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文小说名翻译艺术趣谈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克嘉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44-44,100,共2页
"信、达、雅"以及"传神"和"化境"等是翻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对于英文小说名的翻译更应遵循此原则。本文通过列举一些英文小说名的翻译例子,说明只要译者具备较高的素养,不论是他采用直译法、意译法,或者... "信、达、雅"以及"传神"和"化境"等是翻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对于英文小说名的翻译更应遵循此原则。本文通过列举一些英文小说名的翻译例子,说明只要译者具备较高的素养,不论是他采用直译法、意译法,或者广义的意译法(抛开题目本身,根据作品内容翻译),或者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都能取得较好的翻译效果,令读者回味无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文小说名 翻译 直译 意译 广义意译
下载PDF
文本功能理论对小说名翻译的指导意义
2
作者 关向峰 《沧桑》 2010年第6期163-164,171,共3页
本文阐述了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与我国传统翻译理论的不同视角及不同的评价标准。同时,还就功能理论中的翻译纲要、文本功能对翻译行为的指导意义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在此基础上,从近、当代小说名翻译的功利性、商业性现象,说明近、当代文... 本文阐述了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与我国传统翻译理论的不同视角及不同的评价标准。同时,还就功能理论中的翻译纲要、文本功能对翻译行为的指导意义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在此基础上,从近、当代小说名翻译的功利性、商业性现象,说明近、当代文学、文艺作品创、译作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功能 翻译纲要 源语文本 目标语文本 译文接受者 小说名
下载PDF
从接受美学看英文小说名的中译
3
作者 邹宁 《海外英语》 2010年第4X期102-103,115,共3页
该文从接受美学的观点出发,简述小说名在读者接受过程中的重要性,探讨英文小说名的中译过程中影响翻译的几个因素,指出读者的主体性地位和译者的创造性地位,对翻译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小说名 翻译 接受美学
下载PDF
文本功能理论对小说名翻译的指导意义
4
作者 关向峰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53-56,共4页
文章阐述了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与我国传统翻译理论的不同视角及不同的评价标准。同时,还就功能理论中的翻译纲要、文本功能对翻译行为的指导意义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从近、当代小说名翻译的功利性、商业性现象,说明近、当代文学、文... 文章阐述了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与我国传统翻译理论的不同视角及不同的评价标准。同时,还就功能理论中的翻译纲要、文本功能对翻译行为的指导意义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从近、当代小说名翻译的功利性、商业性现象,说明近、当代文学、文艺作品创、译作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功能 翻译纲要 源语文本 小说名翻译
原文传递
从汉化到欧化——西方小说书名中译策略演化例考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小龙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1-49,共9页
西方小说译入中国之初,译者往往会为译作改拟一个中国式书名以规避读者的文体不适,林译小说即其代表。此后,随着中国读者对西方小说文体的接纳,书名的翻译逐渐从"汉化"回归"欧化",但一些已然经典化的译名则成为早期... 西方小说译入中国之初,译者往往会为译作改拟一个中国式书名以规避读者的文体不适,林译小说即其代表。此后,随着中国读者对西方小说文体的接纳,书名的翻译逐渐从"汉化"回归"欧化",但一些已然经典化的译名则成为早期"汉化"译名的遗存。而当下仍有一些"欧化"译名因使用了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或源自诗句而与当下读者的接受参差,即被译者策略性改拟,或出自商业性考虑。总的来说,还原西方小说从"汉化"到"欧化"的译名演化,亦可看到中国小说观念的"欧化"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翻译 汉化 欧化
