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碳、氮源组合对小麦全蚀病菌产生胞外β-1,3-葡聚糖酶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余永廷 谢媛媛 +1 位作者 黄丽丽 康振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0-114,共5页
利用改进的MS液体培养基,通过改变碳、氮源组合,分别在振荡培养小麦全蚀病菌7,14,21 d时(26℃,150 r/min),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培养滤液中的β-1,3-葡聚糖酶活性。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分别以小麦茎秆、叶片,玉米茎秆、叶片... 利用改进的MS液体培养基,通过改变碳、氮源组合,分别在振荡培养小麦全蚀病菌7,14,21 d时(26℃,150 r/min),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培养滤液中的β-1,3-葡聚糖酶活性。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分别以小麦茎秆、叶片,玉米茎秆、叶片和根系为碳源与不同氮源组合,培养滤液中β-1,3-葡聚糖酶活性有明显差异,其中以小麦叶片为碳源时酶活性最高,以玉米根系为碳源时酶活性较低,但两者之间酶活性无明显差异。培养基中加入有机氮时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加入无机氮,但两种有机氮培养基中的酶活性变化趋势完全不同。以牛肉膏为氮源时,在小麦全蚀病菌培养7 d时培养滤液中的酶活性最高,且酶活性随病菌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以蛋白胨为氮源时酶活性则呈上升趋势,在病菌培养21 d时最高。以上结果表明,供试各组合中以牛肉膏为氮源、小麦叶片为碳源的组合为最佳组合,7 d时有相对较高的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全蚀病菌 禾顶囊壳小麦变种β—1 3-葡聚糖酶 MS培养基 碳源 氮源
下载PDF
小麦全蚀病菌的致病力及寄主范围测定 被引量:22
2
作者 陈怀谷 王裕中 +1 位作者 史建荣 沈素文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2-24,共3页
用从江苏省小麦全蚀病发生地区分离到的 13个代表性菌株 ,接种小麦、水稻、燕麦 ,对其进行致病力强弱测定 ,结果显示 :不同菌株的致病力和生活力存在差异 ,表明江苏省小麦全蚀病病菌存在致病力分化 ;供试菌株对不同寄主作物的致病力也... 用从江苏省小麦全蚀病发生地区分离到的 13个代表性菌株 ,接种小麦、水稻、燕麦 ,对其进行致病力强弱测定 ,结果显示 :不同菌株的致病力和生活力存在差异 ,表明江苏省小麦全蚀病病菌存在致病力分化 ;供试菌株对不同寄主作物的致病力也不相同 ,播种后第 3 5d调查发现 ,参试菌株对小麦的致病力最强 ,对燕麦的致病力最弱 ,对水稻的致病力居中。由此确认江苏省小麦全蚀病病原菌为全蚀病菌小麦变种。通过接种鉴定 ,明确了病菌的寄主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全蚀病菌 致病力 寄主范围 禾顶囊壳 防治
下载PDF
枯草芽胞杆菌YB-05对小麦全蚀病菌胞内酶活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润红 徐俊蕾 +5 位作者 杨丽荣 张洁 夏明聪 武超 薛保国 吴坤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6-162,共7页
小麦全蚀病菌是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前期研究表明枯草芽胞杆菌YB-05对小麦全蚀病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本试验拟通过研究该菌对小麦全蚀病菌相关酶系的诱导变化情况,解析其对小麦全蚀病菌的抑制作用机理。本试验以小... 小麦全蚀病菌是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前期研究表明枯草芽胞杆菌YB-05对小麦全蚀病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本试验拟通过研究该菌对小麦全蚀病菌相关酶系的诱导变化情况,解析其对小麦全蚀病菌的抑制作用机理。本试验以小麦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acc.)Arx et Oliver var.tritici(Sacc.)Walker为靶标菌,加入终浓度为MIC50枯草芽胞杆菌YB-05发酵液,通过显微镜观察菌株YB-05发酵液对小麦全蚀病菌菌丝结构和形态的影响,通过酶活力测定检测菌株YB-05发酵液对小麦全蚀病菌胞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防御酶活的影响,同时检测菌株YB-05发酵液在离体/活体条件下对小麦全蚀病菌线粒体复合酶Ⅱ/Ⅲ活力的影响。小麦全蚀病菌经菌株YB-05发酵液处理后,显微镜观察到其菌丝变粗、断裂,顶端膨大,分枝增多;处理8 d后,胞内的PAL、POD、CAT、PPO和SOD活性比对照依次高24.52%、72.67%、81.81%、80.36%和112.48%;离体条件处理,线粒体复合酶Ⅱ和Ⅲ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而活体条件处理下差异显著,线粒体复合酶Ⅱ和Ⅲ分别比对照组分别降低43.95%和55.87%。菌株YB-05发酵液通过结合小麦全蚀病菌线粒体复合酶Ⅱ和Ⅲ的相关基因,从而影响该基因的表达,抑制小麦全蚀病菌线粒体复合酶Ⅱ和Ⅲ的活力,影响小麦全蚀病菌的呼吸,进而导致抑制小麦全蚀病菌菌丝畸变,从而影响小麦全蚀病菌的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胞杆菌 发酵液 小麦全蚀病菌 防御酶活性 线粒体复合酶Ⅱ和Ⅲ酶活性
