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57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的新景观、诗学隐喻与修辞语言——论小说、舞台剧和电视剧《繁花》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志毅 《文化艺术研究》 2024年第1期68-74,115,共8页
金宇澄的小说《繁花》采取了图文并茂的方式来表现上海的城市空间,被认为是最好的表现上海的“城市小说”,舞台剧、电视剧《繁花》则通过舞台和影像直观地展现了上海的城市新景观。在舞台剧《繁花》中,导演马俊丰运用转台、多演区、多... 金宇澄的小说《繁花》采取了图文并茂的方式来表现上海的城市空间,被认为是最好的表现上海的“城市小说”,舞台剧、电视剧《繁花》则通过舞台和影像直观地展现了上海的城市新景观。在舞台剧《繁花》中,导演马俊丰运用转台、多演区、多媒体等手段来展示舞台的假定性、空间性和意象性。电视剧《繁花》则拍出了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后的上海这个魔都的魅力。导演王家卫没有完全按照小说、舞台剧的散点式来结构,而是围绕着阿宝的焦点展开叙述,因此将电视剧《繁花》拍成了电影,或者说上升到了电影的高度。这也可以说是电视剧《繁花》的美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小说 舞台剧 电视剧 《繁花》 城市新景观
下载PDF
现代历史小说叙事策略研究
2
作者 古世仓 张倩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167,共6页
现代历史小说以现代艺术模式呈现历史文本,使其具有现代独特的艺术理想与艺术规范。对非理性思维领域的延伸是现代历史小说自由文学表现力的一个层面,也是在历史小说领域建构现代价值体系的探索。现代历史小说家对史实进行艺术化处理,... 现代历史小说以现代艺术模式呈现历史文本,使其具有现代独特的艺术理想与艺术规范。对非理性思维领域的延伸是现代历史小说自由文学表现力的一个层面,也是在历史小说领域建构现代价值体系的探索。现代历史小说家对史实进行艺术化处理,发掘出历史小说在现代独特的艺术美感。自由的文学表现力说明文学性回归历史话语领域,增强了现代历史小说文学地位的独立性,也对中国新文学呼唤“人”的全面解放做了有力的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历史小说 现代艺术模式 非理性 艺术虚构
下载PDF
伦理正义与人的本质——论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的职业精英伦理叙事
3
作者 胡贝克 张玫玫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6-175,共10页
以伦理正义为核心内容的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在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叙事层面,既摒弃了传统的职业伦理叙事模式,又与英国当时的主流伦理意识相悖,体现的是以马基雅维里为代表的“趋利避害”的人性本质论观点和以边沁等人“以结果论善恶”的... 以伦理正义为核心内容的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在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叙事层面,既摒弃了传统的职业伦理叙事模式,又与英国当时的主流伦理意识相悖,体现的是以马基雅维里为代表的“趋利避害”的人性本质论观点和以边沁等人“以结果论善恶”的功利主义伦理学道德行为评价准则,通过法律精英和医学精英的职业道德操行描写,抨击了资产阶级崇尚法制和崇尚科学的虚伪性,揭示出资本主义文化逻辑下伦理正义的非公正性以及人的内在本质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多利亚惊悚小说 职业伦理叙事 伦理正义 人性
下载PDF
文化主体性与传统文化精神的文学表达——以1980—1990年代的小说创作为核心
4
作者 丛新强 王光东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6-21,181,共7页
文化主体性是文学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民族文化主体内涵,体现出深厚的传统文化精神。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的小说创作中,民族文化主体性的自觉和传统文化精神的表达是其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思想解放和社会转型过程中... 文化主体性是文学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民族文化主体内涵,体现出深厚的传统文化精神。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的小说创作中,民族文化主体性的自觉和传统文化精神的表达是其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思想解放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对于历史与传统道德伦理关系的思考;其二,在走向世界文学的过程中,“寻根文学”对于文化之根脉的寻找与呼唤;其三,在表现民族精神的探索中,民间文化传统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主体性 八九十年代小说创作 传统文化精神
