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下小腿静脉交通支离断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交通支功能不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李华 陆炜 +1 位作者 余耀生 栗正中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598-599,共2页
目的 探讨电视内镜下小腿静脉交通支离断术对下肢静脉曲张伴交通支功能不全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40例 (5 3条下肢 )静脉曲张伴皮肤营养性改变的病人施行内镜下小腿交通支离断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溃疡在术后 5~ 2 5d内... 目的 探讨电视内镜下小腿静脉交通支离断术对下肢静脉曲张伴交通支功能不全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40例 (5 3条下肢 )静脉曲张伴皮肤营养性改变的病人施行内镜下小腿交通支离断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溃疡在术后 5~ 2 5d内愈合。 40例病人均获随访 ,平均随访 14 (5~ 19)个月 ,所有病人足靴区色素沉着明显改善 ,无复发。结论 内镜下小腿静脉交通支离断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交通支功能不全的效果满意 ,术后并发症少 ,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 :静脉曲张 /外科学 ;内窥镜术 ;静脉交通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静脉交通支离断术 下肢静脉曲张 交通支功能不全 内窥镜 合并症
下载PDF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腹腔镜下交通支离断术治疗下肢静脉溃疡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郭长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3期28-32,共5页
目的探究下肢静脉溃疡患者实施腹腔镜下交通支离断术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交通支离断术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 目的探究下肢静脉溃疡患者实施腹腔镜下交通支离断术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交通支离断术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5.10±2.54)d、术后疾病恢复时间(13.35±2.47)d均短于对照组的(8.12±6.23)、(61.02±5.2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社会、躯体、环境、心理评分分别为(27.55±5.18)、(25.36±5.41)、(24.67±5.43)、(24.14±5.4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8.20±4.26)、(17.25±4.11)、(17.28±4.14)、(17.26±4.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总满意率98.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腹腔镜下交通支离断术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溃疡患者,对其临床疗效的提升、生活质量的改善意义重大,同时能够缩短疾病治疗所用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手术治疗方式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溃疡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 腹腔镜下交通支离 疗效
下载PDF
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用于大隐静脉曲张伴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郑展 陆丹丹 陈少杰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3期461-463,共3页
目的 探讨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用于大隐静脉曲张伴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66例大隐静脉曲张伴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目的 探讨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用于大隐静脉曲张伴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66例大隐静脉曲张伴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患肢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患肢状态指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静脉临床严重程度(VC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VCS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用于大隐静脉曲张伴溃疡患者治疗中,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肢术后血液循环,改善患者患肢状态,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 深筋膜下交通支离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 大隐静脉曲张伴溃疡 效果
下载PDF
小腿深筋膜下内镜交通支离断术与传统手术在下肢静脉性溃疡治疗中的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程勇 赵渝 +3 位作者 时德 代远斌 乔正荣 向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833-835,共3页