下载PDF
小麦全蚀病菌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梁平彦 陈开英 《植物病理学报》 CAS 1984年第3期159-164,194,共7页
自山东泰安及烟台地区的小麦全蚀病菌中提取到两种类型颗粒,一类是球形至多边形的病毒颗粒,直径在22~45毫微米之间,多数为27~32毫微米;另一类是棒状颗粒,长度为40~185毫微米×16毫微米,平均108×16毫微米,提取的球形病毒具... 自山东泰安及烟台地区的小麦全蚀病菌中提取到两种类型颗粒,一类是球形至多边形的病毒颗粒,直径在22~45毫微米之间,多数为27~32毫微米;另一类是棒状颗粒,长度为40~185毫微米×16毫微米,平均108×16毫微米,提取的球形病毒具有核蛋白的典型吸收光谱,最大和最小吸收值的波长分别在260毫微米和240毫微米,A260/240=1.24,A260/280=1.62。以烟台株病毒制备的抗血清,分别与烟台及泰安株病毒在琼脂免疫双扩散中作用均产生沉淀线,表明二者具有共同的血清型。烟台株病毒经苯酚抽提后的核酸样品最大吸收波长是260毫微米,最小是230毫微米,经聚丙烯酰胺—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为两条迁移率相近的带,表明此病毒有两个基因片断,在分类上属于需要两个dsRNA片断才能复制的等轴dsRNA真菌病毒。其外壳蛋白经测定含分子量70,000的多肽。从浙江、湖北等11个省(市)的12株全蚀病菌中均提取到了病毒,比较了各菌的菌落颜色,生长速度和病毒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清 小麦全蚀病菌 烟台 山东 酚抽提 溶剂精制 泰安 外壳蛋白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 双扩散
下载PDF
不同作物根系分泌物对小麦全蚀病菌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康萍芝 白小军 +1 位作者 沈瑞清 张丽荣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6年第4期37-38,共2页
通过室内进行小麦、玉米、油用向日葵、胡麻、大蒜、蚕豆、油菜7种不同作物根系分泌物对小麦全蚀病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蒜、蚕豆、玉米的根系分泌物对小麦全蚀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大蒜根系分泌物的抑菌作用最为显著,其抑... 通过室内进行小麦、玉米、油用向日葵、胡麻、大蒜、蚕豆、油菜7种不同作物根系分泌物对小麦全蚀病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蒜、蚕豆、玉米的根系分泌物对小麦全蚀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大蒜根系分泌物的抑菌作用最为显著,其抑菌率高达32.8%;胡麻、小麦的根系分泌物对小麦全蚀病菌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病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油菜和油用向日葵的根系分泌物对小麦全蚀病菌可能会有抑制作用,但并未呈现出规律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分泌物 小麦全蚀病菌
下载PDF
新型吡唑-3-甲酸酯类化合物HNNK-1对小麦全蚀病菌的毒力及防治效果
6
作者 杨党伟 郭梅燕 +1 位作者 蒋水萍 马毅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58-362,共5页
为了研究新型吡唑-3-甲酸酯类化合物HNNK-1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对小麦全蚀病菌的毒力;并通过拌种处理在温室和田间测定了其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同时观察了HNNK-1拌种对小麦生长的影响。菌丝生长速率... 为了研究新型吡唑-3-甲酸酯类化合物HNNK-1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对小麦全蚀病菌的毒力;并通过拌种处理在温室和田间测定了其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同时观察了HNNK-1拌种对小麦生长的影响。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结果表明,HNNK-1对小麦全蚀病菌的EC_(50)为0.28 mg/L,低于硅噻菌胺的EC_(50)(0.58 mg/L);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用50 g/L HNNK-1 SC拌种(药种质量比1∶3000)后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效为60.10%;对小麦株高、根长等生长指标无显著影响。田间药效试验表明,用50 g/L HNNK-1 SC拌种(药种质量比1∶3000)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效为73.13%(开封)和71.15%(周口)。HNNK-1可以有效控制田间小麦全蚀病发生和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唑-3-甲酸酯类化合物 HNNK-1 小麦全蚀病菌 毒力测定 防治效果
下载PDF
N^+离子注入枯草芽孢杆菌选育小麦全蚀病菌高效拮抗菌 被引量:8
7
