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除草剂使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1
作者 何彬 《吉林农业(学术版)》 2010年第9期87-87,共1页
文章从品种、环境、方法等方面,详细说明了在使用小麦除草剂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很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小麦除草 品种 方法
下载PDF
小麦除草方法、问题及解决策略
2
作者 王友如 《科技风》 2013年第23期204-204,共1页
本文从麦田杂草的危害谈起,诠释了麦田杂草的生长规律,分析了麦田杂草种类,阐述了消灭杂草方法不能一成不变的原理,说明了喷洒除草剂要选择科学的时间、要掌握科学的知识、严防除草剂造成农作物危害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科学的大海浩瀚无... 本文从麦田杂草的危害谈起,诠释了麦田杂草的生长规律,分析了麦田杂草种类,阐述了消灭杂草方法不能一成不变的原理,说明了喷洒除草剂要选择科学的时间、要掌握科学的知识、严防除草剂造成农作物危害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科学的大海浩瀚无边,一沤之得,敬请矫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除草 危害 生长规律 杂草种类 除草
下载PDF
增效剂激健对小麦除草剂的减量增效作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邓庭和 张士勤 +2 位作者 王文和 时广帅 宁炳淇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8-60,共3页
为筛选出高效、安全的小麦茎叶除草剂组合,并明确农药增效剂激健的应用效果,采用茎叶喷雾法进行田间施药试验,比较4个小麦除草剂组合(每个组合中含两种除草剂)的常规用量处理和对应的60%常规用量+激健的减量处理对小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为筛选出高效、安全的小麦茎叶除草剂组合,并明确农药增效剂激健的应用效果,采用茎叶喷雾法进行田间施药试验,比较4个小麦除草剂组合(每个组合中含两种除草剂)的常规用量处理和对应的60%常规用量+激健的减量处理对小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除草剂组合减量与常量处理对小麦田杂草均有较高防效,药后30 d,除精噁唑禾草灵+苯磺隆的常量与减量组合外,其他药剂处理的株防效均达90%以上;含有相同药剂种类的常量与减量组合防效间差异不显著。苯磺隆+炔草酯和精噁唑禾草灵+苯磺隆的常量处理均对小麦叶片造成轻微药害,但对作物产量无明显影响,且上述两组合添加激健的减量处理未出现药害。测产并分析效益,加入激健的减量用药处理区小麦产量较对应的常量用药处理区增幅更高,增收4.60~12.51元/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除草 增效剂 减量用药 防效 产量
原文传递
气象因素对小麦除草剂防效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平 苏金凯 张卫玲 《基层农技推广》 2020年第4期25-28,共4页
小麦除草剂的使用效果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分析不同施药时期气象因子对小麦杂草防效的影响得出,杂草秋治和春季除草在温度9~11℃范围内防治效果最佳,且杂草秋治防效与日平均温度呈直线正相关,温度上升,防效提高,日均温度成为... 小麦除草剂的使用效果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分析不同施药时期气象因子对小麦杂草防效的影响得出,杂草秋治和春季除草在温度9~11℃范围内防治效果最佳,且杂草秋治防效与日平均温度呈直线正相关,温度上升,防效提高,日均温度成为杂草秋治的主要影响因子;而春季除草防效与日照时数呈直线正相关,日照时数越长,防效越高,日照时数则成为春除防效的主要影响因子。同时,日平均湿度也与除草效果有关。试验结果为制订麦田杂草除治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促进农药零增长、实现农药减量控害、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素 小麦除草 防效 影响
原文传递
宣城市小麦田常用除草剂田间防效对比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黄茂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7期84-85,98,共3页
选择市面上常用的小麦田除草剂,开展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0d,33%氟噻·吡酰·呋封闭效果最好,株防效达98.49%。药后60d,5%唑啉草酯和25%环吡·异丙隆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最优,株防效分别为94.17%、89.6... 选择市面上常用的小麦田除草剂,开展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0d,33%氟噻·吡酰·呋封闭效果最好,株防效达98.49%。药后60d,5%唑啉草酯和25%环吡·异丙隆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最优,株防效分别为94.17%、89.61%,鲜重防效分别为98.46%和97.39%;30g/L甲基二磺隆、10%苯磺隆对阔叶科杂草防效较好;封闭+茎叶处理防效均非常显著,对禾本科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95%以上。唑啉草酯、炔草酯处理区对小麦苗期药害明显;25%环吡·异丙隆、50%异丙隆、50%噻磺·乙草胺处理区麦苗生长未受到影响;“飞防”处理区药害较常规喷雾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除草 防除效果 “飞防” 安全性
