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年河南省小麦茎基腐病和赤霉病病原种群分离鉴定
1
作者 闫书味 白尼玛 +5 位作者 潘鑫 刘超洁 代君丽 李洪连 高飞 张晓婷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7-674,共8页
近年来,茎基腐病和赤霉病在中国黄淮麦区发生严重,对小麦产量及品质造成较大影响。各地报道小麦茎基腐病和赤霉病病原菌种类有所差异。为明确当前中国小麦主产区河南小麦茎基腐病和赤霉病病原菌种类变化情况,本研究对2022年采自河南省... 近年来,茎基腐病和赤霉病在中国黄淮麦区发生严重,对小麦产量及品质造成较大影响。各地报道小麦茎基腐病和赤霉病病原菌种类有所差异。为明确当前中国小麦主产区河南小麦茎基腐病和赤霉病病原菌种类变化情况,本研究对2022年采自河南省安阳、漯河、周口、南阳等8个不同生态区的小麦茎基腐病病株和赤霉病病穗进行了分离纯化,分别得到257和88株分离物。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小麦茎基腐病样品分离物中,假禾谷镰孢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231株,占比89.88%;禾谷镰孢菌(F.graminearum)23株,占比8.95%。赤霉病样品的分离物中,禾谷镰孢菌76株,占比86.36%;假禾谷镰孢菌10株,占比11.36%。2022年河南省所有采样地区的茎基腐病的优势病原菌均为假禾谷镰孢菌,赤霉病的优势病原菌仍为禾谷镰孢菌,但赤霉病样品分离物中假禾谷镰孢菌的占比有所增长,特别是在安阳、平顶山和漯河市的赤霉病样品中假禾谷镰孢菌的分离频率达到了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 小麦赤霉病 假禾谷镰孢菌 禾谷镰孢菌
下载PDF
小麦茎基腐病原菌定量检测方法构建及应用
2
作者 李广胜 李月娇 +3 位作者 孙淑琴 王丽 冯学良 杨秀荣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5-10,共6页
为进一步明确天津地区小麦茎基腐病发病状况并开展防控预测,针对小麦茎基腐两大主要病原菌假禾谷镰刀菌和小麦根腐离蠕孢菌,建立病原菌实时荧光定量检测体系。基于病原菌ITS序列设计并筛选出特异性引物Fpg-qrt-F/R和Bs-qrt-F/R,扩增片... 为进一步明确天津地区小麦茎基腐病发病状况并开展防控预测,针对小麦茎基腐两大主要病原菌假禾谷镰刀菌和小麦根腐离蠕孢菌,建立病原菌实时荧光定量检测体系。基于病原菌ITS序列设计并筛选出特异性引物Fpg-qrt-F/R和Bs-qrt-F/R,扩增片段大小分别为298 bp和116 bp。以病原菌基因组为标准品构建实时荧光定量标准曲线,建立了病原菌含量检测方法,并对天津地区小麦茎基腐发病田小麦根际土壤及麦种中携带假禾谷镰刀菌和小麦根腐离蠕孢菌的含量进行了定量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天津地区发病田块小麦根际土壤中假禾谷镰刀菌基因组含量为0.3438~77.6867 pg.g^(-1),小麦根腐离蠕孢基因组含量为1.6853~844.2290 pg.g^(-1)。此外对15个不同地区的小麦种子进行检测,其中假禾谷镰刀菌检出率为40%,麦种带菌量为0.2617~0.2690 pg.g^(-1),未检出小麦根腐离蠕孢。本研究建立了病原菌荧光定量检测体系,摸清了天津地区小麦茎基腐的发病情况,确定了病田土壤中小麦茎基腐病原菌菌量的最低阈值,为相关土传病害的发生提供早期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 假禾谷镰刀菌 小麦离蠕孢菌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不同生物制剂防治小麦茎基腐病的田间试验研究
3
作者 王祥会 于玲雅 +3 位作者 焦玉霞 杨久涛 关秀敏 胡英华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2期46-51,共6页
小麦茎基腐病是由镰刀菌侵染引起的一种重要的真菌性土传病害,在小麦产区呈流行发生态势,严重威胁中国小麦的安全生产。本研究评价了不同药剂种子包衣处理以及返青期和灌浆期施药对小麦茎基腐病的综合防控效果和对产量的影响。从拌种剂... 小麦茎基腐病是由镰刀菌侵染引起的一种重要的真菌性土传病害,在小麦产区呈流行发生态势,严重威胁中国小麦的安全生产。本研究评价了不同药剂种子包衣处理以及返青期和灌浆期施药对小麦茎基腐病的综合防控效果和对产量的影响。从拌种剂对苗期的影响来看:大丽轮枝孢激活蛋白和苯醚·咯·噻虫组合能显著增加株高、根长和单株鲜重;从不同时期的病株(茎)率调查来看:大丽轮枝孢激活蛋白、多粘类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均能显著降低小麦茎基腐的发病程度。最终的测产结果表明:大丽轮枝孢激活蛋白组合最优,小麦增产率为20.44%,其次是多粘类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增产率均超过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 生物制剂 种子包衣 防效
下载PDF
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控对策
4
作者 张利亚 《河南农业》 2024年第1期43-43,52,共2页
漯河市召陵区位于河南省中部,常年小麦种植面积2.2万hm~2左右,其中,高标准良田0.8万hm~2,是河南省重要的小麦高产区。近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品种更新、秸秆还田以及耕作制度演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小麦茎基腐病是当地继小麦条锈病、赤... 漯河市召陵区位于河南省中部,常年小麦种植面积2.2万hm~2左右,其中,高标准良田0.8万hm~2,是河南省重要的小麦高产区。近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品种更新、秸秆还田以及耕作制度演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小麦茎基腐病是当地继小麦条锈病、赤霉病之后新发生的土传真菌性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种植面积 小麦条锈病 品种更新 秸秆还田 小麦茎基腐 赤霉病 小麦高产 耕作制度