作者 梅玉云 齐永霞 +3 位作者 张强 陈莉 陈海中 丁克坚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22-628,共7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AZ菌株的拮抗性能,获得生防效果更好的菌株,利用低能N+离子束注入枯草芽孢杆菌AZ菌株进行诱变,并通过平板对峙培养等方法对诱变处理后的菌株进行筛选。结果获得AZ20-14、AZ40-13和AZ60-1... 为了进一步提高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AZ菌株的拮抗性能,获得生防效果更好的菌株,利用低能N+离子束注入枯草芽孢杆菌AZ菌株进行诱变,并通过平板对峙培养等方法对诱变处理后的菌株进行筛选。结果获得AZ20-14、AZ40-13和AZ60-10三株对小麦全蚀病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正突变菌株。对峙培养结果表明,AZ20-14、AZ40-13和AZ60-10对小麦全蚀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均高于AZ菌株,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9.11%、71.71%和72.74%。经传代实验证明,AZ20-14、AZ40-13和AZ60-10的遗传性较为稳定。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3个诱变菌株对小麦全蚀病菌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小麦种子经枯草芽孢杆菌AZ、AZ20-14、AZ40-13和AZ60-10的菌液浸种处理后,对小麦全蚀病防治效果依次为49.76%、58.52%、31.19%和51.66%。综合分析认为,经低能N+离子束注入后筛选获得的AZ20-14菌株不仅对小麦全蚀病菌的菌丝生长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而且能降低全蚀病的发病程度和促进麦苗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全蚀病菌 拮抗作用 低能离子束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小麦全蚀病菌重组酶聚合酶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鞠玉亮 沈鹏飞 +4 位作者 范志朋 羊国根 吴迅 宛宁 潘月敏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0-155,180,共7页
由禾顶囊壳小麦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引起的小麦全蚀病是危害极大的小麦土传真菌病害。本研究以小麦全蚀病菌β-tubulin为靶标基因设计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引物Gg-RPA-F... 由禾顶囊壳小麦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引起的小麦全蚀病是危害极大的小麦土传真菌病害。本研究以小麦全蚀病菌β-tubulin为靶标基因设计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引物Gg-RPA-F/Gg-RPA-R和RPA探针Gg-LF-Probe,结合侧流层析试纸条,建立了小麦全蚀病菌RPA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在38℃恒温条件下30 min内完成可视化检测,摆脱PCR仪等仪器设备的限制。小麦全蚀病菌RPA快速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特异性,其检测极限为10 pg/μL,与普通PCR一致。此外,小麦全蚀病菌RPA快速检测方法可从土壤中快速检测到小麦全蚀病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因此,本研究建立的小麦全蚀病菌RPA快速检测方法具备简便高效、实用性强的特点,为小麦全蚀病菌的快速检测和病害早期诊断提供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全蚀病菌 重组酶聚合酶技术 特异性 灵敏度 实用性
下载PDF
荞麦根系分泌物对小麦全蚀病菌的抑制及根际微生物种群数量观察 被引量:21
9
作者 张庆平 刘中兴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4年第1期8-9,共2页
荞麦根系分泌物对小麦全蚀病菌的抑制及根际微生物种群数量观察张庆平,刘中兴(内蒙古农科院植保所)小麦全蚀病是以土传为主的病害。1992年试验,用连作小麦重病田复种荞麦,每亩可以收到50~100公斤的产量,翌年还可明显的... 荞麦根系分泌物对小麦全蚀病菌的抑制及根际微生物种群数量观察张庆平,刘中兴(内蒙古农科院植保所)小麦全蚀病是以土传为主的病害。1992年试验,用连作小麦重病田复种荞麦,每亩可以收到50~100公斤的产量,翌年还可明显的降低小麦全蚀病的发生危害,为了进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根系 分泌物 小麦全蚀病菌
下载PDF
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及小麦全蚀病菌对丙环唑的敏感性 被引量:7
10
作者 徐建强 段晓欣 +3 位作者 赵一通 范倩倩 刘庆涛 李佳婷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8-281,共4页
小麦纹枯病和小麦全蚀病是河南省小麦生产上重要的土传病害,发病面积分别在300万和30万hm2[1,2]。近年来,由于小麦高产栽培措施(早播、密植、高肥)的推广,以及气候条件适宜、农机跨区作业等原因,两种病害的发生面积日益增大,
关键词 小麦全蚀病菌 小麦纹枯病菌 河南省 敏感性 丙环唑 农机跨区作业 土传病害 小麦生产
原文传递
