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如何读出“这一篇”小说的小说味——以《最后一课》教学为例
1
作者
沈华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16年第10期61-63,共3页
传统的小说教学往往拘泥于情节、人物、环境和主题,教学内容的落点停留在小说的表达内容上,教学模式千篇一律,小说阅读观片面而滞后,学生无法真正进入小说的世界,感受作家的心灵。小说阅读要从体察学情出发,抓住"这一篇"小说的体式特...
传统的小说教学往往拘泥于情节、人物、环境和主题,教学内容的落点停留在小说的表达内容上,教学模式千篇一律,小说阅读观片面而滞后,学生无法真正进入小说的世界,感受作家的心灵。小说阅读要从体察学情出发,抓住"这一篇"小说的体式特征,在语言的本体上深耕细作,传授学生解读小说的方法,打开被旧知识所遮蔽的部分,用新知识重读小说,从而看到新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阅读
教学起点
文本体式
语言本体
小说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主探究,让《边城》散发出“小说味儿”
2
作者
于莉侠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20年第27期8-8,共1页
小说常常以人物为主线,全面反映社会生活中的 各种关系,细致地展现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体现错综复杂的矛 盾关系。此外小说的环境描写也常常有助于塑造人物,体现中 心思想。在小说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挖掘 小说的内在,从...
小说常常以人物为主线,全面反映社会生活中的 各种关系,细致地展现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体现错综复杂的矛 盾关系。此外小说的环境描写也常常有助于塑造人物,体现中 心思想。在小说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挖掘 小说的内在,从而凸显作品的“小说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探究
边城
小说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冯骥才津味小说的方言特色
被引量:
6
3
作者
孟玉红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8-230,共3页
冯骥才的《怪世奇谈》系列小说、《三寸金莲》和《阴阳八卦》等作品的语言颇具津味方言特色,一方面,作品中使用大量的天津方言口语词汇,既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又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作...
冯骥才的《怪世奇谈》系列小说、《三寸金莲》和《阴阳八卦》等作品的语言颇具津味方言特色,一方面,作品中使用大量的天津方言口语词汇,既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又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作品中使用了一些天津方言常用的口语化句式,如定居状位句式对其小说繁丰、空灵、含蓄、幽默整体表现风格的形成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利用叠音的修辞方式来刻画人物的外貌、心理情绪和动作、语言等,修辞效果比较直接,可以达到暗示和烘托人物心理、情感和形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骥才
津
味
小说
方言特色
口语词汇
口语化句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林希“津味小说”初探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春生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291-295,共5页
上个世纪 90年代以来 ,地域特色文学有了新的变化。林希的“津味小说”异军突起 ,受到文坛的关注。对其代表作做了文体与内涵的分析 ;结合作家经历 ,指出他的写作特点是以一方水土写人文 ,以杂色闲人揭示老城人生 ,以社会现象反观当代...
上个世纪 90年代以来 ,地域特色文学有了新的变化。林希的“津味小说”异军突起 ,受到文坛的关注。对其代表作做了文体与内涵的分析 ;结合作家经历 ,指出他的写作特点是以一方水土写人文 ,以杂色闲人揭示老城人生 ,以社会现象反观当代世相。他不仅推进了天津文学的创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
津
味
小说
杂色人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津味小说的谐趣
被引量:
1
5
作者
丁琪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14-116,共3页
津味小说的谐趣是包含了语言修辞、叙述、人物形象、情节设计和作家人生观等各个层面综合展现出的幽默诙谐的艺术趣味。它是小说谐谑传统与天津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它对津味文学风格的形成具有标志性意义,成为津味小说地域文化内涵和表...
津味小说的谐趣是包含了语言修辞、叙述、人物形象、情节设计和作家人生观等各个层面综合展现出的幽默诙谐的艺术趣味。它是小说谐谑传统与天津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它对津味文学风格的形成具有标志性意义,成为津味小说地域文化内涵和表征的结构性因子。天津的都市通俗文化和民众心理结构都汇聚在诙谐的美学趣味中,它蕴藉着码头文化和都市文化的精华,散发着迷人的历史与智慧的气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津
味
小说
谐趣
码头文化
都市文化
智性叙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黔味小说”方言的英译研究
6
作者
王雷宏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65-70,共6页
“黔味小说”是具有地域性和民族特质的贵州小说。方言是“黔味小说”乡土风格的重要载体,然而“黔味小说”的方言英译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如何实现方言的“文本移植”是“黔味小说”英译的难点。在生态翻译学视阈下,从语言-交际-文化...
