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边小西南岔富金铜矿田燕山晚期花岗杂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2
1
作者 孙景贵 陈雷 +4 位作者 赵俊康 门兰静 逄伟 陈东 梁树能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9-328,共10页
首次对延边小西南岔富金铜矿床矿田内产出的燕山晚期花岗杂岩进行了系统的锆石SHRIMPU-Pb年龄测定,获得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和似斑状角闪花岗闪长岩的3组锆石谐和年龄数据,分别为98.4-109.0Ma〔加权平均值为... 首次对延边小西南岔富金铜矿床矿田内产出的燕山晚期花岗杂岩进行了系统的锆石SHRIMPU-Pb年龄测定,获得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和似斑状角闪花岗闪长岩的3组锆石谐和年龄数据,分别为98.4-109.0Ma〔加权平均值为(104.6±2.5)Ma,n=10,MSWD=0.71,置信度0.70〕、98.3-108.3Ma〔加权平均值为(106.7±1.6)Ma,n=12〕和104.4-118.8Ma〔加权平均值为(111.7±2.8)Ma,n=12〕,指示它们的岩浆侵位时限在112-104Ma之间,相对侵位时序为似斑状角闪花岗闪长岩、中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到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考虑到它们在成矿元素和地质上与矿化的密切程度以及控(容)矿断裂的张扭性特征,进而确定大规模的金铜矿化应发生在似斑状角闪花岗闪长岩、中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之后,闪长玢岩之前,或在104.6-102.1Ma之间,成矿环境应处于早白垩世晚期伊泽奈崎板块向古亚洲大陆边缘俯冲消亡、中国东部大陆边缘燕山造山期末的走滑、伸展构造转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SHRIMP U-PB年龄 花岗杂岩 燕山期 小西南岔富金铜矿田 延边
下载PDF
延边小西南岔大型富金铜矿床矿区内暗色脉岩的锆石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7
2
作者 孙景贵 门兰静 +4 位作者 赵俊康 陈雷 梁树能 陈冬 逄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7-527,共11页
本文对小西南岔富金铜矿床矿区内与成矿空间密切的成矿前辉绿-辉长岩、成矿期闪长玢岩岩脉进行了单颗粒锆石SHRIMP、LA—ICP-MSU—Ph年龄的测定。实验数据表明:辉绿-辉长岩的16个锆石或单点有387.0±11.8Ma、292.0~251.1Ma(... 本文对小西南岔富金铜矿床矿区内与成矿空间密切的成矿前辉绿-辉长岩、成矿期闪长玢岩岩脉进行了单颗粒锆石SHRIMP、LA—ICP-MSU—Ph年龄的测定。实验数据表明:辉绿-辉长岩的16个锆石或单点有387.0±11.8Ma、292.0~251.1Ma(加权平均值270±14Ma,n=10)、129.8±2.6Ma、107.0~95.4Ma(加权平均年龄为103±13Ma,n=3)和46.8±2.6Ma五组谐和年龄;闪长玢岩的11个锆石、12个单点仅获一组谐和年龄,变化在108-98Ma之间(加权平均值102.1±2.2Ma)。结合CL图像特征,初步厘定成矿前辉绿-辉长岩形成于早二叠世晚期(270±14Ma,n=10;273±14Ma,n=6),岩浆上侵过程中捕获了少量的泥盆世碎屑锆石,在成岩后的早白垩世、新生代始新世中期曾被热液改造;而闪长玢岩则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考虑到伴生闪长玢岩的年龄与辉绿-辉长岩的107.0~95.4Ma相匹配,且辉绿-辉长岩的热液锆石年龄在103~95.4Ma之间,进而限定该富金铜矿床的成矿热事件应发生在108-98Ma,成矿作用发生在晚中生代地壳强烈伸展、减薄作用末期,经晚白垩世-古近世的后期抬升被剥露于现今地表,其成矿滞后于中国东北部晚中生代岩浆热液金矿床大规模成矿峰期(120Ma)约10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色脉岩 锆石 CL图像 单颗粒锆石U-PB年龄 小西南岔金铜矿床 延边
下载PDF
岩浆作用对岩浆热液金铜成矿制约的元素地球化学和锆石CL图像记录——以延边小西南岔富金铜矿床为例 被引量:26
3
作者 孙景贵 门兰静 +6 位作者 陈冬 陈雷 逄伟 梁树能 常艳 张鹏 聂喜淘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52,共10页