黄淮麦区小麦全蚀病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冯彦霞 李伟 +3 位作者 孙海燕 邓渊钰 于汉寿 陈怀谷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95-501,共7页
为了解小麦全蚀病病菌的群体组成和遗传多样性,采用8对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标记,对我国黄淮麦区的116个小麦全蚀病菌株进行了分析。8个SSR标记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25个,多态性信息含量的平均值为0.66。供试菌株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 为了解小麦全蚀病病菌的群体组成和遗传多样性,采用8对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标记,对我国黄淮麦区的116个小麦全蚀病菌株进行了分析。8个SSR标记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25个,多态性信息含量的平均值为0.66。供试菌株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基因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46和0.27,漯河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周口群体最低。不同群体间遗传距离均较小,为0.0199~0.1153,其中徐州和周口群体间的遗传距离相对较大,而周口和驻马店群体间的遗传距离相对较小。分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小麦全蚀病菌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分化,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10%,群体内遗传变异占90%。6个群体间的基因流为3.5。根据SSR多态性,对来源不同菌株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小麦全蚀病菌群体结构与地理来源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全蚀病菌 SSR标记 群体遗传多样性 基因流
原文传递
利用小麦内生细菌防治小麦全蚀病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张颖 王刚 +2 位作者 郭建伟 王美南 杨之为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5-108,共4页
Fifty six endophytic bacteria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of wheat,and one strain named G-32 was screened with antagonism on pathogenic fungi of 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Preliminary characterizatio... Fifty six endophytic bacteria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of wheat,and one strain named G-32 was screened with antagonism on pathogenic fungi of 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Preliminary characterization indicated that G-32 was belonged to Bacillus cereus.The inhibitory action to the fungi was assayed in lab by using the fermentable extracts of antagonistic endophytic bacteri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ycelium of G.graminis var.tritici growed slowly and the biomass reduced 89%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6 d after inoculation.The hyphae were deformative which broke into pieces.Colonization was studied with dual-resistant label which suggested that the endophytic bacteria strain could colonize in the root systems of wheat.The control efficacy with G-32 strain against the disease of the wheat take-all in pot tests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common used chemical fungicide Diniconazo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全蚀病菌 植物内生细菌 化学防治药剂 植物组织 拮抗作用 毁灭性病害 和谐关系 植物生长
下载PDF
小麦全蚀病生防放线菌的分离与筛选 被引量:7
13
作者 乔宏萍 黄丽丽 +2 位作者 王伟伟 高小宁 康振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8期1-4,共4页