目的 探讨小腿深筋膜下内镜交通支离断术对溃疡治疗的优点。方法  9名溃疡患者的 1 1条肢体接受小腿深筋膜下内镜交通支离断术 ,1 4名溃疡患者的 1 4条肢体接受传统Linton手术 ,比较两者交通支结扎数目、切口感染率、切口延迟愈合率... 目的 探讨小腿深筋膜下内镜交通支离断术对溃疡治疗的优点。方法  9名溃疡患者的 1 1条肢体接受小腿深筋膜下内镜交通支离断术 ,1 4名溃疡患者的 1 4条肢体接受传统Linton手术 ,比较两者交通支结扎数目、切口感染率、切口延迟愈合率、溃疡愈合率及住院日。结果 ①内镜治疗组平均结扎交通支数 (3 63± 1 0 3)支与Linton治疗组 (2 4± 1 1 2 )支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②内镜治疗组切口感染率 (2 2 2 2 % )和切口延迟愈合率 (1 1 1 1 % )均比Linton治疗组的切口感染率 (42 86 % )和切口延迟愈合率 (35 71 % )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③内镜治疗组溃疡愈合率 (88 89% )与Linton治疗组溃疡愈合率 (85 71 % )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但前者平均愈合时间 (2 2 2 5± 7 2 9)d比后者 (35 33± 5 1 9)d明显缩短 (P <0 0 1 )。④内镜治疗组平均住院日 (1 5 78± 3 83)d比Linton治疗组的 (2 7 36± 9 74)d明显缩短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结论 小腿深筋膜下内镜交通支离断术和传统手术方式相比 ,交通支结扎彻底 ,切口感染率、切口延迟愈合率和溃疡复发率降低 ,住院时间缩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筋膜下内镜 交通支离 传统手 下肢静脉性溃疡 小腿 对比分析
下载PDF
腔镜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联合腔内激光治疗术对静脉性溃疡的疗效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志兵 孙岩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3期214-217,共4页
探讨腔镜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联合腔内激光治疗术对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将2017年1月—2020年1月菏泽市中医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60例静脉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腔镜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联合腔内激光... 探讨腔镜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联合腔内激光治疗术对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将2017年1月—2020年1月菏泽市中医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60例静脉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腔镜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联合腔内激光治疗术,对照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交通支结扎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的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分别为(10.17±2.46)分、(7.63±2.01)分;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的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分别为(12.40±2.34)分、(9.10±1.94)分。2种方案均可有效改善患者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P<0.05),观察组方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的溃疡面积分别为(3.50±2.33)cm^(2)、(1.82±1.43)cm^(2);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的溃疡面积分别为(7.34±4.01)cm^(2)、(4.27±2.92)cm^(2)。2种方案均可有效缩小患者溃疡面积(P<0.05),观察组方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溃疡状态评分2.00(1.00~3.00)分,对照组溃疡状态评分3.00(2.00~4.00)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溃疡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总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腔镜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联合腔内激光治疗术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交通支结扎术均为治疗静脉性溃疡的合理方案,腔镜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联合腔内激光治疗术疗效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性溃疡 腔镜筋膜下交通支离 腔内激光治疗
下载PDF
内镜下小腿交通支离断术治疗静脉性溃疡
6
作者 朱蔚东 张示杰 +1 位作者 彭心宇 卢桂林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 2004年第2期47-48,共2页
下肢静脉性溃疡多为小腿交通支功能不全引起,交通功能不全造成下肢血液从深静脉向浅静脉异常逆流,导致皮肤营养障碍,出现经久不愈的溃疡。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对足靴区的皮肤特别有损害。如何在纠治深浅静脉病变的基础上同时纠治... 下肢静脉性溃疡多为小腿交通支功能不全引起,交通功能不全造成下肢血液从深静脉向浅静脉异常逆流,导致皮肤营养障碍,出现经久不愈的溃疡。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对足靴区的皮肤特别有损害。如何在纠治深浅静脉病变的基础上同时纠治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已成为近年来治疗下肢静脉溃疡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性溃疡 小腿交通支离 交通功能不全 皮肤营养障碍
下载PDF