通过对延边小西南岔大型富金铜床矿区产出的与成矿密切的角闪花岗闪长岩、黑云花岗闪长岩、黑云二长花岗岩(花岗杂岩)侵入体和闪长玢岩岩脉的地质、岩相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合单颗粒锆石CL图象特征及精细测年结果,初步确定:它们的... 通过对延边小西南岔大型富金铜床矿区产出的与成矿密切的角闪花岗闪长岩、黑云花岗闪长岩、黑云二长花岗岩(花岗杂岩)侵入体和闪长玢岩岩脉的地质、岩相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合单颗粒锆石CL图象特征及精细测年结果,初步确定:它们的岩浆就位发生在晚中生代早白垩世末期(112 Ma^102 Ma),适值伊泽奈崎板块向古亚洲板块俯冲的大陆边缘环境;金铜矿化发生在角闪花岗闪长岩(111.7 Ma±2.8 Ma)、黑云花岗闪长岩(106.7 Ma±1.6 Ma)、黑云二长花岗岩(104.6 Ma±2.5 Ma)与闪长玢岩(102.1Ma±2.2 Ma)的就位之间;花岗杂岩是先存的岩石圈地幔受到俯冲大洋板片提供流体的交代,形成的次生岩石圈地幔,次生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产生的埃达克质岩浆在MOSH面附近与下地壳重熔产生的钾质熔体混合,混合后的岩浆经以斜长石为主的矿物相分离结晶作用先后上侵就位形成;而闪长玢岩岩脉则是埃达克质岩浆直接上侵就位形成;矿质主要来自俯冲大洋板块,埃达克岩浆和地壳重熔岩浆的形成以及两者的混合作用、混合岩浆的结晶分离作用是导致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富集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作用 岩浆热液体系 金铜成矿 富金铜矿床 小西南 延边
下载PDF
吉林小西南岔金-铜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可勇 卿敏 +3 位作者 孙丰月 万多 王力 李向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727-3734,共8页
小西南岔金-铜矿床产于海西期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体之中,其矿化类型以石英大脉及石英细脉带型金-铜矿化为主,局部地段叠加发育有石英脉型辉钼矿化。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矿区金-铜矿脉及辉钼矿脉石英中均主要发育含NaCl子矿物三... 小西南岔金-铜矿床产于海西期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体之中,其矿化类型以石英大脉及石英细脉带型金-铜矿化为主,局部地段叠加发育有石英脉型辉钼矿化。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矿区金-铜矿脉及辉钼矿脉石英中均主要发育含NaCl子矿物三相、气相-富气相及气液两相三种类型的原生流体包裹体,同类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等参数相近,显示两类矿化成矿流体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性质,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反映它们均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研究表明区内辉钼矿化主要发生于109Ma±,而金-铜矿脉石英的40Ar-39Ar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金-铜矿化则主要发生于123.35±0.8Ma。结合矿区已有的岩浆岩年代学研究成果,提出小西南岔矿区金-铜矿化主要与燕山晚期细粒(花岗)闪长岩活动有关,而辉钼矿化则与其后侵位的隐伏花岗斑岩活动有关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流体 地球化学特征 矿床成因 小西南岔金-铜矿床 吉林
下载PDF
小西南岔富金铜矿床流体包裹体中子矿物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赵俊康 孙景贵 +1 位作者 门兰静 陈雷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4-388,共5页
运用显微镜和激光拉曼技术对小西南岔富金铜矿床北山矿段流体包裹体内的子晶矿物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其子晶矿物有硬石膏、石盐、钾盐以及黄铜矿等,这种特征反映该矿床的含矿流体为高盐、高氧化流体和还原流体,为进一步研究该矿床流... 运用显微镜和激光拉曼技术对小西南岔富金铜矿床北山矿段流体包裹体内的子晶矿物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其子晶矿物有硬石膏、石盐、钾盐以及黄铜矿等,这种特征反映该矿床的含矿流体为高盐、高氧化流体和还原流体,为进一步研究该矿床流体性质和矿床的成因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子矿物 流体包裹体 激光拉曼光谱 小西南岔富金铜矿床
下载PDF
延边小西南岔金铜矿区早白垩世英云闪长岩的岩石成因 被引量:7
6
作者 李红霞 郭锋 +1 位作者 李超文 赵亮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2年第6期497-514,共18页