“黔味小说”是具有地域性和民族特质的贵州小说。方言是“黔味小说”乡土风格的重要载体,然而“黔味小说”的方言英译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如何实现方言的“文本移植”是“黔味小说”英译的难点。在生态翻译学视阈下,从语言-交际-文化的三维转换探究“黔味小说”的方言英译案例,关注译者如何根据源语文本的翻译生态环境作出适应和选择,有益于重构被缺省的文化内涵,有益于“黔味小说”的译介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三维转换
黔
味
小说
方言英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造境到纪实:废名禅味小说艺术嬗变
7
作者
夏元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95-99,共5页
废名小说以其浓厚的佛禅意趣 ,可以称之为禅味小说。废名的禅味小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以《桥》为代表 ,特点是造境 ,追求的是趣味 ;后期以《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为代表 ,特点是纪实 ,追求的是“真理”。前期空灵 ,后期质实 ...
废名小说以其浓厚的佛禅意趣 ,可以称之为禅味小说。废名的禅味小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以《桥》为代表 ,特点是造境 ,追求的是趣味 ;后期以《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为代表 ,特点是纪实 ,追求的是“真理”。前期空灵 ,后期质实 ,各具风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名
禅
味
小说
造境
纪实
文学说论
《桥》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
艺术特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区域文化与冯骥才小说语言的独特性
8
作者
宋阳
《现代语文》
2021年第12期71-75,共5页
冯骥才是中国当代文坛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大多是以传统文化为背景,并且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他将地域方言融入作品的文学叙述以及人物对话中,让人感觉亲切自然,诙谐有趣。其代表作品《怪世奇谈》系列小说《三寸金莲》《神鞭》《阴阳八卦》...
冯骥才是中国当代文坛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大多是以传统文化为背景,并且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他将地域方言融入作品的文学叙述以及人物对话中,让人感觉亲切自然,诙谐有趣。其代表作品《怪世奇谈》系列小说《三寸金莲》《神鞭》《阴阳八卦》,在语言方面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其语言特色可以概括为:丰富多彩的方言词汇;灵活多变的叠音词语;奇特的同素连用;巧妙的修辞手法等。这些特色极大地增强了小说语言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形成了冯骥才独特的创作风格,对当代小说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骥才
津
味
小说
口语词汇
叠音词
同素连用
修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冯骥才的“津味小说”与叙事传统
被引量:
1
9
作者
郭冰茹
《网络文学评论》
2020年第2期107-115,共9页
文学创作与文学传统之间的关系,始终是文学研究者关注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程中,文学传统最初作为"新文学"的他者,受到批判和排斥,之后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简化为可以承载"新内容"的"旧形...
文学创作与文学传统之间的关系,始终是文学研究者关注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程中,文学传统最初作为"新文学"的他者,受到批判和排斥,之后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简化为可以承载"新内容"的"旧形式",在改造的前提下被利用。20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现代文艺思潮的译介,文学界开始重新处理当代文学与"旧传统"的关系,这一方面与文学创作需要从传统中汲取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者
文艺思潮
当代文学
冯骥才
叙事传统
文学创作
津
味
小说
中国现代文学
原文传递
让学生的文章亮起来——高中生作文的润色技巧
10
作者
刘丽
《文教资料》
2010年第13期62-63,共2页
学生应是作文修改的主人,教师应该放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师应在日常作文教学中找出学生的症结,给予他们必要的引导,从日常小事中挖掘出新意、深意来。以有尽之言达无尽之意,给人回味。此外,高中记叙文要有适当...
