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蛀果斑螟幼虫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董易之 陈炳旭 +1 位作者 梁广文 陆恒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1-123,136,共4页
对7个板栗园小蛀果斑螟幼虫空间格局调查结果表明:小蛀果斑螟幼虫在板栗园中的分布是遵循负二项分布的聚集分布,其中Iwao的m*-m回归模型为m*=2.2825+1.0471m,Taylor幂模型为lg(v)=0.4467+1.1287lg(m)。对各聚集度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在... 对7个板栗园小蛀果斑螟幼虫空间格局调查结果表明:小蛀果斑螟幼虫在板栗园中的分布是遵循负二项分布的聚集分布,其中Iwao的m*-m回归模型为m*=2.2825+1.0471m,Taylor幂模型为lg(v)=0.4467+1.1287lg(m)。对各聚集度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在板栗园中的小蛀果斑螟幼虫彼此之间互相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群为聚集分布,且在任何密度下都是聚集的,聚集强度随着密度的升高而增大。导致小蛀果斑螟幼虫在板栗园中呈聚集分布的原因是由该虫本身的习性和环境共同造成的。小蛀果斑螟幼虫虫口密度调查的最适理论抽样数公式为n=t2/D2.(3.2825/m+0.04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小蛀果斑螟 幼虫 空间分布型 理论抽样
下载PDF
板栗的一种新害虫——小蛀果斑螟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汉杰 陈炳旭 吴洪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7-38,共2页
在广东栗区发现一种危害板栗的新害虫 ,经鉴定为螟蛾科小蛀果斑螟 (学名 ) ,并对其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及生活习性等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 板栗害虫 小蛀果斑螟 形态特征 危害特点 生活习性
下载PDF
小蛀果斑螟对板栗品种的选择性 被引量:2
3
作者 董易之 陈炳旭 +1 位作者 陆恒 梁广文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9-452,共4页
通过田间调查、行为学和电生理学测定研究了小蛀果斑螟对农大1号板栗和河源油栗的选择性。结果表明,小蛀果斑螟在农大1号板栗上的蛀果率为9.7%~14.4%,而在河源油栗上的蛀果率均小于2.3%,河源油栗对小蛀果斑螟的侵害表现出较强的抵御能... 通过田间调查、行为学和电生理学测定研究了小蛀果斑螟对农大1号板栗和河源油栗的选择性。结果表明,小蛀果斑螟在农大1号板栗上的蛀果率为9.7%~14.4%,而在河源油栗上的蛀果率均小于2.3%,河源油栗对小蛀果斑螟的侵害表现出较强的抵御能力。农大1号板栗结果枝气味对小蛀果斑螟雌蛾有吸引作用,但对雄蛾无吸引作用,而河源油栗结果枝气味对雌、雄蛾均无吸引作用;农大1号板栗果实气味对雌蛾有吸引作用,而该品种叶片气味对雌蛾无吸引作用。雌蛾对农大1号板栗果实挥发物的EAG反应比河源油栗果实强烈,但雄蛾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小蛀果斑螟 嗅觉反应 触角电位 选择性
下载PDF
小蛀果斑螟的发生与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炳旭 黄汉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33,36,共5页
通过对小蛀果斑螟Assaraexiguella(Caradja)的室内饲养观察和田间调查、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夏秋季,卵期(4.5±0.5)d,幼虫期(14.0±2.0)d,蛹期(8.0±1.0)d,产卵前期(2.5±0.5)d,完成1个世代(27.5±3.5)d,成虫寿命(... 通过对小蛀果斑螟Assaraexiguella(Caradja)的室内饲养观察和田间调查、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夏秋季,卵期(4.5±0.5)d,幼虫期(14.0±2.0)d,蛹期(8.0±1.0)d,产卵前期(2.5±0.5)d,完成1个世代(27.5±3.5)d,成虫寿命(4.0±1.5)d.卵散产,幼虫5龄,蛀果后不转果危害,成虫无趋光性.在粤东栗区1年发生7个世代,以幼虫在落地栗壳、树干等处越冬.第1~2代田间发生量极少,第3~6代幼虫取食果柄、蛀食栗果,造成严重危害.栗树的不同品种及其结果特性、耕作制度及降雨量是影响该虫发生量的主要因素.毒死蜱、杀虫单等多种杀虫剂对该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冬春季做好清园、剪去无经济价值的第2季花果、田间间种豆科作物、适期施药等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地控制该虫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蛀果斑螟 板栗 形态 生活习性 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