下载PDF
小麦茎基腐病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5
作者 刘文卿 史继冉 《种子科技》 2024年第3期116-118,160,共4页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确保国家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为受到栽培管理和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近些年小麦出现茎基腐病的概率逐渐增加。基于此,分析了小麦茎基腐病逐年严重的原...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确保国家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为受到栽培管理和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近些年小麦出现茎基腐病的概率逐渐增加。基于此,分析了小麦茎基腐病逐年严重的原因,从病原菌、发病特点、症状、防治等方面阐述了小麦茎基腐病,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 发病原因 防治技术
下载PDF
哈茨木霉LTR-2与产脲节杆菌DnL1-1协同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与机理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凯 陈凯 +4 位作者 李红梅 赵忠娟 扈进冬 李纪顺 杨合同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85-1395,共11页
为明确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LTR-2与产脲节杆菌(Arthrobacter ureafaciens)DnL1-1协同对小麦茎基腐病菌的防治效果,以假禾谷镰孢(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为指示菌对2种菌进行对峙培养和盆栽防效等研究;通过菌丝生长、... 为明确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LTR-2与产脲节杆菌(Arthrobacter ureafaciens)DnL1-1协同对小麦茎基腐病菌的防治效果,以假禾谷镰孢(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为指示菌对2种菌进行对峙培养和盆栽防效等研究;通过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等指标,探讨LTR-2与DnL1-1对病原菌的抑菌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假禾谷镰孢接种浓度逐渐降低,小麦茎基腐病病情指数逐渐降低,各处理对小麦茎基腐病防效差异显著(P<0.05),其中LTR-2+DnL1-1联合接种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效最好,对假禾谷镰孢20倍、50倍和100倍稀释液的防效分别为34.7%、50.3%和87.2%。平板对峙试验中,LTR-2+DnL1-1协同与LTR-2单独对假禾谷镰孢的抑菌率均可达100%,2种处理没有显著差异;对峙试验显微结果显示,LTR-2+DnL1-1协同与LTR-2单独均能使假禾谷镰孢菌丝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原生质浓缩,隔膜增多和菌丝断裂;LTR-2+DnL1-1共培养与LTR-2单独培养的发酵滤液处理对假禾谷镰孢的菌丝形态均有明显影响,使菌丝膨大畸变,后期只产生分生孢子,几乎不产生厚垣孢子,且显著抑制其分生孢子的萌发。综上所述,DnL1-1和LTR-2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效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以上结果为两者的联合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茨木霉 产脲节杆菌 小麦茎基腐 生物防治
下载PDF
不同药剂拌种、拔节期叶面喷雾对小麦茎基腐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7
作者 王宁堂 高潮 +2 位作者 许鑫 王军利 何蔚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88-92,共5页