学生应是作文修改的主人,教师应该放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师应在日常作文教学中找出学生的症结,给予他们必要的引导,从日常小事中挖掘出新意、深意来。以有尽之言达无尽之意,给人回味。此外,高中记叙文要有适当的虚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润色技巧
哲理
味
散文
味
小说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欧阳平的重庆书写
11
作者
张家恕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2-34,共3页
欧阳平在所谓“纯文学”界并无影响,但他的长篇通俗小说却有着别致的景观———于传奇故事讲述的同时,浓墨重彩地绘写出了重庆地域独特的人文风情、民间气质。虽然他在处理“奇美”的通俗故事与“优美”的地域风情上未达圆融境界,但作...
欧阳平在所谓“纯文学”界并无影响,但他的长篇通俗小说却有着别致的景观———于传奇故事讲述的同时,浓墨重彩地绘写出了重庆地域独特的人文风情、民间气质。虽然他在处理“奇美”的通俗故事与“优美”的地域风情上未达圆融境界,但作为“重庆文学”的先行者探路者,他的审美追求仍是极为可贵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平
地域文学
渝
味
小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废名《桥》的禅宗思想
12
作者
彭晓红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2期60-63,共4页
废名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特立独行的作家,最好参禅悟道。废名的小说以其浓厚的禅佛意趣,可以被称之为禅味小说。而在废名的所有作品中,《桥》又是最具禅宗思想的一部。如果论《桥》而不说禅,则不能领会这部小说的真髓。
关键词
《桥》
禅
味
小说
现代文学史
禅宗思想
禅佛意趣
参禅悟道
作品
作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冯骥才“津味”小说的文化思考
被引量:
1
13
作者
张瀚尹
《汉字文化》
2020年第8期76-77,共2页
冯骥才“津味”小说不但展现出浓烈的天津地域文化特色,也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深入反思。“津味”小说通过细致描绘民俗事象对传统文化进行辩证反思,从传统文化内部深入分析文化惰性产生原因,从而进行文化反思;通过塑造一系列“津门”奇...
冯骥才“津味”小说不但展现出浓烈的天津地域文化特色,也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深入反思。“津味”小说通过细致描绘民俗事象对传统文化进行辩证反思,从传统文化内部深入分析文化惰性产生原因,从而进行文化反思;通过塑造一系列“津门”奇人形象,刻画奇人集体性格来逐渐建立文化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小说文体具有“传奇”色彩,兼容说书、相声等的创作艺术,这也表达出冯骥才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津
味
小说
文化反思
文化认同
原文传递
色彩谱系、数学思维和市井烟火——论王松小说
14
作者
闫立飞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6-102,共7页
王松对叙事有清醒的认知,其特点也表现于不同创作阶段、不同题材的作品中。中篇小说《红骆驼》的获奖,既在艺术与技巧的维度上肯定了王松的“叙述冒险”,也在色彩谱系的构建上呈现出他的创造。由此,该小说在王松的创作中具有典范性的意...
王松对叙事有清醒的认知,其特点也表现于不同创作阶段、不同题材的作品中。中篇小说《红骆驼》的获奖,既在艺术与技巧的维度上肯定了王松的“叙述冒险”,也在色彩谱系的构建上呈现出他的创造。由此,该小说在王松的创作中具有典范性的意义和作用,在世界观的维度上体现了作家的可能与创造,是其全新世界观一个组成方面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松
《红骆驼》
津
味
小说
叙事艺术
数学思维
原文传递
津味话剧的文学渊源
15
作者
赵光平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1-67,共7页
津味话剧的故事情节主要来自于津味小说,在从小说到话剧的改编过程中,整合与重构了故事情节,增强了人物的戏剧冲突性,加强了舞台的戏剧节奏感,活化出舞台人物的立体感,并且津味话剧升华了津味小说的主题,扩大了津味艺术的受众范围。但...
津味话剧的故事情节主要来自于津味小说,在从小说到话剧的改编过程中,整合与重构了故事情节,增强了人物的戏剧冲突性,加强了舞台的戏剧节奏感,活化出舞台人物的立体感,并且津味话剧升华了津味小说的主题,扩大了津味艺术的受众范围。但津味话剧对津味小说的依赖,也限制了津味话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津
味
话剧
文学渊源
津
味
小说
戏剧冲突
舞台节奏
原文传递
卷首
16
《人民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3,共1页
津门众多优秀作家以确凿的作品建构了一个文学的深水大港。其中的津味小说,是当代中国文学流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冯骥才、林希等作家创作出一批引领文坛市井写作风潮的名作。这些作品以天津历史尤其是近现代...