腹腔镜小腿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路要武 魏晰 李忠鹏 《浙江临床医学》 2009年第11期1184-1185,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小腿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SEPS)联合激光腔内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6月至2009年5月采用腹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联合激光腔内闭合术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溃疡7例(8条... 目的探讨腹腔镜小腿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SEPS)联合激光腔内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6月至2009年5月采用腹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联合激光腔内闭合术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溃疡7例(8条肢体)的临床资料。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全组浅静脉曲张未见复发,溃疡愈合率高。结论腹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联合激光腔内闭合术对下肢慢性静脉曲张性溃疡在临床上的治疗结果令人满意,是具有较高临床价值的微创技术手段,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交通静脉 腔内激光闭合
下载PDF
内镜下深筋膜交通支离断术联合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 被引量:5
8
作者 戴晓江 吴良平 +2 位作者 赵为国 王俊 张玉新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88-289,共2页
外科理念的改变及患者对美容要求的提高使微创外科技术不断应用于外科各个领域,随着静脉腔内激光及内镜等微创技术被引入治疗下肢血管疾病,相关文献报道也不断增加。我院自2007-11~2008-10行内镜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联合静脉腔内激光... 外科理念的改变及患者对美容要求的提高使微创外科技术不断应用于外科各个领域,随着静脉腔内激光及内镜等微创技术被引入治疗下肢血管疾病,相关文献报道也不断增加。我院自2007-11~2008-10行内镜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联合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8例,取得良好的近期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性溃疡 内镜下深筋膜交通支离 腔内激光闭合 下肢
下载PDF
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治疗下肢复发性静脉性溃疡1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徐国雄 金一琦 +4 位作者 黄献琛 陈磊 周大勇 黄剑 沈利明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4期400-402,共3页
下肢静脉性溃疡是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晚期病变,其病因往往涉及下肢浅、深静脉和交通静脉中2个或3个系统的功能不全,而这种功能不全常由下肢静脉高压引起。下肢静脉性溃疡病人术前应行静脉造影或彩色多普勒检查,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综合... 下肢静脉性溃疡是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晚期病变,其病因往往涉及下肢浅、深静脉和交通静脉中2个或3个系统的功能不全,而这种功能不全常由下肢静脉高压引起。下肢静脉性溃疡病人术前应行静脉造影或彩色多普勒检查,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综合外科治疗方案,以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性溃疡 复发 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离 小腿
下载PDF
内镜下静脉交通支离断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 被引量:2
10
作者 牟永华 祁生俊 +2 位作者 陈明 袁世超 郭夏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6期399-399,403,共2页
目的 探讨电视内镜下静脉交通支离断术的方法、优点及疗效。 方法 在电视内镜下行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治疗明显浅静脉曲张、交通支及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伴有静脉性溃疡 ,其中 3例系术后复发性溃疡 ,行常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 ,... 目的 探讨电视内镜下静脉交通支离断术的方法、优点及疗效。 方法 在电视内镜下行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治疗明显浅静脉曲张、交通支及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伴有静脉性溃疡 ,其中 3例系术后复发性溃疡 ,行常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 ,小腿曲张浅静脉分段抽剥或结扎 ,同时行内镜下静脉交通支离断 ,对 1例内踝部巨大溃疡者术后 1周加做植皮。 结果 术后浅静脉曲张消失 ,静脉性溃疡 10天~ 30天内愈合 ,无切口感染并发症 ,1例巨大溃疡植皮成功 ,创面术后 18天愈合。 结论 内镜下静脉交通支离断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初步效果满意 ,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静脉交通支离 治疗 下肢静脉溃疡 方法
下载PDF
腔镜筋膜外下肢静脉交通支离断术的临床应用探讨 被引量:10
11
作者 逯景辉 胡三元 +3 位作者 姜剑军 张光永 王可新 陈波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7年第5期374-377,共4页