为了筛选出防治小麦茎基腐病效果良好的杀菌药,进行了不同药剂的拌种和叶面喷雾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单独拌种试验中,5种药剂均能促进小麦植株的生长发育,有效防治小麦茎基腐病,从而提高小麦的产量,其中以30 g/L苯醚甲环唑悬... 为了筛选出防治小麦茎基腐病效果良好的杀菌药,进行了不同药剂的拌种和叶面喷雾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单独拌种试验中,5种药剂均能促进小麦植株的生长发育,有效防治小麦茎基腐病,从而提高小麦的产量,其中以30 g/L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的效果最好,27%苯醚·咯菌腈·噻虫嗪悬浮种衣剂的效果次之;在药剂拌种+拔节期叶面喷雾试验中,以30 g/L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拌种+20%氰烯菌酯·己唑醇悬浮剂叶面喷雾处理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最好,且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最佳;30 g/L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拌种+43%戊唑醇悬浮剂叶面喷雾处理的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均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拌种 叶面喷雾 小麦茎基腐 田间药效试验
下载PDF
关中灌区小麦茎基腐病及地下害虫的化学防治试验
8
作者 王军利 高潮 +5 位作者 张宁 张阿宁 王应 王宁堂 李晶 杨静 《陕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3期70-75,共6页
为探索关中灌区小麦茎基腐病及麦田地下害虫的化学防治方法。运用绿色环保型杀菌、杀虫剂的不同组合,以试验的方法和拌种的技术,探索合适的农药品种及配伍。结果表明:杀菌+杀虫复配剂,能有效抑制小麦茎基腐病病菌的浸染、发展,控制地下... 为探索关中灌区小麦茎基腐病及麦田地下害虫的化学防治方法。运用绿色环保型杀菌、杀虫剂的不同组合,以试验的方法和拌种的技术,探索合适的农药品种及配伍。结果表明:杀菌+杀虫复配剂,能有效抑制小麦茎基腐病病菌的浸染、发展,控制地下害虫的危害。关中罐区的小麦茎基腐病及麦田地下害虫,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得到较好的防治,进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罐区 小麦茎基腐 麦田地下害虫
下载PDF
4种药剂拌种对小麦茎基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9
作者 王宁堂 许鑫 +2 位作者 高潮 何蔚娟 王军利 《农业工程》 2023年第2期134-138,共5页
小麦茎基腐病近年来在陕西省咸阳市表现加重趋势,给当地小麦安全生产带来威胁,为筛选有效防控小麦茎基腐病的种衣剂,进行了27%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悬浮种衣剂、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6%戊唑醇悬浮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和... 小麦茎基腐病近年来在陕西省咸阳市表现加重趋势,给当地小麦安全生产带来威胁,为筛选有效防控小麦茎基腐病的种衣剂,进行了27%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悬浮种衣剂、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6%戊唑醇悬浮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和30%戊唑·吡虫啉4个药剂拌种处理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7%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悬浮种衣剂、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6%戊唑醇悬浮剂拌种后小麦的病茎率防效均在85%以上,白穗率防效在90%以上,防效显著;25%氰烯菌酯悬浮剂、30%戊唑·吡虫啉拌种后小麦的病茎率防效也在80%以上,白穗率防效在85%以上,防效较好。4种药剂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出苗没有不良影响,均能有效控制小麦茎基腐病的危害,达到保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 药剂拌种 防治效果
下载PDF
不同种衣剂处理对小麦茎基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祥会 焦玉霞 +7 位作者 赵艳丽 惠祥海 许玲 郭立 张莉 曹增 胡英华 关秀敏 《农学学报》 2023年第7期7-11,共5页
小麦茎基腐病是由镰刀菌侵染引起的一种重要的真菌性土传病害,在小麦产区呈流行态势,严重威胁中国小麦的安全生产。本研究评价了不同的种衣剂处理、以及返青期喷药对小麦茎基腐病的综合防控效果。从拌种剂对苗期的影响来看:多粘类芽孢杆... 小麦茎基腐病是由镰刀菌侵染引起的一种重要的真菌性土传病害,在小麦产区呈流行态势,严重威胁中国小麦的安全生产。本研究评价了不同的种衣剂处理、以及返青期喷药对小麦茎基腐病的综合防控效果。从拌种剂对苗期的影响来看:多粘类芽孢杆菌(≥5亿cfu/g)FC+三氟吡啶胺(200 g/L)FS组合能显著增加麦苗的4项评价指标,且能显著降低苗期的病株率。拔节期调查发现:各处理都能较好的控制小麦茎基腐病的扩散流行,以多粘类芽孢杆菌(≥5亿cfu/g)600mL FC+三氟吡啶胺(200 g/L)300mL FS组合效果最好,病株率为15.55%。灌浆期调查结果表明:多粘类芽孢杆菌(≥5亿cfu/g)FC+三氟吡啶胺(200 g/L)FS组合能较好控制小麦茎基腐病,病茎率为17.78%~23.33%,防效为77.27%~83.74%。最终的测产结果表明:多粘类芽孢杆菌(≥5亿cfu/g)FC+三氟吡啶胺(200 g/L)FS组合最优,小麦增产率为16.03%~17.55%,生产上可以采用此药剂组合进行种子包衣预防小麦茎基腐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 多粘类芽孢杆菌 三氟吡啶胺 木霉菌 种子包衣 防效
