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小花异裂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史艳财 唐健民 +3 位作者 柴胜丰 邹蓉 陈宗游 韦霄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4,共6页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广西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小花异裂菊6个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条引物对141个个体共检测到96个位点,其中29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30.21%。在物种水平上,小花异裂菊PPB为30.2...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广西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小花异裂菊6个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条引物对141个个体共检测到96个位点,其中29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30.21%。在物种水平上,小花异裂菊PPB为30.21%,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105 4,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154 6。在种群水平上,PPB为9%~19%,H为0.021 2~0.051 3,I为0.033 9~0.080 5。基于Nei’s遗传多样性分析所得出的种群间基因分化系数Gst=0.690 5,表明种群内的遗传变异为30.95%,种群间的遗传变异为69.05%,小花异裂菊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种群间。AMOVA分析结果与前面结果相符。小花异裂菊种群间的基因流(Nm)为0.224 2。从遗传距离看,杨堤和兴坪种群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039 8,白沙和阳朔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160 9。在UPGMA聚类图中,6个种群可分为两组,阳朔和高田为一组,普益、白沙、兴坪、杨堤聚为一组。研究认为小花异裂菊的自交亲和的繁育系统和分布区域的片段化可能是导致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和种群间高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该研究结果为该物种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异裂菊 I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下载PDF
中国特有罂粟莲花和小花异裂菊的核型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国莉 龚洵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65-768,共4页
关键词 中国 罂粟莲花 小花异裂菊 核型分析 毛莨科
下载PDF
广西特有保护植物——小花异裂菊生态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才明 黄仕训 王燕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55-358,共4页
小花异裂菊为我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目前仅知分布于广西阳朔县境内的石灰岩山上,种群个体数量很少,两个分布点共有六十四株,处亍濒危状态。本文对小花异裂菊的分布现状、生态环境和生物学特性作初步的报道,
关键词 小花异裂菊 生态生物特性
下载PDF
广西特有植物小花异裂菊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
4
作者 史艳财 邹蓉 +3 位作者 骆文华 韦霄 陈宗游 熊忠臣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4-37,共4页
以小花异裂菊的叶片为材料,采用正交和单因素试验研究Mg2+、dNTP、TaqDNA聚合酶、引物、模板DNA浓度对ISSR-PCR扩增效果的影响。建立了适宜于小花异裂菊的ISSR-PCR反应体系,即25μL的体系中含Mg2+1.5 mmol/L,dNTP 0.20 mmol/L,TaqDNA聚... 以小花异裂菊的叶片为材料,采用正交和单因素试验研究Mg2+、dNTP、TaqDNA聚合酶、引物、模板DNA浓度对ISSR-PCR扩增效果的影响。建立了适宜于小花异裂菊的ISSR-PCR反应体系,即25μL的体系中含Mg2+1.5 mmol/L,dNTP 0.20 mmol/L,TaqDNA聚合酶1.5 U,引物0.8μmol/L,模板DNA 50 ng,10×Buffer 2.5μL。该体系稳定、可靠,为利用ISSR分析小花异裂菊遗传多样性等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异裂菊 ISSR 优化
下载PDF