津门众多优秀作家以确凿的作品建构了一个文学的深水大港。其中的津味小说,是当代中国文学流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冯骥才、林希等作家创作出一批引领文坛市井写作风潮的名作。这些作品以天津历史尤其是近现代市井、掌故为基本故事要素,具有天津性格特色的人物和切合天津时代变迁的丰富情节充盈其间,适量取用灵巧鲜活又容易意会的天津方言,津腔津韵,蔚成大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文学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冯骥才
津
味
小说
时代变迁
市井
作家创作
原文传递
题名
如何读出“这一篇”小说的小说味——以《最后一课》教学为例
1
作者
沈华
机构
拱墅区杭州文澜中学
出处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16年第10期61-63,共3页
文摘
传统的小说教学往往拘泥于情节、人物、环境和主题,教学内容的落点停留在小说的表达内容上,教学模式千篇一律,小说阅读观片面而滞后,学生无法真正进入小说的世界,感受作家的心灵。小说阅读要从体察学情出发,抓住"这一篇"小说的体式特征,在语言的本体上深耕细作,传授学生解读小说的方法,打开被旧知识所遮蔽的部分,用新知识重读小说,从而看到新的内容。
关键词
小说
阅读
教学起点
文本体式
语言本体
小说味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主探究,让《边城》散发出“小说味儿”
2
作者
于莉侠
机构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中学
出处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20年第27期8-8,共1页
文摘
小说常常以人物为主线,全面反映社会生活中的 各种关系,细致地展现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体现错综复杂的矛 盾关系。此外小说的环境描写也常常有助于塑造人物,体现中 心思想。在小说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挖掘 小说的内在,从而凸显作品的“小说味”。
关键词
自主探究
边城
小说味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冯骥才津味小说的方言特色
被引量:
6
3
作者
孟玉红
机构
河南教育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8-230,共3页
文摘
冯骥才的《怪世奇谈》系列小说、《三寸金莲》和《阴阳八卦》等作品的语言颇具津味方言特色,一方面,作品中使用大量的天津方言口语词汇,既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又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作品中使用了一些天津方言常用的口语化句式,如定居状位句式对其小说繁丰、空灵、含蓄、幽默整体表现风格的形成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利用叠音的修辞方式来刻画人物的外貌、心理情绪和动作、语言等,修辞效果比较直接,可以达到暗示和烘托人物心理、情感和形象的目的。
关键词
冯骥才
津
味
小说
方言特色
口语词汇
口语化句式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希“津味小说”初探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春生
机构
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291-295,共5页
文摘
上个世纪 90年代以来 ,地域特色文学有了新的变化。林希的“津味小说”异军突起 ,受到文坛的关注。对其代表作做了文体与内涵的分析 ;结合作家经历 ,指出他的写作特点是以一方水土写人文 ,以杂色闲人揭示老城人生 ,以社会现象反观当代世相。他不仅推进了天津文学的创作 。
关键词
当代文学
津
味
小说
杂色人生
Keywords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Tianjin style novels
motley lives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津味小说的谐趣
被引量:
1
5
作者
丁琪
机构
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14-116,共3页
基金
天津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应急)课题(14YYJ-35)
文摘
津味小说的谐趣是包含了语言修辞、叙述、人物形象、情节设计和作家人生观等各个层面综合展现出的幽默诙谐的艺术趣味。它是小说谐谑传统与天津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它对津味文学风格的形成具有标志性意义,成为津味小说地域文化内涵和表征的结构性因子。天津的都市通俗文化和民众心理结构都汇聚在诙谐的美学趣味中,它蕴藉着码头文化和都市文化的精华,散发着迷人的历史与智慧的气息。
关键词
津
味
小说
谐趣
码头文化
都市文化
智性叙述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黔味小说”方言的英译研究
6
作者
王雷宏
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系
遵义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65-70,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汉语特征的多元语法理论探索(多卷本)”(20&ZD297)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名词与动词互转的生成语法研究”(21BYY047)。
文摘
“黔味小说”是具有地域性和民族特质的贵州小说。方言是“黔味小说”乡土风格的重要载体,然而“黔味小说”的方言英译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如何实现方言的“文本移植”是“黔味小说”英译的难点。在生态翻译学视阈下,从语言-交际-文化的三维转换探究“黔味小说”的方言英译案例,关注译者如何根据源语文本的翻译生态环境作出适应和选择,有益于重构被缺省的文化内涵,有益于“黔味小说”的译介与传播。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三维转换
