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解构主义视角下的小说结尾结构 被引量:2
1
作者 许心宏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97-101,共5页
在后现代解构主义文化语境下,本文从小说结尾的"结构"与"解构"、"现象"与"本质"、"作者"与"读者"三个维度,对小说结尾"结构"的"二律背反"、"现... 在后现代解构主义文化语境下,本文从小说结尾的"结构"与"解构"、"现象"与"本质"、"作者"与"读者"三个维度,对小说结尾"结构"的"二律背反"、"现象"世界的"本质还原"、作者与读者的"主体间性"的三重对话关系予以阐释,旨在还原小说结尾的人为"建构性"与"解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结尾 结构 解构 本质还原 主体间性
下载PDF
幻想与现实的冲撞——曼斯菲尔德小说结尾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文兰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89-91,共3页
对幻想的巧妙处理使短篇小说有别于长篇小说;而幻想与现实之间的极大冲撞则成为杰出的现代短篇小说家曼斯菲尔德作品结尾的一大特色。在女作家的早期作品中,死亡往往是这一冲突的解决途径;而其后期优秀作品则常以人物的幻灭感、甚至以... 对幻想的巧妙处理使短篇小说有别于长篇小说;而幻想与现实之间的极大冲撞则成为杰出的现代短篇小说家曼斯菲尔德作品结尾的一大特色。在女作家的早期作品中,死亡往往是这一冲突的解决途径;而其后期优秀作品则常以人物的幻灭感、甚至以其它幻想成分的介入而告终,从而增添了小说的真实性和完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斯菲尔德 小说结尾 幻想 现实 冲撞
下载PDF
浅析小说结尾的空白艺术 被引量:2
3
作者 陈蕾 《咸宁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97-98,共2页
将空白艺术运用于小说的结尾,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增加艺术载体的信息量,而且还可以增加小说的召唤力和艺术感染力,诱发读者的想象,让读者在期待视野中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从表现形式和效果来看,作者往往在小说结尾采用中断情... 将空白艺术运用于小说的结尾,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增加艺术载体的信息量,而且还可以增加小说的召唤力和艺术感染力,诱发读者的想象,让读者在期待视野中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从表现形式和效果来看,作者往往在小说结尾采用中断情节、情节发生重大转折或在情节结尾处造成较大矛盾的方式来制造空白,有意留下“弦外之音”“象外之意”“言外之情”,由读者主动进行再创造的审美活动,以追求“形象大于思维”的艺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结尾 空白艺术 艺术效果
下载PDF
小说结尾的余韵
4
作者 郭惠玉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0-50,共1页
沈从文以《边城》誉满天下,书的结尾写道:
关键词 小说结尾 余韵 《边城》 沈从文
下载PDF
树“文体、结构、作者”意识,解高考小说结尾探究题
5
作者 陆子君 《语文天地》 2018年第4期3-5,共3页
2017年全国高考的九套语文试卷中,有包括全国课标I卷在内的四套试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小说,这四套试卷都空前统一地对小说的结尾设题考查。四篇小说分别是全国课标I卷《天嚣》、浙江卷《一种美味》、江苏卷《一个圣诞节的回忆》、山... 2017年全国高考的九套语文试卷中,有包括全国课标I卷在内的四套试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小说,这四套试卷都空前统一地对小说的结尾设题考查。四篇小说分别是全国课标I卷《天嚣》、浙江卷《一种美味》、江苏卷《一个圣诞节的回忆》、山东卷《七岔犄角的公鹿》,这几篇小说阅读考查的共性是关注结尾。结尾探究题对应了高考考试大纲的"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涉及到对学生探索精神、理性思辨能力的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结尾 全国高考 探究题 作者 文体 结构 意识 语文试卷
下载PDF
发掘“三妙”,领悟小说结尾的美妙意境
6
作者 陈燕 张彦 《教育科学论坛》 2017年第10期62-63,共2页
借助我校“儿童文学群文阅读教学”主题式群文阅读、主材式群文阅读、体裁式群文阅读研究的春风,我针对小说群文阅读教学这一薄弱环节,以新颖、独特的视角,让学生领悟小说结尾美妙意境的教学探索,获得成都市赛课特等奖。
关键词 小说结尾 意境 领悟 阅读教学 发掘 儿童文学 阅读研究 教学探索
下载PDF
揭开小说结尾作用题的神秘面纱
7
作者 何翠 《广东教育(高中版)》 2017年第11期7-8,共2页
【真题回顾】 【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6. 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2017年高考浙江卷】13. 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近几年来,命题者喜... 【真题回顾】 【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6. 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2017年高考浙江卷】13. 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近几年来,命题者喜欢把小说的结尾作为考查的主要部分。事实上,小说作者也特别注意结尾的写作,小说的结尾有着重要的审美价值。小说结尾艺术技巧和特色的题型更是高考全国卷考查的重点题型之一,那么,如何才能揭开这类题型的神秘面纱?具体来说,可以根据小说文体特点,从以下几个角度确定答题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结尾 面纱 重点题型 艺术效果 小说作者 审美价值 艺术技巧 文体特点
