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洲游历小说空间论 被引量:3
1
作者 亢西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8-81,共4页
对于欧洲游历小说而言,空间具有特别的意义和功能。欧洲游历小说具有明晰而强烈的空间感及空间意识,并在空间建构方面呈现出移动性、公众性、宏阔性、怪异性与"异域性"特色。游历小说主要采用"陌生化"、对比、"... 对于欧洲游历小说而言,空间具有特别的意义和功能。欧洲游历小说具有明晰而强烈的空间感及空间意识,并在空间建构方面呈现出移动性、公众性、宏阔性、怪异性与"异域性"特色。游历小说主要采用"陌生化"、对比、"缺憾补偿"原则进行空间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历小说 小说空间 空间艺术
下载PDF
小说空间的地域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金健人 《文艺评论》 1986年第1期39-43,共5页
小说空间,它实际上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地域的内容,它承担着人物的活动,同时又限制着活动的范围;二是社会的内容,它将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统统网罗于内;三是景物的内容,它是地域内容与社会内容在作品中的具体化与形象化。小说... 小说空间,它实际上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地域的内容,它承担着人物的活动,同时又限制着活动的范围;二是社会的内容,它将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统统网罗于内;三是景物的内容,它是地域内容与社会内容在作品中的具体化与形象化。小说空间,就是这三方面因素的相互结合与相互渗透。把空间的地域因素放在首位,并不在于它的审美价值,而是在于它的结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空间 小说 当代小说 作品 形象化 列夫·托尔斯泰 现实生活 爱情 景物 地域空间
下载PDF
小说空间与空间小说 被引量:1
3
作者 盛子潮 朱水涌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52-56,74,共6页
当代小说是一块开放的创作领地,丰富而运动着的艺术实践带来的是小说文体的不断重建,一批着意于挣脱叙事的线性拘囿的小说正努力于拓展小说的空间,甚至出现了不少可以称为空间小说的实验性文体。于是,在中外现代小说理论中,便出现了诸... 当代小说是一块开放的创作领地,丰富而运动着的艺术实践带来的是小说文体的不断重建,一批着意于挣脱叙事的线性拘囿的小说正努力于拓展小说的空间,甚至出现了不少可以称为空间小说的实验性文体。于是,在中外现代小说理论中,便出现了诸多关于叙事与空间关系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文体 小说空间 当代小说 小说理论 小说语言 作家 叙述结构 心理空间 小说叙述 故事时间
下载PDF
塞萨尔·艾拉小说《女俘爱玛》的文学绘图
4
作者 郑华 《枣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3-27,共5页
文学地理学视域下《女俘爱玛》的文学绘图,揭示了塞萨尔·艾拉作为“绘图员”置入作品的种种隐喻。艾拉在小说中打破时间性架构,通过对行动路线和地图标示的文本描绘,绘制了19世纪阿根廷的地理空间,并在这一场域中重构不同族群的生... 文学地理学视域下《女俘爱玛》的文学绘图,揭示了塞萨尔·艾拉作为“绘图员”置入作品的种种隐喻。艾拉在小说中打破时间性架构,通过对行动路线和地图标示的文本描绘,绘制了19世纪阿根廷的地理空间,并在这一场域中重构不同族群的生存状态,以开放、包容的文学书写叙述了独特的风土人情,显现出独特的文化特征,建立了叙事权威。从文学地理学视角聚焦小说《女俘爱玛》,分析作为绘图工程的小说叙事,探究通过“比例失真”的叙事策略构建的空间连贯性与整体性,审思小说作为绘图具有的构建意义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俘爱玛》 塞萨尔·艾拉 文学地理学 小说空间 叙事策略
下载PDF
小说空间点的符号功能 被引量:1
5
作者 朱婷婷 《俄罗斯文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2-126,共5页
小说空间点是小说家创作的源点,也是作品展开所围绕的中心点。与巴赫金时空体对小说空间表现的关注和塔尔图-莫斯科符号学派对文本空间性的强调不谋而合,亨利·詹姆斯的小说视点理论与实践,以及乔治·艾略特在其小说情节建构中... 小说空间点是小说家创作的源点,也是作品展开所围绕的中心点。与巴赫金时空体对小说空间表现的关注和塔尔图-莫斯科符号学派对文本空间性的强调不谋而合,亨利·詹姆斯的小说视点理论与实践,以及乔治·艾略特在其小说情节建构中所运用的单一视点有机透视缩略法,均侧重于对小说空间技巧的运用,不仅有效地服务于作者创作思想的表达,而且还凸显了小说叙事的非线性结构,使得小说的空间性得到了显著的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空间 詹姆斯 艾略特