下载PDF
19世纪英国海洋小说中的自由贸易经济思想
5
作者 邓颖玲 李尧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72-82,共11页
19世纪的英国经历了深刻的经济形式变革,完成了从重商主义向自由贸易的转型。这一时期的英国海洋小说家们对这一经济变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并通过创作进行了积极的回应和文学再现。他们在创作时将抽象的自由贸易经济思想映射到小说人物... 19世纪的英国经历了深刻的经济形式变革,完成了从重商主义向自由贸易的转型。这一时期的英国海洋小说家们对这一经济变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并通过创作进行了积极的回应和文学再现。他们在创作时将抽象的自由贸易经济思想映射到小说人物对其经济生活的主观体验中,从文学层面与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自由贸易原则展开了对话。总体而言,19世纪英国自由贸易思想影响了该时期海洋小说的创作,而海洋小说的创作实践又反过来为英国思考自由贸易优势与弊端提供了文本场域与话语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海洋小说 自由贸易 经济思想
下载PDF
社会小说正名——兼论清末民初小说文类等级观念之衍变
6
作者 张勐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3,共8页
清末民初,梁启超等新小说倡导者在众多小说类型中,一味高抬政治小说、历史小说的地位;未曾料及,偏偏是为其轻忽的社会小说多有实绩。社会小说之所以能在彼一历史时期脱颖而出、后来居上,乃至颠覆了既有奉政治小说、历史小说为最上乘的... 清末民初,梁启超等新小说倡导者在众多小说类型中,一味高抬政治小说、历史小说的地位;未曾料及,偏偏是为其轻忽的社会小说多有实绩。社会小说之所以能在彼一历史时期脱颖而出、后来居上,乃至颠覆了既有奉政治小说、历史小说为最上乘的文类等级观念,缘其更顺应新兴的社会意识、社会视野的萌生。多年以来,史家却每每罔顾史实,不从细读文本入手,而仅仅凭着社会小说这一字面便望文生义,将清末民初社会小说的功能、旨向界定为“改造社会”,忽视了这其实是政治小说的题中之义。有鉴于此,社会小说的定义亟待正名:社会小说虽与社会关系密切,然其恪守“小说”本分,主观上并无“改造社会”这类标榜,而是关注社会细碎,珍重世俗,铺写世态,于不经意间揭示社会繁富多义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社会小说 政治小说 文类 等级观念 正名
下载PDF
戏剧与小说、小说家与批评家、音乐与小说的对话
7
作者 郜元宝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共3页
纯属巧合,抑或不谋而合,本期3位作者都从各自经验出发,贡献了不同的“跨界”思考,让我们很难得地欣赏到一场戏剧与小说、音乐与小说、小说家与批评家的三维对话。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包括相声)、历史记叙,乃至学术论文的“跨文体”... 纯属巧合,抑或不谋而合,本期3位作者都从各自经验出发,贡献了不同的“跨界”思考,让我们很难得地欣赏到一场戏剧与小说、音乐与小说、小说家与批评家的三维对话。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包括相声)、历史记叙,乃至学术论文的“跨文体”交流互渗,早就成为小说学的常见论题。小说与绘画、雕塑、建筑、舞蹈等其他艺术门类的沟通互鉴,也不时有人谈起,至于研究小说与中西丰富的音乐传统之关系,虽偶有所见,却并非司空见惯。至少对中国当代小说理论建构而言,音乐与小说,至今还是一个颇为陌生的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小说 跨文体 学术论文 批评家 戏剧 相声 小说 理论建构
下载PDF
为“想象力”祛魅:“小说发生学”的另一种讲法
8
作者 郜元宝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共2页
千姿百态的现代小说最初都是如何酝酿的?完成一部小说,作家们要抓住怎样的契机,克服怎样的挑战?本期3篇文章都是探讨这个“小说发生学”的根本问题。春林教授坦言,他过去30年总以为《活动变人形》完全出自作家的想象与虚构,直到2006年... 千姿百态的现代小说最初都是如何酝酿的?完成一部小说,作家们要抓住怎样的契机,克服怎样的挑战?本期3篇文章都是探讨这个“小说发生学”的根本问题。春林教授坦言,他过去30年总以为《活动变人形》完全出自作家的想象与虚构,直到2006年读到《王蒙自传》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部长篇小说竟是“王蒙自己一种痛苦的童年记忆”。许多读者对王蒙小说都曾有过这种认知上的大逆转。春林教授由此展开两个方向的追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记忆 《王蒙自传》 春林 现代小说 《活动变人形》 王蒙小说 想象力 发生学
