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下斜肌后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 1
-
-
作者
冉敏
杨士强
张伟
郭新
-
机构
天津市眼科医院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眼科
-
出处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746-750,共5页
-
文摘
目的:探讨下斜肌后固定术在下斜肌亢进合并小角度上斜视以及V型斜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行下斜肌后固定手术的患者资料16例(22眼),8例为单眼上斜肌麻痹合并下斜肌亢进,2例为水平斜视合并原发单眼下斜肌亢进+,6例为V型斜视(3例外斜V征,3例内斜V征)合并原发双眼下斜肌亢进(+^++)。10例患者原在位轻度上斜视(≤5PD)。合并水平斜视者均同期予以矫正。术后随访3~6个月。对比分析手术前后原在位垂直斜视度,V征程度以及眼底客观旋转状态的改变。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例上斜视患者术前原在位垂直斜视度为4.9△±1.0△,术后原在位垂直斜视度为0.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24,P<0.001)。V征合并双眼下斜肌亢进组术前上转25°和下转25°斜视度差值为18.3△±3.2△,术后上转25°和下转25°斜视度差值为1.7△±2.3△,减小了16.6△±2.1△;6例V征患者术前黄斑中心凹-视盘中心夹角度数(FDA)为13.1°±4.3°,术后FDA为5.4°±3.4°,减小了7.7°±0.9°。上斜肌麻痹组术前FDA为10.6°±4.2°,术后FDA为4.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0,P<0.001)。术前下斜肌亢进程度为1.5(+)±0.5(+),术后下斜肌亢进程度为0.1(+)±0.4(+)。结论:单眼下斜肌后固定术可以减弱下斜肌亢进并矫正小度数上斜视,双眼下斜肌后固定术可以矫正轻中度下斜肌亢进并改善V征。
-
关键词
下斜肌后固定术
下斜肌亢进
小角度上斜视
V型斜视
-
Keywords
inferior oblique belly transposition
inferior oblique overaction
small angle hypertropia
V pattern strabismus
-
分类号
R779.6
[医药卫生—眼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