下载PDF
大块噫气:废名小说“传统”论 被引量:3
6
作者 刘保昌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8-73,共6页
废名开创了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叙事传统,这种传统在文体上表现为诗化叙事与散文化叙事。在主题选择上,废名坚持寻找故乡与表现黄梅;在文化资源上,是对中国古典传统和西方文学的有效融合和超越,体现出鲜明的主体性特征;在审美情趣上,表... 废名开创了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叙事传统,这种传统在文体上表现为诗化叙事与散文化叙事。在主题选择上,废名坚持寻找故乡与表现黄梅;在文化资源上,是对中国古典传统和西方文学的有效融合和超越,体现出鲜明的主体性特征;在审美情趣上,表现为宁静幽远情韵并致,情感内敛含蓄节制;其价值观的基础是融会儒、道、释于一炉的"道",核心是"诚笃"与"真实",即"不自欺";在古典与现代、本土与西方的冲突和选择之中,废名彰显出其鲜明的文化价值观。这一切构成了废名小说的写作"传统",一方面,他是对既有传统的继承与超越;另一方面,他以其执拗的个人努力开创了现代乡土小说写作的崭新传统。废名的小说传统对同时代及其以后的作家创作产生了较深刻的影响,并形成清晰的传承谱系。这种写作传统一直没有断流,代有传人,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写作传统:唐人绝句 庄禅
下载PDF
“抒情传统”的新质与母语文学的“创格”——重论废名小说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经建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4-153,共10页
如果说,现代抒情小说是一种特定的语言(艺术)存在,那么当语言在道说文学时,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只能由文学母语来表现和传载。情、文相生可谓废名小说独具的诗学质地,惟其如此,废名小说在续接、召唤"抒情传统"中,... 如果说,现代抒情小说是一种特定的语言(艺术)存在,那么当语言在道说文学时,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只能由文学母语来表现和传载。情、文相生可谓废名小说独具的诗学质地,惟其如此,废名小说在续接、召唤"抒情传统"中,重构并创化了母语文学的现代传统。与表音文字不同,汉语言文字据义构型、以神摄形,讲究"心领神会",人们能够从其字形体态中"直观"意义;废名小说正是可供"直观"的文本,它将"心象"视为基本叙述元素——兴于物象、成于意象、归于心象,并凸显其直观、感悟的艺术特质和审美诉求,因而更为接近母语文学抒情写意的诗性本质。由"直观"的语言功能和"心象"叙述元素的营造,引出了废名小说的境界化叙事这一创作特质,即:"造境"是废名小说的审美旨归,正是在文本的境界化叙事中,象、境、言统一于文本,汉语言母语的形象性及表意本色在一种超验性美感中也统一于语言本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抒情传统 母语文学
下载PDF
废名小说的语言诗学与文学母语的现代表述 被引量:2
8
作者 杨经建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4-100,共7页
废名之所以被称为"文体家",盖因其在小说"文体的自觉"上形成了卓越不凡的创作样式,绝句式的转喻化叙述和辞章化的文本构成是其显要表征,就此而言,文体"形式"是进入废名母语写作世界的必经途径。修辞艺术也是废名小说语言诗学形成... 废名之所以被称为"文体家",盖因其在小说"文体的自觉"上形成了卓越不凡的创作样式,绝句式的转喻化叙述和辞章化的文本构成是其显要表征,就此而言,文体"形式"是进入废名母语写作世界的必经途径。修辞艺术也是废名小说语言诗学形成的一个要素,废名小说的语言叙述充溢着禅机和禅趣,具有一种"文字禅"的意味。废名小说语言的修辞艺术既"含有美学上的创造意义"和"叙事学的核心功能",又符合汉语言母语的表意本质和东方民族文化的审美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语言诗学 文学母语 现代表达
下载PDF
论废名小说用典与庾信、李商隐用典的联系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璐 《江淮论坛》 CSSCI 2012年第2期184-188,共5页
用典是废名小说中非常突出的现象。废名极其称道庾信、李商隐的用典,但与庾李不同的是,废名明确拒绝用典的寄托义。废名对庾信、李商隐常用的典故作出了创造性发展,形成了"‘月亮—坟—嫦娥’.神仙故事"、"女子及其身边... 用典是废名小说中非常突出的现象。废名极其称道庾信、李商隐的用典,但与庾李不同的是,废名明确拒绝用典的寄托义。废名对庾信、李商隐常用的典故作出了创造性发展,形成了"‘月亮—坟—嫦娥’.神仙故事"、"女子及其身边事物"、"夜—梦—笔(彩笔)"三个用典系列。废名使用典这一文学手法从古代的方式转化成了现代的方式,为古代典籍进入白话文语境寻到了一条大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用典 庾信 李商隐