下载PDF
论中期鲁迅的小说自觉
9
作者 汪卫东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65,共9页
日本学者将《狂人日记》的发表视为鲁迅的文学自觉,忽视了留日时期“弃医从文”的意义,也看不到鲁迅中期转入小说的内在动机。将鲁迅中期转向小说放在终其一生的文学行动中来考察,可以发现其背后“小说自觉”的内涵。“小说自觉”背后... 日本学者将《狂人日记》的发表视为鲁迅的文学自觉,忽视了留日时期“弃医从文”的意义,也看不到鲁迅中期转入小说的内在动机。将鲁迅中期转向小说放在终其一生的文学行动中来考察,可以发现其背后“小说自觉”的内涵。“小说自觉”背后有自我与文体的定位,站在边缘“呐喊”的折中姿态需要适合的文体隐藏自身,十年隐默中的危机洞察更需要具有强大整合性与构型力的文体来容纳,融合19世纪现实主义与20世纪现代主义的“现代小说”恰恰具备这一功能,鲁迅小说代表作《狂人日记》与《阿Q正传》就是小说自觉的产物。在鲁迅的写作中,“怎么写”的思考贯穿始终,文体对于他不仅仅是文学形式意义上的选择,更与文学行动的可能性密切相关,只有将鲁迅不同时期的写作放入文学行动的动力系统中,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小说自觉 文学自觉 《狂人日记》 《阿Q正传》 现代小说
下载PDF
论明清侠义章回小说的伦理叙事与女性观念的发展演变
10
作者 樊庆彦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20-128,共9页
明清时期,侠义章回小说逐步发展繁荣,女性人物的性别存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伦理叙事所反映出的女性观念逐渐增强,女性角色在书中所占地位也越发凸显。这反映了明清小说家对社会现实认识的逐步深入,更加符合下层民众的审美趣味,... 明清时期,侠义章回小说逐步发展繁荣,女性人物的性别存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伦理叙事所反映出的女性观念逐渐增强,女性角色在书中所占地位也越发凸显。这反映了明清小说家对社会现实认识的逐步深入,更加符合下层民众的审美趣味,从而给侠义小说的创作带来了崭新的面貌。女性角色增加与社会环境的变化、文化思潮的影响、创作观念的更新、文学艺术的发展不无关系。但是,由于封建时代伦理道德规范仍然占有统治地位,女性最终只有服膺于性别角色的固有设定,进入传统伦常秩序之中,才能获得人生价值的圆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小说 侠义题材 章回小说 女性观念 伦理叙事
下载PDF
观风俗:19世纪欧洲中国小说阅读史的一个视角
11
作者 宋莉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5,共9页
在中国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自17世纪传入欧洲后却登堂入室,入藏各类图书馆,由私人藏书变为公共藏书,使中国小说文本得到妥善保存,传播范围不断扩大。19世纪随着东方学的兴起,中国小说以风俗志形式进入欧洲阅读史,东方学家认为小说比其... 在中国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自17世纪传入欧洲后却登堂入室,入藏各类图书馆,由私人藏书变为公共藏书,使中国小说文本得到妥善保存,传播范围不断扩大。19世纪随着东方学的兴起,中国小说以风俗志形式进入欧洲阅读史,东方学家认为小说比其他著作更具有观风俗的优势。中国小说以译本和中文刻本形式流通欧洲,看似其读者各有所属,实则他们之间相互交叉、影响,都以观风俗为阅读旨趣,并指向中国形象的建构。中国小说也以翻译、改编、戏仿等多种形式逐渐成为欧洲文学的一部分。19世纪欧洲的中国小说阅读史,体现了世界文学以一种渐趋融通的方式呈现和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学。它促使我们思考如何理解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和包容力,以更好地推动文明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小说 阅读 观风俗 世界文学
下载PDF
古代小说诗词曲研究中“寄生”概念之学理性考论——兼答饶龙隼教授对“寄生”概念之质疑
12
作者 赵义山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76,共10页
对古代小说中存在的诗词曲赋等韵文作品,学界或谓“羼入”“融入”“插入”等,如站在诗词等韵文立场,应以称“寄生”为妥。“寄生”概念的提出,不仅具有文学史依据,还有文体学和传播学依据。提出这一概念,可使辑录于小说中的诗词曲赋有... 对古代小说中存在的诗词曲赋等韵文作品,学界或谓“羼入”“融入”“插入”等,如站在诗词等韵文立场,应以称“寄生”为妥。“寄生”概念的提出,不仅具有文学史依据,还有文体学和传播学依据。提出这一概念,可使辑录于小说中的诗词曲赋有一个较为科学的专名,这对研究相关文体和分析相关问题带来方便。个别学者对“寄生”概念的质疑,主要缘于对古代小说基本语体构成以及小说文体散韵结合的发展历史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也未能从文体构成和传播特征等方面作深入考察,更缺乏对这类作品艺术特征、文化意蕴和文献价值的全面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诗词 寄生词曲 古代词曲 古代小说