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小西南岔富金铜矿床矿区内的英云闪长岩形成于(112±1)Ma。该英云闪长岩富Na2O和Al2O3,高Sr、LREE(轻稀土元素),低Y、Yb和HREE(重稀土元素)(如Sr=369~774μg/g,(La/Yb)CN=7.5~17.5),具有类似于埃达克质岩石的... 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小西南岔富金铜矿床矿区内的英云闪长岩形成于(112±1)Ma。该英云闪长岩富Na2O和Al2O3,高Sr、LREE(轻稀土元素),低Y、Yb和HREE(重稀土元素)(如Sr=369~774μg/g,(La/Yb)CN=7.5~17.5),具有类似于埃达克质岩石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在同位素组成上具中等放射成因Sr((87Sr/86Sr)i=0.7044~0.7048)、Nd(εNd(t)=+0.5^+1.7)和Hf(εHf(t)=+5.4^+8.6,ΔεHf=2.3~4.2)同位素,高放射成因Pb((206Pb/204Pb)i=18.40~18.60;(207Pb/204Pb)i=15.56~18.60;(208Pb/204Pb)i=38.22~38.36)同位素的特点。结合区域构造背景以及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历史,笔者倾向认为该岩体可能是玄武质岩浆底侵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而非板片熔融形成的埃达克质岩浆,岩浆源区为石榴子石角闪岩相向角闪岩相过渡的岩石。该岩体侵位的晚古生代((257±3)Ma)镁铁质围岩的角闪石Ar-Ar坪年龄为(110.1±1.5)Ma,与英云闪长岩的侵位时间一致,暗示晚古生代镁铁质侵入岩经历的热液事件与英云闪长岩的侵位作用存在成因联系,区域金铜矿化可能为早白垩世岩浆热液作用下成矿物质富集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白垩世 英云闪长岩 岩浆底侵 金铜矿化 小西南
下载PDF
吉林珲春小西南岔地区重砂金矿物的找矿指示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来又东 孙丰月 +1 位作者 陈国华 丁正江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21,共6页
吉林小西南岔地区珲春河流域砂金广泛分布,有残坡积、洪积、河谷砂矿和阶地砂矿,以河谷砂矿工业意义最大,砂金资源对寻找区内的岩金矿床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根据收集到的小西南岔地区928件重砂数据,提取金矿物颗粒数、总质量、最大颗... 吉林小西南岔地区珲春河流域砂金广泛分布,有残坡积、洪积、河谷砂矿和阶地砂矿,以河谷砂矿工业意义最大,砂金资源对寻找区内的岩金矿床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根据收集到的小西南岔地区928件重砂数据,提取金矿物颗粒数、总质量、最大颗粒粒径、平均质量等参数,结合汇水盆地分布提取成矿预测参数。根据重砂金矿物质量、颗粒、粒径大小、平均质量等特征分布变化趋势,追索矿源母体,最终为寻找岩金矿床提供依据,为研究区内金矿资源的进一步勘查评价提供有利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砂金矿物 汇水盆地 找矿 小西南岔地区
下载PDF
延边地区小西南岔富金铜矿床的成矿机理:矿物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的制约 被引量:3
8
作者 门兰静 张馨文 +3 位作者 孙景贵 赵俊康 王好均 刘城先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44-563,共20页
小西南岔富金铜矿床是中国东部陆缘重要的热液矿床,由不同矿石品位和矿体特征的南山、北山两个矿段组成,矿化形式分别为脉状、细脉浸染状。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北山矿段均一温度为120~470℃,Ⅰ矿化阶段流体盐度为10.1%~20.0%NaCl eqv,... 小西南岔富金铜矿床是中国东部陆缘重要的热液矿床,由不同矿石品位和矿体特征的南山、北山两个矿段组成,矿化形式分别为脉状、细脉浸染状。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北山矿段均一温度为120~470℃,Ⅰ矿化阶段流体盐度为10.1%~20.0%NaCl eqv,Ⅱ、Ⅲ矿化阶段盐度变化大,为0.4%~45.5%NaCl eqv,流体气相成分为H_2O、CO_2、CH_4,少量N_2。南山矿段均一温度为150~450℃,Ⅰ成矿阶段盐度为4.0%~11.1%NaCl eqv,Ⅱ、Ⅲ矿化阶段盐度随着温度降低盐度逐渐减小,气相成分主要是H_2O、CO_2、CH_4;似斑状角闪花岗闪长岩石英内流体包裹体与南、北山矿段流体显示相近的均一温度范围(150~510℃)和气体成分,盐度4.9%~11.5%NaCl eqv与南山矿段Ⅰ成矿阶段流体相似。流体包裹体的显微测温、氢氧同位素,稀有气体同位素和Pb同位素结果表明南山矿段的成矿过程为幔源中低盐度流体在围岩裂隙中随着温度、压力降低以充填结晶作用为主而成矿;北山矿段成矿过程为幔源中低盐度流体发生沸腾作用后,与地壳流体混合,随后成矿流体以交代方式成矿,晚阶段两个矿区在大气水的混入作用下,北山矿段形成胶黄铁矿石英脉,南山矿段形成纯硫化物脉;似斑状角闪花岗闪长岩内流体包裹体特征反映了初始含矿流体属性,为中低盐度幔源岩浆热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演化 成矿机理 小西南岔富金铜矿床 延边地区