下载PDF
论废名小说的用典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璐 《兰州学刊》 CSSCI 2012年第7期92-95,178,共5页
用典是废名小说中非常突出的现象。废名有时通过改变典面使典故符合他想表达的意思,更多时候是不顾典故的原义、常用义,将典故还原为典面上的几个组成部分,然后分别对这些部分赋予不同于原义的新义,使整个典故的意义发生转变。废名大量... 用典是废名小说中非常突出的现象。废名有时通过改变典面使典故符合他想表达的意思,更多时候是不顾典故的原义、常用义,将典故还原为典面上的几个组成部分,然后分别对这些部分赋予不同于原义的新义,使整个典故的意义发生转变。废名大量用典故字面义的做法使用典这一文学手法从古代的方式转化成了现代的方式,为古代典籍进入白话文语境寻到了一个大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用典 意义
下载PDF
略论废名小说的庄禅意趣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基林 柳磊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2期43-48,共6页
废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作家。鲁迅先生曾三言两语地谈到过废名的小说,说他:“冲淡之中有哀怨”,不大“闪露”,“于是从直率的读者看来,就只见有意低徊、顾影自怜之态了”。这个评价恰如其分,可是废名为什么会“低徊”、... 废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作家。鲁迅先生曾三言两语地谈到过废名的小说,说他:“冲淡之中有哀怨”,不大“闪露”,“于是从直率的读者看来,就只见有意低徊、顾影自怜之态了”。这个评价恰如其分,可是废名为什么会“低徊”、“顾影”,“不闪露”呢? 周作人在《〈枣〉和〈桥〉的序》中说,通过对一女子学校的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作品 中国艺术精神 人生境界 禅宗 庄禅 乡土小说 《桥》 庄子 周作人
下载PDF
废名的小说艺术 被引量:9
12
作者 冯健男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71-78,共8页
关键词 小说 小说艺术 沈从文 短篇小说 周作人 《桥》 李商隐 《莫须有先生传》 散文化 莎士比亚
下载PDF
废名小说的“文章之美”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晓东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7年第3期31-34,共4页
1932年12月,开明书店出版了废名的别开生面的长篇小说《莫须有先生传》,在该书末页的广告中,为同样由开明书店出版的废名短篇小说集《桃园》、《枣》,长篇小说《桥》,连同《莫须有先生传》四个单行本统一做了一个广告。
关键词 小说 《莫须有先生传》 文章 长篇小说 开明书店 短篇小说 《桃园》 《桥》
下载PDF
文化的返璞归真——谈废名小说的语言艺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淑梅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1-65,共5页
文学小说中语言的返璞归真作为一种贯穿于中国文学始终的表现形式,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研究文学小说中返璞归真的语言,一方面可以透视着文学小说的价值,另一方面也可以解读文学作品折射出来的文化特征。本文对废名... 文学小说中语言的返璞归真作为一种贯穿于中国文学始终的表现形式,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研究文学小说中返璞归真的语言,一方面可以透视着文学小说的价值,另一方面也可以解读文学作品折射出来的文化特征。本文对废名小说中的语言艺术进行分析,以此来透视废名小说中文化的返璞归真。文章分四部分来讨论:第一,返璞归真与简朴自然;第二,返璞归真与原生态方言;第三,返璞归真与乡土情结;第四,返璞归真与禅意天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璞归真 小说 语言艺术 原生态方言 文化特征
下载PDF
游走在中与西、传统与现代之间——论废名小说语言的隐喻性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建宏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69-73,共5页