下载PDF
带着脚镣,舞出精彩——语文教学中微型小说结尾续写方法例举
8
作者 伍腾 《湖南教育(中旬)(B)》 2015年第10期40-41,共2页
语文教学中,微型小说续写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它受制于文本,不能天马行空,但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带着脚镣,同样可以舞出精彩! 微型小说续写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是根据上下文,续写中间的内容;二是根据小说前文,续写结尾。... 语文教学中,微型小说续写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它受制于文本,不能天马行空,但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带着脚镣,同样可以舞出精彩! 微型小说续写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是根据上下文,续写中间的内容;二是根据小说前文,续写结尾。这里主要谈一谈结尾的续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结尾 微型小说 语文教学 续写 例举 上下文
下载PDF
比较分析欧·亨利与余华短篇小说的结尾设置 被引量:1
9
作者 杨莉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7-19,共3页
欧·亨利小说的结尾是极具个性和艺术表现力的,其众多佳作的结尾完全可以作为世界短篇小说结尾的范例。而余华则是中国当代作家中对短篇小说理解颇为深刻的作家之一。本文将两者结尾进行比较研究,挖掘出他们短篇小说结尾设置上的艺... 欧·亨利小说的结尾是极具个性和艺术表现力的,其众多佳作的结尾完全可以作为世界短篇小说结尾的范例。而余华则是中国当代作家中对短篇小说理解颇为深刻的作家之一。本文将两者结尾进行比较研究,挖掘出他们短篇小说结尾设置上的艺术闪光点,并以欧·亨利小说的结尾设置为参照,探索发现出余华小说的特性,进而总结出两者背后广阔的文艺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亨利 余华 短篇小说结尾 文艺共鸣
下载PDF
论微型小说结尾的意义未定性与整体内部构造
10
作者 吕植家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1-124,共4页
关键词 小说结尾 微型小说 意义未定性 内部构造 小说结构 小说形式 艺术 意蕴
原文传递
微型小说的结尾艺术
11
作者 顾建新 《写作》 2012年第4期22-24,共3页
结尾在微型小说的创作中有怎样的意义?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为之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叫《尾巴的艺术》。著名作家柯灵在一篇序中也提到,微型小说结尾的那一笔“点穴”,令人回味不已。大家们如此高度地重视结尾,正是切中了这种文体... 结尾在微型小说的创作中有怎样的意义?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为之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叫《尾巴的艺术》。著名作家柯灵在一篇序中也提到,微型小说结尾的那一笔“点穴”,令人回味不已。大家们如此高度地重视结尾,正是切中了这种文体的要害,甚至可以说,抓住了创作的核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尾艺术 微型小说 中国文联 著名作家 小说结尾 冯骥才 副主席 创作
下载PDF
无言·无解·无望——从故事结尾窥探凌叔华小说中的女性生存处境
12
作者 曹晓艺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37-40,共4页
凌叔华以女性独特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系列新旧时代交替下的女性形象,包括闺阁小姐、新式女性与新妻子、太太阶层等。小说情节的安排中也体现出了凌叔华巧妙的构思,尤其是对于小说结尾的安排,小说的结尾不仅是故事的结局,更映照着主人... 凌叔华以女性独特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系列新旧时代交替下的女性形象,包括闺阁小姐、新式女性与新妻子、太太阶层等。小说情节的安排中也体现出了凌叔华巧妙的构思,尤其是对于小说结尾的安排,小说的结尾不仅是故事的结局,更映照着主人公现实与未来的处境。以凌叔华小说的结尾为切入点,重新审视其小说中女性的生存处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叔华 小说结尾 女性形象 生存处境
下载PDF
小说结尾的秘密
13
作者 昆金 《东方剑》 2018年第11期52-59,共8页
一 林书泉始终觉得,自己心中的那份浓郁杀意,实在是被许亮给逼出来的。尽管林书泉对许亮恨之入骨,但又不得不承认,许亮是个非常优秀和难得的畅销书作家。而且如果想要完美实施这个杀人计划,他必须全力以赴,万分谨慎。
关键词 小说结尾 秘密 畅销书作家
原文传递
《最后的常春藤叶》结尾的另一种解读
14
作者 林忠港 《语文教学之友》 2009年第7期23-24,共2页
