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史学谈明清小说野史的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树民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1期123-130,共8页
野史古已有之,到明清已成为小说的组成部分。明清小说野史蔚为壮观,大致分为纪实、传说、神话和幻想四部分,纪实部分的史料价值最高。其可被视为民间历史者,与“官史”、“正史”大是不同。所记述民间的现实的重大和一般的社会问题... 野史古已有之,到明清已成为小说的组成部分。明清小说野史蔚为壮观,大致分为纪实、传说、神话和幻想四部分,纪实部分的史料价值最高。其可被视为民间历史者,与“官史”、“正史”大是不同。所记述民间的现实的重大和一般的社会问题,为正史所不及,观点更是相悖,如前者反映的科举问题比后者更深刻、更有批判性。小说野史可补正史之阙,可纠正史之讹,具有存在的必然性,是研究历史的资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小说野史 史料 开发
下载PDF
“野史小说中的巴蜀”--试论野史小说作为旅游文化资源的审美认识价值
2
作者 蓝子石 《重庆师专学报》 1992年第2期56-62,共7页
关键词 野史小说 巴蜀 《太平广记》 旅游文学 旅游文化资源 审美
下载PDF
野史小说艺术初探——从有关巴蜀的野史小说谈起
3
作者 蓝绪成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3期64-67,59,共5页
汉唐至宋初野史小说中关于巴蜀的故事,亦如出土于巴蜀的汉砖、唐锦的精美图案,展现出一幅幅关于古代巴蜀的风情画卷。故事中的贩夫走卒、官吏士人、旷男怨女、巫师术士的悲欢离合、兴会际遇,以及神鬼、灾变、怪异的扑朔迷离、奇巧诡橘…... 汉唐至宋初野史小说中关于巴蜀的故事,亦如出土于巴蜀的汉砖、唐锦的精美图案,展现出一幅幅关于古代巴蜀的风情画卷。故事中的贩夫走卒、官吏士人、旷男怨女、巫师术士的悲欢离合、兴会际遇,以及神鬼、灾变、怪异的扑朔迷离、奇巧诡橘……,这一切神妙的刻镂、编织,几近于汉唐至宋初巴蜀文化内涵的全景写真,是巴蜀历史上长时期的经济、政治、宗教、战争、艺术创造及民间日常生活、土俗民风与社会心理的创造性的再现。因而,对野史小说中相当大量的这一部分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史小说 艺术方法 唐锦 于汉 正统文学 巴蜀文化 艺术特质 中国古代文学 旅游文化资源 凡人琐事
下载PDF
我国五代时期雕版印刷业的发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杜文玉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1987年第1期54-56,33,共4页
我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明,通常认为是在唐代中叶,约为八世纪前后,至九世纪中后叶雕版印刷术已达到了较高的熟练程度。这对促进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唐代雕版印刷的书籍除阴阳、杂记、占梦、字书、日历、小学等类外,还印... 我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明,通常认为是在唐代中叶,约为八世纪前后,至九世纪中后叶雕版印刷术已达到了较高的熟练程度。这对促进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唐代雕版印刷的书籍除阴阳、杂记、占梦、字书、日历、小学等类外,还印了一些诗文片断、佛经之书。当时社会所急需的大量书籍仍用手抄。如唐玄宗时,长安、洛阳官藏的经、史、子、集四部书共计十二万五千九百六十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版印刷 四部书 我国古代文化 五代时期 吴越 野史小说 《文选》 禅月集 容斋续笔 杂编
下载PDF
《重庆师院学报》一九九二年第一至第四期目录索引 被引量:2
5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4期108-109,共2页
关键词 目录索引 野史小说 神仙道化剧 乱伦禁忌 夏皮尔 八股取士制度 社会化理论 《儒林外史》 创作道路 马致远
下载PDF
《太平广记》通假字零拾
6
作者 周志锋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1年第3期38-41,共4页
《太平广记》五百卷,宋李昉等编。由于此书所收集的是自汉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说,所用语言,稍近口语。就其用词来说,书中多有“字面普通而义别”的俗语词;就用字来说,据音写字、同音通假的现象十分普遍。本文拟就此书属于文字通假的若干字... 《太平广记》五百卷,宋李昉等编。由于此书所收集的是自汉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说,所用语言,稍近口语。就其用词来说,书中多有“字面普通而义别”的俗语词;就用字来说,据音写字、同音通假的现象十分普遍。本文拟就此书属于文字通假的若干字例进行诠释和说明,庶几有助于读解此书或者补正现有字典辞书的某些疏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广记》 野史小说 同音通假 俗语词 通假字 李昉 甘瓜 五百 北梦琐言 通隐
下载PDF
新思卓见 考论翔实——喜读吴在庆的《杜牧论稿》
7
作者 张田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03-104,共2页
厦门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吴在庆先生,治学勤勉,功底深厚,胸怀大志,踏实苦干。他为人忠厚,待人以诚,是我研究杜牧过程中结识的诤友。在庆先生研究杜牧经年,成果累累,见识不凡,不时在学刊上读到他的精论。当他的专著《杜牧论稿》刚刚出版,就... 厦门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吴在庆先生,治学勤勉,功底深厚,胸怀大志,踏实苦干。他为人忠厚,待人以诚,是我研究杜牧过程中结识的诤友。在庆先生研究杜牧经年,成果累累,见识不凡,不时在学刊上读到他的精论。当他的专著《杜牧论稿》刚刚出版,就惠寄给我,实在可喜可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在 唐诗别裁集 考索 野史小说 先主 胡茄 柳亭 三百首 卒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下载PDF
