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跟腱断裂Ma-Griffith缝合术后小腿三头肌及跟腱剪切波弹性成像与功能恢复相关性
1
作者 江伟成 莫少英 +3 位作者 曾学琴 罗建彬 李敬矿 康国锋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3期548-551,共4页
目的:探讨跟腱断裂Ma-Griffith缝合术后小腿三头肌及跟腱剪切波弹性成像(SWE)与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50例均接受Ma-Griffith缝合术治疗跟腱断裂并接受SWE检查的患者。统计分析患者患侧及... 目的:探讨跟腱断裂Ma-Griffith缝合术后小腿三头肌及跟腱剪切波弹性成像(SWE)与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50例均接受Ma-Griffith缝合术治疗跟腱断裂并接受SWE检查的患者。统计分析患者患侧及健侧、不同临床效果者、不同功能康复效果者患侧跟腱、小腿三头肌SWV,并分析跟腱及比目鱼肌、腓肠肌外侧头、腓肠肌内侧头SWV与跟腱断裂术后功能康复效果、临床效果的相关性。结果:患侧跟腱及比目鱼肌、腓肠肌外侧头、腓肠肌内侧头SWV低于健侧(P<0.05)。不同Ma-Griffith缝合术临床效果及康复效果者患侧跟腱及比目鱼肌、腓肠肌外侧头、腓肠肌内侧头SWV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跟腱及比目鱼肌、腓肠肌外侧头、腓肠肌内侧头SWV与跟腱断裂临床效果、功能康复效果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通过SWE检查可明确跟腱断裂Ma-Griffith缝合术后小腿三头肌及跟腱SWV,且其与疾病治疗效果、功能康复效果间具有密切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断裂Ma-Griffith缝合术 小腿三头肌 跟腱 剪切波弹性成像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联合不同牵伸训练对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朱保亮 王强 +3 位作者 张洪蕊 周人龙 张强 巩小雪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联合不同牵伸训练治疗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到2021年8月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SWT治疗组(对照组)、ESWT联合...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联合不同牵伸训练治疗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到2021年8月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SWT治疗组(对照组)、ESWT联合斜板牵伸组(联合组A)及ESWT联合静态牵伸组(联合组B),每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MAS)、改良Tardieu(MT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下肢部分(FMA-LE)、踝关节PROM评估患者肌张力和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训练前,3组患者MAS、MTS、FMA-LE和踝关节PROM比较无差异性(P>0.05)。给予2周训练后,3组患者以上4个指标和训练前相比均有一定的改善,联合组A、B MAS、MTS、PROM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A FMA-LE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性(P>0.05);联合组B踝关节PROM比联合组A效果明显,余3个指标无明显差异性(P>0.05)。给予4周训练后,3组患者MAS、MTS、FMA-LE和踝关节PROM改善程度明显,且联合组A较对照组显著(P<0.05),联合组B较其他两组改善显著(P<0.05)。结论 ESWT联合静态牵伸训练对降低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有积极治疗作用,且效果优于联合斜板牵伸或单纯冲击波治疗,可作为治疗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的有效手段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小腿三头肌 痉挛 体外冲击波 静态进展牵伸
下载PDF
小腿三头肌离心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对慢性跟腱止点腱病患者的影响
3
作者 曾寿全 甘仪清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6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小腿三头肌离心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对慢性跟腱止点腱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厦门市康复医院收治的200例慢性跟腱止点腱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98例)。观察组... 目的:探讨小腿三头肌离心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对慢性跟腱止点腱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厦门市康复医院收治的200例慢性跟腱止点腱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98例)。观察组给予小腿三头肌离心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对照组给予小腿三头肌离心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疼痛程度、下肢动态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维多利亚体育研究中心跟腱评估问卷(VISA-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总体稳定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下肢功能量表(LEF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理、生理、环境、精神支柱、社会管理、独立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腿三头肌离心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跟腱止点腱病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临床症状,恢复活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三头肌离心训练 体外冲击波 慢性跟腱止点腱病
