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宝鸡峡灌区小麦水足迹时空变化特征与归因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冯东溥
魏晓妹
降亚楠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69-277,共9页
基于水足迹理论,计算了实际耗水和施肥情况下宝鸡峡灌区小麦水足迹的各项指标,分析了小麦水足迹各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推导了总水足迹变化量分解公式,细致定量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因子对总水足迹变化的贡献...
基于水足迹理论,计算了实际耗水和施肥情况下宝鸡峡灌区小麦水足迹的各项指标,分析了小麦水足迹各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推导了总水足迹变化量分解公式,细致定量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因子对总水足迹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灌区小麦总水足迹1994—2010年均值为6.73亿m^3,Mann-Kendall检验呈显著下降趋势,年均变幅为-0.17亿m^3/a,水足迹结构由蓝水主导演变为灰水主导。单位产量的小麦生产水足迹、生产绿水、蓝水和灰水足迹多年平均值分别为1.04、0.36、0.32、0.37 m3/kg。生产水足迹、生产绿水和蓝水足迹在灌区内从西向东呈递增趋势,生产灰水足迹以兴平为中心向两侧递增。归因分析表明,影响灌区小麦总水足迹变化的主导因子为人类活动,其贡献率和为-113.57%,而气候变化因子的贡献率仅为13.57%。人类活动因子中,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灌溉定额(-56.58%)、总种植面积(-55.78%)、小麦种植比例(-43.76%)、单位面积施氮量(39.96%)、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2.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水足迹
时空变化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
耗
水
量
宝鸡峡灌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流域小麦生产水足迹量化与评价
被引量:
20
2
作者
卓拉
王伟
+3 位作者
冯变变
谢朋轩
高学睿
吴普特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64-271,共8页
为准确评价区域不同时空尺度作物生产耗水量及耗水效率的动态变化及其分布规律,以黄河流域典型年为例,基于作物水分生产力模型AquaCrop,考虑不同供水和灌溉方式,在5′空间尺度对流域内小麦生产水足迹进行了量化与评价。结果表明:流域小...
为准确评价区域不同时空尺度作物生产耗水量及耗水效率的动态变化及其分布规律,以黄河流域典型年为例,基于作物水分生产力模型AquaCrop,考虑不同供水和灌溉方式,在5′空间尺度对流域内小麦生产水足迹进行了量化与评价。结果表明:流域小麦水足迹总量和单位生产水足迹年均值分别为2.19×1010m^3和1.22m^3/kg,蓝水足迹占65%,单位生产水足迹呈现上游向下游递减的趋势。传统地面灌农田小麦生产蓝、绿水足迹量分别为流域总量的92%和50%。流域灌溉条件下小麦生产水足迹(1.40m^3/kg)高于雨养条件(1.12m^3/kg);灌溉方式对小麦生产水足迹影响显著,其中微灌仅为1.67m^3/kg,喷灌条件下高达2.07m^3/kg。供水与灌溉方式对区域农作物生产水足迹的影响不可忽略,考虑不同供水与灌溉方式的作物生产水足迹量化与评价将成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基础。研究结果可为不同时空尺度农作物水足迹核算和区域农业节水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生产
水
足迹
灌溉方式
空间分布
农业高效用
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宝鸡峡灌区小麦水足迹时空变化特征与归因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冯东溥
魏晓妹
降亚楠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69-27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9219)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1016)
+2 种基金
陕西水利科技计划项目(2011-0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4YBO5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项目(2013BSJJ099)
文摘
基于水足迹理论,计算了实际耗水和施肥情况下宝鸡峡灌区小麦水足迹的各项指标,分析了小麦水足迹各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推导了总水足迹变化量分解公式,细致定量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因子对总水足迹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灌区小麦总水足迹1994—2010年均值为6.73亿m^3,Mann-Kendall检验呈显著下降趋势,年均变幅为-0.17亿m^3/a,水足迹结构由蓝水主导演变为灰水主导。单位产量的小麦生产水足迹、生产绿水、蓝水和灰水足迹多年平均值分别为1.04、0.36、0.32、0.37 m3/kg。生产水足迹、生产绿水和蓝水足迹在灌区内从西向东呈递增趋势,生产灰水足迹以兴平为中心向两侧递增。归因分析表明,影响灌区小麦总水足迹变化的主导因子为人类活动,其贡献率和为-113.57%,而气候变化因子的贡献率仅为13.57%。人类活动因子中,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灌溉定额(-56.58%)、总种植面积(-55.78%)、小麦种植比例(-43.76%)、单位面积施氮量(39.96%)、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2.59%)。
关键词
小麦水足迹
时空变化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
耗
水
量
宝鸡峡灌区
Keywords
wheat water footprint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 method
water consumption
Baojixia Irrigation Area
分类号
S273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TV213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流域小麦生产水足迹量化与评价
被引量:
20
2
作者
卓拉
王伟
冯变变
谢朋轩
高学睿
吴普特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64-27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09215)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8JQ4020)
教育部直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452017181)
文摘
为准确评价区域不同时空尺度作物生产耗水量及耗水效率的动态变化及其分布规律,以黄河流域典型年为例,基于作物水分生产力模型AquaCrop,考虑不同供水和灌溉方式,在5′空间尺度对流域内小麦生产水足迹进行了量化与评价。结果表明:流域小麦水足迹总量和单位生产水足迹年均值分别为2.19×1010m^3和1.22m^3/kg,蓝水足迹占65%,单位生产水足迹呈现上游向下游递减的趋势。传统地面灌农田小麦生产蓝、绿水足迹量分别为流域总量的92%和50%。流域灌溉条件下小麦生产水足迹(1.40m^3/kg)高于雨养条件(1.12m^3/kg);灌溉方式对小麦生产水足迹影响显著,其中微灌仅为1.67m^3/kg,喷灌条件下高达2.07m^3/kg。供水与灌溉方式对区域农作物生产水足迹的影响不可忽略,考虑不同供水与灌溉方式的作物生产水足迹量化与评价将成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基础。研究结果可为不同时空尺度农作物水足迹核算和区域农业节水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
生产
水
足迹
灌溉方式
空间分布
农业高效用
水
Keywords
water footprint of wheat production
irrigationtechniques
spatial distribution
high-efficient waterusage in agriculture
分类号
S162.5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宝鸡峡灌区小麦水足迹时空变化特征与归因分析
冯东溥
魏晓妹
降亚楠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河流域小麦生产水足迹量化与评价
卓拉
王伟
冯变变
谢朋轩
高学睿
吴普特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