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中游不同品质类型小麦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对氮肥的响应
1
作者 李枫 周杨 +5 位作者 尹鹏 李双 何雨欣 李丰丰 赵盼盼 满建国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0-377,共8页
为探究长江中游不同品质类型小麦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利用对氮肥的响应,选用强筋品种郑麦9023、中筋品种鄂麦596和弱筋品种扬麦13为供试材料,设置0、60、180和360 kg·hm^(-2)共4个施氮水平,分析了不同施氮水平下各小麦品种的产量、... 为探究长江中游不同品质类型小麦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利用对氮肥的响应,选用强筋品种郑麦9023、中筋品种鄂麦596和弱筋品种扬麦13为供试材料,设置0、60、180和360 kg·hm^(-2)共4个施氮水平,分析了不同施氮水平下各小麦品种的产量、干物质积累分配、氮素吸收分配及利用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氮处理下郑麦9023、鄂麦596和扬麦13的籽粒产量均显著提高,增幅分别为34.8%~152.0%、30.8%~160.5%和34.6%~137.3%,穗粒数增加是施氮增产的主要原因。增施氮肥显著增加了小麦开花前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促进了花前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施氮也显著提高了三个品种的籽粒氮素积累量,但显著降低了氮肥偏生产力。品种间比较,鄂麦596的平均产量比郑麦9023和扬麦13分别高14.0%和21.8%,主要得益于其较高的穗粒数、千粒重以及干物质积累量;鄂麦596的花前氮素转运量及转运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均高于其余两个品种,但花后氮素吸收量和氮肥回收率较低。这说明,施氮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产量形成、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分配以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规律基本一致,但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量 小麦品质类型 籽粒产量 氮素积累与利用
下载PDF
利用改进EfficientNetV2和无人机图像检测小麦倒伏类型 被引量:1
2
作者 龙佳宁 张昭 +8 位作者 刘晓航 李云霞 芮照钰 余江帆 张漫 FLORES Paulo 韩哲雄 胡灿 王旭峰 《智慧农业(中英文)》 CSCD 2023年第3期62-74,共13页
[目的/意义]不同类型的小麦倒伏(根部倒伏、茎部倒伏)对产量和质量会产生不同影响。本研究旨在通过无人机图像检测对小麦倒伏类型进行分类,并探究无人机飞行高度对分类性能的影响。[方法]研究设置3个无人机飞行高度(15、45、91 m)来获... [目的/意义]不同类型的小麦倒伏(根部倒伏、茎部倒伏)对产量和质量会产生不同影响。本研究旨在通过无人机图像检测对小麦倒伏类型进行分类,并探究无人机飞行高度对分类性能的影响。[方法]研究设置3个无人机飞行高度(15、45、91 m)来获取小麦试验田的图像,并利用自动分割算法生成不同高度的数据集,提出一种EfficientNetV2-C改进模型对其进行分类识别。模型通过引入CA(Coordinate Attention)注意力机制来提升网络特征提取能力,并结合CB-Focal Loss(Class–Balanced Focal Loss)来解决数据不均衡对模型分类准确度的影响。[结果和讨论]改进的EfficientNetV2-C表现最佳,平均准确率达到93.58%。对比未改进的4种机器学习分类模型(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K最近邻(K Nearest Neighbor,KNN)、决策树(Decision Tree,DT)和朴素贝叶斯(Naive Bayes,NB))与两种深度学习分类模型(ResNet101和EfficientNetV2),其中EfficientNetV2在各个高度下表现最优,平均准确率达到82.67%。无人机飞行高度对4种机器学习分类器性能无显著影响,但随飞行高度上升,由于图像特征信息损失,深度学习模型的分类性能下降。[结论]改进的EfficientNetV2-C在小麦倒伏类型检测方面取得了较高的准确率,为小麦倒伏预警和农作物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倒伏类型 图像处理 深度学习 不平衡数据 机器学习 无人机
下载PDF
山东省特殊类型小麦品种审定情况和类别特点与建议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桂娥 郭璇 《中国种业》 2023年第10期12-15,共4页