下载PDF
小腿三头肌离心收缩对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术后恢复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李少迪 董钊钊 +1 位作者 范兆雷 张静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3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小腿三头肌离心收缩训练对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术后患者疼痛、稳定性及步态的影响。方法从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门诊收治的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小腿三头肌离心收缩训练对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术后患者疼痛、稳定性及步态的影响。方法从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门诊收治的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配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基础的康复治疗手段,实验组基于一般康复治疗方法增加了针对小腿三头肌力量的练习。治疗中,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判断患者踝关节的疼痛程度,记录分析患者的踝关节肌力,用Berg平衡量表评估踝关节韧带的稳定性,记录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通过Footscan足底压力评分法研究患者的压力变化情况和步频。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踝关节肌力增强(P<0.05);AOFAS评分有所改善(P<0.05);踝关节周围韧带的稳定性增强(P<0.05);行走时患者损伤部位的足压力峰值和负荷值均相对提高(P<0.05),患者的足跟落地期减少、全足支撑期增加(P<0.05),踝关节平衡功能得到改善(P<0.05)。结论小腿三头肌肌力增强后,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的预后良好,其稳定性和步态均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 小腿三头肌 离心收缩 步态分析 稳定性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痉挛仪治疗对脑性瘫痪儿童小腿三头肌痉挛的影响
5
作者 李司南 韩辉 《安徽医专学报》 2023年第5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BTX-A)联合痉挛仪治疗对脑性瘫痪儿童下肢三头肌痉挛的影响。方法:50例脑性瘫痪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痉挛肌BTX-A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BTX-A)联合痉挛仪治疗对脑性瘫痪儿童下肢三头肌痉挛的影响。方法:50例脑性瘫痪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痉挛肌BTX-A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痉挛仪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2个月、4个月后的踝关节被动背屈角(APROM)、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评分。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各项评分(APROM值、MAS评分、GMFM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TX-A注射联合痉挛仪治疗能有效改善脑性瘫痪儿童小腿三头肌痉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小腿三头肌 A型肉毒毒素 痉挛仪 康复
下载PDF
不同时间间隔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6
作者 段好阳 闫兆红 +2 位作者 刘娜 刘福迁 李贞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44-1447,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间隔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状态的疗效,为临床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状态提供参数依据。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状态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连续治疗组和间隔治...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间隔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状态的疗效,为临床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状态提供参数依据。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状态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连续治疗组和间隔治疗组,每组患者31例。两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均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连续治疗组患者治疗参数设置冲击频率为8Hz,压强为2.0—3.0bar,冲击次数为2000次,1次/日,连续3日,每周共3次,共4周;间隔治疗组患者治疗参数设置为冲击频率为8Hz,压强为2.0—3.0bar,冲击次数为2000次,隔日1次,每周3次,共4周。