 常规开颅手术
下载PDF
显微镜下锁孔手术治疗80例颅内小脑膜瘤的疗效分析
6
作者 吴钦瑞 刘加锋 陈祥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10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显微镜下锁孔手术治疗颅内小脑膜瘤的操作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8月本院所收治颅内小脑膜瘤患者80例,均采用显微镜下锁孔手术进行治疗,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分析。结果80例患者均接受显微镜下锁孔... 目的探讨采用显微镜下锁孔手术治疗颅内小脑膜瘤的操作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8月本院所收治颅内小脑膜瘤患者80例,均采用显微镜下锁孔手术进行治疗,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分析。结果80例患者均接受显微镜下锁孔入路手术,根据患者病变位置选择个性化入路方式。术后所有患者均达到I级切除,仅1例患者出现颅内感染。结论采用显微镜下锁孔入路手术治疗颅内小脑膜瘤,可有效切除病灶,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对于促进患者术后顺利康复,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小脑膜瘤 微创手术 显微镜 锁孔手术 神经导航 疗效分析
下载PDF
显微镜下锁孔手术治疗56例颅内小脑膜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丁兴华 张明广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7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小脑膜瘤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显微镜下经锁孔手术治疗的56例小脑膜瘤(直径1~3 c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56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41例,年龄平均(52±10)岁。肿瘤位于大脑... 目的探讨小脑膜瘤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显微镜下经锁孔手术治疗的56例小脑膜瘤(直径1~3 c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56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41例,年龄平均(52±10)岁。肿瘤位于大脑半球凸面35例,矢状窦旁4例,大脑镰旁1例,小脑半球凸面2例,前颅底3例,鞍区6例,中颅底2例,桥小脑角3例。所有肿瘤采用锁孔手术入路,肿瘤全切除,术后出现不良反应2例(3.57%)。4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0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复发,无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结论锁孔手术治疗颅内小脑膜瘤安全有效,支持对于小脑膜瘤应该早期手术治疗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膜瘤 锁孔手术 治疗策略 神经导航
原文传递
显微镜下锁孔手术对颅内小脑膜瘤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辉 《临床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锁孔手术对颅内小脑膜瘤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102例颅内小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实施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开颅手术,51例)与观察组(显微镜下锁孔手术,51例),比...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锁孔手术对颅内小脑膜瘤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102例颅内小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实施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开颅手术,51例)与观察组(显微镜下锁孔手术,51例),比较两组神经功能与预后效果。结果术后7 d,观察组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评分(NDS)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情加重率为1.96%(1/51),低于对照组的15.69%(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小脑膜瘤患者采用显微镜下锁孔手术治疗,可有效缓解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且预后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小脑膜瘤 显微镜下锁孔手术 神经功能 预后
原文传递
MRI Differentiation Diagnosis of Occupying Lesions in Cerebellopontine Angle Area
9
作者 黄力 凌雪英 +2 位作者 许卫国 傅元芳 高伟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06年第3期197-199,共3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in diagnosis of occupying lesions in cerebellopontine angle area. Methods: MRI records of 78 patients with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occupied lesi...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in diagnosis of occupying lesions in cerebellopontine angle area. Methods: MRI records of 78 patients with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occupied lesions in cerebellopontine angle area were analyzed. Results: Of the 78 cases, 48 (61.5%) were unilateral acoustic neuroma, 5 (6.4%) were bilateral acoustic neuroma, 12 (15.4%) were meningioma, 4 (5.1%) were trigeminal neuroma, 3 (3.8%) were lipoma, 2 (2.6%) were melanoma, and 1 (1.3%) was medulloblastoma. According to the anatomic site, tumor lesion character, and MRI signal, the majority of cerebellopontine angle area tumors were diagnosed accurately. Conclusion: MRI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iagnosis of occupying lesions in cerebellopontine angle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ebellopontine angle area occupied lesions MRI DIAGNOSI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