下载PDF
传名与传情:通俗小说征引作者诗集谫论
13
作者 邓雷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45,共11页
通俗小说征引作者诗集的现象较为奇特,以前学界关注较少。这一现象与小说家借诗词传名、传情有关,诗词传名是作者朴素思想的呈现,其主要原因是诗文集出版难而小说出版容易;诗词传情体现了小说家主体意识的介入,表现为将自身经历点缀于... 通俗小说征引作者诗集的现象较为奇特,以前学界关注较少。这一现象与小说家借诗词传名、传情有关,诗词传名是作者朴素思想的呈现,其主要原因是诗文集出版难而小说出版容易;诗词传情体现了小说家主体意识的介入,表现为将自身经历点缀于小说之中,带有自况性质甚至实录性质。该现象的小说史意义有三:明清越来越多有名望的文人关注并创作通俗小说;通俗小说题材多样化催生了通俗小说征引作者诗集的现象,同时文学风气与作家观念又制约了这一现象的发展;小说文体地位提升促进传统观念转变,出现了诗文集收录小说诗词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小说 文人诗集 传名 传情
下载PDF
从学术概念到文学文体的迁移——文类语境下古代小说的演进逻辑
14
作者 张永葳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3-128,共6页
先秦至汉代,小说是一种学术概念;汉末至唐,小说是一种广义的文类概念;由宋至清,小说不仅是一种文类概念,更是一种文体概念。这三种小说概念的演进契机是时代与文风的丕变。在中国古代的文类语境下,概念小说通过向各散文文体的迁移,最终... 先秦至汉代,小说是一种学术概念;汉末至唐,小说是一种广义的文类概念;由宋至清,小说不仅是一种文类概念,更是一种文体概念。这三种小说概念的演进契机是时代与文风的丕变。在中国古代的文类语境下,概念小说通过向各散文文体的迁移,最终形成了小说的各种子文体:向笔记文体迁移,形成了笔记体小说;向杂史杂传迁移,形成了传记体小说。这是古代小说在中国古代文类语境下的独特演进逻辑,也是小说文体在演进过程中自我扬弃、创新的本质体现,这对于我们思考古代文学中其他文体迁移现象或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小说 笔记 杂史杂传 文体 迁移
下载PDF
“现代人”思想·长篇小说诗学·美学和历史视野——撰写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史(1922—1949年)的几点思考
15
作者 陈思广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2,共8页
撰写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史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思路是:以“现代人”思想为根,以长篇小说诗学为本,在美学和历史的视野下,通过对前二者融创度与完成度的探析与相关艺术问题的剖析、阐释,实现对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发展历程共时性与历时性... 撰写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史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思路是:以“现代人”思想为根,以长篇小说诗学为本,在美学和历史的视野下,通过对前二者融创度与完成度的探析与相关艺术问题的剖析、阐释,实现对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发展历程共时性与历时性的描述与定位,即在主潮中透视,在诗学中辨析,在审美中感悟,在时代中把握,进而清晰地勾勒出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发展脉络、艺术得失。通过对现代长篇小说诗学艺术的深入揭示,对其中出现的一些重要的现象与问题加以理论的探讨与提升,深化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研究的问题意识,构建并拓宽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审美认知谱系,是撰写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史的一个有效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 1922—1949年 “现代人”思想 长篇小说诗学 美学和历史视野
下载PDF
2020年宁夏小说创作年表
16
作者 郎伟 史春燕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46-53,共8页