特殊类型小麦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是国家继高产和优质品种后提出的新类型。对山东省2018年以来特殊类型小麦品种的审定情况、类别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年来山东省审定特殊类型小麦品种32个,主要分为糯小麦、彩色小麦(富含类... 特殊类型小麦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是国家继高产和优质品种后提出的新类型。对山东省2018年以来特殊类型小麦品种的审定情况、类别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年来山东省审定特殊类型小麦品种32个,主要分为糯小麦、彩色小麦(富含类黄酮或叶黄素品种)和耐盐碱小麦三大类,糯小麦品种6个,其中白粒糯小麦4个,紫粒糯小麦2个;彩色小麦品种26个(包含2个紫粒糯),其中紫小麦16个,蓝小麦4个,富含类黄酮小麦品种1个,富含叶黄素小麦品种5个;耐盐碱小麦2个(2个耐盐小麦品种暂不列入统计),从品种数量和类型多样性方面,山东省均居我国前列。还就特殊类型小麦加快审定和产业应用进行了讨论,从强化特殊功能成分检测,扩展其他特殊类型品种选育方面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特殊类型小麦 审定
下载PDF
不同类型小麦籽粒灌浆期碳水化合物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友军 熊瑛 骆炳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9,共7页
以强筋型小麦郑麦9023、中筋型小麦温麦4号和弱筋型小麦豫麦50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类型小麦籽粒灌浆期碳水化合物、淀粉及其组分含量以及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小麦籽粒灌浆期的蔗糖含量均随灌浆进行... 以强筋型小麦郑麦9023、中筋型小麦温麦4号和弱筋型小麦豫麦50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类型小麦籽粒灌浆期碳水化合物、淀粉及其组分含量以及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小麦籽粒灌浆期的蔗糖含量均随灌浆进行呈降低趋势,葡萄糖含量在灌浆前期亦呈逐渐降低趋势。郑麦9023以花后6 d籽粒果糖含量最高,而后逐渐降低;豫麦50和温麦4号籽粒的果糖含量亦在花后6 d达到峰值,之后迅速降低,至花后24 d时略有升高,而后又迅速降低。郑麦9023籽粒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花后6和18 d,且第1个峰值显著高于第2个;而豫麦50和温麦4号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均出现在花后12 d。随着灌浆的进行,不同类型小麦籽粒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且豫麦50明显高于郑麦9023和温麦4号。不同类型小麦籽粒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P)和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活性的变化均呈单峰曲线,3类小麦AGPP活性的峰值均出现在花后18 d,UGPP和SSS活性的峰值,温麦4号分别出现在花后12和18 d,豫麦50和郑麦9023则分别出现在花后18和12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类型 碳水化合物 淀粉 合成酶 籽粒灌浆期
下载PDF
播期对不同类型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凡 韩勇 +2 位作者 薛鑫 董军红 杨春玲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9期1441-1444,共4页
分别以2个弱春性(郑麦9023和04中36)和半冬性(西农979和矮抗58)小麦品种为试验对象,通过4个播种期(10月5日、10月12日、10月19日、10月26日)的设置,研究播期对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小麦出苗所需天数延... 分别以2个弱春性(郑麦9023和04中36)和半冬性(西农979和矮抗58)小麦品种为试验对象,通过4个播种期(10月5日、10月12日、10月19日、10月26日)的设置,研究播期对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小麦出苗所需天数延长,总生育天数缩短,株高下降,最高茎蘖数减少,而有效穗数以10月12日播期处理最高;弱春性小麦(郑麦9023和04中36)在第3播期(10月19日)产量达到最高,为7 369.5 kg/hm^2,而半冬性小麦(西农979、矮抗58)以第1播期(10月5日)产量最高,为6 835.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不同类型小麦 农艺性状 产量构成
下载PDF
播期对不同类型小麦生育进程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凡 韩勇 +2 位作者 薛鑫 董军红 杨春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7期23-24,61,共3页
[目的]研究播期对不同感温性小麦生育进程及产量构成的影响。[方法]分别以2个弱春性(郑麦9023、04中36)和半冬性(西农979、矮抗58)小麦品种为试验对象,通过5个不同播种期(10月1日、10月7日、10月14日、10月21日、10月28日)的设置,研究... [目的]研究播期对不同感温性小麦生育进程及产量构成的影响。[方法]分别以2个弱春性(郑麦9023、04中36)和半冬性(西农979、矮抗58)小麦品种为试验对象,通过5个不同播种期(10月1日、10月7日、10月14日、10月21日、10月28日)的设置,研究播期对小麦生育进程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随播期推迟,小麦株高呈下降趋势;晚播推迟小麦的出苗期和三叶期,总生育天数缩短;不同播期中,弱春性品种的生育时期均较半冬性品种提前。弱春性品种早播或晚播均影响群体产量形成,籽粒产量下降,适期播种(10月14日)最好;半冬性品种应适时早播,播量一致的前提下以10月1日播种籽粒产量较高。[结论]该研究可为豫北地区不同感温性小麦品种选择适宜播期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不同类型小麦 生育进程 产量 产量构成