从新疆保护地蔬菜和棉田采集的土样中分离筛选对小麦全蚀病具有拮抗作用的放线菌,结果发现,7个土样中分离到的放线菌菌株数有明显的差异,菌株数从1.0×10^4~1.0×10^5cfu/g。测定纯化得到的30株不同菌株对小麦全蚀病菌... 从新疆保护地蔬菜和棉田采集的土样中分离筛选对小麦全蚀病具有拮抗作用的放线菌,结果发现,7个土样中分离到的放线菌菌株数有明显的差异,菌株数从1.0×10^4~1.0×10^5cfu/g。测定纯化得到的30株不同菌株对小麦全蚀病菌的抑制试验,有12株表现出不同的抑制效果,其中XG1的抑菌圈达到8.84mm。12株放线菌中有8株的发酵滤液对小麦全蚀菌的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XC2,XA5和XF5的抑制效果达到80%以上。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XA5对小麦全蚀病在幼苗茎基部症状的控制作用达到59.2%,且幼苗的根长、株高以及株鲜重、干重与发病对照相比都有所增长,其中XC2处理的幼苗最明显,根长、株高、根鲜重和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20.3%,38%,36.8%和44%,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57.4%和38.5%,说明这几株放线菌对小麦全蚀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全蚀病菌 皿内对峙培养 盆栽试验 抑菌圈 病情指数
下载PDF
湖北省潜江市发生的小麦全蚀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明祖 韩群营 +1 位作者 付艳平 肖炎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2-114,共3页
1998年从湖北省潜江市采集小麦全蚀病株 ,分离获致病菌。根据对病菌形态、生理特性和对不同寄主致病力研究结果 ,认为潜江的小麦全蚀病菌为禾顶囊壳菌小麦变种 (Gaeumannomycesgraminisvar .tritici)。
关键词 小麦全蚀病菌 禾顶囊壳菌小麦变种 鉴定
下载PDF
厚朴内生真菌HPFJ3对小麦全蚀病的生防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姜华年 丁婷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5-292,共8页
为了研究厚朴内生真菌HPFJ3对小麦全蚀病的生防作用,以厚朴内生真菌HPFJ3为试验菌株,小麦全蚀病菌为指示菌,通过离体平板对峙培养检测、光学显微镜观察,分析厚朴内生真菌HPFJ3与小麦全蚀病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盆栽接种试验,研究厚朴... 为了研究厚朴内生真菌HPFJ3对小麦全蚀病的生防作用,以厚朴内生真菌HPFJ3为试验菌株,小麦全蚀病菌为指示菌,通过离体平板对峙培养检测、光学显微镜观察,分析厚朴内生真菌HPFJ3与小麦全蚀病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盆栽接种试验,研究厚朴内生真菌HPFJ3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不同生育期的小麦植株根部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厚朴内生真菌HPFJ3能抑制小麦全蚀病菌的生长,造成小麦全蚀病菌菌丝节间缩短、变粗等畸形现象;接种至小麦根际土壤中的厚朴内生真菌HPFJ3能增强小麦对全蚀病的抗性,其苗期小麦全蚀病的发病率为15.95%,显著低于未经厚朴内生真菌HPFJ3处理的小麦全蚀病的发病率(88.07%);且经HPFJ3单独接种处理的小麦植株根部PPO、POD和PAL 3种防御酶活性在小麦5个生长时期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内生真菌 小麦全蚀 小麦全蚀病菌 酶活性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控制小麦全蚀病及作用机理初探 被引量:14
16
作者 崔仕春 杨秀芬 +1 位作者 郑兴耘 杨怀文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2-118,共7页
以和阳生物肥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盆栽、平板对峙培养和生理生化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生物有机肥对小麦全蚀病的控制效果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对小麦全蚀病的控制效果可达53.44%,叶面喷雾和浸根后7 d,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是... 以和阳生物肥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盆栽、平板对峙培养和生理生化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生物有机肥对小麦全蚀病的控制效果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对小麦全蚀病的控制效果可达53.44%,叶面喷雾和浸根后7 d,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08和1.15倍;须根数分别是对照的1.25和1.22倍,根系活力分别是对照的1.2和1.4倍。此外,生物有机肥能提高小麦叶片PAL、POD和PPO防御酶的活性;研究还发现,生物有机肥浸出液对小麦全蚀病菌具有拮抗作用且具有耐高温性;从生物有机肥中分离出的一株芽孢杆菌及代谢物能强烈抑制小麦全蚀病菌菌丝生长。使用生物有机肥后小麦根际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加,土壤中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和水解氮含量比对照土壤分别提高了12.6%、16.3%、52.1%和6.9%。本研究结果表明,该生物有机肥能有效控制小麦全蚀病并通过多种机制调控小麦生长和防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全蚀病菌 和阳复合生物肥 防治效果 作用机理