下载PDF
吉林延边小西南岔铜(金)矿床早白垩世中—酸性岩浆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琳琳 霍亮 王莹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58-1674,共17页
小西南岔铜(金)矿床位于吉林省延边地区东部,通过对小西南岔铜(金)矿床早白垩世中—酸性岩浆岩进行野外地质、岩相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探讨延边乃至东北地区中生代大地构造演化。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其同位素年龄... 小西南岔铜(金)矿床位于吉林省延边地区东部,通过对小西南岔铜(金)矿床早白垩世中—酸性岩浆岩进行野外地质、岩相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探讨延边乃至东北地区中生代大地构造演化。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其同位素年龄分别为(101.69±0.61)Ma(石英闪长岩)、(101.14±0.58)Ma(英云闪长岩)、(100.82±0.62)Ma(花岗闪长岩)和(100.20±1.10)Ma(闪长玢岩),岩浆作用发生在早白垩世末期(102~100 Ma),是同一构造演化过程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闪长玢岩具有典型埃达克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其w(SiO_(2))=61.419%~62.153%,w(Al_(2)O_(3))=16.872%~17.329%,w(MgO)=2.339%~2.643%,w(Na_(2)O)=5.749%~6.623%,w(K_(2)O)=1.483%~1.786%,w(Sr)=(691~888)×10^(-6),w(Yb)=(0.71~0.83)×10^(-6),Sr/Y值为87.4~120.0,LREE富集,说明闪长玢岩是由俯冲的大洋板片部分熔融产生的埃达克质岩浆上侵就位形成。埃达克质岩浆上侵过程中与下地壳重熔产生的酸性岩浆混合,形成的富集地幔源岩浆上侵就位形成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等钙碱性花岗质杂岩;岩浆热液沿区域断裂上升过程中与大气降水混合,萃取围岩中的成矿物质,形成富铜(金)组分的成矿热液,在合适的部位卸载沉淀形成脉状铜(金)矿化。晚中生代延边地区位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的大陆边缘环境,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是形成早白垩世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闪长玢岩(脉)以及小西南岔矿床热液脉型铜(金)矿化的直接动力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延边小西南岔铜(金)矿床 早白垩世 中—酸性岩浆岩 年代学 地球化学 构造演化
下载PDF
吉林省小西南岔-农坪金-铜-钨成矿区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文博 黄林日 姜建军 《矿产与地质》 2007年第3期251-256,共6页
简要介绍了小西南岔-农坪金-铜-钨成矿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及主要矿床的地质特征,重点阐述了控矿因素,分析了区内下古生界五道沟群、华力西晚期至燕山期侵入岩(尤其是浅成侵入体)以及主要断裂构造与成矿作用的关系,指出了该区今后找矿方向。
关键词 金-铜-钨成矿区 找矿方向 控矿因素 小西南 农坪 吉林
下载PDF
珲春小西南岔白垩纪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及岩浆源区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付长亮 孙德有 +1 位作者 魏红艳 苟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36-1446,共11页
珲春小西南岔地区白垩纪花岗岩主要有英云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两种类型。英云闪长岩属于中钾钙碱性系列(Na2O/K2O=1.99~2.76),具有高Al2O3(15.46%~17.13%)、Sr(559×10^-6~731×10^-6)、Sr/Y(40~78)、La/Yb(16~21... 珲春小西南岔地区白垩纪花岗岩主要有英云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两种类型。英云闪长岩属于中钾钙碱性系列(Na2O/K2O=1.99~2.76),具有高Al2O3(15.46%~17.13%)、Sr(559×10^-6~731×10^-6)、Sr/Y(40~78)、La/Yb(16~21),低Y(9×10^-6~14×10^-6)、Yb(0.8×10^-6~1.3×10^-6)的特征,与埃达克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类似。花岗闪长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Na2O/K2O=1.01~1.56,w(Sr)=312×10^-6~410×10^-6、w(Yb)=1.23×10^-6~2.13×10^-6、Sr/Y=13~32,属正常的高钾钙碱性花岗岩。两类花岗岩的源区均为玄武质下地壳物质,英云闪长质岩浆形成压力较高(〉1.0GPa),深度大于33km,花岗闪长质岩浆形成压力相对较低(0.8~1.0GPa),岩浆来源深度为26~33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地球化学 岩浆源区 小西南