下载PDF
小麦不同类型品种混种竞争效应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王东建 杨国敏 吴承来 《山东农业科学》 2008年第7期16-18,共3页
采用生态学中的de Wit替代系列法研究了多穗型品种济南17和大穗型品种烟辐188两个优质小麦品种在混播条件下的竞争效应,并对产量构成要素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密度变化范围内,济南17较烟辐188表现出较强的自身调节能力... 采用生态学中的de Wit替代系列法研究了多穗型品种济南17和大穗型品种烟辐188两个优质小麦品种在混播条件下的竞争效应,并对产量构成要素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密度变化范围内,济南17较烟辐188表现出较强的自身调节能力。混播条件下,烟辐188干物质积累速率明显低于播种比例的增加幅度,说明济南17具有更强的占有和利用共同资源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类型小麦 混种 竞争 效应分析
下载PDF
氮肥用量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籽粒灌浆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2
8
作者 马新明 张娟娟 +2 位作者 熊淑萍 胡徐来 何建国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2-77,共6页
在大田条件下,以强筋小麦品种郑麦9023和豫麦34、中筋小麦品种豫麦18以及弱筋小麦品种豫麦50为试验材料,采用10、15和20 kg/667m2三种施氮水平,研究了氮肥用量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籽粒灌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施氮处理中不... 在大田条件下,以强筋小麦品种郑麦9023和豫麦34、中筋小麦品种豫麦18以及弱筋小麦品种豫麦50为试验材料,采用10、15和20 kg/667m2三种施氮水平,研究了氮肥用量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籽粒灌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施氮处理中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籽粒灌浆过程均呈“S”型变化,但模型参数因氮肥用量而不同。郑麦9023和豫麦18的各项灌浆参数均表现为15 kg/667m2>20 kg/667m2>10kg/667m2;豫麦34籽粒灌浆持续期、理论最大粒重、最大灌浆出现时间、有效灌浆持续期、有效灌浆持续期增加值、有效灌浆持续期灌浆速率均表现为15 kg/667m2>20 kg/667m2>10 kg/667m2,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表现为20 kg/667m2最大,15 kg/667m2次之,10 kg/667m2最小。豫麦50籽粒灌浆持续期、有效灌浆持续期以20 kg/667m2最长,15 kg/667m2次之,10 kg/667m2最小;最大籽粒灌浆出现时间、最大灌浆速率、有效灌浆持续粒重增加值、有效灌浆持续期灌浆速率以15 kg/667m2最高(早),20 kg/667m2次之,10 kg/667m2最低(晚);而理论最大粒重、平均灌浆速率则表现为10 kg/667m2>15 kg/667m2>20 kg/667m2。同时,郑麦9023、豫麦18和豫麦34粒重与各灌浆参数均呈正相关,郑麦9023粒重与籽粒灌浆持续期、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与有效灌浆持续期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豫麦18粒重与最大灌浆速率和有效灌浆持续期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与平均灌浆速率之间达显著水平;豫麦34粒重与籽粒灌浆持续期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豫麦50粒重与籽粒灌浆持续期呈负相关,与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有效灌浆持续期和有效灌浆持续期灌浆速率均呈正相关,差异均不显著。豫麦18和豫麦34在15 kg/667m2下产量最高,且差异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郑麦9023和豫麦50在20 kg/667m2下产量最高,差异达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用量 小麦品质类型 籽粒灌浆 产量
下载PDF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不同类型小麦品质 被引量:9
9
作者 段国辉 张园 +4 位作者 高海涛 温红霞 田文仲 马飞 张少澜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2-424,共3页