原文传递
小说创作中的空间运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马玉琛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58-61,共4页
小说空间是人物赖以生存的坚实大地。在传统小说中,小说空间显现为场景和环境,作家在运用小说空间时多表现为对环境的选择和对场景的集中;在现代小说中,小说空间显现为心理的重叠和对场景环境的超级想象,作家在运用小说空间时多表现为... 小说空间是人物赖以生存的坚实大地。在传统小说中,小说空间显现为场景和环境,作家在运用小说空间时多表现为对环境的选择和对场景的集中;在现代小说中,小说空间显现为心理的重叠和对场景环境的超级想象,作家在运用小说空间时多表现为对历史空间、眼前空间、未来空间的重叠并与人物心理情绪相融合。传统小说空间是人物生存的重要依据,现代小说空间则是人物心理和想象生成、生存、发展的重要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创作 小说空间 人物 生存依据 心理 艺术结构 小说思维
下载PDF
自由空间的四面镜子——评短篇小说《唱西皮二黄的一朵》 被引量:1
7
作者 祁立 《文教资料》 2009年第18期108-109,共2页
从艺术形式的意义上而言。小说不同于绘画或者雕塑.不属于空间艺术。但是,如果从小说的内容来看.空间问题却又是小说的根本问题。优秀的小说一定会构建一个巨大而自由的空间。空间越自由,小说家运作的能力越强.小说的价值也就越大... 从艺术形式的意义上而言。小说不同于绘画或者雕塑.不属于空间艺术。但是,如果从小说的内容来看.空间问题却又是小说的根本问题。优秀的小说一定会构建一个巨大而自由的空间。空间越自由,小说家运作的能力越强.小说的价值也就越大。毕飞宇的短篇小说《唱西皮二黄的一朵》在这方面是成功的,值得细细揣摩品味。本文试图提炼出该小说中存在于奇妙空间的四面“镜子”.以此为主线分析该小说的主要人物,从而阐述小说家空间运作能力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空间 《唱西皮二黄的一朵》 镜子 人性面貌
下载PDF
中国古代小说处理空间的艺术 被引量:2
8
作者 鲁德才 《明清小说研究》 1985年第2期1-18,共18页
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中说:“世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以外便没有别的东西,而运动着的物质除了在空间与时间之内就不能运动”。小说中的事件、情节、人物也是在特定的空间形式内运动的。所谓小说的空间,是指人物赖以生活、行... 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中说:“世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以外便没有别的东西,而运动着的物质除了在空间与时间之内就不能运动”。小说中的事件、情节、人物也是在特定的空间形式内运动的。所谓小说的空间,是指人物赖以生活、行动和人物之间发生矛盾冲突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空间 中国古代小说 红楼梦 人物性格 中国小说 林黛玉 矛盾冲突 运动 水浒传 行动
下载PDF
明清小说景物描写与小说空间拓展的嬗变历程
9
作者 李昭明 王卓玉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1-81,共11页
"小说空间"一直是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侧翼,以小说景物描写为切入点,探析其对小说空间的三方拓展:地域景观空间的拓展、心理空间的拓展以及语义空间的拓展。并把此研究放置于《西游记》与《儒林外史》的线性比较下,以管窥明清小... "小说空间"一直是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侧翼,以小说景物描写为切入点,探析其对小说空间的三方拓展:地域景观空间的拓展、心理空间的拓展以及语义空间的拓展。并把此研究放置于《西游记》与《儒林外史》的线性比较下,以管窥明清小说视阈下,景物描写对小说空间拓展的进步过程,同时也有助于我们观照明清小说景物描写下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内蕴和文人价值观的生成与走向,不仅具有文艺理论价值,同时也折射着文艺美学的内蕴,体现着古典美学的精神与意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物描写 小说空间 《西游记》 《儒林外史》
原文传递
人格病象:在乡土叙事中获得小说空间——王青春短篇小说创作论
10
作者 刘全德 《延安文学》 2012年第2期126-129,共4页