下载PDF
我国小麦茎基腐病菌致病力比较分析
11
作者 谢伟 严雳 +5 位作者 田海月 李海珍 冯洁 陈万权 岳海梅 张昊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8-284,共7页
为明确我国不同种、地理来源和毒素化学型小麦茎基腐病菌的致病力分化情况,采用纸塔法对来自全国9个省市80个采样点分离的224株小麦茎基腐病菌进行致病力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镰刀菌的致病力不同,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禾谷镰刀... 为明确我国不同种、地理来源和毒素化学型小麦茎基腐病菌的致病力分化情况,采用纸塔法对来自全国9个省市80个采样点分离的224株小麦茎基腐病菌进行致病力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镰刀菌的致病力不同,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假禾谷镰刀菌F.pseudograminearum及亚洲镰刀菌F.asiaticum致病力强于其他种。F.culmorum致病力显著高于F.pseudograminearum和F.asiaticum,而F.pseudograminearum,F.graminearum及F.asiaticum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中华镰刀菌F.sinensis,木贼镰刀菌F.equiseti,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致病力较弱,三者间苗期致病力无显著性差异;多数省份F.pseudograminearum群体间致病力无显著差异,仅山东F.pseudograminearum群体的致病性显著低于河南群体;此外,产毒类型为3ADON的F.pseudograminearum群体致病力显著高于15ADON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 致病力 假禾谷镰刀菌
下载PDF
8种植物源杀菌剂对假禾谷镰刀菌的抑菌活性及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效探究
12
作者 周锋 罗奥迪 +5 位作者 韩奥辉 李冠龙 徐莉 张富龙 周琳 刘润强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29-1635,共7页
为了解不同植物源杀菌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4种植物源杀菌剂对假禾谷镰刀菌的室内毒力,并对其中毒力较高的8种杀菌剂进行了盆栽病害防控试验。结果表明,厚朴酚、香芹酚、牛至油、蛇床子素、丁香酚、白... 为了解不同植物源杀菌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4种植物源杀菌剂对假禾谷镰刀菌的室内毒力,并对其中毒力较高的8种杀菌剂进行了盆栽病害防控试验。结果表明,厚朴酚、香芹酚、牛至油、蛇床子素、丁香酚、白藜芦醇、大蒜素和薄荷酮对假禾谷镰刀菌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EC 50分别高达4.53、17.55、24.30、32.78、37.42、47.40、77.45和80.56μg·mL^(-1)。此8种杀菌剂中,香芹酚和薄荷酮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效最好,均为82.6%;牛至油、厚朴酚、蛇床子素及白藜芦醇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效次之,分别为78.0%、75.5%、75.5%和72.5%;丁香酚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效最弱,为66.4%。这说明香芹酚、薄荷酮、牛至油、厚朴酚、蛇床子素、白藜芦醇等8种植物源杀菌剂对小麦茎基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可用于该病害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 假禾谷镰刀菌 植物源杀菌剂 毒力测定 盆栽试验
下载PDF
宁夏小麦茎基腐病病原鉴定
13
作者 胡耀龙 申昊 +4 位作者 高龙 苟金红 李文强 贾龙 任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5期131-134,共4页
为确定宁夏地区小麦茎基腐病病原,于2020年小麦灌浆期在宁夏引黄灌区小麦产区采集小麦茎基腐病发病植株,进行组织分离纯化。根据培养性状、菌落颜色、分生孢子等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其进行病原鉴定及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共分离获得8... 为确定宁夏地区小麦茎基腐病病原,于2020年小麦灌浆期在宁夏引黄灌区小麦产区采集小麦茎基腐病发病植株,进行组织分离纯化。根据培养性状、菌落颜色、分生孢子等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其进行病原鉴定及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共分离获得87株菌株,根据病原形态学鉴定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其中有59株菌株鉴定为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28株菌株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其中假禾谷镰刀菌占总分离菌株的67.8%,是宁夏地区小麦茎基腐病的优势病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 病原鉴定 假禾谷镰刀菌 尖孢镰刀菌 致病性