小花异裂菊根际与非根际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博 覃芳 +3 位作者 史艳财 秦惠珍 邓丽丽 韦记青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7-246,共10页
为阐明喀斯特石山特有植物小花异裂菊Heteroplexis microcephala Y.L.Chen.根际和非根际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及差异,揭示其生态适应机制,采用土壤养分分析常规方法和Biolog-ECO微平板法,对小花异裂菊5个典型分布地的根际和非根际土壤... 为阐明喀斯特石山特有植物小花异裂菊Heteroplexis microcephala Y.L.Chen.根际和非根际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及差异,揭示其生态适应机制,采用土壤养分分析常规方法和Biolog-ECO微平板法,对小花异裂菊5个典型分布地的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养分和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花异裂菊根际土壤中,速效钾、全钾、pH、全氮、全磷、碱解氮、交换性钠以及交换性镁含量均高于相应的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的微生物平均颜色变化率均高于非根际土壤;2个分布地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与非根际基本相同,其余3个分布地则根际明显高于非根际;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主要利用的碳源类型均为羧酸和糖类化合物,4个分布地的根际微生物碳源利用率均明显高于非根际;主成分分析显示,糖类化合物是驱动小花异裂菊根际和非根际碳源代谢差异的主要碳源;冗余分析显示,全钾和交换性镁对小花异裂菊根际微生物的碳源利用模式影响呈正相关,全磷、速效磷、交换性钙与碳源利用呈负相关。本研究表明,通过分泌微生物代谢利用最广的糖类和羧酸类碳源来提高根际土壤微生物整体代谢活性、促进土壤养分循环并形成适宜自身的微生态环境是小花异裂菊适应喀斯特逆境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异裂菊 根际土壤 土壤微生物 多样性 Biolog-ECO
下载PDF
小花异裂菊中的萜类成分及其活性 被引量:22
6
作者 樊晓娜 林生 +6 位作者 朱承根 胡金凤 刘洋 陈晓光 陈乃宏 王文杰 石建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5-322,共8页
目的:研究异裂菊属Heteroplexis植物小花异裂菊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方法:用乙醇提取后通过醋酸乙酯萃取、反复硅胶柱色谱、PharmadexLH-20柱色谱以及反相HPLC柱色谱分离纯化;运用光谱数据解析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人肿瘤细胞、MPP+诱导P... 目的:研究异裂菊属Heteroplexis植物小花异裂菊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方法:用乙醇提取后通过醋酸乙酯萃取、反复硅胶柱色谱、PharmadexLH-20柱色谱以及反相HPLC柱色谱分离纯化;运用光谱数据解析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人肿瘤细胞、MPP+诱导PC12细胞损伤和多形核白细胞β葡萄糖苷酸酶释放药理模型筛选其活性。结果:从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鉴定了17个萜类化合物,其中2个单萜类:(-)-龙脑阿魏酸酯(1)和黑麦交酯(2)。7个倍半萜类:1β-羟基-α-莎草酮(3),α-莎草醇(4),10α-hydroxycadin-4-en-15-al(5),1-epi-10β-hydroxycadin-4-en-15-al(6),10α-hydroxyisodauc-3-en-15-al(7),大根香叶烯B(8)和mandassidione(9)。5个二萜类:12-epi-bacchotricuneatinA(10),1-hydroxy-12-epi-bacchotricuneatinA(11),cleroinermin(12),desoxyarticulin(13)和anhydroolearin(14)。3个三萜类:木栓酮(15),熊果酸(16)和obtusalin(17)。化合物1对人胃癌细胞(BGC-823)显示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IC50值为8.00×10-5mol·L-1,活性强度与阳性对照喜树碱接近;在1×10-5mol·L-1浓度下,化合物12对MPP+致PC12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与模型组比较相对保护率为104.32%,有显著差异(P<0.001);在1×10-5mol·L-1浓度下,化合物2能抑制PAF刺激的多形核白细胞β葡萄糖苷酸酶释放,抑制率为52.7%(P<0.05)。结论:化合物1~17均为首次从异裂菊属植物中分离鉴定;化合物1对人胃癌细胞具有选择性生长抑制活性,化合物12有神经细胞保护活性,化合物2具有潜在抗炎作用,其他化合物在测试浓度下在以上筛选模型中未显示明显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异裂菊 萜类 细胞毒活性 神经保护活性 抗炎活性
原文传递