选取2005年度河南省征集的地方小麦新品种为材料,划分不同粒质、不同习性,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和国标法进行品质测定,对2种方法测定结果进行对比,表明近红外小麦品质测定结果与国标法测定结果相关达极显著水平。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 选取2005年度河南省征集的地方小麦新品种为材料,划分不同粒质、不同习性,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和国标法进行品质测定,对2种方法测定结果进行对比,表明近红外小麦品质测定结果与国标法测定结果相关达极显著水平。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的标准差、标准误和变异系数最小,湿面筋和沉降值的标准差和标准误均较大;两样本配对t检验表明,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的测定结果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而湿面筋含量的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不同粒质小麦2种方法测定结果的差异比较分析,基本趋势是随着角质程度的增大,近红外品质测定准确性下降,差异增大;不同生长习性小麦品种2种方法测定结果的差异比较表明:偏冬性和偏春性品种标准差、标准误和变异系数较大,而半冬性品种测定结果标准差、标准误和变异系数相对较小。综上所述,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小麦蛋白质含量上的测定结果准确性较高,能够直接作为该性状的准确结果参考利用;不同粒质、不同习性小麦的湿面筋含量近红外测定结果须根据不同分类进行相应评判、校正,结果仅能作参考;沉降值测定结果经比较准确性最差,因此仅能在有对照参与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被测定材料品质性状的大致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分析 国标法 不同类型小麦 品质测定 结果比较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江黎明 薛瑞长 尹贻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5期13527-13527,13555,共2页
以济宁3种类型的小麦主推品种济宁16(大穗型)、泰农18(中间型)、济麦22(多穗型)为材料,各类型品种分别设置3个种植密度开展大田试验,研究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产量... 以济宁3种类型的小麦主推品种济宁16(大穗型)、泰农18(中间型)、济麦22(多穗型)为材料,各类型品种分别设置3个种植密度开展大田试验,研究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不同;高种植密度下才能使大穗型品种有较高的产量,此时其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3个产量构成因素形成较佳组合,且单位面积穗数与千粒重对产量贡献较大;中种植密度下才能使多穗型品种与中间型品种有较高的产量,此时单位面积穗数对产量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下载PDF
适宜西藏高原气候的小麦生态类型研究
11
作者 王先明 袁玉婷 +3 位作者 扎桑 尼玛扎西 次卓嘎 邓和 《西藏农业科技》 1998年第3期38-78,共41页
应用引自各大洲30余个国,家和国内各大麦区的冬、春小麦品种450余个与区内育成推广品种肥麦、藏春6号、日喀则54、日喀则12号进行了三年的对比观察.经分析看出,适宜西藏种植的高产稳产的品种生态类型应该是.冬春性均可,对光照反应敏感,... 应用引自各大洲30余个国,家和国内各大麦区的冬、春小麦品种450余个与区内育成推广品种肥麦、藏春6号、日喀则54、日喀则12号进行了三年的对比观察.经分析看出,适宜西藏种植的高产稳产的品种生态类型应该是.冬春性均可,对光照反应敏感,出苗——拨节期冬小麦为195~200天,拔节——抽穗期30天左右,抽穗——成熟期50~6O天;春小麦相应为55~60天,30天左右,60天左右;株高100厘米以内的基础上争取更多的结实小穗数和小穗粒数,获得较多的穗粒数,稳定千粒重,从而获得更高的穗粒重(2.5克以上),亩穗数30万左右;干物质积累运转合理,抽穗后积累量占成熟期总量的40~50%,并转运到籽粒使其经济系数达45%以上.为实现这一目标,冬小麦应主要从西北欧以及南纬的高纬度地区引种,与区内育成品种杂交选育,其他地区引种以改进某一性状为目的.春小麦应继续注意冬春杂交,充分利用引进冬小麦品种改进其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高原 气候 小麦品种生态类型
下载PDF
新疆春小麦蛋白品质特性与淀粉糊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芦静 梁晓东 +8 位作者 曾潮武 李建疆 周安定 张新忠 黄天荣 曹俊梅 高永红 刘联正 吴新元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7-209,共13页