下载PDF
小麦茎基腐病拮抗菌发酵条件优化及稳定性评价
14
作者 张强 吴利民 +3 位作者 李朋燕 赵娜 户申奥 陆宁海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1-129,共9页
为探究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HB-081对小麦茎基腐病原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的生防活性,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菌株HB-081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对无菌发酵液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通过盆栽试... 为探究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HB-081对小麦茎基腐病原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的生防活性,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菌株HB-081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对无菌发酵液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通过盆栽试验测定菌株HB-081的生防效果。结果表明,菌株HB-081最适培养基配方为麦芽糖10.0 g/L、蛋白胨15.0 g/L、氯化钾5.0 g/L;最适发酵初始pH值为6、温度为28~32℃、装液量为50~75 mL、接种量为2%~4%、发酵时间为48 h。无菌发酵液可以耐受100℃高温,紫外线照射180 min抑菌活性不受影响,不耐强酸和强碱,不受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及蛋白酶K的影响。通过PCR检测发现,该菌株具有脂肽类物质合成基因bacAB和fenB。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菌株HB-081发酵液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为69.74%,高于原始发酵液的防治效果(64.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 拮抗菌 假禾谷镰刀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 发酵条件优化 稳定性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小麦茎基腐病田间识别与综合防控技术
15
作者 张春山 《农村百事通》 2023年第3期46-47,共2页
小麦茎基腐病是一种真菌性土传病害,主要危害小麦基部的1~2节叶鞘和茎秆,造成小麦倒伏或形成白穗,一般减产5%~10%,重发时可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关键词 土传病害 小麦倒伏 小麦茎基腐 田间识别 白穗 减产 真菌性 综合防控技术
下载PDF
小麦茎基腐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16
作者 杨寿光 徐绍光 王帮高 《农业知识》 2023年第3期30-31,共2页
通过近几年对小麦生长情况的观察,我们发现,小麦茎基腐病在不少地区呈现逐年加重的态势,已成为黄渤海地区小麦生长时期的重大病害,对粮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山东省自2015年发现零星危害以来,该病迅速在全省扩展蔓延,危害不断加重。202... 通过近几年对小麦生长情况的观察,我们发现,小麦茎基腐病在不少地区呈现逐年加重的态势,已成为黄渤海地区小麦生长时期的重大病害,对粮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山东省自2015年发现零星危害以来,该病迅速在全省扩展蔓延,危害不断加重。2021年全省发生面积已突破1200万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生长 小麦茎基腐 综合防治技术 粮食安全 病害 黄渤海地区 山东省 危害
下载PDF
几种药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田间防效
17
作者 马俊革 陈彦伟 葛娜 《河南农业》 2023年第13期42-43,共2页
小麦茎基腐病是近年快速增长的小麦病害,主要发生在玉米—小麦两熟轮作、秸秆还田较多的时候,最终导致田间小麦过早死亡或后期枯株白穗。为研究不同药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控效果,笔者通过播种时用不同种衣剂拌种、返青期不同药剂喷施... 小麦茎基腐病是近年快速增长的小麦病害,主要发生在玉米—小麦两熟轮作、秸秆还田较多的时候,最终导致田间小麦过早死亡或后期枯株白穗。为研究不同药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控效果,笔者通过播种时用不同种衣剂拌种、返青期不同药剂喷施防治小麦茎基腐病,探索小麦不同药剂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病害 田间防效 小麦茎基腐 种衣剂拌种 秸秆还田 返青期 防控效果 不同药剂
下载PDF
阳谷县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18