2020年的宁夏小说创作基本上是在原有的写作轨道上做“惯性滑动”。活跃在宁夏文坛的小说家,主力还是“60后”和“70后”作家,“80后”写作者很少,“90后”及“○○后”作者在宁夏文坛身影难觅。从小说所展示的生活领域来看,乡土社会的... 2020年的宁夏小说创作基本上是在原有的写作轨道上做“惯性滑动”。活跃在宁夏文坛的小说家,主力还是“60后”和“70后”作家,“80后”写作者很少,“90后”及“○○后”作者在宁夏文坛身影难觅。从小说所展示的生活领域来看,乡土社会的复杂人生与底层百姓的命运悲欢依然构成宁夏小说家最为关注和最为集中的书写范围。多少给人一点惊喜感觉的是,女作家计虹等人的出现,使宁夏的城市文学有了一些新的取材视野和审美眼光。除了乡土和城市,宁夏作家对其他可以涉足的文学审美空间(比如说科幻题材领域)似乎兴趣不大,或者说意识上和行动上还有着某种迟疑和徘徊;创作家们对作品思想深度与精湛的写作技艺的追求也一直在路上。就2020年宁夏作家所发表的小说作品的品质而言,可用“差强人意”四个字来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0年 宁夏小说 创作年表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小说伦理书写的价值向度
17
作者 李利芳 李洁欣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2-209,共8页
儿童文学是伦理教育天然的发生场域。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小说伦理书写的价值向度呈现多元发展趋势。在对处于日常生活空间场域内儿童的悉心观照中,儿童小说得以更真实关注儿童面对的伦理困境。儿童小说对边缘儿童群体的伦理关怀促进了... 儿童文学是伦理教育天然的发生场域。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小说伦理书写的价值向度呈现多元发展趋势。在对处于日常生活空间场域内儿童的悉心观照中,儿童小说得以更真实关注儿童面对的伦理困境。儿童小说对边缘儿童群体的伦理关怀促进了儿童自我身份认同、对世界的深度思考以及对少数群体的看法。动物伦理主体的建构启发了成人社会重新评估儿童自在的动物关怀与生态伦理意识。儿童小说通过培养儿童的移情能力与多元伦理观达成伦理价值观念的重塑。对特殊人群污名现象的文学审视、伦理书写的深度开拓是未来需要加强的方面。优秀的儿童文学伦理书写应兼具伦理教育性与思维批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儿童小说 伦理书写 特殊儿童 动物伦理
下载PDF
血缘·文化·政治:晚清新小说的父子伦理叙事
18
作者 赵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2,共6页
在20世纪初“道德革命”和救亡图存的历史语境中,晚清新小说父子伦理叙事一方面批判中国传统父为子纲的伦理文化,另一方面又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新学中汲取话语资源建构父子关系,呈现出血缘亲情、伦理文化和国族政治相互交织的文... 在20世纪初“道德革命”和救亡图存的历史语境中,晚清新小说父子伦理叙事一方面批判中国传统父为子纲的伦理文化,另一方面又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新学中汲取话语资源建构父子关系,呈现出血缘亲情、伦理文化和国族政治相互交织的文学景观。从审父叙事与慈父想象、子承父志、子报父仇三个方面分析晚清新小说父子伦理叙事内容和写作策略,可以看到晚清新小说父子伦理叙事与晚清伦理变革、救亡革命思潮之间交汇互动和互为生发的共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新小说 父子伦理 血缘 文化 政治
下载PDF
仿梦的语言事件——重解孙甘露的小说艺术
19
作者 陈晓明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7,共6页
重读孙甘露早年的小说可以重温1980年代后期的小说语言变革。孙甘露的独特之处在于用仿梦的手法展开叙述,让语言进入梦境,使语言的自主行进获得了自由,也由此越过了旧有小说的规则。因为孙甘露的语言和形式突破,当代小说获得了更加宽广... 重读孙甘露早年的小说可以重温1980年代后期的小说语言变革。孙甘露的独特之处在于用仿梦的手法展开叙述,让语言进入梦境,使语言的自主行进获得了自由,也由此越过了旧有小说的规则。因为孙甘露的语言和形式突破,当代小说获得了更加宽广和自主的形式表现。应该把孙甘露和他的先锋同道一起进行的语言变革视为一次文学语言事件,它具有事件哲学的意义,也具有历史化的本体论的意义,亦即它能重构此前的小说规范,并能影响此后小说在艺术形式上的进向。它与文学的历史一道形成了持续发散的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甘露 仿梦 小说语言 事件哲学
下载PDF
探寻心灵和自由的地图——评三三小说集《晚春》
20
作者 李振 王震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9-173,共5页
三三小说集《晚春》①的目录被做成一张地图,从春色将逝的杭州到日光照影的北京,再到溽暑造极的巴黎以及一片废墟的以弗所,一群漫游者迁移的足迹构成了流动的故事。他们游荡于不同的城市空间,追寻着时间流逝后的痛苦、抑郁和死亡,勾勒... 三三小说集《晚春》①的目录被做成一张地图,从春色将逝的杭州到日光照影的北京,再到溽暑造极的巴黎以及一片废墟的以弗所,一群漫游者迁移的足迹构成了流动的故事。他们游荡于不同的城市空间,追寻着时间流逝后的痛苦、抑郁和死亡,勾勒出复杂现实与幽暗人心叠加出的各式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弗所 漫游者 地图 小说 《晚春》 时间流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