我国古代类书的起源及其作用
8
作者 孔宪凤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1期85-90,共6页
我国古代的类书被人们称为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记载,编辑类书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我国古代的大小类书多达四百多种,这些类书分门别类的收集、整理和保存了我国历代科学文化典籍中的重要资料,是我国文化遗产的宝库,受到中国和世界学者的... 我国古代的类书被人们称为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记载,编辑类书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我国古代的大小类书多达四百多种,这些类书分门别类的收集、整理和保存了我国历代科学文化典籍中的重要资料,是我国文化遗产的宝库,受到中国和世界学者的珍视。但是,较早的类书大部分散佚,我国的类书起源于何时,类书对中国文化起到了什么作用,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典籍 《文苑英华》 北堂书钞 《太平广记》 我国古代文化 修文殿御览 文苑英华 资料汇编 野史小说 华林遍略
下载PDF
宋代《太平广记》中的蛇
9
作者 曹廷伟 《蛇志》 1993年第4期34-35,共2页
长达500卷10厚册的宋代大型类书《太平广记》,系李昉等人奉宋太宗之命集体编纂,专门收集自汉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说多达475种,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始,至次年八月止编纂告成,六年(981)正月刻印成书。按题材性质,全书分为92大类,附150余... 长达500卷10厚册的宋代大型类书《太平广记》,系李昉等人奉宋太宗之命集体编纂,专门收集自汉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说多达475种,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始,至次年八月止编纂告成,六年(981)正月刻印成书。按题材性质,全书分为92大类,附150余小类,搜罗甚半,包含了宋代以前大量的民间传说、故事逸闻。其中引用的书,后来很多已失传、残缺或被后人窜改,故此书赖以存在保留下来,更有其参考研究价值。因成书于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就命名为《太平广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广记》 野史小说 太平兴国 李昉 《太平御览》 赤蛇 蛮江 广异记 玉堂闲话 酉阳
下载PDF
吴承恩与《西游记》
10
作者 文三 《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 2005年第9期53-53,共1页
《西游记》是继《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之后出现的又一群众创作和文人创作相结合的作品,属长期累积型小说,也是我国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书中写的唐僧取经的故事,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成书酝酿了几百年,无数民间艺人... 《西游记》是继《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之后出现的又一群众创作和文人创作相结合的作品,属长期累积型小说,也是我国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书中写的唐僧取经的故事,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成书酝酿了几百年,无数民间艺人和无名作者付出了巨大的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承恩 西游记 三国演义 相结合 唐僧取经 文人创作 水浒传 真人真事 民间艺人 小说野史
原文传递
毛泽东和汉学十六字
11
作者 江凌 《中国民族》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15-17,1,共4页
“平实精详,实事求是,卑毋高论,通经致用。"这十六个字,是历代学者对中国古代学术的纲领性总结。今天,“实事求是”已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最可宝贵的经验。汉学十六字和毛泽东思想有哪些内在联系?毛泽东是如何继承优秀古代文化遗... “平实精详,实事求是,卑毋高论,通经致用。"这十六个字,是历代学者对中国古代学术的纲领性总结。今天,“实事求是”已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最可宝贵的经验。汉学十六字和毛泽东思想有哪些内在联系?毛泽东是如何继承优秀古代文化遗产的?本文试图以这十六字为线索,探讨一下毛泽东思想、性格和作风的某些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经致用 中国古代学术 古代文化遗产 历代学者 读书生活 《毛泽东选集》 农村包围城市 “实事求是” 野史小说 《资治通鉴》
原文传递
雍正死因新探
12
作者 西康 《侨园》 2014年第12期40-40,共1页
多少年来,有关雍正之死的真正原因,尽管不少专家学者发表了许多见解,但始终是历史之谜,还是无法解开。关于雍正的死因,归纳一下大概有几种说法。有说是被吕四娘刺杀的,还有说是被宫女、太监缢死的。除此之外,许多学者猜测是被丹药毒死... 多少年来,有关雍正之死的真正原因,尽管不少专家学者发表了许多见解,但始终是历史之谜,还是无法解开。关于雍正的死因,归纳一下大概有几种说法。有说是被吕四娘刺杀的,还有说是被宫女、太监缢死的。除此之外,许多学者猜测是被丹药毒死的等等。这些说法,哪些可信呢?雍正之死历史上有没有留下什么蛛丝马迹?关于雍正之死,史书记载非常简单。只是说,前一天,雍正在圆明园行宫病重,第二日下午病危,急召大臣,当晚即死掉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之谜 吕留良 丹药 野史小说 炼丹道士 竺香 王公大臣 反清复明 暴崩 严格管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