黔
味
小说
方言英译
Keywords
Eco-Translatology
three-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
Guizhou-style novel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dialects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造境到纪实:废名禅味小说艺术嬗变
7
作者
夏元明
机构
黄岗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95-99,共5页
文摘
废名小说以其浓厚的佛禅意趣 ,可以称之为禅味小说。废名的禅味小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以《桥》为代表 ,特点是造境 ,追求的是趣味 ;后期以《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为代表 ,特点是纪实 ,追求的是“真理”。前期空灵 ,后期质实 ,各具风采。
关键词
废名
禅
味
小说
造境
纪实
文学说论
《桥》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
艺术特色
Keywords
Fei Ming
Buddhist-tasting story
constructed mood
record of actual events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区域文化与冯骥才小说语言的独特性
8
作者
宋阳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教务处
出处
《现代语文》
2021年第12期71-75,共5页
文摘
冯骥才是中国当代文坛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大多是以传统文化为背景,并且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他将地域方言融入作品的文学叙述以及人物对话中,让人感觉亲切自然,诙谐有趣。其代表作品《怪世奇谈》系列小说《三寸金莲》《神鞭》《阴阳八卦》,在语言方面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其语言特色可以概括为:丰富多彩的方言词汇;灵活多变的叠音词语;奇特的同素连用;巧妙的修辞手法等。这些特色极大地增强了小说语言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形成了冯骥才独特的创作风格,对当代小说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冯骥才
津
味
小说
口语词汇
叠音词
同素连用
修辞
Keywords
Feng Jicai
Tianjin-style fiction
colloquial vocabulary
reduplicated words
special order of the same morpheme
rhetoric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冯骥才的“津味小说”与叙事传统
被引量:
1
9
作者
郭冰茹
机构
中山大学中文系
出处
《网络文学评论》
2020年第2期107-115,共9页
文摘
文学创作与文学传统之间的关系,始终是文学研究者关注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程中,文学传统最初作为"新文学"的他者,受到批判和排斥,之后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简化为可以承载"新内容"的"旧形式",在改造的前提下被利用。20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现代文艺思潮的译介,文学界开始重新处理当代文学与"旧传统"的关系,这一方面与文学创作需要从传统中汲取资源.
关键词
文学研究者
文艺思潮
当代文学
冯骥才
叙事传统
文学创作
津
味
小说
中国现代文学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让学生的文章亮起来——高中生作文的润色技巧
10
作者
刘丽
机构
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
出处
《文教资料》
2010年第13期62-63,共2页
文摘
学生应是作文修改的主人,教师应该放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师应在日常作文教学中找出学生的症结,给予他们必要的引导,从日常小事中挖掘出新意、深意来。以有尽之言达无尽之意,给人回味。此外,高中记叙文要有适当的虚构。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润色技巧
哲理
味
散文
味
小说味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欧阳平的重庆书写
11
作者
张家恕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2-34,共3页
文摘
欧阳平在所谓“纯文学”界并无影响,但他的长篇通俗小说却有着别致的景观———于传奇故事讲述的同时,浓墨重彩地绘写出了重庆地域独特的人文风情、民间气质。虽然他在处理“奇美”的通俗故事与“优美”的地域风情上未达圆融境界,但作为“重庆文学”的先行者探路者,他的审美追求仍是极为可贵的。
关键词
欧阳平
地域文学
渝
味
小说
Keywords
OUYANG Ping
regional literature
novel with Chongqing flavor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废名《桥》的禅宗思想
12
作者
彭晓红
机构
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对外汉语学院
出处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2期60-63,共4页
文摘
废名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特立独行的作家,最好参禅悟道。废名的小说以其浓厚的禅佛意趣,可以被称之为禅味小说。而在废名的所有作品中,《桥》又是最具禅宗思想的一部。如果论《桥》而不说禅,则不能领会这部小说的真髓。
关键词
《桥》
禅
味
小说
现代文学史
禅宗思想
禅佛意趣