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和4周采用关节被动活动度(PROM)、改良Ashworth量表(MAS)和简化的Fugl-Meyer评分法(FMA)分别评定两组患者患侧踝关节被动背伸角度、小腿三头肌痉挛状态和下肢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ROM值、MAS评分和FMA评分行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周后,连续治疗组和间隔治疗组患者踝关节PROM分别为(48.40±7.02)度和(39.53±7.91)度,小腿三头肌MAS评分分别为(1.65±0.51)分和(2.13±0.46)分、FMA评分分别为(18.65±8.23)分和(14.39±6.84)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行组间比较,连续治疗组较间隔治疗组改善明显,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周后,连续治疗组和间隔治疗组患者踝关节PROM分别为(57.28±8.61)度和(54.37±8.76)度,小腿三头肌MAS评分分别为(1.47±0.39)分和(1.56±0.40)分、FMA评分分别为(24.39±9.62)分和(23.76±8.52)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行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的痉挛状态,连续治疗方案的短期疗效优于间隔治疗方案,而两种治疗方案的长期疗效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脑卒中 痉挛状态 小腿三头肌
下载PDF
旋转牵伸训练用于降低脑卒中患者小腿三头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斌 华东 +2 位作者 席建明 李桥军 宋晓磊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80-681,共2页
脑卒中后患者常见上肢屈肌占优势和下肢伸肌占优势的异常运动模式,特别是小腿三头肌的高张力。我们在临床中采用的旋转牵伸,降低小腿三头肌张力,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小腿三头肌 脑卒中患者 疗效观察 张力 牵伸 训练 异常运动模式 脑卒中后
下载PDF
PNF牵伸法对一次性离心运动后小腿三头肌DOMS的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张保国 王小迪 王安利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7-99,103,共4页
对PNF牵伸组和对照组在离心运动前安静时、运动后24h-48h、72h各时段的血清肌酸激酶(CK)、主观酸痛感觉阈、纵跳摸高高度值等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较,PNF牵伸组运动后CK值显著下降,主观酸痛感觉显著减轻,但原地纵跳高度虽... 对PNF牵伸组和对照组在离心运动前安静时、运动后24h-48h、72h各时段的血清肌酸激酶(CK)、主观酸痛感觉阈、纵跳摸高高度值等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较,PNF牵伸组运动后CK值显著下降,主观酸痛感觉显著减轻,但原地纵跳高度虽有升高趋势,差异不显著。结论:PNF牵伸法对DOMS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但并不能明显增加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F牵伸法 延迟性肉酸痛 离心运动 小腿三头肌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小儿脑瘫伴小腿三头肌痉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智 毕军花 +2 位作者 李钢 朱明海 赵继红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1142-1144,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体外冲击波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小儿脑瘫伴小腿三头肌痉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5月至2015年3月收治确诊的小儿脑瘫伴小腿三头肌痉挛的78例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所有脑瘫患儿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含有39例。对... 目的:探讨分析体外冲击波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小儿脑瘫伴小腿三头肌痉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5月至2015年3月收治确诊的小儿脑瘫伴小腿三头肌痉挛的78例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所有脑瘫患儿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含有39例。对照组脑瘫患儿施行常规性康复治疗,观察组则在前者治疗基础上施行体外冲击波,观察比较两组患儿足底压力、MAS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患儿干预措施实施前1d、实施后1周、实施后1个月MAS评分、踝关节GMFM评分与PROM测量角度、足底压力与面积等指标均在一定趋势内变化,且两组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24,13.77,9.84,8.53,15.71,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结合常规康复治疗能有效降低伴小腿三头肌痉挛脑瘫患儿的肌张力,并缓解其伴有的肌肉痉挛,改善其粗大运动的功能,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小儿脑瘫 小腿三头肌痉挛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小腿三头肌肌张力的表面肌电特征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莉 高润 +4 位作者 程欣欣 刘婉 刘梦瑶 俞佳雯 陆晓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75-180,共6页