下载PDF
中国首例缓倾铋铜金矿脉——曙光(小西南岔)铜金矿床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向友 刘连登 +3 位作者 陈国华 谢成福 林钦权 仲伟学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9,36,共4页
据现场深入研究,结合多年生产实践,首次系统地描述了小西南岔矿床北山矿段缓倾斜铋铜金支矿脉的地质产状、规模、铜和金品位、自然铋与自然金的交生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缓倾铋铜金矿脉对理论、应用研究及矿山确保铜和金入选... 据现场深入研究,结合多年生产实践,首次系统地描述了小西南岔矿床北山矿段缓倾斜铋铜金支矿脉的地质产状、规模、铜和金品位、自然铋与自然金的交生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缓倾铋铜金矿脉对理论、应用研究及矿山确保铜和金入选品位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 铋铜金矿脉 小西南岔铜金矿床
下载PDF
吉林省东部斑岩型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条件研究——以小西南岔金铜矿床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宏光 姚凤良 孙景贵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2-14,共3页
小西南岔金铜矿床是吉林省东部斑岩型多金属矿床之一。通过对该矿床矿体产状、矿床蚀变类型、矿物组合及其同位素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斑岩型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俯冲的洋壳,矿床的流体特征基本上反映与钙碱性中酸性浅成花岗岩有关... 小西南岔金铜矿床是吉林省东部斑岩型多金属矿床之一。通过对该矿床矿体产状、矿床蚀变类型、矿物组合及其同位素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斑岩型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俯冲的洋壳,矿床的流体特征基本上反映与钙碱性中酸性浅成花岗岩有关,矿床的形成具有多期、多类型成矿作用叠加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多金属矿床 成矿规律 成矿条件 小西南岔金铜矿床 吉林省东部
下载PDF
小西南岔铜金矿床脉型钼矿化特征及其与铜金矿化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葛玉辉 赵华雷 +2 位作者 雷恩 王辉 王晰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21,共5页
吉林延边小西南岔铜金矿床北山矿段新发现的钼矿体呈规模较小的石英脉,空间上与相邻铜金矿体平行,它们受相同的构造体系控制。钼矿石中金属矿物以辉钼矿为主,并明显被黄铜矿和黄铁矿沿裂隙、晶隙充填交代,表明其形成于该矿床大规模铜金... 吉林延边小西南岔铜金矿床北山矿段新发现的钼矿体呈规模较小的石英脉,空间上与相邻铜金矿体平行,它们受相同的构造体系控制。钼矿石中金属矿物以辉钼矿为主,并明显被黄铜矿和黄铁矿沿裂隙、晶隙充填交代,表明其形成于该矿床大规模铜金矿化的早期阶段。该石英脉中发育富气相、气液二相以及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成矿流体为中高温(300~380℃)、高盐度(12.99%~47.36%NaCleqv)的NaCl-H2O体系,成矿流体曾发生过沸腾现象,表现出大规模铜金矿化早阶段的成矿流体特征。结合前人相关资料认为,北山矿段的辉钼矿石英脉应是该矿床大规模铜金矿化早期阶段的产物。该认识为小西南岔铜金矿床同位素测年及成矿机制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型钼矿化 铜金矿化 流体包裹体 小西南岔矿床 吉林延边
下载PDF
延边小西南岔—杨金沟地区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2
15
作者 陆学普 陈静 +4 位作者 赵坤 陈健 郭小俊 于美娇 吕艳红 《吉林地质》 2016年第2期84-88,共5页
延边小西南岔—杨金沟地区地质条件十分优越,是吉林省重要的成矿区带之一,找矿潜力巨大,以往已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成果。本文根据采用新方法进行了化探扫面的最终成果,对本区化探异常特征进行了总结,并指导今后的找矿方向。