【目的】明确不同生态类型区春小麦蛋白品质特性与淀粉糊化特性的变异,为小麦品种改良和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合理布局种植优质小麦提供有效信息。【方法】选用3种品质类型8个春小麦品种在新疆17个试验点种植,测定其蛋白品质与淀粉品质指标... 【目的】明确不同生态类型区春小麦蛋白品质特性与淀粉糊化特性的变异,为小麦品种改良和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合理布局种植优质小麦提供有效信息。【方法】选用3种品质类型8个春小麦品种在新疆17个试验点种植,测定其蛋白品质与淀粉品质指标;利用方差和聚类分析,对新疆不同生态类型区内不同品质类型春小麦蛋白品质特性与淀粉糊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籽粒品质、面团流变学特性、淀粉糊化特性所有参数在基因型、环境间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除降落数值外,其余品质性状在基因型×环境互作间也差异显著;3种不同品质类型品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均差异显著,且强筋类品种表现较好;强筋类和中弱筋类的湿面筋含量差异不显著,与中强筋类差异显著;不同筋型品种面团流变学特性差异不同,除吸水率外,其他所有参数在3种筋型间均差异显著;不同筋型品种淀粉糊化特性差异分析可知,三种筋型品种的最终粘度、回生值、峰值时间均差异显著,且平均值大小顺序为中弱筋类>强筋类>中强筋类;强筋类与中强筋类的峰值粘度、稀懈值、峰值时间差异不显著,而与中弱筋类差异显著;聚类分析可知,奇台试验站、呼图壁、轮台、哈密市适合种植强筋类春麦品种;吐鲁番、塔城164团、焉耆、巩留、塔城、温泉、奇台吉布库旱地适合种植中强筋春麦品种;昭苏、巴里坤、阿勒泰、青河、新源、奇台吉布库水地适合种植中弱筋春麦品种。【结论】新疆春小麦籽粒品质、面团流变学特性、淀粉糊化特性在基因型、环境间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强筋类春麦品种的品质性状明显好于中强筋类和中弱筋类;聚类分析可知,强筋类、中强筋类春麦品种主要适合种植在沿天山边缘一带哈密-吐鲁番-昌吉-巴州-伊宁-博乐等地区;中弱筋类春麦品种适合种植在昭苏、巴里坤、阿勒泰、青河、新源、奇台吉布库水浇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小麦类型 生态环境 品质性状 淀粉糊化特性
下载PDF
小麦品质生产与气候适应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曲曼丽 《世界农业》 1988年第10期27-27,共1页
小麦品质主要分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并由许多指标进行综合评定,而其中蛋白质含量和面筋含量是评定小麦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即小麦蛋白质和面筋含量愈高,小麦品质愈好。
关键词 小麦品质 气候适应性 面筋含量 小麦品质类型 蛋白质含量 营养品质 加工品质 小麦蛋白质 综合评定 年降水量
下载PDF
小麦冻害的发生及预防补救措施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友环 韩艳娥 杨淑霞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24期12-13,共2页
根据浮山县小麦遭受冻害的情况,分析小麦发生冻害的原因,提出预防小麦冻害发生的栽培技术和冻害发生后的补救措施,使小麦生产趋利避害,达到高产稳产。
关键词 小麦冻害类型与症状 冻害原因 预防与补救措施
下载PDF
Typology of the Main Fungal Diseases Affecting Winter Wheat in the Grand Duchy of Luxembourg
15
作者 Moussa El Jarroudi Louis Kouadio +5 位作者 Philippe Delfosse Frederic Giraud Jurgen Junk Lucien Hoffmann Henri Maraite Bernard Tycho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 2012年第12期1386-1399,共14页
Over the 2003-2009 period, field campaigns were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main fungal diseases of winter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in the Grand-Duchy of Luxembourg. Four fungal diseases (septoria leaf bl... Over the 2003-2009 period, field campaigns were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main fungal diseases of winter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in the Grand-Duchy of Luxembourg. Four fungal diseases (septoria leaf blotch (SLB), wheat leaf rust (WLR), wheat powdery mildew (WPM) and fusarium head blight (FHB)) were observed and a regional-based typology wa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ir severity and prevalence. In the Gutland (South), SLB severity was strong (about 51% on average) and higher than the severity (about 16%) prevailing in the Oesling (North). Similar typology was