目的采用表面EMG(sEMG)法,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不同功能状态下小腿三头肌的sEMG变化。方法选取30例脑卒中恢复期存在小腿三头肌痉挛的偏瘫患者,分别采集患者在踝关节被动背屈牵伸过程中,伸膝位和屈膝位的健患侧内外腓肠肌以及比目鱼肌的s... 目的采用表面EMG(sEMG)法,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不同功能状态下小腿三头肌的sEMG变化。方法选取30例脑卒中恢复期存在小腿三头肌痉挛的偏瘫患者,分别采集患者在踝关节被动背屈牵伸过程中,伸膝位和屈膝位的健患侧内外腓肠肌以及比目鱼肌的sEMG信号,以及患者在行走5个步行周期时健患侧内外腓肠肌及比目鱼肌的sEMG信号。并对sEMG的均方根振幅(RMS)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在踝关节被动背屈牵伸过程中:患侧内外腓肠肌的RMS值伸膝位明显高于屈膝位(均P<0.05),比目鱼肌无明显差异;同体位下内外腓肠肌以及比目鱼肌的RMS值患侧显著高于健侧(均P<0.05);伸膝位时患侧内侧腓肠肌的RMS值最高。(2)在步行运动过程中:支撑相时,健侧内外腓肠肌的RMS值高于患侧(P<0.01),比目鱼肌无差异;摆动相时,健侧内外腓肠肌以及比目鱼肌的RMS值高于患侧(均P<0.01)。支撑相时,比目鱼肌贡献度患侧高于健侧(P<0.05),而外侧腓肠肌的贡献度健侧高于患侧(P<0.05)。结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在踝关节被动背屈牵伸时,腓肠肌是偏瘫患者小腿三头肌痉挛的主要因素。步行时,患侧比目鱼肌取代正常跖屈时腓肠肌成为主要步行推动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表面 小腿三头肌
下载PDF
补气通络方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小腿三头肌湿重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何振辉 姚珍松 +5 位作者 劳镇国 晋大祥 杨俊兴1朱庆堂 朱苏滨 曾园山 梁颂名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 :探讨补气通络方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 ,揭示其作用机理 ,为临床用药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方法 :实验通过清洁级 Wistar大鼠 4 8只 ,行右坐骨神经横形切断后即刻原位吻合术造模 ,制成神经损伤模型 ,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 4组 ,每... 目的 :探讨补气通络方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 ,揭示其作用机理 ,为临床用药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方法 :实验通过清洁级 Wistar大鼠 4 8只 ,行右坐骨神经横形切断后即刻原位吻合术造模 ,制成神经损伤模型 ,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 4组 ,每组 1 2只。用补气通络胶囊剂和注射剂治疗作 2个观察组 ,设立两个同期对照组 :维生素 B1 +B6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 ,经过造模后 4、8、1 2周 ,每组随机抽取 4只大鼠 ,取其双侧小腿三头肌称量湿重 ,以肌重及恢复程度作为观测指标 ,判断神经的修复情况。结果 :补气通络方两个治疗组的小腿三头肌湿重及其恢复率比维生素 B1 +B6 组恢复快 (P<0 .0 5) ;比空白组差异非常显著 (P<0 .0 1 ) ;维生素 B1 +B6 组的恢复也明显快于空白组 (P<0 .0 5)。结论 :补气通络方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有临床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气通络方 从骨神经损伤 小腿三头肌 湿重实验 大鼠
下载PDF
剪切波弹性成像定量评价脑卒中患者小腿三头肌硬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阮坚 潘永寿 +4 位作者 皮永前 蒋云秀 熊思 欧淼 路海燕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1769-1772,共4页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脑卒中下肢痉挛患者小腿三头肌(Calf triceps)硬度评估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在我院康复治疗的37例脑卒中小腿痉挛偏瘫患者为观察组,3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组,利用高频超声及SWE技术分别测量观察组健、患两侧...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脑卒中下肢痉挛患者小腿三头肌(Calf triceps)硬度评估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在我院康复治疗的37例脑卒中小腿痉挛偏瘫患者为观察组,3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组,利用高频超声及SWE技术分别测量观察组健、患两侧及正常组右侧小腿三头肌:腓肠肌内侧头(MG)、外侧头(TG)及比目鱼肌(S)厚度及杨氏模量最大值(Emax),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侧小腿三头肌(MG、LG、S)弹性值均大于观察组健侧及正常组右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侧MG、LG、S厚度均小于观察组健侧及正常组右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患两侧MG、LG、S厚度与弹性值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SWE技术能够定量测量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小腿三头肌的硬度,为评估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肌张力提供一种新的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小腿三头肌 痉挛 硬度 实时剪切波成像技术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家兔小腿三头肌内神经和血管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刚 江华 +1 位作者 林子豪 党瑞山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通过对家兔小腿三头肌内神经、血管分布关系的研究,探讨如何选择和切取理想的部分肌肉移植重建运动功能的方法。