下载PDF
关于轮作倒茬防治小麦全蚀病研究初报
17
作者 李颖辉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5年第Z1期196-197,共2页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近年来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发生较为严重,现已发生27万亩,每年损失小麦2550万公斤。并有逐年扩展缦延和危害加重的趋势。为此,我们于1990—1993年,在内蒙古杭锦后旗做了有关田间病害流行、生物防治、综...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近年来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发生较为严重,现已发生27万亩,每年损失小麦2550万公斤。并有逐年扩展缦延和危害加重的趋势。为此,我们于1990—1993年,在内蒙古杭锦后旗做了有关田间病害流行、生物防治、综合防治等项研究。现将部分研究结果报导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全蚀 轮作倒茬 小麦套种玉米 内蒙古河套灌区 生物防治 毁灭性病害 病害流行 小麦全蚀病菌 种植方法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小麦全蚀病及其防治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建蒲 《青海农技推广》 2000年第4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小麦全蚀 防治技术 小麦种子 小麦全蚀病菌 枯白穗 小麦生长 生育期 整地方式 药剂防治 农业防治措施
下载PDF
小麦全蚀病的控制对策与防治措施
19
作者 陈艳玲 孙凯 +1 位作者 周淑芳 张利宾 《中国种业》 2011年第S2期83-84,共2页
小麦全蚀病是河南省植物检疫性病害之一,其病不仅危害重、蔓延速度快,而且控制难度大。小麦受害后分蘖减少,成穗率降低,千粒重下降。一般发病地块减产10%~2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小麦从零星发病到成片死亡,通常仅需3年时间,是... 小麦全蚀病是河南省植物检疫性病害之一,其病不仅危害重、蔓延速度快,而且控制难度大。小麦受害后分蘖减少,成穗率降低,千粒重下降。一般发病地块减产10%~2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小麦从零星发病到成片死亡,通常仅需3年时间,是小麦上一种毁灭性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全蚀病菌 控制对策 防治措施 发病 植物检疫 千粒重 蔓延速度 症状表现 拔节期 普查
下载PDF
小麦内生细菌及其对根茎部主要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1
20
作者 乔宏萍 黄丽丽 康振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90-694,共5页
对小麦植株不同生育期、不同器官的内生细菌进行了分离和数量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根、茎、叶及未成熟籽粒等器官中存在大量的内生细菌,鲜组织中平均约含内生细菌5.0×105CFU.g-1,其中根系中内生细菌数量达7.8×105CFU.g-1,而茎... 对小麦植株不同生育期、不同器官的内生细菌进行了分离和数量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根、茎、叶及未成熟籽粒等器官中存在大量的内生细菌,鲜组织中平均约含内生细菌5.0×105CFU.g-1,其中根系中内生细菌数量达7.8×105CFU.g-1,而茎秆、叶片和未成熟籽粒中内生细菌数量分别为4.8×105、3.2×105和2.8×105CFU.g-1.内生细菌数量在不同生育期也存在差异,幼苗期平均约为3.1×105CFU.g-1、拔节期和灌浆期分别为5.7×105和7.0×105CFU.g-1.不同小麦田块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长武县一田块植物鲜组织中内生细菌的数量为6.1×105CFU.g-1,而大荔县一田块约为3.9×105CFU.g-1.试验结果发现,对小麦全蚀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有51株、对小麦纹枯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内生细菌有45株.用平板对峙法测定,有71株对两种病原真菌均有拮抗作用,对小麦全蚀病菌抑菌圈直径大于10mm的有23株,其中来源于根系、茎秆、叶片和籽粒的分别为6株、7株、9株和1株;对小麦纹枯病菌抑菌圈超过10 mm的有20株,其中来源于根系、茎秆、叶片和籽粒的分别为7株、5株、7株和1株,说明从小麦叶片诱捕分离的内生细菌中,对小麦全蚀病菌和纹枯病菌抑菌作用较强的分离株比率最高,其次为茎秆,而根部和未成熟籽粒中比例明显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菌圈 菌落形成单位 诱捕分离 小麦全蚀病菌 小麦纹枯病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