下载PDF
小麦田除草剂双唑草酮的作用特性
6
作者 于硕 李明宇 +7 位作者 胡萌萌 连磊 金涛 彭学岗 陈秀涛 王金信 刘伟堂 王恒智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5-881,共7页
为明确小麦田除草剂双唑草酮的最佳施药条件,以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L.)Medic为靶标,采用温室盆栽法测定在不同温度、光照强度、施药后降雨间隔时间和杂草叶龄下对其除草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10~35℃时,随着温度升高双唑草... 为明确小麦田除草剂双唑草酮的最佳施药条件,以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L.)Medic为靶标,采用温室盆栽法测定在不同温度、光照强度、施药后降雨间隔时间和杂草叶龄下对其除草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10~35℃时,随着温度升高双唑草酮对荠菜的活性显著增强,GR50值在3.19~6.57 g(a.i.)/hm^(2)之间;光照强度可以显著影响双唑草酮对荠菜的药效,相较于中等光照强度(45%光照)和低光照强度(4%光照),高光照强度(100%光照)条件下双唑草酮对荠菜的药效显著增加,鲜重抑制率在59.80%~89.72%之间;降雨也会显著影响双唑草酮对荠菜的活性,但是当施药后降雨间隔时间达到4 h以上,其除草活性与降雨间隔时间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对荠菜的GR50值在4.28~4.50 g(a.i.)/hm^(2)之间;随着杂草叶龄增加,双唑草酮对荠菜的活性逐渐降低,其中1~3叶期荠菜对双唑草酮最敏感,GR50值在1.77~4.45 g(a.i.)/hm^(2)之间。综合来看,为保证双唑草酮发挥最大除草活性,建议在天气晴朗、气温高于15℃、冬小麦返青至拔节前、多数杂草出齐、阔叶杂草1~3叶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草龄较大时可以适当增加用药量。若施药之后4 h内遇到降雨,则需要进行补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除草 双唑草酮 荠菜 作用特性 环境因素
原文传递
小麦空壳败育原因初探
7
作者 李玉青 刘丽 +2 位作者 焦艳艳 董秀霞 刘家魁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6期117-119,共3页
近年来时常有群众反映麦田整块或局部出现小麦空壳败育现象,给老百姓带来巨大损失。基于这种情况,通过田间试验探索了应用"10%苯磺隆15 g/亩;56%二甲四氯钠盐30 g/亩;10%苯磺隆15g/亩+56%二甲四氯钠盐30 g/亩;3%双氟唑草酮50 m L/... 近年来时常有群众反映麦田整块或局部出现小麦空壳败育现象,给老百姓带来巨大损失。基于这种情况,通过田间试验探索了应用"10%苯磺隆15 g/亩;56%二甲四氯钠盐30 g/亩;10%苯磺隆15g/亩+56%二甲四氯钠盐30 g/亩;3%双氟唑草酮50 m L/亩;乙烯利+胺酰脂200 m L/亩"5组不同小麦除草剂和生长调节剂,在小麦起身至扬花期间以不同浓度喷洒对小麦结实空壳败育穗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小麦孕穗末期、扬花期加倍量喷洒除草剂苯磺隆和苯磺隆与其他麦田除草剂复配制剂,会对小麦结实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壳败育 小麦除草 生长调节剂 10%苯磺隆 小麦扬花期
下载PDF
美国转基因小麦商业进程夭折 内忧外患
8
《国外科技动态》 2004年第6期3-3,共1页
关键词 美国 转基因小麦 除草小麦 市场需求
下载PDF
麦欢的特点及使用技术
9
作者 孙华琴 邓春凤 顾圣兴 《农家致富》 2018年第3期34-35,共2页
一、特点麦欢(双氟·氯氟吡)是麦田阔叶杂草除草剂,总有效成分含量16%,双氟磺草胺含量1%,氯氟吡氧乙酸含量15%,为悬乳剂。在江苏省兴化市推广使用以来,效果较好,使用面积逐年扩大。其产品还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能快速消除杂草抗性... 一、特点麦欢(双氟·氯氟吡)是麦田阔叶杂草除草剂,总有效成分含量16%,双氟磺草胺含量1%,氯氟吡氧乙酸含量15%,为悬乳剂。在江苏省兴化市推广使用以来,效果较好,使用面积逐年扩大。其产品还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能快速消除杂草抗性,与当前使用的麦田除草剂无交互抗性,对双氟磺草胺、唑草酮、2甲4氯钠等除草剂产生抗性的播娘蒿、荠菜、野油菜、繁缕、牛繁缕、麦家公效果优异。二是杀草谱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抗性 小麦 除草 牛繁缕 麦家公 野油菜 杀草谱 荠菜 氯氟吡氧乙酸 杂草
下载PDF
