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直径≤5 mm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术中再破裂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任俊 张洲 +2 位作者 周妙兵 肖红波 张鹏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773-776,781,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直径≤5mm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术中再破裂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2022年12月于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颅内直径≤5 mm破裂动脉瘤且进行血管内治疗的1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再破裂分为再破裂组与未... 目的探讨颅内直径≤5mm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术中再破裂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2022年12月于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颅内直径≤5 mm破裂动脉瘤且进行血管内治疗的1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再破裂分为再破裂组与未再破裂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颅内直径≤5 mm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术中再破裂的危险因素。结果113例行血管内治疗术的颅内直径≤5 mm破裂动脉瘤患者中,根据DSA结果,其中术中再破裂11例(9.73%),未再破裂102例(90.27%)。高血压(OR=3.714,95%CI:1.331~6.285)、SBO(OR=4.052,95%CI:1.594~10.602)及重度ACAAS(OR=3.193,95%CI:1.158~16.521)是颅内直径≤5 mm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术中再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预警评分系统预测颅内直径≤5 mm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术中再破裂的曲线下面积为0.731(95%CI:0.705~0.906),最佳截断值为6.0分,且预测术后复发的特异度为0.715,敏感度为0.902,Youden指数为0.617。结论对于行血管内治疗的颅内直径≤5 mm破裂动脉瘤患者,高血压、SBO及重度ACAAS可导致术中再破裂的风险增高。基于以上危险因素建立的风险预测评分系统有助于为临床治疗和短期预后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术 再破裂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单纯支架治疗颅内宽颈囊性小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程吉勇 洪波 +4 位作者 许奕 黄清海 杨鹏飞 赵文元 刘建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29-434,共6页
目的探讨和总结单纯支架植入治疗颅内宽颈囊性小动脉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01年2月到2009年11月,采用单纯支架植入法治疗36例颅内宽颈囊性小动脉瘤。按临床Hunt&Hess分级,0级22例,Ⅰ级8例,Ⅱ级5例,Ⅲ级1例。动脉瘤直径... 目的探讨和总结单纯支架植入治疗颅内宽颈囊性小动脉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01年2月到2009年11月,采用单纯支架植入法治疗36例颅内宽颈囊性小动脉瘤。按临床Hunt&Hess分级,0级22例,Ⅰ级8例,Ⅱ级5例,Ⅲ级1例。动脉瘤直径为1.8~5.0mm,平均3.6mm。分别位于基底动脉(1例)、前交通动脉(1例)、后交通动脉(11例)、颈内动脉床突上段(18例)、脉络膜前动脉(4例)和大脑中动脉(1例)。采用DSA或MRA及改良MRS(modified rankin scale)评分进行影像和临床随访。结果 36例颅内宽颈囊性小动脉瘤患者共成功植入37枚支架。术后即刻造影显示1例动脉瘤完全不显影,2例血管迂曲度明显改变,3例明显对比剂滞留。对22例患者进行了影像学随访,其中20例采用DSA造影,2例采用增强MRA,平均随访时间为16个月(3~59个月)。动脉瘤完全愈合11例(50%),动脉瘤颈变窄伴动脉瘤体缩小9例(40%),单纯动脉瘤颈变窄1例(5%),单纯动脉瘤体缩小1例(5%)。临床随访除1例失访外,其余35例均无病情恶化或遗留永久神经功能缺失。术中、术后并发症有短暂脑缺血发作1例,血管痉挛3例,股动脉穿刺点血肿1例,颅内感染1例。结论对于传统血管内介入和开颅夹闭存在一定困难的颅内宽颈囊性小动脉瘤,单纯支架植入术是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之一。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安全性和疗效仍需大宗病例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颈 囊性 小颅内动脉瘤 单纯支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