作者 李少芹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3期107-109,113,共4页
小麦茎基腐病是小麦生产中常发的一类病害,可导致小麦长势低矮,减少穗粒数,降低千粒重,导致减产。该病害在山东等地区小麦生产中发生程度日益加重,不利于山东省粮食安全生产。本文结合阳谷县小麦种植实际,总结了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特点... 小麦茎基腐病是小麦生产中常发的一类病害,可导致小麦长势低矮,减少穗粒数,降低千粒重,导致减产。该病害在山东等地区小麦生产中发生程度日益加重,不利于山东省粮食安全生产。本文结合阳谷县小麦种植实际,总结了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特点,分析了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原因,并针对性提出了具体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科学选择抗性良种、合理安排播期和控制播种量、提高防控认识、改进耕作及种植方法、加强肥水管理以及针对性开展药剂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做好该病害的全面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 发生特点 原因 防治措施 山东阳谷
下载PDF
我国冬小麦主产省小麦茎基腐镰孢菌的组成及其致病力 被引量:43
19
作者 张向向 孙海燕 +4 位作者 李伟 邓渊钰 张爱香 于汉寿 陈怀谷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2-278,共7页
为了解我国小麦茎基腐病的致病菌镰孢菌(Fusariumspp.)的组成,2009-2012年从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山东等5个冬小麦主产省采集茎基腐病样本,从中分离了135个镰孢菌菌株,用PCR-RFLP和ITS序列分析的方法进行了种群鉴定,并分别在温室和... 为了解我国小麦茎基腐病的致病菌镰孢菌(Fusariumspp.)的组成,2009-2012年从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山东等5个冬小麦主产省采集茎基腐病样本,从中分离了135个镰孢菌菌株,用PCR-RFLP和ITS序列分析的方法进行了种群鉴定,并分别在温室和田间条件下对不同种群及化学型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在分离的135株病菌中,103株为F.asiaticum,17株为F.graminearum,其余为F.acuminatum、F.pseudoraminearum和F.avenaceum,说明引起我国小麦茎基腐的镰孢菌主要由F.asiaticum和F.graminearum组成,且以F.asiaticum种群分布为主。在120个镰孢菌综合物种菌株(F.asiaticum和F.graminearum)中,79株为3-AcDON化学型,17株为15-AcDON化学型,24株为NIV化学型。在F.graminearum菌株中只发现15-AcDON化学型;在F.asiaticum菌株中存在2种化学型,以3-AcDON化学型菌株为主,少部分为NIV化学型菌株。F.asiaticum种群致病力略高于F.graminearum种群,DON化学型菌株致病力略高于NIV化学型菌株,但均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 禾谷镰孢菌 种群结构 毒素类型 致病力
下载PDF
2013-2016年河南省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危害情况及特点 被引量:54
20
作者 徐飞 宋玉立 +4 位作者 周益林 张昊 王俊美 李亚红 韩自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6-132,共7页
2013-2016年连续4年对河南省不同类型麦田小麦茎基腐病发生和危害情况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小麦茎基腐病在河南省已经广泛分布,每年均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其中2013年病田率为45.8%,病田白穗率为0.4%~11%;2014年病田率为12.6%,病田白... 2013-2016年连续4年对河南省不同类型麦田小麦茎基腐病发生和危害情况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小麦茎基腐病在河南省已经广泛分布,每年均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其中2013年病田率为45.8%,病田白穗率为0.4%~11%;2014年病田率为12.6%,病田白穗率为0.1%~3.7%;2015年病田率为32.5%,病田白穗率为0.1%~16.1%;2016年发生最重,病田率为65.1%,病田白穗率为0.1%~31.5%。调查还发现,河南省小麦茎基腐病发生的特点是北部和西部发生较重;小麦-玉米连作田发生较重,而小麦-水稻连作田块发生较轻;干旱的田块发生危害重。病害产量损失的初步测定结果表明,感病最严重的分蘖病茎高度减少55.8%,且不能结实;能结实病茎较健茎高度减少14.0%~18.0%,穗粒数减少22.7%~54.5%,穗粒重减少33.3%~90.5%,千粒重减少3.2%~73.2%;当病田白穗率为22%时,有效穗数减少33.3%,产量损失达51.6%。本文还针对目前国内对小麦茎基腐病研究薄弱的问题,提出了今后需要加强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 河南省 发生特点 损失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