Sulfosulfuron Persistence in Soil Under Different Cultivation Systems of Wheat(Triticum aestivum)
10
作者 Marziyeh YOUSEFI Behnam KAMKAR +1 位作者 Javid GHEREKHLOO Rohollah FAEZ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5期666-675,共10页
Many sulfonylurea herbicides have been used under a wide variety of agronomic conditions in numerous crops. An understanding of dissipation rate of herbicide is fundamental for predicting the fate of herbicide in soil... Many sulfonylurea herbicides have been used under a wide variety of agronomic conditions in numerous crops. An understanding of dissipation rate of herbicide is fundamental for predicting the fate of herbicide in soil. In order to study the sulfosulfuron persistence under different cultivation systems of wheat, a four replicated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in the Hashemabad Reaserch Center of Gorgan, Iran in 2010 in a split plot design with two factors. Cultivation system as the main factor consisted of six levels, including conservation tillage by Combinate, no-tillage by Baldan grain drill, conservation tillage by Chizelpacker, conservation tillage by Delta Model, surface tillage by heavy disk, and conventional tillage by moldboard plow and twice disk. Secondary factor included two levels of sulfosulfuron application(with and without sulfosulfuron). Soil samples were taken at 6 stages and soil microbial respiration and soil pH were measured as factors affecting sulfosulfuron persistence. Results showed the least time of sulfosulfuron persistence belonged to the cultivation system of no-tillage by Baldan grain drill with a half-life of 4.62 d. Then, conservation tillage by Combinate and conventional tillage with a half-life of 6.30 d and conservation tillage by Delta Model with a half-life of 9.90 d were ordered. The most time of sulfosulfuron persistence(11.55 d) was related to conservation tillage by Chizelpacker. Ninety percent reduction of sulfosulfuron concentration occurred 15.34, 20.92, 32.88, and 36.38 d after sulfosulfuron application, respectively, for no-tillage system, conservation tillage by Combinate and conventional tillage, conservation tillage by Delta Model and surface tillage, and conservation tillage by Chizelpacker. In all the cultivation systems, toxicity symptoms were not observed 40 d after spraying sulfosulfuron onto the tomato plants which were used as test plant. Effects of different cultivation systems on soil microbial respiration were also signific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ASSAY conservation tillage conventional tillage HALF-LIFE soil microbial respiration surface tillag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