参禅悟道
作品
作家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冯骥才“津味”小说的文化思考
被引量:
1
13
作者
张瀚尹
机构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汉字文化》
2020年第8期76-77,共2页
文摘
冯骥才“津味”小说不但展现出浓烈的天津地域文化特色,也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深入反思。“津味”小说通过细致描绘民俗事象对传统文化进行辩证反思,从传统文化内部深入分析文化惰性产生原因,从而进行文化反思;通过塑造一系列“津门”奇人形象,刻画奇人集体性格来逐渐建立文化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小说文体具有“传奇”色彩,兼容说书、相声等的创作艺术,这也表达出冯骥才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取向。
关键词
津
味
小说
文化反思
文化认同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色彩谱系、数学思维和市井烟火——论王松小说
14
作者
闫立飞
机构
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天津市作协
出处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6-102,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BZW177)。
文摘
王松对叙事有清醒的认知,其特点也表现于不同创作阶段、不同题材的作品中。中篇小说《红骆驼》的获奖,既在艺术与技巧的维度上肯定了王松的“叙述冒险”,也在色彩谱系的构建上呈现出他的创造。由此,该小说在王松的创作中具有典范性的意义和作用,在世界观的维度上体现了作家的可能与创造,是其全新世界观一个组成方面的体现。
关键词
王松
《红骆驼》
津
味
小说
叙事艺术
数学思维
Keywords
Wang Song
The Red Camel
Jinwei(Tianjin style)novels
narrative art
mathematical thinking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津味话剧的文学渊源
15
作者
赵光平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
出处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1-67,共7页
基金
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A16011
文摘
津味话剧的故事情节主要来自于津味小说,在从小说到话剧的改编过程中,整合与重构了故事情节,增强了人物的戏剧冲突性,加强了舞台的戏剧节奏感,活化出舞台人物的立体感,并且津味话剧升华了津味小说的主题,扩大了津味艺术的受众范围。但津味话剧对津味小说的依赖,也限制了津味话剧的发展。
关键词
津
味
话剧
文学渊源
津
味
小说
戏剧冲突
舞台节奏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卷首
16
出处
《人民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3,共1页
文摘
津门众多优秀作家以确凿的作品建构了一个文学的深水大港。其中的津味小说,是当代中国文学流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冯骥才、林希等作家创作出一批引领文坛市井写作风潮的名作。这些作品以天津历史尤其是近现代市井、掌故为基本故事要素,具有天津性格特色的人物和切合天津时代变迁的丰富情节充盈其间,适量取用灵巧鲜活又容易意会的天津方言,津腔津韵,蔚成大观。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文学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冯骥才
津
味
小说
时代变迁
市井
作家创作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如何读出“这一篇”小说的小说味——以《最后一课》教学为例
沈华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自主探究,让《边城》散发出“小说味儿”
于莉侠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冯骥才津味小说的方言特色
孟玉红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林希“津味小说”初探
张春生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津味小说的谐趣
丁琪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黔味小说”方言的英译研究
王雷宏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从造境到纪实:废名禅味小说艺术嬗变
夏元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区域文化与冯骥才小说语言的独特性
宋阳
《现代语文》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冯骥才的“津味小说”与叙事传统
郭冰茹
《网络文学评论》
2020
1
原文传递
10
让学生的文章亮起来——高中生作文的润色技巧
刘丽
《文教资料》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欧阳平的重庆书写
张家恕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浅析废名《桥》的禅宗思想
彭晓红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论冯骥才“津味”小说的文化思考
张瀚尹
《汉字文化》
2020
1
原文传递
14
色彩谱系、数学思维和市井烟火——论王松小说
闫立飞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15
津味话剧的文学渊源
赵光平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7
0
原文传递
16
卷首
《人民文学》
北大核心
202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