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钩叶藤茎解剖特性的变异 被引量:9
1
作者 禁则谟 刘英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0-64,共5页
试验材料为一株260节、长约42m的小钩叶藤(PlectocomiamicrostachysBurret).分析了藤茎下列特性的轴向变异:表皮细胞的垂周长度和外壁厚度、皮层宽度、维管束的密度和纤维鞘/维管组织比值、后... 试验材料为一株260节、长约42m的小钩叶藤(PlectocomiamicrostachysBurret).分析了藤茎下列特性的轴向变异:表皮细胞的垂周长度和外壁厚度、皮层宽度、维管束的密度和纤维鞘/维管组织比值、后生木质部导管分子的长度和宽度、纤维长度,以及节间的长度和直径。节间长度、导管分子长度及纤维长度的轴向变异一致.这三项特性反映茎的生长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钩叶藤 变异 解剖学
下载PDF
小钩叶藤维管束和导管的轴向变异
2
作者 李担 杨淑敏 +5 位作者 刘杏娥 汪佑宏 田根林 张菲菲 季必超 薛夏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38,共4页
以小钩叶藤材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解剖学和化学离析的方法,获得小钩叶藤基部、2 m处、中部、梢部等轴向高度的节间和节部的维管束、导管的相关数据,系统分析其在轴向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节间与节部维管束的弦向与径向直径在轴向上有... 以小钩叶藤材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解剖学和化学离析的方法,获得小钩叶藤基部、2 m处、中部、梢部等轴向高度的节间和节部的维管束、导管的相关数据,系统分析其在轴向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节间与节部维管束的弦向与径向直径在轴向上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两者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节间、节部维管束、导管的密度在轴向具有完全相反的变化趋势,且节间维管束和导管单位面积分布数均显著低于节部(P<0.05)。节间与节部导管分子长度在轴向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而节间与节部导管直径在轴向变化无规律可循,节间导管分子长度和直径均显著高于节部,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藤 小钩叶藤 维管束 导管
下载PDF
辐照剂量对棕榈藤种子萌发和苗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荣生 尹光天 +4 位作者 杨锦昌 邹文涛 王旭 余纽 程林林 《世界竹藤通讯》 2016年第5期7-11,21,共6页
为确定棕榈藤的适合辐照剂量域值,以黄藤、单叶省藤、杖藤和小钩叶藤4种棕榈藤为研究对象,以种子为辐照材料,以^(60)CO-γ为辐射源,研究辐照剂量对4种棕榈藤种子萌发和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5 gy/min为剂量率、50 gy为辐照剂量步... 为确定棕榈藤的适合辐照剂量域值,以黄藤、单叶省藤、杖藤和小钩叶藤4种棕榈藤为研究对象,以种子为辐照材料,以^(60)CO-γ为辐射源,研究辐照剂量对4种棕榈藤种子萌发和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5 gy/min为剂量率、50 gy为辐照剂量步长上升时,在0~100 gy辐照剂量内,黄藤、单叶省藤、杖藤、小钩叶藤种子发芽率、茎长、根长和植株总长均随着辐照剂量的上升而呈一般显著、显著或极显著下降;当辐照剂量超过100 gy时,4个藤种的发芽率均降为0,即种子全部失活。以辐照剂量为自变量x、发芽率为因变量y拟合的一元回归方程计算表明,黄藤、单叶省藤、杖藤和小钩叶藤种子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53.94、28.01、58.34和75 gy。研究结果显示,辐照剂量对棕榈藤的种子萌发和苗木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辐照剂量范围为50~100 gy。通过辐照培育高产棕榈藤品种难度较大,辐照可能更加适合以其他性状为目标的棕榈藤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藤 黄藤 单叶省藤 杖藤 小钩叶藤 辐照剂量 种子萌发 苗木生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