方法:家兔一侧的小腿三头肌完整剥离后用Sihler’s染色法行肌内神经的染色,同时另一侧行30%硫酸钡乳胶混悬液血管灌注... 目的:通过对家兔小腿三头肌内神经、血管分布关系的研究,探讨如何选择和切取理想的部分肌肉移植重建运动功能的方法。方法:家兔一侧的小腿三头肌完整剥离后用Sihler’s染色法行肌内神经的染色,同时另一侧行30%硫酸钡乳胶混悬液血管灌注并进行钼靶摄片。而后对照观察神经、血管在肌肉内分布的关系。结果:经Sihler’s染色,家兔的一侧小腿三头肌肌质呈透明或半透明状,肌肉外形完整,肌肉内各级神经分支被染成蓝紫色,清晰可见神经在肌肉内的分布。兔小腿三头肌分为3个神经肌肉室,腓肠肌外侧头可再分为3 个亚部。经软X线摄影后的小腿三头肌,清晰可见肌肉内血管的分布,神经和血管分支在肌内的分布区域大致吻合。结论:Sihler’s染色可以显示兔小腿三头肌肌内神经分布的原始三维图像,结合肌内的血管造影,可直观地观察肌内神经和血管分布的关系。根据神经血管在肌内分布的不同情况,可将其分为不同的亚单位即肌亚部,作为独立的功能单位。按肌亚部设计取材,适宜于肌肉部分移植手术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神经分布 血管造影 神经肉室 希勒染色 小腿三头肌
下载PDF
递增负重蹲跳与提踵时小腿三头肌表面肌电图信号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段子才 黄正一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33,70,共5页
目的:通过对男大学生小腿三头肌在递增负重提踵和蹲跳动作时表面肌电(sEMG)信号的分析,探讨动作形式与神经肌肉活动方式之间的联系。方法:男大学生在不负重和30%、60%、80%、100%最大力量(1RM)负重下分别进行一次提踵和蹲跳动作,同时记... 目的:通过对男大学生小腿三头肌在递增负重提踵和蹲跳动作时表面肌电(sEMG)信号的分析,探讨动作形式与神经肌肉活动方式之间的联系。方法:男大学生在不负重和30%、60%、80%、100%最大力量(1RM)负重下分别进行一次提踵和蹲跳动作,同时记录腓肠肌内侧头(GM)、外侧头(GL)和比目鱼肌(SO)向心收缩阶段的sEMG信号,比较各等级负重条件下两种动作运动时iEMG、MF和MPF等肌电指标的变化。结果:在进行负重提踵时,随着重量增加,GM、GL和SO表面肌电的iEMG均显著增加,但MF和MPF在不同负重等级完成动作时的差异不显著;在进行负重蹲跳时,各肌肉表面肌电信号的iEMG、MF和MPF在各级负重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其数值与重量的增加具有线性关系;在不负重提踵时各肌肉的iEMG值与蹲跳差异不显著,但大负重后显著高于蹲跳;MF和MPF值在不负重提踵时显著高于蹲跳,负重后其差异基本不显著。结论:在递增负重提踵和蹲跳动作时,小腿三头肌向心收缩阶段的sEMG信号表现存在差异,其所反映的神经肌肉控制方式不同,提示所完成动作的动力学特性如速度、多关节链等,可能会影响运动单位募集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大学生 蹲跳 提踵 表面电图 小腿三头肌 信号 比较
下载PD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大学生一次离心运动后小腿三头肌延迟性肌肉酸痛的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保国 王小迪 王安利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40-741,745,共3页
目的:研究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PNF)练习对一次大强度力竭离心运动所致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的治疗作用。方法:20名健康男性大学生分为对照组和PNF组,一次大强度离心跑后,两组进行不同的治疗:PNF组进行慢跑和小腿三头肌PNF练习,对照组... 目的:研究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PNF)练习对一次大强度力竭离心运动所致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的治疗作用。方法:20名健康男性大学生分为对照组和PNF组,一次大强度离心跑后,两组进行不同的治疗:PNF组进行慢跑和小腿三头肌PNF练习,对照组进行慢跑和常规静力牵伸练习。分别于运动前安静时,运动后24h、48h、72h测试两组对象血清肌酸激酶(CK)、主观酸痛感觉阈、纵跳摸高高度,并对血清CK和主观酸痛感觉阈进行相关分析。结果:PNF组运动后24h、48h、72h,其CK值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P<0.01),且运动后72h时CK已经下降至安静水平;PNF组运动后各时段主观酸痛感均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P<0.01),且运动后72h已消失;PNF组运动后各时段纵跳摸高高度均比对照组有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结论:PNF对DOMS具有治疗作用,但并不能明显增加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F 延迟性肉酸痛 离心运动 小腿三头肌
下载PDF
表面肌电图在脑卒中患者小腿三头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莉 陆晓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8-230,共3页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越来越多的患者因脑卒中偏瘫后遗症,生活能力严重受累,生活质量显著下降。随着脑卒中发病趋于年轻化,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小腿三头肌 表面电图 应用 高发病率 偏瘫后遗症 生活能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家兔背阔肌、后斜方肌、股薄肌和小腿三头肌动脉血管构筑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那毅 李天锡 +1 位作者 张玉红 陈元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2期70-76,共7页