observed with the WLR: high severity in the Gutland (66% and 57% for the years 2003 and 2007, respectively) and low severity (〈 1%) in the Oesling. The FHB was also present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Gutland, with a prevalence and severity significantly higher (P = 0.049 and P = 0.012, respectively, Tukey's test) compared with their values in the Oesling. On the other hand, the WPM severity was high in the Oesling (15% to 40%) while less than 1% in the Gutland. Such a study is important for the spatial mapping of wheat fungal diseases risk based on agroclimatic parameters and for defining optimal frequencies and dates of chemical treat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ter wheat septoria leaf blotch wheat leaf rust fusarium head blight powdery mildew disease severity mapping.
下载PDF
Eight-Regularity of Types of Crop Capacity Structure of Winter Wheat
16
作者 N. N. Petrov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B)》 2011年第2期285-296,共12页
The elements of crop capacity structure of 13 summer characteristics in 33 winter wheat varieties, qualitative three-regularity and quantitative eight-regularity are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systematic ... The elements of crop capacity structure of 13 summer characteristics in 33 winter wheat varieties, qualitative three-regularity and quantitative eight-regularity are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systematic approach. The principle of triadness applied in a language, in a genetic code and other codes is used, i.e. the logic homology is employed. The purpose are (1) to show the use of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the analysis of elements of crop capacity structure of winter wheat; (2) to analyze efficiency, the years of harvests and winter hardiness; (3) to find the way of selection and varieties assessment in terms of the elements efficiency. The quantitative compatibility as the highest with the sign "+" and the lowest with the sign "-" in terms of elements efficiency gives eight types of crop capacities. The type of crop capacity structure "+++" can serve as a full (higher) measure of a variety adaptableness and optimality of technologies. The triad of three characteristics as a type-"+++" in which the first sign is the quantity of ears (QE); the second is a quantity of grains (QG); the third is the weight of grains (WG) creates the highest level of crop capa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egory of triadness eight-regularity crop capacity efficiency quantity of ears in 1 m^2 (QE) quantity of grains in anear (QG) weight of 1 000 grains (WG) winter whea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