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明代小说中的诗词曲“寄生”说辨义--与赵义山先生商榷 |
饶龙隼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2
|
黑人身份构建与英国性改变——评《当代英国黑人小说中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 |
焦子珊
|
《语言教育》
|
2023 |
0 |
|
3
|
自我投影与他者审视——论托马斯·塞尔比的《中国小说中的中国人》 |
宋丽娟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4
|
跨媒介叙事研究的范例——从《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看雅各布·卢特的叙事学研究 |
徐强
|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5
|
明清小说中的性别问题研究 |
夏薇
|
《文学研究》
|
2020 |
1
|
|
6
|
文学转型与小说创作潮流——《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评析 |
昌切
简敏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7
|
学者的开放胸襟与言说热忱——读《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 |
叶君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8
|
《现代性视野中的中国现代小说》(博士学位论文) |
叶诚生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9
|
索尔·贝娄成长小说研究的创新之作——评张军的《索尔·贝娄成长小说中的引路人研究》 |
罗嘉
赵超
|
《黑龙江史志》
|
2014 |
0 |
|
10
|
中西互证 史思合璧——评王又平教授的《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 |
杨厚均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1
|
从本维尼斯特的陈述理论看小说中的对话结构 |
张怡
|
《法国研究》
|
2017 |
0 |
|
12
|
评《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女性问题研究》 |
郭豫适
|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02 |
0 |
|
13
|
对于自我三重角色的完美体认——评《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 |
叶君
|
《云梦学刊》
|
2003 |
0 |
|
14
|
论贾平凹“心目中的小说”创作理想与实践 |
涂昊
|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
2009 |
0 |
|
15
|
读《论中国当代小说中的民国叙事》 |
祝建军
陈正敏
|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6
|
浅探小说中的意境 |
旸谷
|
《内蒙古社会科学》
|
1984 |
1
|
|
17
|
索尔·贝娄成长小说研究的又一力作——评张军的《索尔·贝娄成长小说中的引路人研究》 |
纪楚楚
初清华
|
《黑龙江史志》
|
2014 |
0 |
|
18
|
《辛西娅·欧芝克小说中的犹太性研究》评介 |
王祖友
|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21 |
0 |
|
19
|
探析莱斯利·费德勒《美国小说中的爱与死》 |
冷华辉
|
《绥化学院学报》
|
2019 |
0 |
|
20
|
当代法国文学的反讽之维--评《文化批评视野下法国当代小说中的反讽叙事研究》 |
吴水燕
|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法文)》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