乡土叙事是鲁迅所开创的现代小说支脉的一大遗产,这一叙事的基本倾向可以用"尖锐"、"沉痛"等词语加以概括。"尖锐"是指它对现实的解剖一般而言是不留情面的,以致于有些作品在描写上达到了狰狞惨厉的地步;... 乡土叙事是鲁迅所开创的现代小说支脉的一大遗产,这一叙事的基本倾向可以用"尖锐"、"沉痛"等词语加以概括。"尖锐"是指它对现实的解剖一般而言是不留情面的,以致于有些作品在描写上达到了狰狞惨厉的地步;"沉痛"则是就风格而言,乡土叙事对悲剧事件和悲剧人物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二 乡土 人格 小说空间 短篇小说 基本倾向 悲剧人物 鲁迅 现代小说 陕西
原文传递
幻象里的真实——从斯妤近作看一种新的小说空间
11
作者 杨鹏 《作家》 1996年第11期76-78,共3页
也许因为我们这个民族天性比较周正信实,甚至近乎拘谨、刻板,长久以来,不少中国作家的写作命运终结在生活的表层经验里。他们往往缺乏“异想天开”的能力,无力在具体琐屑的写实之外为读者提供新颖奇异的审美体验,从而提出逼近和洞悉生... 也许因为我们这个民族天性比较周正信实,甚至近乎拘谨、刻板,长久以来,不少中国作家的写作命运终结在生活的表层经验里。他们往往缺乏“异想天开”的能力,无力在具体琐屑的写实之外为读者提供新颖奇异的审美体验,从而提出逼近和洞悉生存本相的新视角、新空间。而无论是从生活本身的丰富复杂、奇异诡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空间 生存本相 新视角 空间 审美体验 审美活动 中国作家 原生态 故事 写作
原文传递
触摸历史现场的文学审视——评张谦芬《上海与延安:异质空间下的小说民族化》
12
作者 金春平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6年第2期185-188,共4页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小说研究中,向来以作家个案研究和区域版图研究为主,张谦芬的《上海与延安:异质空间下的小说民族化》突破了这种传统思路,以跨学科的方式考察延安解放区小说与上海沦陷区小说在异质空间中的民族化共性。著作所秉持...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小说研究中,向来以作家个案研究和区域版图研究为主,张谦芬的《上海与延安:异质空间下的小说民族化》突破了这种传统思路,以跨学科的方式考察延安解放区小说与上海沦陷区小说在异质空间中的民族化共性。著作所秉持的反思现代性的民族化理念、对文本进行的空间理论解读、史料和文本并重的学术研究范式,体现了文学研究的理念创新和方法转型。这是近几年对延安解放区小说和上海沦陷区小说本土化研究的一种新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与延安:异质空间下的小说民族化》 理念创新 方法转型
下载PDF
论大江健三郎的叙事视角与空间化小说 被引量:1
13
作者 麦永雄 《日本研究》 2000年第1期64-67,共4页
关键词 日本 大江健三郎 文学评论 空间小说 叙事视角
全文增补中
人性的迷失和复归——多丽丝·莱辛空间小说《什卡斯塔》中人性的探索
14
作者 王大维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第33期277-279,共3页
诺贝尔文学奖2007年得主多丽丝.莱辛一生创作了相当数量的科幻作品。其中莱辛笔下的科幻小说作品《什卡斯塔》(Shikasta)倾注了她对人类历史和命运的思考和忧虑。笔者通过对来自老人星(Canopus)和普迪欧拉星(Puttiora)的代理人对待日益... 诺贝尔文学奖2007年得主多丽丝.莱辛一生创作了相当数量的科幻作品。其中莱辛笔下的科幻小说作品《什卡斯塔》(Shikasta)倾注了她对人类历史和命运的思考和忧虑。笔者通过对来自老人星(Canopus)和普迪欧拉星(Puttiora)的代理人对待日益衰败的什卡斯塔星球时不同举动的对比和剖析,试析人类对待一个分裂和衰败的文明时人性的不同表现,从而阐述莱辛对于人性困境的思考和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的善与恶 空间小说 多丽丝·莱辛
下载PDF
隐秀与反讽——中西文学撞击中两类小说的叙述比较
15
作者 朱水涌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987年第5期17-22,共6页
一在中西文学撞击交汇中的新时期文坛,存在着两类引人注目的小说:(一)、《受戒》、《大淖记事》、《桥边小说三篇》、《白色鸟》、《一夕三逝》、《哦,香雪》……;(二)、《你别无选择》(以下简称《选择》)、《蓝天绿海》、《无主题变奏... 一在中西文学撞击交汇中的新时期文坛,存在着两类引人注目的小说:(一)、《受戒》、《大淖记事》、《桥边小说三篇》、《白色鸟》、《一夕三逝》、《哦,香雪》……;(二)、《你别无选择》(以下简称《选择》)、《蓝天绿海》、《无主题变奏》、《鬈毛》、《黑颜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叙述 反讽意味 中西文学 主观叙述 叙述者 新时期 隐秀 大淖记事 小说空间 撞击
下载PDF
现实世界·感情世界·童话世界——评莫言的四部中篇小说 被引量:7
16
作者 钟本康 《当代作家评论》 1986年第4期20-25,共6页