近年来,根据临床的需要和肌瓣、肌皮瓣移植手术的开展,有关肌肉血管应用解剖学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用到临床之前必须有充足的动物实验作依据,但实验动物肌肉内的血管构筑情况目前仍是个空白.本文就是针对这一实际,对三十... 近年来,根据临床的需要和肌瓣、肌皮瓣移植手术的开展,有关肌肉血管应用解剖学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用到临床之前必须有充足的动物实验作依据,但实验动物肌肉内的血管构筑情况目前仍是个空白.本文就是针对这一实际,对三十例经铅丹油造影剂灌注的家兔,进行大体解剖,并进行软X线造影,观察动脉血管在背阔肌、后斜方肌、股薄肌和小腿三头肌的分支类型,分布范围,同时测量动脉主干直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阔 后斜方 股薄 小腿三头肌 动脉血管
下载PDF
康复训练结合专项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小腿三头肌张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猛 刘文红 +4 位作者 宋晶晶 李桂香 石晓明 王雅慧 沙丽曼 《中国疗养医学》 2019年第12期1245-1250,共6页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结合专项康复护理对降低脑卒中后遗症期小腿三头肌张力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52例脑卒中后遗症期小腿三头肌张力增高的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26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护理,研...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结合专项康复护理对降低脑卒中后遗症期小腿三头肌张力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52例脑卒中后遗症期小腿三头肌张力增高的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26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结合专项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张力改变情况以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比目鱼肌和腓肠肌的张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比目鱼肌张力评分较常规组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实施治疗前后相比较,研究组的比目鱼肌和腓肠肌的张力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的比目鱼肌张力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比目鱼肌和腓肠肌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15%,76.92%,均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3.08%,6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项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小腿三头肌张力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主要体现在比目鱼肌的张力改善较为明显。专项康复护理要明显优于常规的康复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训练 专项康复护理 脑卒中后遗症期 张力 小腿三头肌
下载PDF
股后肌和小腿三头肌蹬地拉伤的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兰芳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5期42-45,共4页
采集了不同运动项目引起的股后肌和小腿三头肌蹬地拉伤的病例92份,结果表明,业余运动员蹬地动作引起股后肌和小腿三头肌的拉伤,其中半腱肌和半膜肌拉伤多于股二头肌,腓肠肌内侧头拉伤多于外侧,腿后屈肌的后内侧部多于后外侧部,疾跑后蹬... 采集了不同运动项目引起的股后肌和小腿三头肌蹬地拉伤的病例92份,结果表明,业余运动员蹬地动作引起股后肌和小腿三头肌的拉伤,其中半腱肌和半膜肌拉伤多于股二头肌,腓肠肌内侧头拉伤多于外侧,腿后屈肌的后内侧部多于后外侧部,疾跑后蹬引起肌肉拉伤的部位多偏向于股后,向上跳起的蹬地动作引起肌肉拉伤的部位似有相对下移小腿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后 小腿三头肌 蹬地拉伤
下载PDF
家兔小腿三头肌肌构筑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潜 薛黔 张永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492-494,共3页
目的 探讨具有亚部结构的家兔小腿三头肌的肌构筑特点。方法 肌构筑测量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家兔小腿三头肌均为羽状肌 ,腓肠肌外侧头的生理横切面积 (3.97cm2 )分别是腓肠肌内侧头 (2 .5 9cm2 )和比目鱼肌 (1.4 1cm2 )的 1.5倍... 目的 探讨具有亚部结构的家兔小腿三头肌的肌构筑特点。方法 肌构筑测量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家兔小腿三头肌均为羽状肌 ,腓肠肌外侧头的生理横切面积 (3.97cm2 )分别是腓肠肌内侧头 (2 .5 9cm2 )和比目鱼肌 (1.4 1cm2 )的 1.5倍和 2 .8倍。外侧头的 3个亚部中 ,外侧亚部的生理横切面积与肌重的比值显著大于其余二个亚部 (P <0 .0 5 ) ;而内侧亚部的肌纤维长与生理横切面积的比值显著高于其余两亚部 (P <0 .0 5 )。在小腿三头肌中 ,腓肠肌内侧头的肌纤维长与生理横切面积的比值 (0 .4 4 )最小 ,比目鱼肌的肌纤维长最短 (0 .85cm)。结论 腓肠肌外侧头进一步存在功能分工 ,外侧亚部以产生力量为主 ;而内侧亚部以发挥速度为主。腓肠肌内侧头属力量型肌 ,主要是维持膝在静力和动力状态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筑 亚部 小腿三头肌 家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