小花异裂菊中的芳香类化学成分及其活性 被引量:17
7
作者 樊晓娜 林生 +6 位作者 朱承根 刘洋 胡金凤 陈晓光 王文杰 陈乃宏 石建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8-56,共9页
目的:研究异裂菊属Heteroplexis植物小花异裂菊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乙醇提取、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色谱、大孔树脂柱色谱、Pharmadex LH-20柱色谱、反相中压柱色谱、闪式柱色谱以及反相HPLC柱色谱分离;运用波谱数据测定和分析鉴定... 目的:研究异裂菊属Heteroplexis植物小花异裂菊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乙醇提取、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色谱、大孔树脂柱色谱、Pharmadex LH-20柱色谱、反相中压柱色谱、闪式柱色谱以及反相HPLC柱色谱分离;运用波谱数据测定和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人肿瘤细胞、HIV-1复制、MPP+诱导PC12细胞损伤和多形核白细胞β葡萄糖苷酸酶释放药理模型筛选其活性。结果:分离鉴定了31个化合物,包括12个苯丙素及其衍生物,(+)-(7S,8R)-3-甲氧基-4-羟基苯基丙三醇(1),阿魏酸(2),肉桂酸甲酯(3),1-二十醇-3,4-二羟基肉桂酸酯(4),morinin B(5),sinapyl diangelate(6),绿原酸(7),4-O-咖啡酰奎尼酸(8),5-O-咖啡酰奎尼酸(9),5-O-咖啡酰奎尼酸甲酯(10),1,5-O-二咖啡酰奎尼酸(11)和4,5-O-二咖啡酰奎尼酸甲酯(12);3个木脂素类,(+)-松脂素(13),青刺尖木脂醇(14)和(+)-松脂素-O-β-D-吡喃葡萄糖苷(15);4个苯乙酮类,2,4-二乙酰基茴香醚(16),espeleton(17),viscidone(18),12-羟基佩兰毒素-12-O-β-D-吡喃葡萄糖苷(19);9个黄酮类,异樱花素(20),橙皮素(21),3-甲氧基-5,7,3′,4′-四羟基黄酮(22),金合欢素(23),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24),7-甲氧基-4′,5,6-三羟基黄酮(25),3,3′-二甲基槲皮素(26),山柰酚3-O-芦丁糖苷(27),芦丁(28);3个香豆素类,东莨菪内酯(29),7-羟基香豆素(30)和泽兰内酯(31)。化合物6,22分别对人胃癌细胞(BGC-823)和人肺腺癌细胞(A549)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生长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为3.74×10-5,7.17×10-5mol.L^-1;化合物6有抑制HIV-1病毒复制的活性,IC50值为4.04×10^-6mol.L^-1;在1.0×10^-5mol.L^-1浓度下,化合物22对MPP+致PC12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化合物26和31能抑制PAF刺激的多形核白细胞β葡萄糖苷酸酶释放,抑制率分别为75.6%(P〈0.001)和53.9%(P〈0.01)。结论:化合物131均为首次从异裂菊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和22分别对人胃癌细胞(BGC-823)和人肺腺癌细胞(A549)具有选择性生长抑制作用,化合物6有抑制HIV-1病毒复制的活性,化合物22具有神经细胞保护活性,化合物26和31有潜在抗炎活性,其他化合物在测试浓度下在以上筛选模型中未显示明显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异裂菊 化学成分 活性筛选
原文传递
小花异裂菊中的微量新成分(英文) 被引量:3
8
作者 樊晓娜 林生 +2 位作者 朱承根 杨永春 石建功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2-86,共5页
通过硅胶和Pharmadex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反相HPLC等多种分离技术的组合应用,从小花异裂菊全草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2个微量新化合物:半日花烷-12,14-二烯-6β,7α,8β,17-四醇(1)和2,3-顺式-6-乙酰基-5-羟基-2-(羟甲基乙烯基)-2,3-... 通过硅胶和Pharmadex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反相HPLC等多种分离技术的组合应用,从小花异裂菊全草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2个微量新化合物:半日花烷-12,14-二烯-6β,7α,8β,17-四醇(1)和2,3-顺式-6-乙酰基-5-羟基-2-(羟甲基乙烯基)-2,3-二氢苯并呋喃-3-醇当归酸酯(2),以及1个微量新天然产物:6-甲氧基-4-甲基-3,4-二氢-2H-1-萘酮(3)。运用包括二维核磁共振实验的波谱学数据解析确定了它们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异裂菊 微量成分 二萜 苯并呋喃衍生物 3 4-二氢-2H-萘-1-酮衍生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