一提起美国作家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小说精妙的结尾,原来拯救琼珊的最后一片叶子不是真的,而是贝尔曼画上去的。人们称之为“欧·亨利式结尾”。这种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说“出人意... 一提起美国作家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小说精妙的结尾,原来拯救琼珊的最后一片叶子不是真的,而是贝尔曼画上去的。人们称之为“欧·亨利式结尾”。这种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说“出人意料”,是指小说结尾没有给人平庸、直率之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结尾 解读 美国作家 贝尔曼 亨利
下载PDF
井淘三遍吃好水——浅谈汪曾祺小说中的“重写”现象
15
作者 张高领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I0004-I0008,共5页
读《汪曾祺小说全集》,留心的读者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细节,汪曾祺在许多小说结尾落款处都会留下“重写”二字。
关键词 汪曾祺小说 重写 小说结尾
下载PDF
美国人这样看金庸的小说
16
作者 同乐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09年第1期60-60,共1页
书中有五个拥有最强内力的人,骄傲地将他们自己封为五个方向的虚拟君主。但在小说结尾,他们惊奇地发现自己并不比一个略为弱智的青年更强。书中一个似乎是拥有罕见美貌和聪明的女子,最终也被这个青年拥有了。更为微妙的是,这五个虚... 书中有五个拥有最强内力的人,骄傲地将他们自己封为五个方向的虚拟君主。但在小说结尾,他们惊奇地发现自己并不比一个略为弱智的青年更强。书中一个似乎是拥有罕见美貌和聪明的女子,最终也被这个青年拥有了。更为微妙的是,这五个虚拟君主中的那个西方君主,后来似乎拥有最强大的内力,但他的智力情况却更糟,成了一个严重的失忆症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结尾 美国人 金庸 君主 失忆症 内力 虚拟 青年
下载PDF
历史与虚构:《赎罪》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理论的挑战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璐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2年第1期132-135,共4页
英国作家麦克尤恩的《赎罪》反驳了"历史等于虚构"的后现代历史叙事理论。他创新地使用把传统历史小说和历史编撰元小说写作技巧相结合的叙事策略,让叙述者布里奥尼或叙述其亲身经历或利用史料进行了接近历史的可能世界的叙述... 英国作家麦克尤恩的《赎罪》反驳了"历史等于虚构"的后现代历史叙事理论。他创新地使用把传统历史小说和历史编撰元小说写作技巧相结合的叙事策略,让叙述者布里奥尼或叙述其亲身经历或利用史料进行了接近历史的可能世界的叙述,而最后的元小说结尾划清了历史和虚构的界限,批判了混淆历史和虚构的态度,指出现实问题必须在现实中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虚构 接近历史 可能世界 小说结尾
下载PDF
须一瓜式的结尾与作为奇观的小说——论须一瓜中短篇小说
18
作者 丛治辰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4-139,共6页
一、从欧·亨利谈起谈到小说结尾,我们一定会想起欧·亨利。这位美国作家以其"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突兀结尾著称于世,或许在不少人看来,正是凭借这一精妙技艺,他才得以跻身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的行列。但也正因如此... 一、从欧·亨利谈起谈到小说结尾,我们一定会想起欧·亨利。这位美国作家以其"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突兀结尾著称于世,或许在不少人看来,正是凭借这一精妙技艺,他才得以跻身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的行列。但也正因如此,较之契诃夫和莫泊桑,人们对欧·亨利的尊重多少显得有些勉强。在小说艺术已经发展到如此精微的今日,依靠"抖包袱"般的意外结局来完成叙事结构,是否过于简单了些?"人们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意外事故或预料不到的打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亨利 莫泊桑 须一瓜 契诃夫 小说结尾 意料之外 意外事故 短篇小说
原文传递
《素芭》为什么只能是悲剧结局?
19
作者 曹振国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1-43,共3页
人教版选修模块《外国小说欣赏》第四单元选有泰戈尔的短篇小说《素芭》(倪培耕译)。小说结尾是: 这次,她的丈夫用自己的双眼和双耳,非常仔细地察听,相了亲,娶了一位会说话的姑娘。
关键词 悲剧结局 短篇小说 小说欣赏 选修模块 小说结尾 泰戈尔 人教版
下载PDF
鲁迅如何订正误笔、误译
20
作者 朱永芳 《学语文》 2018年第6期77-77,共1页
鲁迅的短篇小说《风波》曾赢得陈独秀“实在五体投地的佩服”的赞语。最初发表在《新青年》月刊第八卷第一号(1920年9月)上。小说有一处写六斤打破一只碗,第二天她父亲七斤把碗拿到城里去补的情节。由于碗缺口太大,补好要钉十六个... 鲁迅的短篇小说《风波》曾赢得陈独秀“实在五体投地的佩服”的赞语。最初发表在《新青年》月刊第八卷第一号(1920年9月)上。小说有一处写六斤打破一只碗,第二天她父亲七斤把碗拿到城里去补的情节。由于碗缺口太大,补好要钉十六个铜钉。但小说结尾却是六斤“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一个“十六”,一个“十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正误 误译 短篇小说 《新青年》 《风波》 小说结尾 陈独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