废名小说语言的隐喻性手法其实质就是为了弥合中西文学,打通诗与小说,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当废名在进行这项实验时,他就不自觉地趋向于雅可布逊体系中隐喻的一端,这就是废名小说"现代主义"色彩的由来。隐喻性的写作手法... 废名小说语言的隐喻性手法其实质就是为了弥合中西文学,打通诗与小说,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当废名在进行这项实验时,他就不自觉地趋向于雅可布逊体系中隐喻的一端,这就是废名小说"现代主义"色彩的由来。隐喻性的写作手法为废名小说带来了象征主义的因素。隐喻性的写作手法还为废名小说带来了超现实主义的因素。不过,废名创作中的"现代"色彩又不单纯是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其中还有中国古典诗学传统和佛教文化的因子。这里发生的是一种契合。废名在进行他的小说语言试验的同时,也有意无意地接上了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的传统,有意无意地利用和发扬了汉语"以神统形"的人文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语言 隐喻性 雅可布逊 禅宗 现代性
下载PDF
废名小说的时间与空间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勇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4-34,共11页
关键词 小说 周作人 传统小说 故事 民间文学 《莫须有先生传》 叙事时间 文学史 小说 心理现实主义小说 意识流小说 琴子 风景描写 菱荡 普鲁斯特 《追忆似水年华》
下载PDF
废名小说中乡土主人公的“知识分子化”倾向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学敏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0-13,共4页
废名前期小说中的乡土主人公基本上都具有"知识分子化"的倾向。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废名的小说是针对和自己一样质素的读者——中国知识分子写的;其次与废名文学是"诗人自己表现"的观念有关:最后与他对人物思想精神... 废名前期小说中的乡土主人公基本上都具有"知识分子化"的倾向。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废名的小说是针对和自己一样质素的读者——中国知识分子写的;其次与废名文学是"诗人自己表现"的观念有关:最后与他对人物思想精神因素的独特看重深切关联。作为精英文化视阈中的废名,以一种奇特的纯"主体意识"去打量、看待和审视中国乡土社会,在设置人物时从预想中的遥远的角度来勾勒,以美和浪漫的眼光去观照,早已格式化地融合着城市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乡土主人公 “知识分子化”倾向
下载PDF
废名小说的童贞倾向
18
作者 江卫社 叶峻荣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60-63,共4页
废名小说具有浓厚的童贞倾向,这种倾向源于创作本性与他的文艺主张的天然契合,同时也是他的人生追求与宗教情怀的独特表现。
关键词 小说 童贞倾向 艺术与人生追求
下载PDF
“道法自然”与废名小说的生命哲学
19
作者 宋剑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3,共13页
废名小说是一种哲理小说,它往往“脱离形象而沉湎于抽象”,致力于去表现“至人无我”的精神境界,老庄思想对他的影响十分明显。废名小说在阐释道家的生命哲学时,有三大特点非常值得我们注意:一是以道家的“自化”说去否定儒家的“教化”... 废名小说是一种哲理小说,它往往“脱离形象而沉湎于抽象”,致力于去表现“至人无我”的精神境界,老庄思想对他的影响十分明显。废名小说在阐释道家的生命哲学时,有三大特点非常值得我们注意:一是以道家的“自化”说去否定儒家的“教化”说,认为“教化”是束缚人性自由的一大恶德;二是主张顺从自然规律、不违“天道”,尽情去释放人的个性并令其获得绝对自由;三是超越“生死”去探索“无”之境界,并将死亡看作是灵魂解放的真正起点。正是由于这种深奥的思想探险,才使废名小说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特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法自然” 小说 生命哲学
下载PDF
乡梦焕彩笔:废名小说创作心理轨迹考辩
20
作者 杨亚林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6-71,共6页
废名多变的艺术创作中有着可以把握的心理轨迹:他早期小说在乡土回忆的眷恋和"哀愁"中暗示了对现代都市生活的不满,《桥》从艺术精神和观念上接近传统,将诗的意境、禅的理趣和诗歌的构思方式消弥了人生短暂、韶华易逝的苦闷,... 废名多变的艺术创作中有着可以把握的心理轨迹:他早期小说在乡土回忆的眷恋和"哀愁"中暗示了对现代都市生活的不满,《桥》从艺术精神和观念上接近传统,将诗的意境、禅的理趣和诗歌的构思方式消弥了人生短暂、韶华易逝的苦闷,从而获得美的永恒,最后废名重回乡土,儒家文化的济世品格和道德完善的君子理想终于与民族国家的现代性想象发生了深层的联系。在对故乡黄梅乡土人生持续不变地感受、观察和思考中,他演绎了个人探求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道路的心理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创作 心理轨迹 考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