目的:探讨腔镜筋膜外交通支离断术(epifascial laparoscopic perforator surgery,ELP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至2007年1月采用腔镜筋膜外交通支离断术治疗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12例共14条肢体的临床资料。采用... 目的:探讨腔镜筋膜外交通支离断术(epifascial laparoscopic perforator surgery,ELP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至2007年1月采用腔镜筋膜外交通支离断术治疗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12例共14条肢体的临床资料。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色多普勒剖面流速图、空气体积描记仪、临床分级和静脉功能评分等方法在手术前后对患肢静脉交通支离断情况、静脉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等状况进行分析。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手术的长期效果。结果:本组共离断小腿交通静脉42支,平均3支/肢体,功能不全的交通支67.4%(29/43)距内踝20cm以内;手术前后静脉功能综合评分均值、手术前后彩超剖面流速图静脉返流量均值和空气体积描记仪3项指标术前、后均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随访3~15个月,随访率100%。全组浅静脉曲张未见复发,6条溃疡肢体中有5条肢体溃疡全部愈合(83.3%)。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的CEAP临床评分,除色素沉着无明显改善(P>0.05)外,其他临床表现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腔镜筋膜外交通静脉离断术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在临床上的结果令人满意,在目前纠正深静脉瓣膜功能方面缺乏确切疗效的治疗方法时,是具有较高临床价值的微创技术手段,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筋膜外 交通静脉
下载PDF
内镜下交通支离断术联合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 被引量:3
12
作者 凌臻栋 孙建 张昱 《疑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468-469,共2页
目的评估内镜下交通支离断术(SEPS)联合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患者30例(30条患肢)。采用SEPS+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腔内激光治疗(EVLT)+溃疡清创,分析其疗效。结果全部患肢症状和浅静脉曲... 目的评估内镜下交通支离断术(SEPS)联合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患者30例(30条患肢)。采用SEPS+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腔内激光治疗(EVLT)+溃疡清创,分析其疗效。结果全部患肢症状和浅静脉曲张消失,患肢溃疡在术后14~29d内全部愈合,愈合率100%,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均无复发。结论 SEPS联合手术具有微创、安全、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的特点,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溃疡 交通支离 内镜下 腔内激光治疗
下载PDF
内镜交通支离断术联合中医综合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刚 李梦虎 +1 位作者 武海阔 刘振斌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69-371,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交通支离断术联合中医综合治疗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对40例共51条静脉性溃疡患肢在内镜下行交通支静脉离断术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术后联合中医综合治疗。结果:患肢浅静脉曲张基本消失,临床症状缓解,溃疡在术后... 目的:探讨内镜交通支离断术联合中医综合治疗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对40例共51条静脉性溃疡患肢在内镜下行交通支静脉离断术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术后联合中医综合治疗。结果:患肢浅静脉曲张基本消失,临床症状缓解,溃疡在术后1个月内愈合或好转,总有效率96.1%,术后CEAP临床评分较术前明显好转(P<0.05),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内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术联合中医综合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交通支离 静脉性溃疡 中医疗法
下载PDF
内镜下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治疗老年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 被引量:3
14
作者 方哲平 张锐利 +1 位作者 董米连 邱振明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2年第2期114-115,共2页
目的 :探讨电视内镜下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术治疗老年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的可行性。方法 :大隐静脉曲张 6例 (10条肢体 ) ,同时存在浅静脉倒流、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和静脉性溃疡 ,4条肢体深静脉功能不全。手术方法为高位结扎大隐静... 目的 :探讨电视内镜下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术治疗老年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的可行性。方法 :大隐静脉曲张 6例 (10条肢体 ) ,同时存在浅静脉倒流、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和静脉性溃疡 ,4条肢体深静脉功能不全。手术方法为高位结扎大隐静脉 ,分段抽剥 ,内镜下行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 ,1例行股静脉戴戒术。结果 :术后肢体症状和浅静脉曲张消失 ,肢体溃疡或皮炎 3周内愈合。结论 :内镜下深筋膜下交通支结扎术具有微创、有效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筋膜下交通支离 治疗 内窥镜检查 静脉曲张溃疡 老年人
下载PDF
腔镜下筋膜腔内交通支离断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并皮肤溃疡 被引量:2
15
作者 曲鹏飞 王红 +2 位作者 韩俊泉 刘斌 郭林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603-604,共2页
