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爱玲小说题目释义 |
万燕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2
|
英语小说题目汉译之浅见 |
王睿婷
|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
2013 |
0 |
|
3
|
论《奥尔米耶的痴梦》小说题目的三重象征意义 |
赵晓颖
|
《文教资料》
|
2011 |
0 |
|
4
|
张爱玲小说题目意义探寻 |
张谨柔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2019 |
0 |
|
5
|
符号学视域中鲁迅小说题目研究 |
崔丹
|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
2019 |
0 |
|
6
|
朴婉绪小说题目翻译的考察 |
杨磊
|
《当代韩国》
|
2011 |
2
|
|
7
|
小说命名与文化语境 |
马硕
|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6 |
0 |
|
8
|
《金锁记》琐论 |
赵省霞
|
《殷都学刊》
|
1998 |
0 |
|
9
|
深圳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漫谈吴君的中短篇小说 |
张陵
|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0
|
浓郁的书卷气——谈格非小说的命名特色 |
崔洁
|
《时代文学(上半月)》
|
2006 |
0 |
|
11
|
伟章“三史”:为生民立传 |
乔世华
|
《阿来研究》
|
2023 |
0 |
|
12
|
日常生活中的细碎裂痕 |
罗建森
|
《十月》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3
|
味甘微苦 |
鲁敏
|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14
|
太太们和先生们的“等待戈多”--重读张爱玲《相见欢》 |
万燕
|
《上海文学》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5
|
灵魂伤痕,再次迸裂于未结痂之前——卢新华新作《米勒》解读 |
朱丛迁
|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6
|
我是怎么“出道”的 |
莫言
|
《快乐青春(经典阅读)(小学生必读)》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