关键词 小西南 杨金沟 化探异常 延边
下载PDF
吉林小西南岔金铜矿床主要金属矿物的成因矿物学特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牛玉生 王政 叶满华 《吉林地质》 2011年第4期19-24,共6页
本文通过对矿床中主要金属矿物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的成因矿物学研究,指出黄铁矿中Co/Ni、S/Se、Se/Te、Au/Ag比值均显示出岩浆热液成因特征;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的硫同位素组成具深源岩浆源流特征,并随成矿深度发生有规律的... 本文通过对矿床中主要金属矿物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的成因矿物学研究,指出黄铁矿中Co/Ni、S/Se、Se/Te、Au/Ag比值均显示出岩浆热液成因特征;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的硫同位素组成具深源岩浆源流特征,并随成矿深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中某些微量元素质量分数北山矿段与南山矿段之间有一定差别,显示出矿床的分带性;矿床形成温度为中低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西南 金铜矿床 主要金属矿物 成因矿物学特征
下载PDF
岩浆作用对岩浆热液金铜成矿的制约:以延边小西南岔富金铜矿床为例
17
作者 崔培龙 孙景贵 +2 位作者 门兰静 张鹏 聂喜涛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岩浆作用 小西南 金铜矿床 花岗闪长岩 板块俯冲作用 延边 部分熔融 岩石圈地幔 黑云二长花岗岩 制约
下载PDF
延边小西南岔富金铜矿床燕山晚期花岗杂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18
作者 李怡欣 孙景贵 +2 位作者 门兰静 聂喜涛 张朋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金铜矿床 小西南 花岗杂岩 燕山晚期 花岗闪长岩 锆石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延边 地质意义 年龄测定
下载PDF
吉林省小西南岔金矿控矿构造及其意义
19
作者 周伶俐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59-60,共2页
小西南岔金铜矿床位于吉林省最东端珲春市,属于延边金铜矿集区。已有研究表明,该区是一个经历了古亚洲洋演化、中生代叠加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为特色的成矿地质背景区(弗鲁布列夫斯基,1995)。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是古生界沉积变质岩系(... 小西南岔金铜矿床位于吉林省最东端珲春市,属于延边金铜矿集区。已有研究表明,该区是一个经历了古亚洲洋演化、中生代叠加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为特色的成矿地质背景区(弗鲁布列夫斯基,1995)。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是古生界沉积变质岩系(Pz)。区内岩浆活动频繁,主要有海西晚期闪长岩、黑云母斜长花岗岩,燕山期花岗闪长岩、细粒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等。脉岩多以中-酸性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西南岔金铜矿床 吉林省 成矿地质背景 铜金矿 沉积变质岩系 铜矿集区 板块俯冲作用 断裂构造 古亚洲洋 花岗闪长岩
下载PDF
小西南岔金铜矿床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20
作者 董国振 《黄金》 CAS 2014年第12期22-25,共4页
小西南岔金铜矿床属次火山—斑岩型矿床,矿化类型主要为浸染型和硫化物方解石石英脉型。通过电子探针及显微镜下分析,结果表明,矿石中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银金矿;金矿物形态复杂多样,以显微金和细粒金为主;金矿物的嵌存状态以包裹金、... 小西南岔金铜矿床属次火山—斑岩型矿床,矿化类型主要为浸染型和硫化物方解石石英脉型。通过电子探针及显微镜下分析,结果表明,矿石中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银金矿;金矿物形态复杂多样,以显微金和细粒金为主;金矿物的嵌存状态以包裹金、粒间金为主。金主要富集于硫化物方解石石英脉中,在空间上金多分布在矿体中上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西南岔金铜矿床 赋存状态 嵌存状态 载金矿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