目的:探讨腔镜下筋膜腔内交通支离断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并皮肤溃疡的效果及优势。方法:对36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52条患肢)实施腔镜下筋膜腔内交通支离断术和大隐静脉主干高位结扎及抽剥术治疗,观察溃疡的愈合、住院时间及... 目的:探讨腔镜下筋膜腔内交通支离断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并皮肤溃疡的效果及优势。方法:对36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52条患肢)实施腔镜下筋膜腔内交通支离断术和大隐静脉主干高位结扎及抽剥术治疗,观察溃疡的愈合、住院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术后住院时间5~14d(平均9.5d)。随访3~24个月,溃疡于术后7~58d(平均14.6d)内愈合,未见复发及新生溃疡。结论:腔镜下筋膜腔内交通支离断术和大隐静脉主干高位结扎及抽剥术安全有效,损伤小,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大隐静脉曲张 下肢溃疡 腔镜下筋膜腔内交通支离 交通
下载PDF
小腿交通支静脉离断术术前彩色超声检查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杰 贾杰 董雪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50-850,共1页
关键词 交通静脉 前检测 彩色超声检查 小腿 临床意义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静脉功能不全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下载PDF
腹腔镜下小腿大隐静脉交通支离断术17例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柴东喆 陈帆秋 +2 位作者 张凡 胡讯 周礼湘 《现代实用医学》 2011年第10期1142-1143,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小腿大隐静脉交通支离断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腹腔镜下小腿大隐静脉交通支离断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17例,患者均伴有小腿大片色素沉着、皮肤有硬结湿疹或溃疡形成,观察其疗效。结果 17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症状明显缓...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小腿大隐静脉交通支离断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腹腔镜下小腿大隐静脉交通支离断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17例,患者均伴有小腿大片色素沉着、皮肤有硬结湿疹或溃疡形成,观察其疗效。结果 17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溃疡在术后1周内基本干燥,1个月内基本愈合,皮肤色素颜色变浅,皮肤弹性好转,均未出现深静脉血栓情况。结论采用腹腔镜下大隐静脉小腿交通支离断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具有疗效确切、不易感染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大隐静脉曲张 交通支离
下载PDF
腹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静脉性溃疡22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龚仁华 蔡军 +3 位作者 范育林 何新苗 张懿 刘其春 《武警医学》 CAS 2005年第6期438-439,共2页
关键词 深筋膜下交通支离 下肢静脉曲张 静脉性溃疡 腹腔镜 治疗 2003年5月 2004年
下载PDF
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联合小隐静脉剥脱治疗下肢复发性溃疡16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建华 蒋祖福 +4 位作者 杨余沙 金冲 庄旭升 潘学峰 莫金刚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527-528,共2页
下肢复发性静脉曲张性溃疡是大隐静脉剥脱术后数月至数年后发生的小腿皮肤溃疡,多见于足靴区。其原因涉及下肢深静脉及残余的交通支静脉与浅静脉功能不全,致局部静脉压增高而发病。我们以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subfascialendoscop... 下肢复发性静脉曲张性溃疡是大隐静脉剥脱术后数月至数年后发生的小腿皮肤溃疡,多见于足靴区。其原因涉及下肢深静脉及残余的交通支静脉与浅静脉功能不全,致局部静脉压增高而发病。我们以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subfascialendoscop—icperforatingveinsurgery,SEPS)联合小隐静脉主干剥脱的方法治疗16例(22肢),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性溃疡 复发 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离 小隐静脉剥脱
下载PDF
深筋膜下内镜交通支离断术与传统手术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治疗中的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代明胜 戴向晨 罗宇东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35期7453-7454,共2页
目的:探讨深筋膜下内镜交通支离断术(SEPS)在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中的作用。方法:对47例CEAP分级C4级以上的CV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5例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A组),22例行SEPS,并联合施行大隐静脉及曲... 目的:探讨深筋膜下内镜交通支离断术(SEPS)在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中的作用。方法:对47例CEAP分级C4级以上的CV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5例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A组),22例行SEPS,并联合施行大隐静脉及曲张浅静脉剥脱术(B组)。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B组短于A组(P<0.05);切口感染率、溃疡复发率B组低于A组(P<0.05)。结论:深筋膜下内镜交通支离断术治疗CVI效果满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功能不全 腔镜 交通静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