1985年,莫言一口气推出四个中篇小说,即《透明的红萝卜》、《金发婴儿》、《球状闪电》、《爆炸》,以样式的特别引人瞩目。有人说,莫言的小说空间中同时并存着两个世界:现实世界与感觉世界。这很有道理。莫言出身农民,熟悉农村生活,是... 1985年,莫言一口气推出四个中篇小说,即《透明的红萝卜》、《金发婴儿》、《球状闪电》、《爆炸》,以样式的特别引人瞩目。有人说,莫言的小说空间中同时并存着两个世界:现实世界与感觉世界。这很有道理。莫言出身农民,熟悉农村生活,是带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创作小说的。他后来参了军,小说题材仍然取自农村。在四部中篇小说中,农村的场景,农民的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世界 感觉世界 童话世界 中篇小说 心态小说 球状闪电 莫言小说 两个世界 红萝卜 小说空间
下载PDF
小说时空简论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志明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85-90,共6页
关键词 小说时间 小说创作 心理描写 小说时空 叙述节奏 心理时间 环境描写 小说空间 人物性格 故事情节
下载PDF
空间形式小说的意义生成机理研究
18
作者 韩智浅 《外国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5,共13页
探究空间形式小说的意义生成机理有助于理解这类小说的意义机制和现代小说的美学形式,为构建空间叙事理论提供依据。场景、意识流叙事、意象和文体技巧是四类核心意义单元。场景建构是作者表达瞬时经验的手段。意识流叙事、意象和文体... 探究空间形式小说的意义生成机理有助于理解这类小说的意义机制和现代小说的美学形式,为构建空间叙事理论提供依据。场景、意识流叙事、意象和文体技巧是四类核心意义单元。场景建构是作者表达瞬时经验的手段。意识流叙事、意象和文体技巧将场景构成要素转化为象征代码,将场景转化为意象性空间,创造融物质性和超越性于一体的艺术形象。空间形式小说意义单元的组织法则与音乐对位法相通。同类型意义单元顺时分布在叙述时间中,以重复、转接、并置等方式相关联,生成独立主题线索。不同类型意义单元依托同时性时间意识,同步行进于故事时间中,以因果、对照、反讽等方式相关联。意义单元的相互作用营造出“映现效果”,其内在机制是“历史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形式小说 意义 生成机理 发生学研究 经验表达
原文传递
基于时间地理学视角的《红楼梦》核心人物行为空间解读
19
作者 张光英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73-283,共11页
用地理学方法对文学作品作出地理空间解读的研究在国内还处于尝试阶段,尽管国际地理学研究领域有段义孚等已经做了有益的开拓性研究。本文在国内首次运用时间地理学研究理论,通过地理学空间的阅读试验,尝试把新人文地理的视角引向文学... 用地理学方法对文学作品作出地理空间解读的研究在国内还处于尝试阶段,尽管国际地理学研究领域有段义孚等已经做了有益的开拓性研究。本文在国内首次运用时间地理学研究理论,通过地理学空间的阅读试验,尝试把新人文地理的视角引向文学研究领域中关于文学作品文本的研究,也把文学研究领域中关于文本文学视角的研究引向新人文地理的世界。时间地理学把人放在时间、空间中考虑,在时间地理学研究框架下,活动被作为一种常规发生的习惯行为来研究,强调了移动在行为空间中的重要性。研究认为:在传统的小说文本研究领域,关于小说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分析往往是站在全知全能的角度来分析其一般特征,掩盖了作者赋予的小说核心人物个体活动的多样性与差异性,而借鉴时间地理学的活动路径的研究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有助于从个人生活层次上确认小说核心人物活动空间结构分化的阶段,从而认识小说人物行为空间的形成。结合人文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发展对小说文本中人物时空间的研究是今后人文地理学学科拓展研究视野的一个全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地理学 活动路径 小说人物行为空间
下载PDF
关于小说——《小说的结构与审美》导言
20
作者 李裴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25-27,共3页
小说是一种奇妙的存在,对于人有着特殊的意义。小说之初,只不过街谈巷语,“小”相当于大,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然而就这街谈巷语的小说,却是人才有的一种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事情,这些“东家长西家短”的谈论。
关键词 小说空间 街谈巷语 审美 认识价值 基本内容 人之为人 导言 人的生存 话语方式 生活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